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近十年的毛岸英歸來 卻首先被毛澤東派到農村勞動鍛鍊'

"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摘自《我們的父親毛澤東》,毛岸青、邵華合著 毛新宇、劉濱整理, 中國工人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

"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摘自《我們的父親毛澤東》,毛岸青、邵華合著 毛新宇、劉濱整理, 中國工人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

出國近十年的毛岸英歸來 卻首先被毛澤東派到農村勞動鍛鍊

據說,棗園正式名稱是延園,是延安西川一個僻靜的山村,離城二十里,橫臥在山坡、平川之間。園內長滿棗樹、梨樹、杏樹、槐樹,以棗樹居多,是以俗稱棗園。春季,這裡花香滿園;秋季,處處果實滿枝。當年,父親、朱總司令、周副主席等人住的窯洞就掩映在這果木林間。自從國民黨飛機在延安投下第一批炸彈後,他們就搬到王家坪,跟解放軍總部住在一起。茅盾先生的《風景談》中提到一處桃園,大概就是這裡了。

園子並不十分大,各類果木的葉子大都落了,遠望黑鬱郁的。黃、褐、黑色的葉子在地上積了厚厚的一層。現在這裡成了革命聖地。在黨和人民的關懷下,父親和他的戰友們住過的窯洞都恢復了原貌,供後人瞻仰。

幾十行果樹中,棗樹大都老而高大,枝條或橫或豎地伸著,這裡頭會不會還有當年的“元老”呢?蘋果樹、桃樹、梨樹大多是較“年輕”的,大概是新換的樹種。幾條淺淺的水渠縱貫其中,滋潤了滿園濃綠,這水就是引自那條“幸福渠”的水。父親剛搬到不久,鄉親們來拜年,父親問他們有什麼困難。聽說這裡乾旱缺水,只能靠天吃飯,父親就問:能不能修條灌渠?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父親天天上山,到處找水源,看地形,畫渠線。不久,他親自領著中央書記處幹部和警衛部隊,在此開挖了一條從後溝繞棗園、通川地的十里水渠。渠成水到,看到清清的渠水“嘩嘩”地流進乾涸的田地中,鄉親們高興得直流眼淚:人老八輩子,這裡也沒有一條渠,風調雨順還好,遇到乾旱,方圓幾十裡就是顆粒無收。一個老漢激動地說:“要記住,這是毛主席給咱的幸福。”此渠因此被命名為“幸福渠”。

秋風不知人間事,擊起一陣落葉飄零的沙沙聲。父親一聲長嘆,彷彿一下子蒼老了許多。

父親與親人骨肉相連,感情深厚。他教育和帶領自己的親人,舍“小家”,為祖國、為人民,勇於拋頭顱,灑熱血。

"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摘自《我們的父親毛澤東》,毛岸青、邵華合著 毛新宇、劉濱整理, 中國工人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

出國近十年的毛岸英歸來 卻首先被毛澤東派到農村勞動鍛鍊

據說,棗園正式名稱是延園,是延安西川一個僻靜的山村,離城二十里,橫臥在山坡、平川之間。園內長滿棗樹、梨樹、杏樹、槐樹,以棗樹居多,是以俗稱棗園。春季,這裡花香滿園;秋季,處處果實滿枝。當年,父親、朱總司令、周副主席等人住的窯洞就掩映在這果木林間。自從國民黨飛機在延安投下第一批炸彈後,他們就搬到王家坪,跟解放軍總部住在一起。茅盾先生的《風景談》中提到一處桃園,大概就是這裡了。

園子並不十分大,各類果木的葉子大都落了,遠望黑鬱郁的。黃、褐、黑色的葉子在地上積了厚厚的一層。現在這裡成了革命聖地。在黨和人民的關懷下,父親和他的戰友們住過的窯洞都恢復了原貌,供後人瞻仰。

