馬雲功成名就的代價是什麼?他骨子裡還是那個征戰殺伐的帝王!

胡賽萌/文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養蠶的人,穿不上綾羅綢緞;種田的人,吃不上白麵大米。相反,那些天天大魚大肉的人,沒有一個是養雞養豬養魚的養殖戶!

這個世界,真正賺錢、賺大錢的人,是不需要每天加班加點的,正如真正會打仗的將領,是不需要赤膊上陣、浴血奮戰,只需“談笑間強擼飛灰煙滅”。

01

生死關頭

2003年年初,廣東爆發了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並很快從南向北擴散開來!

當時,這個被稱之為“非典”的傳染病,讓全國上下都陷入了一片恐慌。一時間,整個社會如臨大敵,商鋪關門、學校停課、公司放假,全國人民都待在家裡看新聞直播。

然而,就算是如此危險關頭,仍然還有在商業世界奔走四方的戰士。

那年的4月11日,阿里巴巴一位26歲的女員工飛往廣州參加廣交會。為了工作,這個年輕的姑娘在疫情“重災區”廣州,一待就是整整7天。

18日下午,姑娘飛回了杭州,休息2天之後就來公司上班。然而,就在幾天之後的22日,她就出現了“鼻塞、咽痛、流涕”等疑似感冒的症狀。

隨後,她去醫院買了一些感冒藥,口服後症狀並未明顯緩解。之後,尚未痊癒的她選擇繼續堅守崗位,又來到公司上班。

5月2日,她開始發燒;5日,高燒到了39.1度;當天下午6點,經過浙江省、杭州市“非典”專家組會診後,她被診斷為“非典疑似病例”。

馬雲功成名就的代價是什麼?他骨子裡還是那個征戰殺伐的帝王!


兩天後,她由“疑似病例”轉為“非典臨床診斷病例”。整個浙江省,當時一共有4例,其中一例就在阿里巴巴。

為了阻斷所有可能的“非典”病毒傳播渠道,從5月4日起,杭州實施了自4月19日發生“非典”疫情以來最大規模的隔離措施,整個杭州市如臨大敵:

涉及該患者家庭所在居民樓、所在單位的500人,還有近百名醫務人員和相關病人全部隔離。為隔離區服務的醫務人員、社區街道幹部、公安保安、環衛工人,一共加起來則有數千人之多。

幾天後,《人民日報》發出重磅評論,對其稱之為“麻痺的代價”,“這是一件多麼令人警醒痛心的實例。”

02

成功的代價

非典爆發之初,馬雲曾說自己做過細緻而充分的應急預預案,“我的準備工作也許是杭州最好的之一”。

可是,最終還是百密一疏,代價是數以千計的人捲入了這場命懸一線的戰鬥。

5月6日下午4點,馬雲戴著大口罩出現在公司,向阿里巴巴所有人宣佈杭州政府通知,公司全員將被悉數隔離。

被一起隔離的,還有同一樓層的其他公司。因為阿里員工感染非典,導致其他公司也被隔離,一時間阿里成為眾人唾罵的對象。

被宣佈隔離的當天,有隔壁公司的員工甚至衝進阿里巴巴砸東西洩憤。那段時間,有些阿里員工就算上街都不敢說自己是阿里巴巴的,唯恐成為過街的老鼠,被人指指點點。

然而,就算被隔離在家,阿里的員工也還得繼續奮戰。在宣佈全員在家隔離的當天,阿里巴巴行政部門下發全體員工在家辦公的通知。

馬雲功成名就的代價是什麼?他骨子裡還是那個征戰殺伐的帝王!


阿里的鐵軍還真非浪得虛名,都已經到了這種生死攸關的時候了,居然還在家拉著網線上班,淘寶能不幹掉洋鬼子易趣,那還真是說不過去!

可是,我想問的是,難道商戰上的輸贏真的這麼重要嗎?我們努力工作難道不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嗎?如果生命、健康都得不到保障,那工作的意義又在哪裡?

我並非批評馬雲鐵石心腸,拿員工的健康甚至是生命換取業績和市場。其實,就連馬雲自己當時可能也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

被隔離將近兩週之後,馬雲又馬不停蹄地飛往英國,參加5月19號在英國舉辦的中英合作論壇。

按之前的行程,時任英國首相布萊爾本來要接見馬雲,馬雲在論壇上還要發表演講。然而,阿里巴巴爆發非典案例的消息最終還是被英國方面知悉,隨即取消了馬雲在英國的一切活動安排。

馬雲可以不在乎自己的身體健康,但英國首相布萊爾卻不可能不考慮潛在的風險。

就連那位感染非典的女員工,她也並非不知道廣州疫情嚴重,只是“公司已經承諾客戶去參加廣交會,無論如何,阿里巴巴都要去。”

阿里的成功不是沒有道理,可是代價卻也非常巨大!

