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歷很老的開國中將,因解救毛澤東而被稱為救駕將軍,一次戰鬥失利竟被判刑一年半


資歷很老的開國中將,因解救毛澤東而被稱為救駕將軍,一次戰鬥失利竟被判刑一年半


文/徐明

在開國中將中,譚希林是資歷較老的一位,黃埔軍校畢業,參加過北伐戰爭、秋收起義,經歷了井岡山斗爭和兩萬五千里長徵。他戎馬一生,功勳卓著,是閩西紅色蘇區組織領導人之一,津浦路西抗日根據地的創建人,新四軍第七師與皖江抗日根據地的組織領導人之一,曾擔任過解放軍縱隊司令員、軍長、軍區司令員等高級軍事職務。他又是新中國外交戰線著名的將軍大使,為中國和捷克斯洛伐克友好交往作出了重要貢獻。

黃洋界上炮聲隆

譚希林,原名譚載章,1908年3月12日生於湖南省長沙縣沅嘉湖石頭嘴村一個製陶工人家庭。他勤奮好學,天資聰穎,小學畢業後考入湖南省立甲種工業學校。後因家境貧困輟學,入湖南紗廠做工。失學的痛苦和目睹紡紗工人的苦難生活,讓他很快便接受了革命思想,並於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6月,因在“五卅”反帝運動中積極投身紗廠的罷工鬥爭,被廠方開除。後經省總工會介紹到安源路礦參加礦工俱樂部工作。翌年1月,受礦區中共組織派遣,前往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並轉入中國共產黨。

國共第一次合作實現,北伐戰爭即將開始,革命鬥爭急需大批軍事幹部。1926年4月,譚希林受中共組織指派,進入黃埔軍校第五期工兵營,開始接受系統軍事教育。由於他學習刻苦認真,軍事素養水平提高很快。北伐開始後,黃埔軍校學生隨先遣隊葉挺獨立團從廣東榮慶出發挺進湖南、湖北,在汀泗橋、賀勝橋等戰鬥中,譚希林英勇頑強,不怕犧牲,冒著槍林彈雨英勇拼殺。10月10日北伐軍攻克武昌。入城後,譚希林等軍校學生就地轉入本科的學習和訓練,1927年3月畢業時,因其作戰勇猛,被分配在葉挺獨立團任排長,後升任武漢國民政府警衛團副連長。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爆發。2日,譚希林所在的警衛團離開武漢去南昌增援起義部隊,行進途中瞭解到起義部隊已撤離南昌,遂奉中共中央命令轉道江西修水,與平江等地農民自衛軍和安源礦工武裝會合,成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譚希林任第一師第一團一營二連連長。秋收起義開始後,譚希林所在部隊從修水出發向長沙進攻。由於湘軍作戰力量強大,起義部隊在遭受嚴重挫折後奉命向羅霄山脈轉移,尋找立足之地。嚴酷的鬥爭環境如同大浪淘沙,很多軍官、士兵逃亡,甚至有些連長、黨代表都開了小差。譚希林經受住了考驗,他始終堅信“跟著毛委員,革命一定能夠成功”,緊隨毛澤東上了井岡山。

根據地初創時期環境很惡劣,反動勢力十分凶悍,譚希林和戰友們開展了艱苦的武裝鬥爭。1927年11月,譚希林率連參加了第二次攻打茶陵的戰鬥。在團黨代表宛希先等人的指揮下,打下了茶陵。按照毛澤東的指示,部隊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紅色政權——茶陵縣工農兵政府。1928年2月,譚希林率部參加了攻打寧岡縣城新城的戰鬥,全殲國民黨守軍,拔掉了這顆限制根據地向北發展的釘子。這段時間,還發生了一個很重要的插曲。一次,毛澤東在一個山村宣傳發動群眾,被一支地主武裝圍困。雖然沒有暴露身份,但處境非常危險。譚希林聞訊立即率部前去解救,擊潰地主武裝使毛澤東轉危為安,為中國革命作出巨大貢獻。譚希林後被戰友們稱為“救駕將軍”。

