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守街亭並非紙上談兵,防守有其高明之處,怎奈張郃技高一籌

讀過三國演義的老鄉都知道,諸葛亮首次出祁山,讓馬謖守街亭,擋住魏軍進抵隴川,以防魏軍截斷蜀軍退路,馬謖違背諸葛亮當道下寨紮營,帶領大軍上山紮營備戰。最後,被司馬懿切斷水源,馬謖大軍飢渴難耐無力抗戰,最終大軍潰散兵敗而歸,諸葛亮治其罪,揮淚斬馬謖。

馬謖守街亭並非紙上談兵,防守有其高明之處,怎奈張郃技高一籌

當然情節是羅貫中所設計的,而實際上,馬謖並不是一個自以為是的人,也並非紙上談兵,打敗他的也並非司馬懿,而是大將張郃。

馬謖守街亭並非紙上談兵,防守有其高明之處,怎奈張郃技高一籌

當時在守街亭的人選上,諸葛亮和眾將士是有不同意見的,眾將士推薦魏延和吳懿,可諸葛亮偏偏想用從沒單獨領過兵的馬謖去守,也許諸葛亮認為守街亭的難度並不大,一是想鍛鍊一下馬謖,二是為馬謖累積戰功,接班人得在實戰中培養,才更有說服力,不是嗎?先前在諸葛亮南征孟獲時,馬謖獻攻心計,效果頗佳,諸葛亮也不曾想到這個計策,這個計策也算馬謖有了論文,但還缺少實踐的歷練,這一次諸葛亮給馬謖爭取了一次難得的機會。立下赫赫戰功的眾將士也是有些不服,但無奈,領導發話了,誰也不敢說個不字。

馬謖守街亭並非紙上談兵,防守有其高明之處,怎奈張郃技高一籌

馬謖到了街亭,一看三面環山,馬謖也是讀過兵法的,心中頓生一計,一改諸葛亮的叮囑當道紮營,而是帶領將士們上山紮營,這也是馬謖常讀兵書才能生出此計,畢竟馬謖不是庸才,他有自己的觀點,因為馬謖知道自己的任務是守街亭,就是等著敵人來衝,最有利的位置就是居高臨下,這樣自己的弓弩箭才能發揮威力,這樣也免於和敵軍面對面的廝殺,畢竟馬謖骨子裡不是武將的思想,也不想硬碰硬,找一個更有利的打法最好不過了。只不過馬謖作為南方人忽略了飲水的問題,因為南方從不缺水,而張郃軍隊長居北方,水對他們來說是很重要的,所以也很敏感。

馬謖守街亭並非紙上談兵,防守有其高明之處,怎奈張郃技高一籌

不曾想到久經沙場的老將張郃十分穩健,他起初看到馬謖在山上紮營令他十分頭疼,不敢輕易向山上衝殺,代價太大,又不敢迅速越過馬謖通過街亭,這樣會腹背受敵,張郃無計可施,這時,士兵從溪流取水喝,張郃恍然大悟,斷了馬謖的水源,迫使馬謖主動下山,馬謖下山與之決戰,怎奈無法站立陣腳的蜀軍不敵嚴陣以待的魏軍,馬謖大敗。

馬謖守街亭並非紙上談兵,防守有其高明之處,怎奈張郃技高一籌

三國志對於馬謖有不同的記載,一是馬謖大敗後畏罪潛逃,二是馬謖被下獄死於獄中,三是馬謖被斬,真正的結果,我想應該是馬謖潛逃被抓回來後下獄,至於怎麼死的就不得而知了。馬謖確實是有兩把刷子的,只是他力求完美,以至於功虧一簣!

馬謖守街亭並非紙上談兵,防守有其高明之處,怎奈張郃技高一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