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

丹東大鹿島上的毛文龍碑亭內設有石碑兩塊,分別立於天啟六年和崇禎元年,其中崇禎元年所立之碑的正面銘刻著毛文龍的錚錚誓言:“指日恢復全遼,神色苞孕於此,吾儕赤心報國,忠義指據於此。”碑的背面,鐫刻著毛文龍等眾將士的官職和姓名。


"

丹東大鹿島上的毛文龍碑亭內設有石碑兩塊,分別立於天啟六年和崇禎元年,其中崇禎元年所立之碑的正面銘刻著毛文龍的錚錚誓言:“指日恢復全遼,神色苞孕於此,吾儕赤心報國,忠義指據於此。”碑的背面,鐫刻著毛文龍等眾將士的官職和姓名。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此兩碑的時間均是袁崇煥殺毛文龍前所立,至於,不是被殺後所立,還是當地百姓給立,有待考證。但是,關於毛文龍之死,歷史上評判不一,大致有兩種說法:

一、毛文龍犯有通敵之罪,落得悽慘下場罪有應得;

二、毛文龍作為國家的中流砥柱,卻被袁崇煥誅殺,此舉與秦檜害死岳飛有何區別?

且不說毛文龍所犯何事,單說他的死引發的歷史爭議,就足夠證明事情遠比表面複雜。如果,毛文龍真的屬於罪有應得,後世絕對不會把焦點困於此事。


"

丹東大鹿島上的毛文龍碑亭內設有石碑兩塊,分別立於天啟六年和崇禎元年,其中崇禎元年所立之碑的正面銘刻著毛文龍的錚錚誓言:“指日恢復全遼,神色苞孕於此,吾儕赤心報國,忠義指據於此。”碑的背面,鐫刻著毛文龍等眾將士的官職和姓名。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此兩碑的時間均是袁崇煥殺毛文龍前所立,至於,不是被殺後所立,還是當地百姓給立,有待考證。但是,關於毛文龍之死,歷史上評判不一,大致有兩種說法:

一、毛文龍犯有通敵之罪,落得悽慘下場罪有應得;

二、毛文龍作為國家的中流砥柱,卻被袁崇煥誅殺,此舉與秦檜害死岳飛有何區別?

且不說毛文龍所犯何事,單說他的死引發的歷史爭議,就足夠證明事情遠比表面複雜。如果,毛文龍真的屬於罪有應得,後世絕對不會把焦點困於此事。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存疑背後,毛文龍究竟死因為何?

眾所周知,毛文龍死於袁崇煥之手,罪名是“通敵”。然而,諷刺的是,不久後,袁崇煥被崇禎皇帝下令處死,給出的罪名同樣是“通敵”。相比於毛文龍的死法,袁崇煥無疑要悽慘許多,凌遲之刑,遭受千刀萬剮之痛,令人唏噓。

根據朝廷給出的罪名,袁崇煥有兩項違法指控,即“以謀款則斬帥”。所謂“謀款”,意思是暗地裡私通後金勢力,“斬帥”則是指誅殺毛文龍一事。無論是毛文龍之死也好,袁崇煥之死也罷,在後世看來,都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屬於“連環冤案”。


"

丹東大鹿島上的毛文龍碑亭內設有石碑兩塊,分別立於天啟六年和崇禎元年,其中崇禎元年所立之碑的正面銘刻著毛文龍的錚錚誓言:“指日恢復全遼,神色苞孕於此,吾儕赤心報國,忠義指據於此。”碑的背面,鐫刻著毛文龍等眾將士的官職和姓名。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此兩碑的時間均是袁崇煥殺毛文龍前所立,至於,不是被殺後所立,還是當地百姓給立,有待考證。但是,關於毛文龍之死,歷史上評判不一,大致有兩種說法:

一、毛文龍犯有通敵之罪,落得悽慘下場罪有應得;

二、毛文龍作為國家的中流砥柱,卻被袁崇煥誅殺,此舉與秦檜害死岳飛有何區別?

且不說毛文龍所犯何事,單說他的死引發的歷史爭議,就足夠證明事情遠比表面複雜。如果,毛文龍真的屬於罪有應得,後世絕對不會把焦點困於此事。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存疑背後,毛文龍究竟死因為何?

眾所周知,毛文龍死於袁崇煥之手,罪名是“通敵”。然而,諷刺的是,不久後,袁崇煥被崇禎皇帝下令處死,給出的罪名同樣是“通敵”。相比於毛文龍的死法,袁崇煥無疑要悽慘許多,凌遲之刑,遭受千刀萬剮之痛,令人唏噓。

根據朝廷給出的罪名,袁崇煥有兩項違法指控,即“以謀款則斬帥”。所謂“謀款”,意思是暗地裡私通後金勢力,“斬帥”則是指誅殺毛文龍一事。無論是毛文龍之死也好,袁崇煥之死也罷,在後世看來,都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屬於“連環冤案”。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袁崇煥斬毛文龍後,可說是為後金長驅南下解除了後顧之憂,三個月後就發生了後金兵臨北京城下的“己巳之變”——後金約十萬精兵繞道內蒙古,由喜峰口攻陷遵化,直迫明都北京。

當然,袁、毛二人終究要分出忠奸,這也是後世史學家爭議的原因所在。毛文龍之死,到底是袁崇煥忠義鋤奸,還是藉此剷除異己呢?史學界爭論數百年,至今未有準確說法。至於毛文龍為人如何?是否算為英雄,他到底是忠是奸,我們不妨通過其生平了解清楚。


"

丹東大鹿島上的毛文龍碑亭內設有石碑兩塊,分別立於天啟六年和崇禎元年,其中崇禎元年所立之碑的正面銘刻著毛文龍的錚錚誓言:“指日恢復全遼,神色苞孕於此,吾儕赤心報國,忠義指據於此。”碑的背面,鐫刻著毛文龍等眾將士的官職和姓名。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此兩碑的時間均是袁崇煥殺毛文龍前所立,至於,不是被殺後所立,還是當地百姓給立,有待考證。但是,關於毛文龍之死,歷史上評判不一,大致有兩種說法:

一、毛文龍犯有通敵之罪,落得悽慘下場罪有應得;

二、毛文龍作為國家的中流砥柱,卻被袁崇煥誅殺,此舉與秦檜害死岳飛有何區別?

且不說毛文龍所犯何事,單說他的死引發的歷史爭議,就足夠證明事情遠比表面複雜。如果,毛文龍真的屬於罪有應得,後世絕對不會把焦點困於此事。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存疑背後,毛文龍究竟死因為何?

眾所周知,毛文龍死於袁崇煥之手,罪名是“通敵”。然而,諷刺的是,不久後,袁崇煥被崇禎皇帝下令處死,給出的罪名同樣是“通敵”。相比於毛文龍的死法,袁崇煥無疑要悽慘許多,凌遲之刑,遭受千刀萬剮之痛,令人唏噓。

根據朝廷給出的罪名,袁崇煥有兩項違法指控,即“以謀款則斬帥”。所謂“謀款”,意思是暗地裡私通後金勢力,“斬帥”則是指誅殺毛文龍一事。無論是毛文龍之死也好,袁崇煥之死也罷,在後世看來,都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屬於“連環冤案”。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袁崇煥斬毛文龍後,可說是為後金長驅南下解除了後顧之憂,三個月後就發生了後金兵臨北京城下的“己巳之變”——後金約十萬精兵繞道內蒙古,由喜峰口攻陷遵化,直迫明都北京。

當然,袁、毛二人終究要分出忠奸,這也是後世史學家爭議的原因所在。毛文龍之死,到底是袁崇煥忠義鋤奸,還是藉此剷除異己呢?史學界爭論數百年,至今未有準確說法。至於毛文龍為人如何?是否算為英雄,他到底是忠是奸,我們不妨通過其生平了解清楚。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毛文龍,字振南,浙江杭州人。他在幼年時期即失去父親,寄養在舅舅沈光祚家裡。沈光祚當時是山東布政司,靠著關係把毛文龍推薦給王化貞,練習作戰遊擊。正是這個機會,改變了毛文龍日後的命運。

公元1621年,毛文龍率三千士兵,深夜孤軍深入,成功突襲鎮江,生擒鎮江遊擊佟養真及其家眷。鎮江一戰,徹底打出毛文龍威名,整個遼地為之震動,周邊的湯站、險山相繼歸附。就這樣,毛文龍不費一兵一卒,實力迅速壯大,稍作整裝後,再次揮軍進攻後金控制地區。

之後,其陸續收回遼南地區諸鎮,戰功顯赫。毛文龍所率的軍隊,所向披靡,勢不可擋,一度令敵人聞風喪膽,有效扼制了後金西進步伐。公元1622年八月,櫻桃渦、渦站等後金佔據之地,皆被毛文龍部收復。


"

丹東大鹿島上的毛文龍碑亭內設有石碑兩塊,分別立於天啟六年和崇禎元年,其中崇禎元年所立之碑的正面銘刻著毛文龍的錚錚誓言:“指日恢復全遼,神色苞孕於此,吾儕赤心報國,忠義指據於此。”碑的背面,鐫刻著毛文龍等眾將士的官職和姓名。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此兩碑的時間均是袁崇煥殺毛文龍前所立,至於,不是被殺後所立,還是當地百姓給立,有待考證。但是,關於毛文龍之死,歷史上評判不一,大致有兩種說法:

一、毛文龍犯有通敵之罪,落得悽慘下場罪有應得;

二、毛文龍作為國家的中流砥柱,卻被袁崇煥誅殺,此舉與秦檜害死岳飛有何區別?

且不說毛文龍所犯何事,單說他的死引發的歷史爭議,就足夠證明事情遠比表面複雜。如果,毛文龍真的屬於罪有應得,後世絕對不會把焦點困於此事。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存疑背後,毛文龍究竟死因為何?

