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再走長征路」國企之根:鐵山壠鎢礦

從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江西成立,到1934年10月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3年間,中華蘇維埃政權和紅軍真的只靠打土豪、分田地維繫生存和發展嗎?答案是不。

在位於於都縣和會昌縣交界處的鐵山壠鎮,一家百年紅色礦山——鐵山壠鎢礦隱藏著答案。鮮有人知曉,這家如今隸屬江鎢集團的鎢礦,不僅是當年中華蘇維埃政權的經濟命脈,還是中國共產黨建立領導的第一家國有企業。

1929年1月,朱毛領導的工農紅軍由井岡山向贛南閩西挺進。贛南鎢礦資源豐富,此時,鐵山壠礦山已開山8年。毛澤東躊躇滿志:“若得贛南鎢礦資源,何愁給養沒有著落?何愁革命不能成功?”1930年冬,彭德懷部一個團駐紮鐵山壠礦區,設立了“公營鐵山壠鎢礦”。

“1931年,毛澤民第一次來到礦山,搞調研、發動群眾。”今年70歲的華典春是鐵山壠的老礦工,他的大伯父華太章曾在礦山與毛澤民共事近3年,在毛澤民的努力下,當地礦工和群眾很快被髮動起來。

1932年春,毛澤民在礦山面向礦工高聲宣佈,中華鎢礦公司在鐵山壠成立。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委派時任國家銀行行長的毛澤民,兼任公司總經理。一段歷史在此刻開啟:這是中國共產黨建立領導的第一家國有企業、中央蘇區第一家重工業企業、中央蘇區第一家營利性企業。

毛澤民的到來,迅速改變了礦山的面貌。毛澤民還從瑞金請來知識分子,在礦山開辦工人夜校。“我伯父說,他們上的第一堂課就是學習‘中國共產黨’這五個字。”華典春回憶。

此後,中華鎢礦公司迅速發展壯大,1932年至1934年,公司共生產鎢砂7550噸,經與廣東陳濟棠交易,收入435萬塊銀元,成為紅色政權的主要經濟支撐。(記者 卞 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