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評《三國演義》:馬謖紙上談兵失街亭,換趙雲去守結果有點懸

馬謖 趙雲 三國演義 魏延 趣三國 趣三國 2017-10-14

文/趣三國

在一支隊伍中,優秀的指揮官是這支部隊的核心。而在一場戰爭中,一個重要的戰略地可能是這場戰役的核心,它能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讀過《三國演義》的小夥伴們肯定知道,諸葛亮總共北伐了六次,可是每次均以失敗而告終,但在第一次北伐時,天時地利人和都佔上風的諸葛亮為何會失敗呢?就是一個戰略要地的原因。諸葛亮錯誤的任用馬謖去守街亭,最終丟失了街亭,導致第一次北伐的失敗。假如讓趙雲或者是魏延去守街亭,結果會不會一樣呢?我認為街亭不會丟。馬謖是諸葛亮十分賞識的人,所以才會把街亭這個軍事要地交給馬謖去守,但是馬謖是一個驕傲自大、目中無人的人,接到守街亭的命令後更是狂的不行。在出發前諸葛亮還提醒他:街亭雖小,關係重大,它是通往漢中的咽喉,一定要靠水安營。可是馬謖一出營就把諸葛亮的話忘了,他不在山下安營卻跑到山上安營,最終被司馬懿打敗。假如是趙雲或者是魏延其中的一個人去守,街亭也不會這麼簡單被攻下,第一次北伐的結果也可能不一樣。

趣評《三國演義》:馬謖紙上談兵失街亭,換趙雲去守結果有點懸

趣評《三國演義》:馬謖紙上談兵失街亭,換趙雲去守結果有點懸

《三國志》裡這樣記載:六年春,揚聲由斜谷到取眉城,派趙雲、鄧芝率兵佔據箕谷,雖然說當時的趙雲已有任務,但是魏延卻是一直跟著諸葛亮,魏延雖然沒有趙雲那樣有勇有謀,可是也差不到那裡去,派魏延去守街亭是完全可以的。魏延不是一個平庸之輩,他曾經建議諸葛亮從子午谷出發,派兵直搗許昌,這個建議很大膽,但是卻很新穎,不過諸葛亮沒有采納。魏延是一個聰明人,讓他去守街亭,失手的可能性還是很小的。

趣評《三國演義》:馬謖紙上談兵失街亭,換趙雲去守結果有點懸

就算不想派魏延去守街亭,也可以讓魏延去箕谷,讓趙雲去守街亭,趙雲的實力可是有目共睹的。趙雲是蜀國的常勝將軍,帶兵打仗幾乎沒有輸過,尤其是在箕谷之戰中,趙雲面對十倍於己的曹真依舊十分的冷靜,雖是以弱敵強,但是趙雲卻沒有吃到一點虧,反而讓曹真大吃苦頭,尤其是在撤退時,依舊井然有序,沒有丟一件緇重和物資,曹真也不敢來襲。可想而知趙雲的實力有多強,如果能讓他守街亭,司馬懿想取街亭恐怖講沒這麼容易了!

趣評《三國演義》:馬謖紙上談兵失街亭,換趙雲去守結果有點懸

然而歷史總是會讓人遺憾的,在街亭這個戰略核心上,諸葛亮選擇了只會紙上談兵的馬謖,卻沒有選擇真正能勝任這項任務的魏延和趙雲,即使他們空閒,也沒有打算讓他們去,假如他們去了一個,結果可能就會不一樣了,街亭可能不會失,也不會有後面的幾次北伐了,這些需要我們去思考,但是派魏延或者是趙雲去守街亭,肯定不會這麼容易被攻下來,歷史可能能會發生改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