03

馬雲的道歉

功成名就後的馬雲,曾回憶非典那段時期說:“非典是挑戰,不是機會,賺錢是一輩子的事情。”

然而,當時的情況卻並非如此,非典的確給了阿里崛起的機會。當時,幾乎沒有多少商鋪敢開門營業,這就從客觀環境上給了電商發展的契機。

那年4月,非典疫情最為肆虐的時候,阿里開始在中央電視臺的1、2套節目中的黃金時間段瘋狂推送廣告,那句“電子商務不受時空羈絆”的廣告詞被放進千家萬戶。億萬在家收看非典疫情直播的觀眾,從此知道了阿里巴巴這個做電子商務的中國公司。

當時的馬雲尚在打天下階段,當然要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浴血奮戰,所以哪怕剛剛從隔離區放出來,也得坐著飛機遠渡重洋地跑到英國談合作。

可是,一個不愛惜自己生命的人,又怎麼在意他人的死活?正如那些殺頭不過頭點地的梁山好漢,自己的腦袋的確不怎麼在乎,更遑論其他人的性命!

馬雲功成名就的代價是什麼?他骨子裡還是那個征戰殺伐的帝王!


在得知員工被確診為非典病例的那天晚上,馬雲給全體員工寫過一封道歉信:

“我心情非常沉重,一直想向所有的人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今天有任何事可以交換我們不幸患病的同事的健康,如果今天我們可以做任何事來確保同事和杭城父老兄弟姐妹的健康,我願意付出一切!確實,阿里巴巴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和漏洞,很多問題我們會在災難後認真反省!”

非典已經過去了17年,阿里巴巴也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成長為國際巨頭,馬雲更是從一個落魄的英語老師成為華人首富。可是,非典的教訓卻依然還在那裡!

我不知道馬雲對於這件事的反省在哪裡,難道號召大家犧牲生活、家庭和休閒,為了一個更偉大的公司而一起加班996?

難道阿里的員工都是單身狗、光棍漢和男人婆嗎?他(她)們不用去戀愛、親熱、度假和娛樂嗎,他們沒有父母、愛人和孩子嗎?

04

人不是工具

馬雲自己都說,不想八十歲了還在開董事會,甚至早早就做出了交班計劃。

可見,馬雲也知道,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努力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生活,奮鬥不是目的,奮鬥之後的收穫才是目的。

既然如此,那996又有什麼可推崇的呢?

一個願意奮鬥的人,會自覺在工作之餘繼續提升自己;一個不願奮鬥的人,會選擇下班之後刷劇遊戲。每個人有每個人選擇的權力,作為老闆的馬雲,哪有資格對人家下班後的業餘生活指指點點?

每個人都有權力選擇自己要過的人生,工作只是實現自己人生目的的手段。正如康德說言,人不應該是工具,人必須是目的。

康德說,世界上的一切,都不過是工具或手段;只有人,方才是唯一的目的,每個人都應做到“在任何情況下把人當作目的,決不要僅僅當作工具”。

讓阿里巴巴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這不該是目的,只應該是一個結果,甚至是工具。如果若干年後,阿里巴巴成為了一家偉大的公司,那一定是因為它讓這個世界的人們生活更好了,而不是因為它佔據了多少市場,在華爾街有多少市值。

馬雲功成名就的代價是什麼?他骨子裡還是那個征戰殺伐的帝王!


當年美國的標準石油,無論是從市場佔有率、還是投資回報率來看,都堪稱牛逼的企業,可是被人稱之為“偉大的企業”了嗎?

作為企業創始人的洛克菲勒,更是被人連篇累牘地在報紙上咒罵,成為邪惡冷血資本家的代表。在輿論和社會的壓力下,1911年美國最高法院判定標準石油公司壟斷違法,妨礙了自由競爭,並下令解散。

一家公司是否偉大,不是看業績和市值,而是看是否讓人這個唯一、根本的“目的”,生活得更好、更幸福。

如果阿里巴巴想成為一家偉大的企業,不應該鼓勵員工“拋家棄子”地加班加點,而是應該讓員工因為加入了這家企業能生活更好、更幸福、更自由!