幾十行果樹中,棗樹大都老而高大,枝條或橫或豎地伸著,這裡頭會不會還有當年的“元老”呢?蘋果樹、桃樹、梨樹大多是較“年輕”的,大概是新換的樹種。幾條淺淺的水渠縱貫其中,滋潤了滿園濃綠,這水就是引自那條“幸福渠”的水。父親剛搬到不久,鄉親們來拜年,父親問他們有什麼困難。聽說這裡乾旱缺水,只能靠天吃飯,父親就問:能不能修條灌渠?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父親天天上山,到處找水源,看地形,畫渠線。不久,他親自領著中央書記處幹部和警衛部隊,在此開挖了一條從後溝繞棗園、通川地的十里水渠。渠成水到,看到清清的渠水“嘩嘩”地流進乾涸的田地中,鄉親們高興得直流眼淚:人老八輩子,這裡也沒有一條渠,風調雨順還好,遇到乾旱,方圓幾十裡就是顆粒無收。一個老漢激動地說:“要記住,這是毛主席給咱的幸福。”此渠因此被命名為“幸福渠”。

秋風不知人間事,擊起一陣落葉飄零的沙沙聲。父親一聲長嘆,彷彿一下子蒼老了許多。

父親與親人骨肉相連,感情深厚。他教育和帶領自己的親人,舍“小家”,為祖國、為人民,勇於拋頭顱,灑熱血。

出國近十年的毛岸英歸來 卻首先被毛澤東派到農村勞動鍛鍊

一九四六年初春,岸英哥哥從蘇聯留學回來。聽完了他的學業彙報後,父親想了一會兒說:“莫斯科大學畢了業,但學的都是書本知識,你還需要進另一所大學。這所大學,外國沒有,它叫勞動大學。在這所大學畢了業,才算真有知識。到吳家棗園去!那裡能學到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於是,這裡又變成了岸英哥的“勞動大學”。他就是在這裡向棗園的老村長郝光華,村民吳滿銀、楊培中學習農業技術的。吳滿銀是大哥,楊培中是二哥,岸英哥是小弟。從到棗園的第二天起,他就跟著大哥、二哥下地開荒了。白天,他向哥哥們學習開荒,運糞,施肥,點種洋芋、苞谷、穀子;晚上“學生”變成了“老師”,給哥哥們教文化課,給全村青年講政治、講科學知識。他似乎有使不完的精力。天剛矇矇亮,他就給房東挑水、掃院子、劈木柴;晚上收工回來,他不是捎捆柴送給“五保戶”,就是割捆草喂房東的牲口,還時常走東家、串西家,調查村民的生活狀況。蔣介石攻打延安前,岸英哥哥“大學”畢業,回到父親身邊。且看他,臉也晒黑了,手也磨出繭子了。看著這個頭扎羊肚手巾、黑黝黝的小夥子,父親簡直要認不出他來了。

父親一直嚴格要求他的孩子們,或者言傳身教或者讓他們直接和工人、農民一起生活、學習,以最樸素、最直接的方式教給他們“不驕不躁”、“虛心好學”、“做群眾的小學生”、“活到老,學到老”、“為人民服務”等品質。但這種嚴格又不是強制的,而是引導、啟發式的。對岸英哥哥,因為是長子,要求也是越發嚴格。戰爭年代是這樣,即便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也是和別人的孩子一樣,沒有絲毫特殊的地方。對於這一點,人們總是很佩服,但對於父親來說,這是很自然的。首先因為他自己就是農民的兒子,還有就是他經常說的:沒有人民的支持與擁護,革命就不能勝利。革命就是為人民謀利益。任何時候,他都體現了農民兒子的本色。陝北大生產運動的時候,他在自己門前開了一畝荒地,堅持自己播種、施肥。後來因為軍務太忙,才讓人代耕。這一點,從他在新中國成立那一天,在天安門城樓上高呼“人民萬歲 ”,可見一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