1928年4月,朱毛部隊會師井岡山,工農革命軍(後改稱紅軍)第四軍成立,譚希林升任第三十一團一營副營長。同年8月,朱德率領紅四軍主力去湘南,毛澤東隨後率領部分紅軍趕去接應,留紅三十一團一營和紅三十二團守衛井岡山。乘井岡山兵力空虛之機,湘贛兩省國民黨軍糾集了5個團的兵力會攻井岡山,準備一舉摧毀紅軍大本營。

針對國民黨軍的企圖,紅軍部隊做了戰鬥部署。譚希林通曉工兵專業和攻防戰術,指揮部隊在本營防衛的黃洋界哨口因地制宜構築工事,建立了周密的防禦體系和火力配備。


資歷很老的開國中將,因解救毛澤東而被稱為救駕將軍,一次戰鬥失利竟被判刑一年半

圖為參加秋收起義的部分同志1937年9月在延安合影。後排左起:楊立三、陳伯鈞、毛澤東、龍開富、周昆、譚希林、羅榮桓、譚政、劉型、楊梅生、胡友才、賀子珍。

8月30日,國民黨軍第八軍第一師兩個團向黃洋界哨口發起猛烈進攻,由於地形所限,只能沿山間小道魚貫而上。一營以一連、二連憑險據守,三連為預備隊。譚希林果敢地靠前指揮,為節省子彈,當能近距離看清敵人時,他才下令開火。隨著紅軍射出的一排排子彈和拋出的大小石塊,國民黨軍一個個應聲而倒。激戰至午後,紅軍連續打退了敵人四次瘋狂進攻。

雖然有天險可依仗,但紅軍人數少,武器彈藥奇缺,時間一長防線極有可能失守。關鍵時刻,譚希林指揮炮轟敵軍指揮所,一舉取得戰鬥勝利。黃進琪在《從“救駕將軍”到駐外使節》一文中對這一情況有詳細描述:當時湘軍向黃洋界發起猛攻,有人說:“要是有門炮就好了。”在場的賀子珍說:“茨坪軍械所有一門繳獲的迫擊炮。”說著,她從陣地上叫上哥哥賀敏學和譚希林等,幾個人頂著烈日把150斤重的迫擊炮抬上黃洋界,並在軍械所倉庫找到僅有的3發炮彈。這時敵人開始了新一輪進攻。譚希林指揮部隊將迫擊炮瞄準設在源頭村腰子坑的敵軍指揮所。第一發炮彈打出去,沒響;第二發炮彈打出去,仍沒爆炸;最後一發炮彈,譚希林親自指揮裝填發射,炮彈像長了眼睛一樣,正好打進敵人指揮所,湘軍指揮官應聲倒地,敵軍一片混亂。敵人誤認為朱、毛率領紅軍主力回到井岡山,命令部隊後撤。

紅軍以不足一個營的兵力抵住了敵軍兩個團的進攻,取得了黃洋界保衛戰的勝利,保住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毛澤東當時正在回師途中,聞訊後由急轉喜,揮筆寫下了“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的著名詩句。

巧架烏江橋

1929年後,根據革命需要,譚希林先後任紅軍學校校長、紅二十軍代軍長、紅十二軍參謀長兼三十四師師長等職,為培養紅軍幹部和穩定閩西蘇區革命形勢發揮了重要作用。1930年底,譚希林奉調到贛南地區,就在他一心投入工作時,遭遇了人生的巨大挫折。

1931年6月中央蘇區第二次反“圍剿”勝利後,譚希林任南路軍臨時指揮部司令員。上級派譚希林率部強攻賴村。由於當時的紅軍部隊還不具備攻堅作戰的能力,譚希林未能完成作戰任務。他先是被撤職查辦,後懷疑是“AB”團投入牢房,受到了嚴刑拷問。在既無實據又無口供的情況下,譚希林被不公正地開除黨籍,判刑一年半,腿部也落下了終生殘疾。後來在毛澤東、周恩來的干預下,他才被安排到紅軍特科學校當教員,繼續接受考察。