眾所周知,毛文龍死於袁崇煥之手,罪名是“通敵”。然而,諷刺的是,不久後,袁崇煥被崇禎皇帝下令處死,給出的罪名同樣是“通敵”。相比於毛文龍的死法,袁崇煥無疑要悽慘許多,凌遲之刑,遭受千刀萬剮之痛,令人唏噓。

根據朝廷給出的罪名,袁崇煥有兩項違法指控,即“以謀款則斬帥”。所謂“謀款”,意思是暗地裡私通後金勢力,“斬帥”則是指誅殺毛文龍一事。無論是毛文龍之死也好,袁崇煥之死也罷,在後世看來,都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屬於“連環冤案”。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袁崇煥斬毛文龍後,可說是為後金長驅南下解除了後顧之憂,三個月後就發生了後金兵臨北京城下的“己巳之變”——後金約十萬精兵繞道內蒙古,由喜峰口攻陷遵化,直迫明都北京。

當然,袁、毛二人終究要分出忠奸,這也是後世史學家爭議的原因所在。毛文龍之死,到底是袁崇煥忠義鋤奸,還是藉此剷除異己呢?史學界爭論數百年,至今未有準確說法。至於毛文龍為人如何?是否算為英雄,他到底是忠是奸,我們不妨通過其生平了解清楚。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毛文龍,字振南,浙江杭州人。他在幼年時期即失去父親,寄養在舅舅沈光祚家裡。沈光祚當時是山東布政司,靠著關係把毛文龍推薦給王化貞,練習作戰遊擊。正是這個機會,改變了毛文龍日後的命運。

公元1621年,毛文龍率三千士兵,深夜孤軍深入,成功突襲鎮江,生擒鎮江遊擊佟養真及其家眷。鎮江一戰,徹底打出毛文龍威名,整個遼地為之震動,周邊的湯站、險山相繼歸附。就這樣,毛文龍不費一兵一卒,實力迅速壯大,稍作整裝後,再次揮軍進攻後金控制地區。

之後,其陸續收回遼南地區諸鎮,戰功顯赫。毛文龍所率的軍隊,所向披靡,勢不可擋,一度令敵人聞風喪膽,有效扼制了後金西進步伐。公元1622年八月,櫻桃渦、渦站等後金佔據之地,皆被毛文龍部收復。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同年九月,毛文龍率軍攻克滿浦、昌城。十月,毛文龍軍隊與後金軍隊在涼馬佃展開對戰,戰鬥異常慘烈,雙方皆付出了不小的傷亡。後金主力集中在西南地區,無法進行增援圍剿,而毛文龍部糧草殆盡、兵員銳減,同樣無力進攻,雙方進入對峙狀態。

膠著良久後,毛文龍擔憂西南地區的後金主力會增援此處,到時他勢必難以抵擋,恐將落得全軍覆沒的下場。儘管這種概率很小,但他不能冒無謂的風險,久拖生變的道理,毛文龍心知肚明。於是,他決定攪亂對峙後金的後方,派人潛入後金勢力範圍。

之後,他大肆“煽動”當地民眾,使許多遼民棄金而去。

除此之外,毛文龍還命人在後方組織武裝力量,襲擾後金軍隊。儘管規模不大,但卻能有效分散後金注意力,挑動當地民眾反金。公元1627年,按捺不住的後金軍隊進攻鎮江,毛文龍部亡命海上,趁機攻佔東江,並在皮島建立軍事根據地,招攬漢人加入, 勢力再次壯大。


"

丹東大鹿島上的毛文龍碑亭內設有石碑兩塊,分別立於天啟六年和崇禎元年,其中崇禎元年所立之碑的正面銘刻著毛文龍的錚錚誓言:“指日恢復全遼,神色苞孕於此,吾儕赤心報國,忠義指據於此。”碑的背面,鐫刻著毛文龍等眾將士的官職和姓名。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此兩碑的時間均是袁崇煥殺毛文龍前所立,至於,不是被殺後所立,還是當地百姓給立,有待考證。但是,關於毛文龍之死,歷史上評判不一,大致有兩種說法:

一、毛文龍犯有通敵之罪,落得悽慘下場罪有應得;

二、毛文龍作為國家的中流砥柱,卻被袁崇煥誅殺,此舉與秦檜害死岳飛有何區別?

且不說毛文龍所犯何事,單說他的死引發的歷史爭議,就足夠證明事情遠比表面複雜。如果,毛文龍真的屬於罪有應得,後世絕對不會把焦點困於此事。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存疑背後,毛文龍究竟死因為何?

眾所周知,毛文龍死於袁崇煥之手,罪名是“通敵”。然而,諷刺的是,不久後,袁崇煥被崇禎皇帝下令處死,給出的罪名同樣是“通敵”。相比於毛文龍的死法,袁崇煥無疑要悽慘許多,凌遲之刑,遭受千刀萬剮之痛,令人唏噓。

根據朝廷給出的罪名,袁崇煥有兩項違法指控,即“以謀款則斬帥”。所謂“謀款”,意思是暗地裡私通後金勢力,“斬帥”則是指誅殺毛文龍一事。無論是毛文龍之死也好,袁崇煥之死也罷,在後世看來,都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屬於“連環冤案”。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袁崇煥斬毛文龍後,可說是為後金長驅南下解除了後顧之憂,三個月後就發生了後金兵臨北京城下的“己巳之變”——後金約十萬精兵繞道內蒙古,由喜峰口攻陷遵化,直迫明都北京。

當然,袁、毛二人終究要分出忠奸,這也是後世史學家爭議的原因所在。毛文龍之死,到底是袁崇煥忠義鋤奸,還是藉此剷除異己呢?史學界爭論數百年,至今未有準確說法。至於毛文龍為人如何?是否算為英雄,他到底是忠是奸,我們不妨通過其生平了解清楚。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毛文龍,字振南,浙江杭州人。他在幼年時期即失去父親,寄養在舅舅沈光祚家裡。沈光祚當時是山東布政司,靠著關係把毛文龍推薦給王化貞,練習作戰遊擊。正是這個機會,改變了毛文龍日後的命運。

公元1621年,毛文龍率三千士兵,深夜孤軍深入,成功突襲鎮江,生擒鎮江遊擊佟養真及其家眷。鎮江一戰,徹底打出毛文龍威名,整個遼地為之震動,周邊的湯站、險山相繼歸附。就這樣,毛文龍不費一兵一卒,實力迅速壯大,稍作整裝後,再次揮軍進攻後金控制地區。

之後,其陸續收回遼南地區諸鎮,戰功顯赫。毛文龍所率的軍隊,所向披靡,勢不可擋,一度令敵人聞風喪膽,有效扼制了後金西進步伐。公元1622年八月,櫻桃渦、渦站等後金佔據之地,皆被毛文龍部收復。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同年九月,毛文龍率軍攻克滿浦、昌城。十月,毛文龍軍隊與後金軍隊在涼馬佃展開對戰,戰鬥異常慘烈,雙方皆付出了不小的傷亡。後金主力集中在西南地區,無法進行增援圍剿,而毛文龍部糧草殆盡、兵員銳減,同樣無力進攻,雙方進入對峙狀態。

膠著良久後,毛文龍擔憂西南地區的後金主力會增援此處,到時他勢必難以抵擋,恐將落得全軍覆沒的下場。儘管這種概率很小,但他不能冒無謂的風險,久拖生變的道理,毛文龍心知肚明。於是,他決定攪亂對峙後金的後方,派人潛入後金勢力範圍。

之後,他大肆“煽動”當地民眾,使許多遼民棄金而去。

除此之外,毛文龍還命人在後方組織武裝力量,襲擾後金軍隊。儘管規模不大,但卻能有效分散後金注意力,挑動當地民眾反金。公元1627年,按捺不住的後金軍隊進攻鎮江,毛文龍部亡命海上,趁機攻佔東江,並在皮島建立軍事根據地,招攬漢人加入, 勢力再次壯大。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之後,朝廷把東江設鎮,毛文龍因戰功晉升為總兵,累加為左都督,是朝廷正一品武將。

通過各種現象可知,毛文龍雖然遠離政治漩渦,獨身待在海上,但是,朝廷內部的派系,顯然並沒有打算放過他。尤其是毛文龍提拔的王化貞,在戰敗後被弄成“閹黨”,意味明顯。孫承宗是帝王師,同時,亦為朝內大學士,他的態度是支持毛文龍。

但是,對於毛文龍與東林黨之間的矛盾,孫承宗亦束手無策。

崇禎皇帝繼位後,東林黨大權在握,黨羽密佈朝中。在對魏忠賢集團的誅殺清剿中,身處海外的毛文龍似乎成了“漏網之魚”。東林黨藉著親近皇帝之便,時常對毛文龍進行詆譭、彈劾,可想而知,時間一久,形勢必然對毛文龍不利。


"

丹東大鹿島上的毛文龍碑亭內設有石碑兩塊,分別立於天啟六年和崇禎元年,其中崇禎元年所立之碑的正面銘刻著毛文龍的錚錚誓言:“指日恢復全遼,神色苞孕於此,吾儕赤心報國,忠義指據於此。”碑的背面,鐫刻著毛文龍等眾將士的官職和姓名。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此兩碑的時間均是袁崇煥殺毛文龍前所立,至於,不是被殺後所立,還是當地百姓給立,有待考證。但是,關於毛文龍之死,歷史上評判不一,大致有兩種說法:

一、毛文龍犯有通敵之罪,落得悽慘下場罪有應得;

二、毛文龍作為國家的中流砥柱,卻被袁崇煥誅殺,此舉與秦檜害死岳飛有何區別?

且不說毛文龍所犯何事,單說他的死引發的歷史爭議,就足夠證明事情遠比表面複雜。如果,毛文龍真的屬於罪有應得,後世絕對不會把焦點困於此事。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存疑背後,毛文龍究竟死因為何?

