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幾十年的革命生涯中,開國上將李聚奎歷盡艱辛,屢經坎坷,幾番生死,但他總是以頑強的革命意志和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化險為夷,為黨奉獻一切並奮鬥終生。部下印象最深的是他那句帶著濃重湖南口音的口頭禪:“共產黨員,除了追求信仰之外,應該別無所求。”這正是他一生革命生涯與高風亮節的生動寫照。這句話,李聚奎用畢生的實踐去履行。尤其最能印證之的是:西路軍失敗後他千里迢迢行乞找黨,歷時近兩個月,多次遇險,是“生死晝夜事也”。

哪位開國將軍曾行乞找黨,毛澤東贊其雖敗猶榮?


李聚奎(1904-1995),湖南省安化縣(今漣源市)人。1926年9月參加了國民革命軍第八軍工兵營(後編入湖南獨立第五師)。1928年7月,當中國革命處於低潮時期,李聚奎在彭德懷等影響下,毅然參加了平江起義。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參加的第一次黨小組會上,他堅定地表示:“我這一輩子跟黨是跟定了,黨讓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從此,無論多麼艱難困苦他都不忘初心,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對黨的誓言。

土地革命時期,李聚奎從紅五軍班長、排長、中隊長(連長)到大隊長(營長),他一直在彭德懷指揮下,參加了攻打文家市、長沙、演陂橋等戰鬥。1928年12月,在軍長彭德懷、黨代表滕代遠統一指揮下,紅五軍進軍井岡山,與毛澤東、朱德領導的紅四軍在寧岡會師。初上井岡山,朱德給紅五軍官兵訓話:“當紅軍要有三條,一不要錢,二不要命,三不要家,有這三條才能當好紅軍。”李聚奎始終牢記著朱德的訓話。當紅五軍由湖南平江、瀏陽轉移到江西蓮花、永新、吉安一帶時,任八大隊大隊長的李聚奎因日夜行軍、忘我工作而身患重病。部隊經常要轉移作戰,戰士都勸他休息,但他倔強地硬撐著。1933年2月,中央蘇區第四次反“圍剿”作戰正熾,在江西宜黃南部的大龍坪,李聚奎乘著江西金溪西南黃獅渡、滸灣戰役大勝之威,果斷組織全師穿插包抄,以傷亡46人的較小代價,消滅了敵人一個師部及一個旅3000餘人,生俘敵師長李明。李聚奎升任紅一軍團第一師師長。他剛走馬上任,蔣介石即對中央蘇區發動第五次“圍剿”。國共兩軍重燃戰火,三甲嶂(又名山岬嶂)陣地防禦戰讓李聚奎名垂軍史,連國民黨將領陳誠都對他刮目相看。

1934年10月,紅軍被迫長征,李聚奎被中央軍委點將,由後衛變為前鋒,出瀟水、戰湘江,搶渡烏江、攻佔遵義城、四渡赤水河。他組織部隊強渡大渡河,為掩護中央和紅軍主力擺脫險境、打開北上通道建立了奇功。

1935年6月,紅一、四方面軍會師,為加強兩軍聯繫和交流,李聚奎先後調任紅四方面軍紅三十一軍、紅九軍參謀長,對張國燾在紅四方面軍搞分裂活動進行了堅決抵制。由於張國燾錯誤領導,紅四方面軍一度南下,損兵折將後再度北上。北上途中,李聚奎指揮攻佔通渭城,為紅軍三大主力會師開闢通路。1936年10月,中央軍委決定由紅四方面軍執行寧夏戰役計劃,執行建立河西根據地和“打通遠方”(指蘇聯)的任務;11月中旬,中央軍委決定,渡河部隊組成西路軍。李聚奎與紅九軍軍長王樹聲同紅五軍、紅三十軍一起西渡黃河,遭遇到駐守甘肅、青海的馬步青和馬步芳以騎兵為主力的“馬家軍”3萬餘人和10萬“民團”的瘋狂圍追堵截。李聚奎參與指揮紅九軍攻佔甘肅土城、永昌等戰鬥,予敵以重大殺傷。這些戰鬥對配合河東紅軍的戰略行動、推動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起了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在甘肅黎元口反包圍戰鬥中,他率部殊死抵抗,並協助王樹聲將官兵帶出了絕境。