即使含冤受屈,譚希林始終抱著“真金不怕火煉”的信念,對革命矢志不渝。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特科學校編入幹部團,譚希林任幹部團特科營工兵主任。一路之上,他充分發揮工兵特長,率部履艱克險,多次完成築路架橋的艱鉅任務。烏江架橋是其中的華彩篇章。

烏江又名黔江,江中礁石密佈,漩流洶湧;兩岸險崖絕壁,直刺長天,自古以來一直被人們視為難以逾越的天塹。1934年12月底,紅軍到達南岸,準備強渡烏江,向國民黨防禦薄弱的貴州遵義方向挺進。要想渡江,先需架橋,上級把任務交給了幹部團的工兵連。接到命令後,工兵連急行軍60公里,星夜趕到江界河渡口,即展開砍竹、伐木、扎竹排等準備工作。無奈烏江架橋條件惡劣,幾次打樁都被急流沖走,人們都沒了主意。

前有阻擋,後有追兵,架橋的成敗關係紅軍能否儘快脫離絕境。譚希林凝視著滔滔江水,陷入深思,隨著時間一秒秒過去,他緊鎖的眉頭逐漸展開。這個新的架橋方案大膽而巧妙:首先用竹簍裝滿石頭,將兩個竹簍上下扣住,再把兩對扣好的竹簍交叉在一起並捆綁結實,以此代錨,從小船前後兩端拋入水中,船就會被牢牢定在水面上。用這個辦法,把一條條小船向江中鋪去,船與船之間再搭上竹排就會形成一座浮橋。

架橋方案確定後,譚希林立即命令部隊去砍伐竹藤,並向當地群眾商借繩索、門扇、竹簍、鋸斧等架橋器材。部隊還被編成了器材供應、編制竹排、架設、投錨、救護、預備等九個作業組。架橋中,譚希林胸有成竹,指揮若定;戰士不懼槍林彈雨,有效展開行動。終於,經過一天一夜緊張而高效的施工,這座具有“生命線”意義的浮橋架到了對岸。

1935年1月3日至6日,紅軍主力部隊高舉紅旗,以四路縱隊快速從浮橋上通過烏江。毛澤東走上浮橋,連連讚歎:“真了不起。我們的工兵就地取材,用竹排架成這樣的橋,世界上都沒有。”朱德也十分高興,即興作詩:“莫道烏江天險,看紅軍等閒飛渡!”6日下午,中央紅軍全部渡過烏江。當國民黨軍追到江邊時,紅軍早已將浮橋拆毀,開拔到烏江江界渡口百里之外了。

歷經千辛萬苦,衝破國民黨大軍圍追堵截,1935年10月,譚希林和戰友們到達陝甘革命根據地。不久,他恢復了黨籍。1936年6月1日,中國工農紅軍大學在瓦窯堡成立,譚希林任紅軍大學特科營營長。

6月21日,國民黨陝北地方武裝第八十六師高雙成部偷襲瓦窯堡。當時,紅軍主力部隊在前線迎接二、四方面軍,中共中央、中革軍委機關,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紅軍大學等都在瓦窯堡,擔任警衛任務的是紅軍大學附設步兵學校。由於步兵學校忙於教學工作,對國民黨地方軍的動向未能及時掌握。當高雙成部由安定縣向瓦窯堡疾進時,駐在桃園附近的特科營首先發現了高雙成部的動向。譚希林立即帶領兩個連迎擊,在這場敵我雙方力量懸殊的戰鬥中,他身先士卒,衝鋒在前,在重傷的情況下仍然咬緊牙關,堅持火線指揮,帶領部隊死死頂住敵軍的攻擊。後與趕來支援的步兵學校第一營共同作戰,遲滯了高雙成部的進攻行動,為掩護毛澤東主席和中央黨政機關向保安縣安全轉移爭取了寶貴時間。