眾所周知,毛文龍死於袁崇煥之手,罪名是“通敵”。然而,諷刺的是,不久後,袁崇煥被崇禎皇帝下令處死,給出的罪名同樣是“通敵”。相比於毛文龍的死法,袁崇煥無疑要悽慘許多,凌遲之刑,遭受千刀萬剮之痛,令人唏噓。

根據朝廷給出的罪名,袁崇煥有兩項違法指控,即“以謀款則斬帥”。所謂“謀款”,意思是暗地裡私通後金勢力,“斬帥”則是指誅殺毛文龍一事。無論是毛文龍之死也好,袁崇煥之死也罷,在後世看來,都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屬於“連環冤案”。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袁崇煥斬毛文龍後,可說是為後金長驅南下解除了後顧之憂,三個月後就發生了後金兵臨北京城下的“己巳之變”——後金約十萬精兵繞道內蒙古,由喜峰口攻陷遵化,直迫明都北京。

當然,袁、毛二人終究要分出忠奸,這也是後世史學家爭議的原因所在。毛文龍之死,到底是袁崇煥忠義鋤奸,還是藉此剷除異己呢?史學界爭論數百年,至今未有準確說法。至於毛文龍為人如何?是否算為英雄,他到底是忠是奸,我們不妨通過其生平了解清楚。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毛文龍,字振南,浙江杭州人。他在幼年時期即失去父親,寄養在舅舅沈光祚家裡。沈光祚當時是山東布政司,靠著關係把毛文龍推薦給王化貞,練習作戰遊擊。正是這個機會,改變了毛文龍日後的命運。

公元1621年,毛文龍率三千士兵,深夜孤軍深入,成功突襲鎮江,生擒鎮江遊擊佟養真及其家眷。鎮江一戰,徹底打出毛文龍威名,整個遼地為之震動,周邊的湯站、險山相繼歸附。就這樣,毛文龍不費一兵一卒,實力迅速壯大,稍作整裝後,再次揮軍進攻後金控制地區。

之後,其陸續收回遼南地區諸鎮,戰功顯赫。毛文龍所率的軍隊,所向披靡,勢不可擋,一度令敵人聞風喪膽,有效扼制了後金西進步伐。公元1622年八月,櫻桃渦、渦站等後金佔據之地,皆被毛文龍部收復。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同年九月,毛文龍率軍攻克滿浦、昌城。十月,毛文龍軍隊與後金軍隊在涼馬佃展開對戰,戰鬥異常慘烈,雙方皆付出了不小的傷亡。後金主力集中在西南地區,無法進行增援圍剿,而毛文龍部糧草殆盡、兵員銳減,同樣無力進攻,雙方進入對峙狀態。

膠著良久後,毛文龍擔憂西南地區的後金主力會增援此處,到時他勢必難以抵擋,恐將落得全軍覆沒的下場。儘管這種概率很小,但他不能冒無謂的風險,久拖生變的道理,毛文龍心知肚明。於是,他決定攪亂對峙後金的後方,派人潛入後金勢力範圍。

之後,他大肆“煽動”當地民眾,使許多遼民棄金而去。

除此之外,毛文龍還命人在後方組織武裝力量,襲擾後金軍隊。儘管規模不大,但卻能有效分散後金注意力,挑動當地民眾反金。公元1627年,按捺不住的後金軍隊進攻鎮江,毛文龍部亡命海上,趁機攻佔東江,並在皮島建立軍事根據地,招攬漢人加入, 勢力再次壯大。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之後,朝廷把東江設鎮,毛文龍因戰功晉升為總兵,累加為左都督,是朝廷正一品武將。

通過各種現象可知,毛文龍雖然遠離政治漩渦,獨身待在海上,但是,朝廷內部的派系,顯然並沒有打算放過他。尤其是毛文龍提拔的王化貞,在戰敗後被弄成“閹黨”,意味明顯。孫承宗是帝王師,同時,亦為朝內大學士,他的態度是支持毛文龍。

但是,對於毛文龍與東林黨之間的矛盾,孫承宗亦束手無策。

崇禎皇帝繼位後,東林黨大權在握,黨羽密佈朝中。在對魏忠賢集團的誅殺清剿中,身處海外的毛文龍似乎成了“漏網之魚”。東林黨藉著親近皇帝之便,時常對毛文龍進行詆譭、彈劾,可想而知,時間一久,形勢必然對毛文龍不利。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毛文龍自然知曉這些,他多次上諫,自辯清白,稱:“為病變萬難彌息,臣命萬難保全等事疏:臣受數十疏捏謗以來,心如死灰!”。由於性格原因,毛文龍並不受人待見,朝中能夠幫他說話的大臣不多。況且,哪怕有人支持毛文龍,亦不敢主動言明,防止遭受東林黨毒手。

透過種種跡象可知,毛文龍此劫在所難逃,如果他屢立戰功,大臣們會不斷彈劾達到目的。而如果他一旦戰敗,腦袋搬家則成定局。毛文龍內心明白,無論怎麼做,下場都是相同的。

危機形勢下,毛文龍若想保全自己,唯一的依仗就是手中的軍隊。只有軍權在手,朝廷那些人絕不敢輕易動手。他所要做的,就是盡力減少軍隊傷亡,留作保命底牌。於是,毛文龍私下與後金聯繫,期望雙方能夠議和退兵,結束作戰。


"

丹東大鹿島上的毛文龍碑亭內設有石碑兩塊,分別立於天啟六年和崇禎元年,其中崇禎元年所立之碑的正面銘刻著毛文龍的錚錚誓言:“指日恢復全遼,神色苞孕於此,吾儕赤心報國,忠義指據於此。”碑的背面,鐫刻著毛文龍等眾將士的官職和姓名。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此兩碑的時間均是袁崇煥殺毛文龍前所立,至於,不是被殺後所立,還是當地百姓給立,有待考證。但是,關於毛文龍之死,歷史上評判不一,大致有兩種說法:

一、毛文龍犯有通敵之罪,落得悽慘下場罪有應得;

二、毛文龍作為國家的中流砥柱,卻被袁崇煥誅殺,此舉與秦檜害死岳飛有何區別?

且不說毛文龍所犯何事,單說他的死引發的歷史爭議,就足夠證明事情遠比表面複雜。如果,毛文龍真的屬於罪有應得,後世絕對不會把焦點困於此事。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存疑背後,毛文龍究竟死因為何?

眾所周知,毛文龍死於袁崇煥之手,罪名是“通敵”。然而,諷刺的是,不久後,袁崇煥被崇禎皇帝下令處死,給出的罪名同樣是“通敵”。相比於毛文龍的死法,袁崇煥無疑要悽慘許多,凌遲之刑,遭受千刀萬剮之痛,令人唏噓。

根據朝廷給出的罪名,袁崇煥有兩項違法指控,即“以謀款則斬帥”。所謂“謀款”,意思是暗地裡私通後金勢力,“斬帥”則是指誅殺毛文龍一事。無論是毛文龍之死也好,袁崇煥之死也罷,在後世看來,都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屬於“連環冤案”。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袁崇煥斬毛文龍後,可說是為後金長驅南下解除了後顧之憂,三個月後就發生了後金兵臨北京城下的“己巳之變”——後金約十萬精兵繞道內蒙古,由喜峰口攻陷遵化,直迫明都北京。

當然,袁、毛二人終究要分出忠奸,這也是後世史學家爭議的原因所在。毛文龍之死,到底是袁崇煥忠義鋤奸,還是藉此剷除異己呢?史學界爭論數百年,至今未有準確說法。至於毛文龍為人如何?是否算為英雄,他到底是忠是奸,我們不妨通過其生平了解清楚。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毛文龍,字振南,浙江杭州人。他在幼年時期即失去父親,寄養在舅舅沈光祚家裡。沈光祚當時是山東布政司,靠著關係把毛文龍推薦給王化貞,練習作戰遊擊。正是這個機會,改變了毛文龍日後的命運。

公元1621年,毛文龍率三千士兵,深夜孤軍深入,成功突襲鎮江,生擒鎮江遊擊佟養真及其家眷。鎮江一戰,徹底打出毛文龍威名,整個遼地為之震動,周邊的湯站、險山相繼歸附。就這樣,毛文龍不費一兵一卒,實力迅速壯大,稍作整裝後,再次揮軍進攻後金控制地區。

之後,其陸續收回遼南地區諸鎮,戰功顯赫。毛文龍所率的軍隊,所向披靡,勢不可擋,一度令敵人聞風喪膽,有效扼制了後金西進步伐。公元1622年八月,櫻桃渦、渦站等後金佔據之地,皆被毛文龍部收復。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同年九月,毛文龍率軍攻克滿浦、昌城。十月,毛文龍軍隊與後金軍隊在涼馬佃展開對戰,戰鬥異常慘烈,雙方皆付出了不小的傷亡。後金主力集中在西南地區,無法進行增援圍剿,而毛文龍部糧草殆盡、兵員銳減,同樣無力進攻,雙方進入對峙狀態。

膠著良久後,毛文龍擔憂西南地區的後金主力會增援此處,到時他勢必難以抵擋,恐將落得全軍覆沒的下場。儘管這種概率很小,但他不能冒無謂的風險,久拖生變的道理,毛文龍心知肚明。於是,他決定攪亂對峙後金的後方,派人潛入後金勢力範圍。

之後,他大肆“煽動”當地民眾,使許多遼民棄金而去。

除此之外,毛文龍還命人在後方組織武裝力量,襲擾後金軍隊。儘管規模不大,但卻能有效分散後金注意力,挑動當地民眾反金。公元1627年,按捺不住的後金軍隊進攻鎮江,毛文龍部亡命海上,趁機攻佔東江,並在皮島建立軍事根據地,招攬漢人加入, 勢力再次壯大。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之後,朝廷把東江設鎮,毛文龍因戰功晉升為總兵,累加為左都督,是朝廷正一品武將。

通過各種現象可知,毛文龍雖然遠離政治漩渦,獨身待在海上,但是,朝廷內部的派系,顯然並沒有打算放過他。尤其是毛文龍提拔的王化貞,在戰敗後被弄成“閹黨”,意味明顯。孫承宗是帝王師,同時,亦為朝內大學士,他的態度是支持毛文龍。

但是,對於毛文龍與東林黨之間的矛盾,孫承宗亦束手無策。

崇禎皇帝繼位後,東林黨大權在握,黨羽密佈朝中。在對魏忠賢集團的誅殺清剿中,身處海外的毛文龍似乎成了“漏網之魚”。東林黨藉著親近皇帝之便,時常對毛文龍進行詆譭、彈劾,可想而知,時間一久,形勢必然對毛文龍不利。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毛文龍自然知曉這些,他多次上諫,自辯清白,稱:“為病變萬難彌息,臣命萬難保全等事疏:臣受數十疏捏謗以來,心如死灰!”。由於性格原因,毛文龍並不受人待見,朝中能夠幫他說話的大臣不多。況且,哪怕有人支持毛文龍,亦不敢主動言明,防止遭受東林黨毒手。