05

陶淵明的選擇

富足的生活,幸福的人生,當然需要付諸努力。

可是,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力。正如蔣方舟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所言,

“這個社會不是一個跑道,所有人都在奔跑;而是一個公園,有人在奔跑努力,有人選擇在草坪上躺著晒太陽,有人在河邊釣魚,有人在散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不同的選擇都能被尊重。”

人作為唯一的目的,工作只能是讓人生活更好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應該本末倒置。如果為了追求所謂的工作甚至是事業,犧牲了家庭和自我,那這樣的工作又有什麼意義,那這樣的阿里巴巴跟美國標準石油又有什麼分別?

馬雲說,大部分成功或有追求的藝術家、科學家、運動員、政治家,基本上都是996以上。可是我想問,有多少人能成為藝術家、科學家、運動員、政治家?

我們絕大部分芸芸眾生,既做不了馬雲,又做不了特朗普,我們就是靠著在巨大機器中擰螺絲釘度日的普通人。

馬雲功成名就的代價是什麼?他骨子裡還是那個征戰殺伐的帝王!


哪怕我們西裝筆挺地坐在辦公室寫PPT,但跟那些在工廠擰螺絲釘的人又有多少本質區別?

我們每天要擰8個小時的螺絲釘(寫PPT),已經非常疲憊和勞累了,想著下班後回家喝點小酒、看點小書、玩點小遊戲,或者陪陪孩子和家人。哪怕上班再累,但是有下班後的這些慰藉,我們仍覺得人生有意義。

然而,現在你馬雲告訴我這些沒有意義,應該更努力地工作、搞更大的事業、賺更多的錢,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更體面,所以必須加班加點996!

可是,這世上的錢真的那麼容易賺嗎?我們原本就是一個擰螺絲釘的,就算再怎麼加班又怎麼樣,還不過是一個擰螺絲釘的,唯一的區別就是幫老闆擰更多的螺絲釘而已。

況且,每個人也都有選擇的權利,哪怕這選擇是過平淡甚至平庸的生活。

棄官歸隱的陶淵明,不就是寧願做農夫,也不願做官員的人。難道在馬雲眼中,他就是不會生活、不知上進、不願體面的人?

06

一將功成萬骨枯

馬雲說:“今天的社會不缺正確的話,我們缺的是實話、真話、讓人思考的話。”

我想說的是,在一個講法治的現代社會,無論什麼話,哪怕它打著“實話、真話”的旗號,也得講法律。離開法律講道理,不管打的旗號多麼冠冕堂皇,本質上都是耍流氓,正如羅永浩的情懷,劉強東的兄弟,

正確的話,之所以正確,就是因為它被歷史反覆驗證過,凝聚了前人的智慧、淚水和血水,是無數人抗爭的結果。

一天工作八小時,一週工作五天。這是一句正確的話,但是為了這句正確的話,中國數以億萬計的勞動人民,在辛苦了幾千年之後才換來這句話。

法律,是人與社會簽訂的契約。既然法律規定了每天、每週的工作時長,那企業和老闆就應該遵守。

企業當然希望利潤最大化,但人作為生產成本卻不應該被過度使用和壓榨。社會之所以要制定勞動法,就因我們都明白一個道理,人是目的,而非老闆發財的工具,所以才要以法律的來抵禦企業對員工利益的侵佔。

一將功成萬骨枯,那是萬惡的皇權社會,只有在那個不把人當人(目的)的社會,人才會淪為帝王的子民、將軍的籌碼、富人的資產。

馬雲功成名就的代價是什麼?他骨子裡還是那個征戰殺伐的帝王!


2003年非典的時候,當那位阿里員工因為發燒被送進隔離醫院的時候,馬雲又在哪裡呢?那時的他,還在桐廬度假,是在午睡的床上得知員工疑似感染非典的消息。

我不想指責馬雲什麼,但是作為老闆的他,的確得到了比員工更多的財富、名氣、地位甚至是影響力。因此,他可以在香港山頂買房,在英國乘直升機打獵,在美國白宮跟特朗普談笑風生……

不是每個人都是馬雲,所以馬雲那番“996是我們這些人修來的福報”,並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那隻能代表他自己。正如面對饑荒,養尊處優的晉惠帝竟然問出如此問題,“百姓沒飯吃,他們寧願餓死,也不願吃肉粥嗎?”

帝王就是帝王,他們不知民間疾苦;老闆就是老闆,他們哪知員工的辛酸。從這個角度來說,馬雲再怎麼求仙問道,但骨子裡還依然住著一個征戰殺伐的帝王!

作者:胡賽萌,好果文化創始人,知名評論家,曾在新聞晚報、教育時報,BBC中文網,聯合早報等國內外知名媒體發表評論文章。公號:萌在江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