譚希林因傷勢過重,被送進醫院。根據他的傷勢和當時的醫療條件,醫護人員認為譚希林已經難以救治,併為他做好了送葬用的衣服。所幸,經歷長時間的昏迷後,這位革命功臣又奇蹟般地活了過來。

1937年1月傷愈後的譚希林,到抗大三隊任隊長。8月,被派到陝甘寧邊區保安司令部任參謀長。令人欣慰的是,1938年9月中共中央六屆六中全會做出決定,撤銷1931年對譚希林的處分,譚希林作為特邀代表列席了這次會議。

堅持江淮抗戰

武漢會戰後,華中、華南的大片國土淪於日本侵略者的鐵蹄之下。鑑於華中地處江、淮、河、漢之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中共中央決定迅速創建華中抗日根據地。為加強這個地區的工作,受中共中央派遣,譚希林等一批幹部於1938年冬從延安來到華中。譚希林任中共豫鄂邊區委員會軍事部部長。

在激烈的對日偽頑鬥爭中,譚希林逐漸展現出傑出的作戰指揮才能。1939年12月下旬,作為新四軍第四支隊參謀長的譚希林協助支隊司令員徐海東指揮部隊與日軍在津浦路西的周家崗等地激戰,取得了華中地區新四軍首次反“掃蕩”的重大勝利。1940年3月初,新四軍江北指揮所被桂系皖北行署主任顏仁毅部偷襲,萬分危急之際,已兼任第四支隊第十四團團長的譚希林率部長途奔襲攻打顏仁毅的老巢定遠城,迫使其回師定遠,解了江北指揮所之圍。在攻下定遠城後,他又在顏仁毅返回途中預設伏兵,一舉將顏仁毅部擊潰。不久,譚希林又率部打下了鳳陽、滁縣等地,隨即建立了定(遠)鳳(陽)滁(縣)抗日民主政府辦事處,建立了地方武裝。至此,以定遠東南藕塘鎮為中心的津浦路西抗日根據地基本形成。


資歷很老的開國中將,因解救毛澤東而被稱為救駕將軍,一次戰鬥失利竟被判刑一年半

◆新四軍第四支隊參謀長譚希林(左)與第五支隊副團長譚友林。

隨著國民黨頑固派反共行動的步步升級,新四軍的部隊也相機進行了調整,譚希林的職務也有所變化。1940年7月,譚希林調江北遊擊縱隊任司令員。皖南事變後,江北遊擊縱隊改編成第二師第六旅,譚希林任旅長兼政治委員。1941年10月,新四軍組建津浦路西臨時野戰司令部,譚希林被任命為司令員,執行堅決打退桂系頑軍李品仙部的進攻,保衛津浦路西抗日根據地的任務。

從受領任務的那一天起,譚希林便把自己關進臨時野戰司令部的作戰室,連同院的人們都難得見他一面。在分析了敵我兵力部署和戰場形勢,經過深思熟慮後,他確定把大橋鎮作為首攻目標。戰鬥於10月16日深夜打響,四旅十一團強攻大橋鎮,經竟日激戰,殲滅桂軍五一一團一營和定遠縣常備大隊共計1000餘人,而設伏於新張家一帶的六旅十六團殲滅趕來增援的桂軍部隊300餘人。此役穩定了淮南形勢,四旅十一團和六旅十六團被授予“鐵錘子團”光榮稱號。

此後,在譚希林指揮下,津浦路西臨時野戰司令部所屬部隊又連續打了幾場漂亮仗,取得了重大勝利,徹底挫敗了桂頑李品仙部進攻淮南的行動。

1943年秋季,皖江根據地反摩擦、反“掃蕩”鬥爭進入空前殘酷、緊張的階段。譚希林臨危受命,出任新四軍第七師代師長兼皖江軍區司令員。作為皖江抗日根據地的軍事一把手,他和政委曾希聖領導根據地廣大軍民應對日偽頑軍一次又一次的輪番進攻,以針鋒相對的鬥爭,不斷給日軍、頑軍以沉重打擊。