透過種種跡象可知,毛文龍此劫在所難逃,如果他屢立戰功,大臣們會不斷彈劾達到目的。而如果他一旦戰敗,腦袋搬家則成定局。毛文龍內心明白,無論怎麼做,下場都是相同的。

危機形勢下,毛文龍若想保全自己,唯一的依仗就是手中的軍隊。只有軍權在手,朝廷那些人絕不敢輕易動手。他所要做的,就是盡力減少軍隊傷亡,留作保命底牌。於是,毛文龍私下與後金聯繫,期望雙方能夠議和退兵,結束作戰。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其實,這算是毛文龍的一點私心,但是,還達不到通敵的程度。皇太極收到這一請求後,表現出意味難明的態度,既無同意,也無拒絕,雙方頻繁持續著使者往來。

顯然,對於這個請求,皇太極內心是有著顧慮的,但是,他又不能直接拒絕。須知,毛文龍部所佔領的東江之地,是後金極為頭疼的地方,倒不是戰力不夠,而是八旗子弟不習水戰,無法與毛文龍部抗衡。另外,皇太極也希望藉此拖住毛文龍,等待日後決斷。

公元1628年,毛文龍派使者至瀋陽,把請求議和的書信交由皇太極。皇太極表示歡迎,並派使者五人前往東江商討議和之事。前往東江路途中,由於,後金使者不識路線,結果,誤入至正在東江發放糧食的戶部營帳內,被當場擒獲。

此事傳至瀋陽,皇太極震怒,下令與毛文龍斷絕來往。後金使者的被捕,令毛文龍心急如焚。


"

丹東大鹿島上的毛文龍碑亭內設有石碑兩塊,分別立於天啟六年和崇禎元年,其中崇禎元年所立之碑的正面銘刻著毛文龍的錚錚誓言:“指日恢復全遼,神色苞孕於此,吾儕赤心報國,忠義指據於此。”碑的背面,鐫刻著毛文龍等眾將士的官職和姓名。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此兩碑的時間均是袁崇煥殺毛文龍前所立,至於,不是被殺後所立,還是當地百姓給立,有待考證。但是,關於毛文龍之死,歷史上評判不一,大致有兩種說法:

一、毛文龍犯有通敵之罪,落得悽慘下場罪有應得;

二、毛文龍作為國家的中流砥柱,卻被袁崇煥誅殺,此舉與秦檜害死岳飛有何區別?

且不說毛文龍所犯何事,單說他的死引發的歷史爭議,就足夠證明事情遠比表面複雜。如果,毛文龍真的屬於罪有應得,後世絕對不會把焦點困於此事。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存疑背後,毛文龍究竟死因為何?

眾所周知,毛文龍死於袁崇煥之手,罪名是“通敵”。然而,諷刺的是,不久後,袁崇煥被崇禎皇帝下令處死,給出的罪名同樣是“通敵”。相比於毛文龍的死法,袁崇煥無疑要悽慘許多,凌遲之刑,遭受千刀萬剮之痛,令人唏噓。

根據朝廷給出的罪名,袁崇煥有兩項違法指控,即“以謀款則斬帥”。所謂“謀款”,意思是暗地裡私通後金勢力,“斬帥”則是指誅殺毛文龍一事。無論是毛文龍之死也好,袁崇煥之死也罷,在後世看來,都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屬於“連環冤案”。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袁崇煥斬毛文龍後,可說是為後金長驅南下解除了後顧之憂,三個月後就發生了後金兵臨北京城下的“己巳之變”——後金約十萬精兵繞道內蒙古,由喜峰口攻陷遵化,直迫明都北京。

當然,袁、毛二人終究要分出忠奸,這也是後世史學家爭議的原因所在。毛文龍之死,到底是袁崇煥忠義鋤奸,還是藉此剷除異己呢?史學界爭論數百年,至今未有準確說法。至於毛文龍為人如何?是否算為英雄,他到底是忠是奸,我們不妨通過其生平了解清楚。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毛文龍,字振南,浙江杭州人。他在幼年時期即失去父親,寄養在舅舅沈光祚家裡。沈光祚當時是山東布政司,靠著關係把毛文龍推薦給王化貞,練習作戰遊擊。正是這個機會,改變了毛文龍日後的命運。

公元1621年,毛文龍率三千士兵,深夜孤軍深入,成功突襲鎮江,生擒鎮江遊擊佟養真及其家眷。鎮江一戰,徹底打出毛文龍威名,整個遼地為之震動,周邊的湯站、險山相繼歸附。就這樣,毛文龍不費一兵一卒,實力迅速壯大,稍作整裝後,再次揮軍進攻後金控制地區。

之後,其陸續收回遼南地區諸鎮,戰功顯赫。毛文龍所率的軍隊,所向披靡,勢不可擋,一度令敵人聞風喪膽,有效扼制了後金西進步伐。公元1622年八月,櫻桃渦、渦站等後金佔據之地,皆被毛文龍部收復。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同年九月,毛文龍率軍攻克滿浦、昌城。十月,毛文龍軍隊與後金軍隊在涼馬佃展開對戰,戰鬥異常慘烈,雙方皆付出了不小的傷亡。後金主力集中在西南地區,無法進行增援圍剿,而毛文龍部糧草殆盡、兵員銳減,同樣無力進攻,雙方進入對峙狀態。

膠著良久後,毛文龍擔憂西南地區的後金主力會增援此處,到時他勢必難以抵擋,恐將落得全軍覆沒的下場。儘管這種概率很小,但他不能冒無謂的風險,久拖生變的道理,毛文龍心知肚明。於是,他決定攪亂對峙後金的後方,派人潛入後金勢力範圍。

之後,他大肆“煽動”當地民眾,使許多遼民棄金而去。

除此之外,毛文龍還命人在後方組織武裝力量,襲擾後金軍隊。儘管規模不大,但卻能有效分散後金注意力,挑動當地民眾反金。公元1627年,按捺不住的後金軍隊進攻鎮江,毛文龍部亡命海上,趁機攻佔東江,並在皮島建立軍事根據地,招攬漢人加入, 勢力再次壯大。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之後,朝廷把東江設鎮,毛文龍因戰功晉升為總兵,累加為左都督,是朝廷正一品武將。

通過各種現象可知,毛文龍雖然遠離政治漩渦,獨身待在海上,但是,朝廷內部的派系,顯然並沒有打算放過他。尤其是毛文龍提拔的王化貞,在戰敗後被弄成“閹黨”,意味明顯。孫承宗是帝王師,同時,亦為朝內大學士,他的態度是支持毛文龍。

但是,對於毛文龍與東林黨之間的矛盾,孫承宗亦束手無策。

崇禎皇帝繼位後,東林黨大權在握,黨羽密佈朝中。在對魏忠賢集團的誅殺清剿中,身處海外的毛文龍似乎成了“漏網之魚”。東林黨藉著親近皇帝之便,時常對毛文龍進行詆譭、彈劾,可想而知,時間一久,形勢必然對毛文龍不利。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毛文龍自然知曉這些,他多次上諫,自辯清白,稱:“為病變萬難彌息,臣命萬難保全等事疏:臣受數十疏捏謗以來,心如死灰!”。由於性格原因,毛文龍並不受人待見,朝中能夠幫他說話的大臣不多。況且,哪怕有人支持毛文龍,亦不敢主動言明,防止遭受東林黨毒手。

透過種種跡象可知,毛文龍此劫在所難逃,如果他屢立戰功,大臣們會不斷彈劾達到目的。而如果他一旦戰敗,腦袋搬家則成定局。毛文龍內心明白,無論怎麼做,下場都是相同的。

危機形勢下,毛文龍若想保全自己,唯一的依仗就是手中的軍隊。只有軍權在手,朝廷那些人絕不敢輕易動手。他所要做的,就是盡力減少軍隊傷亡,留作保命底牌。於是,毛文龍私下與後金聯繫,期望雙方能夠議和退兵,結束作戰。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其實,這算是毛文龍的一點私心,但是,還達不到通敵的程度。皇太極收到這一請求後,表現出意味難明的態度,既無同意,也無拒絕,雙方頻繁持續著使者往來。

顯然,對於這個請求,皇太極內心是有著顧慮的,但是,他又不能直接拒絕。須知,毛文龍部所佔領的東江之地,是後金極為頭疼的地方,倒不是戰力不夠,而是八旗子弟不習水戰,無法與毛文龍部抗衡。另外,皇太極也希望藉此拖住毛文龍,等待日後決斷。

公元1628年,毛文龍派使者至瀋陽,把請求議和的書信交由皇太極。皇太極表示歡迎,並派使者五人前往東江商討議和之事。前往東江路途中,由於,後金使者不識路線,結果,誤入至正在東江發放糧食的戶部營帳內,被當場擒獲。

此事傳至瀋陽,皇太極震怒,下令與毛文龍斷絕來往。後金使者的被捕,令毛文龍心急如焚。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他擔憂這些使者忍受不了言行逼供,說出他與後金議和之事,到時可就危險了。於是,毛文龍連夜攜帶重金,前往京師,通過賄賂官員,終於救回後金使者,但同時他也被告知,這些後金人不可離開明朝疆域。

一切處理完畢後,毛文龍立刻差人送信給皇太極,信中先是表達歉意,然後,希望能與後金重啟議和之事。不過,皇太極態度明確,即要求後金使者安全歸回,到時方可重談議和。由此,議和之事陷入僵局。

在議和之事陷入困局時,另一邊的袁崇煥則東山再起,第三次出關守邊。他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計劃除掉毛文龍。在離京上任前,內閣大臣錢龍錫就曾詢問袁崇煥有關“五年復遼”的策略,袁崇煥則表示應以東江開始。


"

丹東大鹿島上的毛文龍碑亭內設有石碑兩塊,分別立於天啟六年和崇禎元年,其中崇禎元年所立之碑的正面銘刻著毛文龍的錚錚誓言:“指日恢復全遼,神色苞孕於此,吾儕赤心報國,忠義指據於此。”碑的背面,鐫刻著毛文龍等眾將士的官職和姓名。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此兩碑的時間均是袁崇煥殺毛文龍前所立,至於,不是被殺後所立,還是當地百姓給立,有待考證。但是,關於毛文龍之死,歷史上評判不一,大致有兩種說法:

一、毛文龍犯有通敵之罪,落得悽慘下場罪有應得;

二、毛文龍作為國家的中流砥柱,卻被袁崇煥誅殺,此舉與秦檜害死岳飛有何區別?