1937年3月,奉命西征馬家軍的西路軍在祁連山區悲壯失敗,馬家軍騎兵撒開了一張張密密實實的大網,圍追捕殺打散的紅軍。

紅九軍參謀長李聚奎率領300餘人的部隊被敵人衝散,與他在一起的只剩下十幾個人。他們在祁連山的密林裡流離轉徙,幾天後,因缺水斷糧而飢餓和病痛時時向他們襲來,最後李聚奎身邊僅剩一個警衛員,警衛員也雙腳凍爛,無法行走,李聚奎只好將警衛員委託給一家老鄉,自己孤身一人,躲藏在荒無人煙的祁連山,開始了等待和瞅準時機設法尋找中央的迢迢征途。

此時的李聚奎也已是一副病痛的身軀,更何況河西走廊距延安千里之遙……作為西路軍的高級指揮員,他的心上就像壓了一座大山,沉甸甸透不過氣來。但他給自己打下一劑強心針——即使遇到千難萬險、上刀山下火海,無論如何心中也無比堅定地只有一個強烈的念頭:絕不能脫離黨的隊伍,一定要找到黨中央,回到革命隊伍,東山再起,繼續為偉大理想奮鬥!

李聚奎拄著一根棍子沿著祁連山麓艱難地向東行進。為避開敵人的搜查,他和老鄉換了衣服,把空槍拆散,把一枚紅星獎章藏起來,打扮成叫花子模樣,白天藏匿於山溝、草叢,晚上沿著無人處潛行。渴了,喝一口路邊的積水;餓了,嚼一把野草,或向民家討口飯吃;困了,就在荒野中露宿。

就這樣,在近兩個月的流亡中,李聚奎帶著一隻乾糧袋、一根討飯棍、一個指北針,行乞千里,機智地躲過了敵人的多次搜捕,在千里征途中經歷了無數生死考驗,終於橫穿寧夏,到達隴東的鎮原境內。

這天晚上,李聚奎借宿在一家騾馬店裡,同幾個趕毛驢做生意的人同睡一條大炕。臨睡前,這幾人議論不休,說:“離此地100裡的王家窪子住著一支軍隊,那些軍隊可真好,買賣公平,不擾商人和老百姓……”李聚奎一聽,立即振奮起來,湊過去問他們那是支什麼樣的軍隊。其中一人說:“聽說是紅軍,是紅二十八軍一團的部隊。”

兩個多月了,這是李聚奎第一次聽到關於紅軍的確切消息,他頓時興奮得一夜都沒有閤眼。第二天一早,天還沒亮,李聚奎便爬起來,匆匆趕往王家窪子。傍晚時分,到達王家窪子援西軍指揮部,他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回到了紅軍的行列。見到徐向前、劉伯承等首長時,一時百感交集,泣不成聲。劉伯承激動地說:“不要難過了,你回來了,就等於西路軍回來了。”後來見到毛澤東,他欲哭無淚,毛澤東大手一擺:“你是雖敗猶榮!”數十年後,當解放軍史料撰寫人員採訪他的經歷並向他提及他的這些輝煌過去時,他卻淡淡地說了這麼一句話:“多寫那些犧牲的戰士,不要寫我。為了信仰,他們血灑征途。我們算幸運者,沒啥寫的。”

哪位開國將軍曾行乞找黨,毛澤東贊其雖敗猶榮?


此後,不論在抗日前線(李聚奎任八路軍一二九師旅參謀長等職),還是在解放戰爭(任冀熱遼軍區參謀長等職),抑或是抗美援朝戰爭(任東北軍區後勤部部長兼政委,負責籌措抗美援朝物資)中,李聚奎都是讓敵人聞風喪膽的傳奇英雄。新中國成立以後,1958年他被授予上將軍銜。當祖國急需石油時,毛主席一聲令下要李聚奎當石油部長去開採石油,他二話沒說,打起揹包遠赴荒涼的克拉瑪依,到了寒風刺骨的大慶。

彌留之際李聚奎把兒女叫到床前語重心長地說:“我,一個老共產黨員,一輩子為信仰奮鬥,沒有個人私產。”說完又顫巍巍地把他在5張白紙上一筆一劃寫的遺產“清單”交給5個孩子。孩子們展讀,那上邊赫然寫的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展現了一個傳奇將軍、一個老共產黨人何等高尚的情懷!(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作者|史真)

版權申明

如無特別說明,本號刊載的文章,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後臺,本號會第一時間刪除,謝謝。文章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