1943年11月20日,桂系一七六師及第八遊擊縱隊龍炎武部等共5個團,兵分三路向槐樹嘴、笑泉口、魏家壩一線進攻。根據頑軍的進攻部署和行動特點,譚希林等領導確立了“以強擊弱,殲其一路,動搖全局”的作戰方針。他親率主力部隊出擊,在當地群眾的支持下,部隊在磨盤山一帶構築了綿延幾十裡的防禦陣地,在頑軍必經之路埋設了大量地雷、石雷。

11月23日,桂系頑軍全線推進與第七師部隊交火。根據戰場情況變化,譚希林及時調整作戰部署,果斷指揮白湖團主力轉移至磨盤山陣地增強防守。戰至午後,白湖團在磨盤山已打退頑敵十多次衝鋒。黃昏時,巢湖大隊奉命投入戰鬥,皖南支隊也趕到參戰,新四軍幾路部隊發起反攻。經過三天兩夜激戰,反頑作戰取得全勝,消滅頑軍1100餘人,繳獲迫擊炮1門、輕機槍6挺、各種槍支數以千計,不僅給頑軍以重創,而且粉碎了敵人東進的企圖,鞏固了以巢無為中心的皖江抗日根據地。

經過艱苦的反頑作戰和反日偽“掃蕩”作戰,譚希林和戰友們終於迎來了抗戰勝利的曙光。1945年7月,遵照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消滅日偽軍、擴大解放區、縮小淪陷區”的命令,譚希林和曾希聖指揮皖江軍區部隊,由內線轉到外線,向日偽軍發動全面反攻。先後攻克無為縣城、望城崗、鳳凰頸、襄安、運漕、雍家崗、陶廠、白渡橋等40多個日偽據點,殲敵近萬人,俘獲5000多,主力部隊迅速擴大,皖江軍區達到3萬人(不包括獨立旅),皖江根據地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同時收復長江以南城市,皖中皖南根據地連成一片,皖江解放區成為全國十九個解放區之一。

出使捷克斯洛伐克

抗戰勝利後,譚希林先後任山東野戰軍第七師師長、豫皖蘇軍區第一副司令員、膠東軍區代司令員、第三十二軍軍長,率部參加了津浦路、朝陽集、孟良崮、解放青島等戰役,為推翻蔣家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1949年隆冬,時任山東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兼青島警備司令部司令員的譚希林,正準備落實軍區黨委計劃,加強剛剛解放的長山列島的建設和防務,鞏固從萊州灣到膠州灣整個山東半島的海防,保衛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東部沿海地區的安全。這時,他接到中央軍委的命令和中央組織部的調令,讓他迅速交接手中的工作,到北京外交部報到,另有任用。

命令來得突然,譚希林有些迷茫。畢竟是軍人出身,打了半輩子仗,對武器彈藥和戰場上的瀰漫硝煙感興趣,對文質彬彬的外交工作十分生疏,這讓他平生第一次有了“畏難”情緒。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譚希林還是堅決服從組織安排,迅速打點行裝,攜帶家眷從山東趕到北京。

時任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部長的周恩來在外交部的辦公樓裡見到比自己小整整10歲的譚希林,高興地說:“希林同志,你正是精力旺盛的時候,可以大幹一番全新的事業了。”見到可親可敬的總理,譚希林把擔憂提了出來:“總理,我還是喜歡帶兵打仗。對外交工作我是一竅不通啊!”周恩來笑著說:“外交官也是不穿軍裝的解放軍呢。不懂可以邊幹邊學嘛。”在介紹了新中國外交任務和方針後,周恩來幽默地對譚希林說:“你作為新中國首批駐外使節,又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高級將領,將被稱為‘將軍大使’!”