且不說毛文龍所犯何事,單說他的死引發的歷史爭議,就足夠證明事情遠比表面複雜。如果,毛文龍真的屬於罪有應得,後世絕對不會把焦點困於此事。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存疑背後,毛文龍究竟死因為何?

眾所周知,毛文龍死於袁崇煥之手,罪名是“通敵”。然而,諷刺的是,不久後,袁崇煥被崇禎皇帝下令處死,給出的罪名同樣是“通敵”。相比於毛文龍的死法,袁崇煥無疑要悽慘許多,凌遲之刑,遭受千刀萬剮之痛,令人唏噓。

根據朝廷給出的罪名,袁崇煥有兩項違法指控,即“以謀款則斬帥”。所謂“謀款”,意思是暗地裡私通後金勢力,“斬帥”則是指誅殺毛文龍一事。無論是毛文龍之死也好,袁崇煥之死也罷,在後世看來,都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屬於“連環冤案”。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袁崇煥斬毛文龍後,可說是為後金長驅南下解除了後顧之憂,三個月後就發生了後金兵臨北京城下的“己巳之變”——後金約十萬精兵繞道內蒙古,由喜峰口攻陷遵化,直迫明都北京。

當然,袁、毛二人終究要分出忠奸,這也是後世史學家爭議的原因所在。毛文龍之死,到底是袁崇煥忠義鋤奸,還是藉此剷除異己呢?史學界爭論數百年,至今未有準確說法。至於毛文龍為人如何?是否算為英雄,他到底是忠是奸,我們不妨通過其生平了解清楚。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毛文龍,字振南,浙江杭州人。他在幼年時期即失去父親,寄養在舅舅沈光祚家裡。沈光祚當時是山東布政司,靠著關係把毛文龍推薦給王化貞,練習作戰遊擊。正是這個機會,改變了毛文龍日後的命運。

公元1621年,毛文龍率三千士兵,深夜孤軍深入,成功突襲鎮江,生擒鎮江遊擊佟養真及其家眷。鎮江一戰,徹底打出毛文龍威名,整個遼地為之震動,周邊的湯站、險山相繼歸附。就這樣,毛文龍不費一兵一卒,實力迅速壯大,稍作整裝後,再次揮軍進攻後金控制地區。

之後,其陸續收回遼南地區諸鎮,戰功顯赫。毛文龍所率的軍隊,所向披靡,勢不可擋,一度令敵人聞風喪膽,有效扼制了後金西進步伐。公元1622年八月,櫻桃渦、渦站等後金佔據之地,皆被毛文龍部收復。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同年九月,毛文龍率軍攻克滿浦、昌城。十月,毛文龍軍隊與後金軍隊在涼馬佃展開對戰,戰鬥異常慘烈,雙方皆付出了不小的傷亡。後金主力集中在西南地區,無法進行增援圍剿,而毛文龍部糧草殆盡、兵員銳減,同樣無力進攻,雙方進入對峙狀態。

膠著良久後,毛文龍擔憂西南地區的後金主力會增援此處,到時他勢必難以抵擋,恐將落得全軍覆沒的下場。儘管這種概率很小,但他不能冒無謂的風險,久拖生變的道理,毛文龍心知肚明。於是,他決定攪亂對峙後金的後方,派人潛入後金勢力範圍。

之後,他大肆“煽動”當地民眾,使許多遼民棄金而去。

除此之外,毛文龍還命人在後方組織武裝力量,襲擾後金軍隊。儘管規模不大,但卻能有效分散後金注意力,挑動當地民眾反金。公元1627年,按捺不住的後金軍隊進攻鎮江,毛文龍部亡命海上,趁機攻佔東江,並在皮島建立軍事根據地,招攬漢人加入, 勢力再次壯大。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之後,朝廷把東江設鎮,毛文龍因戰功晉升為總兵,累加為左都督,是朝廷正一品武將。

通過各種現象可知,毛文龍雖然遠離政治漩渦,獨身待在海上,但是,朝廷內部的派系,顯然並沒有打算放過他。尤其是毛文龍提拔的王化貞,在戰敗後被弄成“閹黨”,意味明顯。孫承宗是帝王師,同時,亦為朝內大學士,他的態度是支持毛文龍。

但是,對於毛文龍與東林黨之間的矛盾,孫承宗亦束手無策。

崇禎皇帝繼位後,東林黨大權在握,黨羽密佈朝中。在對魏忠賢集團的誅殺清剿中,身處海外的毛文龍似乎成了“漏網之魚”。東林黨藉著親近皇帝之便,時常對毛文龍進行詆譭、彈劾,可想而知,時間一久,形勢必然對毛文龍不利。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毛文龍自然知曉這些,他多次上諫,自辯清白,稱:“為病變萬難彌息,臣命萬難保全等事疏:臣受數十疏捏謗以來,心如死灰!”。由於性格原因,毛文龍並不受人待見,朝中能夠幫他說話的大臣不多。況且,哪怕有人支持毛文龍,亦不敢主動言明,防止遭受東林黨毒手。

透過種種跡象可知,毛文龍此劫在所難逃,如果他屢立戰功,大臣們會不斷彈劾達到目的。而如果他一旦戰敗,腦袋搬家則成定局。毛文龍內心明白,無論怎麼做,下場都是相同的。

危機形勢下,毛文龍若想保全自己,唯一的依仗就是手中的軍隊。只有軍權在手,朝廷那些人絕不敢輕易動手。他所要做的,就是盡力減少軍隊傷亡,留作保命底牌。於是,毛文龍私下與後金聯繫,期望雙方能夠議和退兵,結束作戰。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其實,這算是毛文龍的一點私心,但是,還達不到通敵的程度。皇太極收到這一請求後,表現出意味難明的態度,既無同意,也無拒絕,雙方頻繁持續著使者往來。

顯然,對於這個請求,皇太極內心是有著顧慮的,但是,他又不能直接拒絕。須知,毛文龍部所佔領的東江之地,是後金極為頭疼的地方,倒不是戰力不夠,而是八旗子弟不習水戰,無法與毛文龍部抗衡。另外,皇太極也希望藉此拖住毛文龍,等待日後決斷。

公元1628年,毛文龍派使者至瀋陽,把請求議和的書信交由皇太極。皇太極表示歡迎,並派使者五人前往東江商討議和之事。前往東江路途中,由於,後金使者不識路線,結果,誤入至正在東江發放糧食的戶部營帳內,被當場擒獲。

此事傳至瀋陽,皇太極震怒,下令與毛文龍斷絕來往。後金使者的被捕,令毛文龍心急如焚。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他擔憂這些使者忍受不了言行逼供,說出他與後金議和之事,到時可就危險了。於是,毛文龍連夜攜帶重金,前往京師,通過賄賂官員,終於救回後金使者,但同時他也被告知,這些後金人不可離開明朝疆域。

一切處理完畢後,毛文龍立刻差人送信給皇太極,信中先是表達歉意,然後,希望能與後金重啟議和之事。不過,皇太極態度明確,即要求後金使者安全歸回,到時方可重談議和。由此,議和之事陷入僵局。

在議和之事陷入困局時,另一邊的袁崇煥則東山再起,第三次出關守邊。他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計劃除掉毛文龍。在離京上任前,內閣大臣錢龍錫就曾詢問袁崇煥有關“五年復遼”的策略,袁崇煥則表示應以東江開始。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錢龍錫覺得,東江屬於毛文龍控制區域,未必會遵循“五年復遼”策略,袁崇煥對此卻是淡然道:“如果毛文龍願意為我們所用,那自然最好。如果不願配合,就只有一殺了之。”可見,袁崇煥早已對毛文龍有了殺心,他無比清楚毛文龍的性格,絕不會受制於人。

因此,他只有一個選擇,即除掉毛文龍。

毛文龍所控制的地區,屬於遼東地區十分繁榮的貿易區域。這裡地理位置優越,海上貿易發達,為周圍各國主要的貿易通道。無論是走私還是貨運,這裡無疑是商人的最佳貿易之地。商品種類繁多,有朝鮮的參貂、明朝的糧食,不過最多的還是違禁品,如硫磺、炮硝、作戰兵器等。

自與後金開戰以來,明代即禁止國民與後金貿易往來。但在金錢驅動下,仍舊有不少商人鋌而走險,把後金的特有產品販賣至內地。由於,物以稀為貴,許多後金商品甚至炒到了黃金的價格,毛文龍從中嗅到了商機,專門組織人手入深山挖參,平價收購,最後,高價賣給內地商人,獲利頗豐。


"

丹東大鹿島上的毛文龍碑亭內設有石碑兩塊,分別立於天啟六年和崇禎元年,其中崇禎元年所立之碑的正面銘刻著毛文龍的錚錚誓言:“指日恢復全遼,神色苞孕於此,吾儕赤心報國,忠義指據於此。”碑的背面,鐫刻著毛文龍等眾將士的官職和姓名。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此兩碑的時間均是袁崇煥殺毛文龍前所立,至於,不是被殺後所立,還是當地百姓給立,有待考證。但是,關於毛文龍之死,歷史上評判不一,大致有兩種說法:

一、毛文龍犯有通敵之罪,落得悽慘下場罪有應得;

二、毛文龍作為國家的中流砥柱,卻被袁崇煥誅殺,此舉與秦檜害死岳飛有何區別?

且不說毛文龍所犯何事,單說他的死引發的歷史爭議,就足夠證明事情遠比表面複雜。如果,毛文龍真的屬於罪有應得,後世絕對不會把焦點困於此事。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存疑背後,毛文龍究竟死因為何?

眾所周知,毛文龍死於袁崇煥之手,罪名是“通敵”。然而,諷刺的是,不久後,袁崇煥被崇禎皇帝下令處死,給出的罪名同樣是“通敵”。相比於毛文龍的死法,袁崇煥無疑要悽慘許多,凌遲之刑,遭受千刀萬剮之痛,令人唏噓。

根據朝廷給出的罪名,袁崇煥有兩項違法指控,即“以謀款則斬帥”。所謂“謀款”,意思是暗地裡私通後金勢力,“斬帥”則是指誅殺毛文龍一事。無論是毛文龍之死也好,袁崇煥之死也罷,在後世看來,都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屬於“連環冤案”。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袁崇煥斬毛文龍後,可說是為後金長驅南下解除了後顧之憂,三個月後就發生了後金兵臨北京城下的“己巳之變”——後金約十萬精兵繞道內蒙古,由喜峰口攻陷遵化,直迫明都北京。

當然,袁、毛二人終究要分出忠奸,這也是後世史學家爭議的原因所在。毛文龍之死,到底是袁崇煥忠義鋤奸,還是藉此剷除異己呢?史學界爭論數百年,至今未有準確說法。至於毛文龍為人如何?是否算為英雄,他到底是忠是奸,我們不妨通過其生平了解清楚。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毛文龍,字振南,浙江杭州人。他在幼年時期即失去父親,寄養在舅舅沈光祚家裡。沈光祚當時是山東布政司,靠著關係把毛文龍推薦給王化貞,練習作戰遊擊。正是這個機會,改變了毛文龍日後的命運。

公元1621年,毛文龍率三千士兵,深夜孤軍深入,成功突襲鎮江,生擒鎮江遊擊佟養真及其家眷。鎮江一戰,徹底打出毛文龍威名,整個遼地為之震動,周邊的湯站、險山相繼歸附。就這樣,毛文龍不費一兵一卒,實力迅速壯大,稍作整裝後,再次揮軍進攻後金控制地區。

之後,其陸續收回遼南地區諸鎮,戰功顯赫。毛文龍所率的軍隊,所向披靡,勢不可擋,一度令敵人聞風喪膽,有效扼制了後金西進步伐。公元1622年八月,櫻桃渦、渦站等後金佔據之地,皆被毛文龍部收復。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同年九月,毛文龍率軍攻克滿浦、昌城。十月,毛文龍軍隊與後金軍隊在涼馬佃展開對戰,戰鬥異常慘烈,雙方皆付出了不小的傷亡。後金主力集中在西南地區,無法進行增援圍剿,而毛文龍部糧草殆盡、兵員銳減,同樣無力進攻,雙方進入對峙狀態。

膠著良久後,毛文龍擔憂西南地區的後金主力會增援此處,到時他勢必難以抵擋,恐將落得全軍覆沒的下場。儘管這種概率很小,但他不能冒無謂的風險,久拖生變的道理,毛文龍心知肚明。於是,他決定攪亂對峙後金的後方,派人潛入後金勢力範圍。

之後,他大肆“煽動”當地民眾,使許多遼民棄金而去。

除此之外,毛文龍還命人在後方組織武裝力量,襲擾後金軍隊。儘管規模不大,但卻能有效分散後金注意力,挑動當地民眾反金。公元1627年,按捺不住的後金軍隊進攻鎮江,毛文龍部亡命海上,趁機攻佔東江,並在皮島建立軍事根據地,招攬漢人加入, 勢力再次壯大。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之後,朝廷把東江設鎮,毛文龍因戰功晉升為總兵,累加為左都督,是朝廷正一品武將。

通過各種現象可知,毛文龍雖然遠離政治漩渦,獨身待在海上,但是,朝廷內部的派系,顯然並沒有打算放過他。尤其是毛文龍提拔的王化貞,在戰敗後被弄成“閹黨”,意味明顯。孫承宗是帝王師,同時,亦為朝內大學士,他的態度是支持毛文龍。

但是,對於毛文龍與東林黨之間的矛盾,孫承宗亦束手無策。

崇禎皇帝繼位後,東林黨大權在握,黨羽密佈朝中。在對魏忠賢集團的誅殺清剿中,身處海外的毛文龍似乎成了“漏網之魚”。東林黨藉著親近皇帝之便,時常對毛文龍進行詆譭、彈劾,可想而知,時間一久,形勢必然對毛文龍不利。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毛文龍自然知曉這些,他多次上諫,自辯清白,稱:“為病變萬難彌息,臣命萬難保全等事疏:臣受數十疏捏謗以來,心如死灰!”。由於性格原因,毛文龍並不受人待見,朝中能夠幫他說話的大臣不多。況且,哪怕有人支持毛文龍,亦不敢主動言明,防止遭受東林黨毒手。

透過種種跡象可知,毛文龍此劫在所難逃,如果他屢立戰功,大臣們會不斷彈劾達到目的。而如果他一旦戰敗,腦袋搬家則成定局。毛文龍內心明白,無論怎麼做,下場都是相同的。

危機形勢下,毛文龍若想保全自己,唯一的依仗就是手中的軍隊。只有軍權在手,朝廷那些人絕不敢輕易動手。他所要做的,就是盡力減少軍隊傷亡,留作保命底牌。於是,毛文龍私下與後金聯繫,期望雙方能夠議和退兵,結束作戰。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其實,這算是毛文龍的一點私心,但是,還達不到通敵的程度。皇太極收到這一請求後,表現出意味難明的態度,既無同意,也無拒絕,雙方頻繁持續著使者往來。

顯然,對於這個請求,皇太極內心是有著顧慮的,但是,他又不能直接拒絕。須知,毛文龍部所佔領的東江之地,是後金極為頭疼的地方,倒不是戰力不夠,而是八旗子弟不習水戰,無法與毛文龍部抗衡。另外,皇太極也希望藉此拖住毛文龍,等待日後決斷。

公元1628年,毛文龍派使者至瀋陽,把請求議和的書信交由皇太極。皇太極表示歡迎,並派使者五人前往東江商討議和之事。前往東江路途中,由於,後金使者不識路線,結果,誤入至正在東江發放糧食的戶部營帳內,被當場擒獲。

此事傳至瀋陽,皇太極震怒,下令與毛文龍斷絕來往。後金使者的被捕,令毛文龍心急如焚。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他擔憂這些使者忍受不了言行逼供,說出他與後金議和之事,到時可就危險了。於是,毛文龍連夜攜帶重金,前往京師,通過賄賂官員,終於救回後金使者,但同時他也被告知,這些後金人不可離開明朝疆域。

一切處理完畢後,毛文龍立刻差人送信給皇太極,信中先是表達歉意,然後,希望能與後金重啟議和之事。不過,皇太極態度明確,即要求後金使者安全歸回,到時方可重談議和。由此,議和之事陷入僵局。

在議和之事陷入困局時,另一邊的袁崇煥則東山再起,第三次出關守邊。他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計劃除掉毛文龍。在離京上任前,內閣大臣錢龍錫就曾詢問袁崇煥有關“五年復遼”的策略,袁崇煥則表示應以東江開始。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錢龍錫覺得,東江屬於毛文龍控制區域,未必會遵循“五年復遼”策略,袁崇煥對此卻是淡然道:“如果毛文龍願意為我們所用,那自然最好。如果不願配合,就只有一殺了之。”可見,袁崇煥早已對毛文龍有了殺心,他無比清楚毛文龍的性格,絕不會受制於人。

因此,他只有一個選擇,即除掉毛文龍。

毛文龍所控制的地區,屬於遼東地區十分繁榮的貿易區域。這裡地理位置優越,海上貿易發達,為周圍各國主要的貿易通道。無論是走私還是貨運,這裡無疑是商人的最佳貿易之地。商品種類繁多,有朝鮮的參貂、明朝的糧食,不過最多的還是違禁品,如硫磺、炮硝、作戰兵器等。

自與後金開戰以來,明代即禁止國民與後金貿易往來。但在金錢驅動下,仍舊有不少商人鋌而走險,把後金的特有產品販賣至內地。由於,物以稀為貴,許多後金商品甚至炒到了黃金的價格,毛文龍從中嗅到了商機,專門組織人手入深山挖參,平價收購,最後,高價賣給內地商人,獲利頗豐。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儘管如此,毛文龍卻時常向朝廷哭窮。如:他手下有二十萬軍隊,每年僅軍餉就要耗費的數百萬兩白銀。沒有軍餉,他也不會使用自己的錢財,而是向朝廷所要。亂世之下,朝廷也拿不出這麼多餉銀,不滿之下,就派大臣來到東江查賬。

這一查發現湊不夠二十萬人,最後朝廷只按十萬人發放餉銀。毛文龍自然不滿,走私販賣亦更加理直氣壯,對外更是堅定自己擁有軍隊二十萬人。再說袁崇煥,上任後立刻在經濟上制衡毛文龍,如:禁止海運、不許私船出海的,嚴格盤查朝廷運往東江的物品,像糧餉、軍械,都在檢查之列。

袁崇煥的一系列措施,等同於斷絕了毛文龍的經濟命脈,他如何能夠答應,就多次上諫皇帝,請求處置袁崇煥。由此,二人矛盾逐漸逐漸,到了最後,已然達到不可調解的地步。


"

丹東大鹿島上的毛文龍碑亭內設有石碑兩塊,分別立於天啟六年和崇禎元年,其中崇禎元年所立之碑的正面銘刻著毛文龍的錚錚誓言:“指日恢復全遼,神色苞孕於此,吾儕赤心報國,忠義指據於此。”碑的背面,鐫刻著毛文龍等眾將士的官職和姓名。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此兩碑的時間均是袁崇煥殺毛文龍前所立,至於,不是被殺後所立,還是當地百姓給立,有待考證。但是,關於毛文龍之死,歷史上評判不一,大致有兩種說法:

一、毛文龍犯有通敵之罪,落得悽慘下場罪有應得;

二、毛文龍作為國家的中流砥柱,卻被袁崇煥誅殺,此舉與秦檜害死岳飛有何區別?

且不說毛文龍所犯何事,單說他的死引發的歷史爭議,就足夠證明事情遠比表面複雜。如果,毛文龍真的屬於罪有應得,後世絕對不會把焦點困於此事。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存疑背後,毛文龍究竟死因為何?