資歷很老的開國中將,因解救毛澤東而被稱為救駕將軍,一次戰鬥失利竟被判刑一年半

◆譚希林與夫人吳文彬。

1950年6月,譚希林被任命為駐捷克斯洛伐克人民民主共和國大使。8月18日,他偕夫人吳文彬以及駐捷全體外交官、工作人員乘國際列車赴捷任職。在離開祖國前夕,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於1950年8月9日對賴村戰鬥失敗譚希林1931年所受處分全部取消,予以平反。

9月5日,譚希林一行抵達捷首都布拉格。駐捷大使館建館伊始,在毫無外交工作經驗、語言不通、情況不明的情況下,譚希林克服重重困難,積極創造條件,帶領使館工作人員開展各方面的工作。他按照外交部的指示,一邊抓使館內部建設,一邊加強與駐在國的友好交往,明確提出了“學習、宣傳、研究、發展”的工作方針和外交重點。

譚希林長期在部隊工作,十分懂得“知己知彼”的重要,他把了解、學習和研究駐在國的情況作為使館工作的首要任務。因此,在建館工作基本告一段落後,他除了出席一般外交禮儀活動外,就開始組織大家有計劃、有重點、由淺入深地瞭解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的歷史、地理、人文等情況和該國的當前政策。為突破語言障礙,他組織大家學習外語,從基礎學起,學用結合,使多數工作人員能應付外語對話,藉助字典可以翻譯外文資料;使一般人員能說短語短句,能表達簡單意思;使勤雜人員也能說少許短語,能識別標記。他組織大家舉辦外交禮儀講座,講外交工作常識,講不同場合的外交禮節,講交際方法,還模擬外交文書送達的過程作現場示範,使大家的外交工作能力普遍得到增強。他組織大家每半個月召開一次業務工作經驗交流會,談體會,講經驗,找問題,定措施,相互取長補短,共同學習進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他還組織大家學時事、學理論,提高大家的政治辨析能力和理論水平。

譚希林領導使館全體工作人員,採取多種形式,利用各種外交場合,宣傳中國共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新中國建設的各項偉大成就。通過組織圖片展覽,散發宣傳品,舉辦國慶節、建軍節招待會等方式,開展廣泛宣傳和團結友好工作,不斷擴大新中國的對外影響。同時,他也非常重視研究外事動態,並將研究成果及時反饋給國內。在他領導下,使館工作人員堅持翻譯捷克斯洛伐克雜誌上有代表性和總結性的文章、捷共中央機關刊出的重要文件、捷政府部門的出版物,從中研究分析捷黨和政府主要政策的發展變化,以及捷國內的重要情況。


資歷很老的開國中將,因解救毛澤東而被稱為救駕將軍,一次戰鬥失利竟被判刑一年半

◆1950年6月,譚希林被任命為駐捷克斯洛伐克大使,圖為任命通知書。

在譚希林為首的使館人員的努力下,中捷兩國關係、兩國人民的友誼有了很大發展。政治上互相支持配合,高層領導互訪增多;經濟上貿易額逐年遞增;科技合作愈來愈密切;文化交流內容更加豐富、廣泛。在譚希林任職期間,中捷雙方先後簽訂了17個協定、議定書,爭取到了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援建中國的重要建設項目。同時,在短短的幾年間,中捷互相派出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學、工會等各種性質的代表團,還互相舉辦了各種展覽會及電影周。中國電影《白毛女》、捷電影《好兵帥克》,分別博得了兩國無數觀眾的好評。中國的100多種書籍被譯成捷文,發行量近百萬冊,屈原、魯迅等著名人物的作品在捷廣為流傳。同樣,捷克民族英雄尤利烏斯·伏契克的形象在中國人民中間也產生深刻的影響,成了中國青年的學習榜樣。他在獄中的不朽之作《絞刑架下的報告》成了中國青年喜愛的讀物。

1954年10月17日,譚希林任期屆滿,奉調回國。

回國後,中央根據譚希林的特長和請求,安排他返回部隊工作。1954年底,譚希林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訓練總監部副部長。不久,掛職到軍事學院戰役系學習。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58年11月,擔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員。艱苦的戰鬥歷程和長期的緊張工作,留給譚希林一身傷病。1970年2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62歲。

本文為《黨史博採》原創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侵權必究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黨史博採微信公眾號:dangshibocai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