眾所周知,毛文龍死於袁崇煥之手,罪名是“通敵”。然而,諷刺的是,不久後,袁崇煥被崇禎皇帝下令處死,給出的罪名同樣是“通敵”。相比於毛文龍的死法,袁崇煥無疑要悽慘許多,凌遲之刑,遭受千刀萬剮之痛,令人唏噓。

根據朝廷給出的罪名,袁崇煥有兩項違法指控,即“以謀款則斬帥”。所謂“謀款”,意思是暗地裡私通後金勢力,“斬帥”則是指誅殺毛文龍一事。無論是毛文龍之死也好,袁崇煥之死也罷,在後世看來,都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屬於“連環冤案”。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袁崇煥斬毛文龍後,可說是為後金長驅南下解除了後顧之憂,三個月後就發生了後金兵臨北京城下的“己巳之變”——後金約十萬精兵繞道內蒙古,由喜峰口攻陷遵化,直迫明都北京。

當然,袁、毛二人終究要分出忠奸,這也是後世史學家爭議的原因所在。毛文龍之死,到底是袁崇煥忠義鋤奸,還是藉此剷除異己呢?史學界爭論數百年,至今未有準確說法。至於毛文龍為人如何?是否算為英雄,他到底是忠是奸,我們不妨通過其生平了解清楚。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毛文龍,字振南,浙江杭州人。他在幼年時期即失去父親,寄養在舅舅沈光祚家裡。沈光祚當時是山東布政司,靠著關係把毛文龍推薦給王化貞,練習作戰遊擊。正是這個機會,改變了毛文龍日後的命運。

公元1621年,毛文龍率三千士兵,深夜孤軍深入,成功突襲鎮江,生擒鎮江遊擊佟養真及其家眷。鎮江一戰,徹底打出毛文龍威名,整個遼地為之震動,周邊的湯站、險山相繼歸附。就這樣,毛文龍不費一兵一卒,實力迅速壯大,稍作整裝後,再次揮軍進攻後金控制地區。

之後,其陸續收回遼南地區諸鎮,戰功顯赫。毛文龍所率的軍隊,所向披靡,勢不可擋,一度令敵人聞風喪膽,有效扼制了後金西進步伐。公元1622年八月,櫻桃渦、渦站等後金佔據之地,皆被毛文龍部收復。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同年九月,毛文龍率軍攻克滿浦、昌城。十月,毛文龍軍隊與後金軍隊在涼馬佃展開對戰,戰鬥異常慘烈,雙方皆付出了不小的傷亡。後金主力集中在西南地區,無法進行增援圍剿,而毛文龍部糧草殆盡、兵員銳減,同樣無力進攻,雙方進入對峙狀態。

膠著良久後,毛文龍擔憂西南地區的後金主力會增援此處,到時他勢必難以抵擋,恐將落得全軍覆沒的下場。儘管這種概率很小,但他不能冒無謂的風險,久拖生變的道理,毛文龍心知肚明。於是,他決定攪亂對峙後金的後方,派人潛入後金勢力範圍。

之後,他大肆“煽動”當地民眾,使許多遼民棄金而去。

除此之外,毛文龍還命人在後方組織武裝力量,襲擾後金軍隊。儘管規模不大,但卻能有效分散後金注意力,挑動當地民眾反金。公元1627年,按捺不住的後金軍隊進攻鎮江,毛文龍部亡命海上,趁機攻佔東江,並在皮島建立軍事根據地,招攬漢人加入, 勢力再次壯大。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之後,朝廷把東江設鎮,毛文龍因戰功晉升為總兵,累加為左都督,是朝廷正一品武將。

通過各種現象可知,毛文龍雖然遠離政治漩渦,獨身待在海上,但是,朝廷內部的派系,顯然並沒有打算放過他。尤其是毛文龍提拔的王化貞,在戰敗後被弄成“閹黨”,意味明顯。孫承宗是帝王師,同時,亦為朝內大學士,他的態度是支持毛文龍。

但是,對於毛文龍與東林黨之間的矛盾,孫承宗亦束手無策。

崇禎皇帝繼位後,東林黨大權在握,黨羽密佈朝中。在對魏忠賢集團的誅殺清剿中,身處海外的毛文龍似乎成了“漏網之魚”。東林黨藉著親近皇帝之便,時常對毛文龍進行詆譭、彈劾,可想而知,時間一久,形勢必然對毛文龍不利。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毛文龍自然知曉這些,他多次上諫,自辯清白,稱:“為病變萬難彌息,臣命萬難保全等事疏:臣受數十疏捏謗以來,心如死灰!”。由於性格原因,毛文龍並不受人待見,朝中能夠幫他說話的大臣不多。況且,哪怕有人支持毛文龍,亦不敢主動言明,防止遭受東林黨毒手。

透過種種跡象可知,毛文龍此劫在所難逃,如果他屢立戰功,大臣們會不斷彈劾達到目的。而如果他一旦戰敗,腦袋搬家則成定局。毛文龍內心明白,無論怎麼做,下場都是相同的。

危機形勢下,毛文龍若想保全自己,唯一的依仗就是手中的軍隊。只有軍權在手,朝廷那些人絕不敢輕易動手。他所要做的,就是盡力減少軍隊傷亡,留作保命底牌。於是,毛文龍私下與後金聯繫,期望雙方能夠議和退兵,結束作戰。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其實,這算是毛文龍的一點私心,但是,還達不到通敵的程度。皇太極收到這一請求後,表現出意味難明的態度,既無同意,也無拒絕,雙方頻繁持續著使者往來。

顯然,對於這個請求,皇太極內心是有著顧慮的,但是,他又不能直接拒絕。須知,毛文龍部所佔領的東江之地,是後金極為頭疼的地方,倒不是戰力不夠,而是八旗子弟不習水戰,無法與毛文龍部抗衡。另外,皇太極也希望藉此拖住毛文龍,等待日後決斷。

公元1628年,毛文龍派使者至瀋陽,把請求議和的書信交由皇太極。皇太極表示歡迎,並派使者五人前往東江商討議和之事。前往東江路途中,由於,後金使者不識路線,結果,誤入至正在東江發放糧食的戶部營帳內,被當場擒獲。

此事傳至瀋陽,皇太極震怒,下令與毛文龍斷絕來往。後金使者的被捕,令毛文龍心急如焚。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他擔憂這些使者忍受不了言行逼供,說出他與後金議和之事,到時可就危險了。於是,毛文龍連夜攜帶重金,前往京師,通過賄賂官員,終於救回後金使者,但同時他也被告知,這些後金人不可離開明朝疆域。

一切處理完畢後,毛文龍立刻差人送信給皇太極,信中先是表達歉意,然後,希望能與後金重啟議和之事。不過,皇太極態度明確,即要求後金使者安全歸回,到時方可重談議和。由此,議和之事陷入僵局。

在議和之事陷入困局時,另一邊的袁崇煥則東山再起,第三次出關守邊。他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計劃除掉毛文龍。在離京上任前,內閣大臣錢龍錫就曾詢問袁崇煥有關“五年復遼”的策略,袁崇煥則表示應以東江開始。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錢龍錫覺得,東江屬於毛文龍控制區域,未必會遵循“五年復遼”策略,袁崇煥對此卻是淡然道:“如果毛文龍願意為我們所用,那自然最好。如果不願配合,就只有一殺了之。”可見,袁崇煥早已對毛文龍有了殺心,他無比清楚毛文龍的性格,絕不會受制於人。

因此,他只有一個選擇,即除掉毛文龍。

毛文龍所控制的地區,屬於遼東地區十分繁榮的貿易區域。這裡地理位置優越,海上貿易發達,為周圍各國主要的貿易通道。無論是走私還是貨運,這裡無疑是商人的最佳貿易之地。商品種類繁多,有朝鮮的參貂、明朝的糧食,不過最多的還是違禁品,如硫磺、炮硝、作戰兵器等。

自與後金開戰以來,明代即禁止國民與後金貿易往來。但在金錢驅動下,仍舊有不少商人鋌而走險,把後金的特有產品販賣至內地。由於,物以稀為貴,許多後金商品甚至炒到了黃金的價格,毛文龍從中嗅到了商機,專門組織人手入深山挖參,平價收購,最後,高價賣給內地商人,獲利頗豐。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儘管如此,毛文龍卻時常向朝廷哭窮。如:他手下有二十萬軍隊,每年僅軍餉就要耗費的數百萬兩白銀。沒有軍餉,他也不會使用自己的錢財,而是向朝廷所要。亂世之下,朝廷也拿不出這麼多餉銀,不滿之下,就派大臣來到東江查賬。

這一查發現湊不夠二十萬人,最後朝廷只按十萬人發放餉銀。毛文龍自然不滿,走私販賣亦更加理直氣壯,對外更是堅定自己擁有軍隊二十萬人。再說袁崇煥,上任後立刻在經濟上制衡毛文龍,如:禁止海運、不許私船出海的,嚴格盤查朝廷運往東江的物品,像糧餉、軍械,都在檢查之列。

袁崇煥的一系列措施,等同於斷絕了毛文龍的經濟命脈,他如何能夠答應,就多次上諫皇帝,請求處置袁崇煥。由此,二人矛盾逐漸逐漸,到了最後,已然達到不可調解的地步。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在抗擊後金、保家衛國上,毛文龍的功勞有目共睹,他的作戰能力也是值得肯定。不過,拋去這些優點,毛文龍則是徹頭徹尾的名利薰心者。他不僅生性狂妄,且貪圖錢財,甚至,敢把主意動到朝廷頭上,這種舉動無異於引火自焚。

更令學者厭惡的是,毛文龍對戰後金時,特意囤積物資,太高物價,橫發國難財,這種無良品行,成為其難以抹去的汙點。至於議和之事,許多史學家認為,這不過是毛文龍尋求自身利益的手段而已。

反觀皇太極,並沒有真正議和的打算,主要目的是為了拖住毛文龍,藉以鞏固後方。在歷史上,毛文龍可以稱之為梟雄,但是,卻與英雄形象相差甚遠。無論是個人品行,還是氣節忠義,毛文龍都不具備,且這樣的人若是引導不好,極容易成為禍患。

因此,袁崇煥才會決意將其誅殺。


"

丹東大鹿島上的毛文龍碑亭內設有石碑兩塊,分別立於天啟六年和崇禎元年,其中崇禎元年所立之碑的正面銘刻著毛文龍的錚錚誓言:“指日恢復全遼,神色苞孕於此,吾儕赤心報國,忠義指據於此。”碑的背面,鐫刻著毛文龍等眾將士的官職和姓名。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此兩碑的時間均是袁崇煥殺毛文龍前所立,至於,不是被殺後所立,還是當地百姓給立,有待考證。但是,關於毛文龍之死,歷史上評判不一,大致有兩種說法:

一、毛文龍犯有通敵之罪,落得悽慘下場罪有應得;

二、毛文龍作為國家的中流砥柱,卻被袁崇煥誅殺,此舉與秦檜害死岳飛有何區別?

且不說毛文龍所犯何事,單說他的死引發的歷史爭議,就足夠證明事情遠比表面複雜。如果,毛文龍真的屬於罪有應得,後世絕對不會把焦點困於此事。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存疑背後,毛文龍究竟死因為何?

眾所周知,毛文龍死於袁崇煥之手,罪名是“通敵”。然而,諷刺的是,不久後,袁崇煥被崇禎皇帝下令處死,給出的罪名同樣是“通敵”。相比於毛文龍的死法,袁崇煥無疑要悽慘許多,凌遲之刑,遭受千刀萬剮之痛,令人唏噓。

根據朝廷給出的罪名,袁崇煥有兩項違法指控,即“以謀款則斬帥”。所謂“謀款”,意思是暗地裡私通後金勢力,“斬帥”則是指誅殺毛文龍一事。無論是毛文龍之死也好,袁崇煥之死也罷,在後世看來,都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屬於“連環冤案”。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袁崇煥斬毛文龍後,可說是為後金長驅南下解除了後顧之憂,三個月後就發生了後金兵臨北京城下的“己巳之變”——後金約十萬精兵繞道內蒙古,由喜峰口攻陷遵化,直迫明都北京。

當然,袁、毛二人終究要分出忠奸,這也是後世史學家爭議的原因所在。毛文龍之死,到底是袁崇煥忠義鋤奸,還是藉此剷除異己呢?史學界爭論數百年,至今未有準確說法。至於毛文龍為人如何?是否算為英雄,他到底是忠是奸,我們不妨通過其生平了解清楚。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毛文龍,字振南,浙江杭州人。他在幼年時期即失去父親,寄養在舅舅沈光祚家裡。沈光祚當時是山東布政司,靠著關係把毛文龍推薦給王化貞,練習作戰遊擊。正是這個機會,改變了毛文龍日後的命運。

公元1621年,毛文龍率三千士兵,深夜孤軍深入,成功突襲鎮江,生擒鎮江遊擊佟養真及其家眷。鎮江一戰,徹底打出毛文龍威名,整個遼地為之震動,周邊的湯站、險山相繼歸附。就這樣,毛文龍不費一兵一卒,實力迅速壯大,稍作整裝後,再次揮軍進攻後金控制地區。

之後,其陸續收回遼南地區諸鎮,戰功顯赫。毛文龍所率的軍隊,所向披靡,勢不可擋,一度令敵人聞風喪膽,有效扼制了後金西進步伐。公元1622年八月,櫻桃渦、渦站等後金佔據之地,皆被毛文龍部收復。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同年九月,毛文龍率軍攻克滿浦、昌城。十月,毛文龍軍隊與後金軍隊在涼馬佃展開對戰,戰鬥異常慘烈,雙方皆付出了不小的傷亡。後金主力集中在西南地區,無法進行增援圍剿,而毛文龍部糧草殆盡、兵員銳減,同樣無力進攻,雙方進入對峙狀態。

膠著良久後,毛文龍擔憂西南地區的後金主力會增援此處,到時他勢必難以抵擋,恐將落得全軍覆沒的下場。儘管這種概率很小,但他不能冒無謂的風險,久拖生變的道理,毛文龍心知肚明。於是,他決定攪亂對峙後金的後方,派人潛入後金勢力範圍。

之後,他大肆“煽動”當地民眾,使許多遼民棄金而去。

除此之外,毛文龍還命人在後方組織武裝力量,襲擾後金軍隊。儘管規模不大,但卻能有效分散後金注意力,挑動當地民眾反金。公元1627年,按捺不住的後金軍隊進攻鎮江,毛文龍部亡命海上,趁機攻佔東江,並在皮島建立軍事根據地,招攬漢人加入, 勢力再次壯大。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之後,朝廷把東江設鎮,毛文龍因戰功晉升為總兵,累加為左都督,是朝廷正一品武將。

通過各種現象可知,毛文龍雖然遠離政治漩渦,獨身待在海上,但是,朝廷內部的派系,顯然並沒有打算放過他。尤其是毛文龍提拔的王化貞,在戰敗後被弄成“閹黨”,意味明顯。孫承宗是帝王師,同時,亦為朝內大學士,他的態度是支持毛文龍。

但是,對於毛文龍與東林黨之間的矛盾,孫承宗亦束手無策。

崇禎皇帝繼位後,東林黨大權在握,黨羽密佈朝中。在對魏忠賢集團的誅殺清剿中,身處海外的毛文龍似乎成了“漏網之魚”。東林黨藉著親近皇帝之便,時常對毛文龍進行詆譭、彈劾,可想而知,時間一久,形勢必然對毛文龍不利。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毛文龍自然知曉這些,他多次上諫,自辯清白,稱:“為病變萬難彌息,臣命萬難保全等事疏:臣受數十疏捏謗以來,心如死灰!”。由於性格原因,毛文龍並不受人待見,朝中能夠幫他說話的大臣不多。況且,哪怕有人支持毛文龍,亦不敢主動言明,防止遭受東林黨毒手。

透過種種跡象可知,毛文龍此劫在所難逃,如果他屢立戰功,大臣們會不斷彈劾達到目的。而如果他一旦戰敗,腦袋搬家則成定局。毛文龍內心明白,無論怎麼做,下場都是相同的。

危機形勢下,毛文龍若想保全自己,唯一的依仗就是手中的軍隊。只有軍權在手,朝廷那些人絕不敢輕易動手。他所要做的,就是盡力減少軍隊傷亡,留作保命底牌。於是,毛文龍私下與後金聯繫,期望雙方能夠議和退兵,結束作戰。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其實,這算是毛文龍的一點私心,但是,還達不到通敵的程度。皇太極收到這一請求後,表現出意味難明的態度,既無同意,也無拒絕,雙方頻繁持續著使者往來。

顯然,對於這個請求,皇太極內心是有著顧慮的,但是,他又不能直接拒絕。須知,毛文龍部所佔領的東江之地,是後金極為頭疼的地方,倒不是戰力不夠,而是八旗子弟不習水戰,無法與毛文龍部抗衡。另外,皇太極也希望藉此拖住毛文龍,等待日後決斷。

公元1628年,毛文龍派使者至瀋陽,把請求議和的書信交由皇太極。皇太極表示歡迎,並派使者五人前往東江商討議和之事。前往東江路途中,由於,後金使者不識路線,結果,誤入至正在東江發放糧食的戶部營帳內,被當場擒獲。

此事傳至瀋陽,皇太極震怒,下令與毛文龍斷絕來往。後金使者的被捕,令毛文龍心急如焚。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他擔憂這些使者忍受不了言行逼供,說出他與後金議和之事,到時可就危險了。於是,毛文龍連夜攜帶重金,前往京師,通過賄賂官員,終於救回後金使者,但同時他也被告知,這些後金人不可離開明朝疆域。

一切處理完畢後,毛文龍立刻差人送信給皇太極,信中先是表達歉意,然後,希望能與後金重啟議和之事。不過,皇太極態度明確,即要求後金使者安全歸回,到時方可重談議和。由此,議和之事陷入僵局。

在議和之事陷入困局時,另一邊的袁崇煥則東山再起,第三次出關守邊。他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計劃除掉毛文龍。在離京上任前,內閣大臣錢龍錫就曾詢問袁崇煥有關“五年復遼”的策略,袁崇煥則表示應以東江開始。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錢龍錫覺得,東江屬於毛文龍控制區域,未必會遵循“五年復遼”策略,袁崇煥對此卻是淡然道:“如果毛文龍願意為我們所用,那自然最好。如果不願配合,就只有一殺了之。”可見,袁崇煥早已對毛文龍有了殺心,他無比清楚毛文龍的性格,絕不會受制於人。

因此,他只有一個選擇,即除掉毛文龍。

毛文龍所控制的地區,屬於遼東地區十分繁榮的貿易區域。這裡地理位置優越,海上貿易發達,為周圍各國主要的貿易通道。無論是走私還是貨運,這裡無疑是商人的最佳貿易之地。商品種類繁多,有朝鮮的參貂、明朝的糧食,不過最多的還是違禁品,如硫磺、炮硝、作戰兵器等。

自與後金開戰以來,明代即禁止國民與後金貿易往來。但在金錢驅動下,仍舊有不少商人鋌而走險,把後金的特有產品販賣至內地。由於,物以稀為貴,許多後金商品甚至炒到了黃金的價格,毛文龍從中嗅到了商機,專門組織人手入深山挖參,平價收購,最後,高價賣給內地商人,獲利頗豐。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儘管如此,毛文龍卻時常向朝廷哭窮。如:他手下有二十萬軍隊,每年僅軍餉就要耗費的數百萬兩白銀。沒有軍餉,他也不會使用自己的錢財,而是向朝廷所要。亂世之下,朝廷也拿不出這麼多餉銀,不滿之下,就派大臣來到東江查賬。

這一查發現湊不夠二十萬人,最後朝廷只按十萬人發放餉銀。毛文龍自然不滿,走私販賣亦更加理直氣壯,對外更是堅定自己擁有軍隊二十萬人。再說袁崇煥,上任後立刻在經濟上制衡毛文龍,如:禁止海運、不許私船出海的,嚴格盤查朝廷運往東江的物品,像糧餉、軍械,都在檢查之列。

袁崇煥的一系列措施,等同於斷絕了毛文龍的經濟命脈,他如何能夠答應,就多次上諫皇帝,請求處置袁崇煥。由此,二人矛盾逐漸逐漸,到了最後,已然達到不可調解的地步。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在抗擊後金、保家衛國上,毛文龍的功勞有目共睹,他的作戰能力也是值得肯定。不過,拋去這些優點,毛文龍則是徹頭徹尾的名利薰心者。他不僅生性狂妄,且貪圖錢財,甚至,敢把主意動到朝廷頭上,這種舉動無異於引火自焚。

更令學者厭惡的是,毛文龍對戰後金時,特意囤積物資,太高物價,橫發國難財,這種無良品行,成為其難以抹去的汙點。至於議和之事,許多史學家認為,這不過是毛文龍尋求自身利益的手段而已。

反觀皇太極,並沒有真正議和的打算,主要目的是為了拖住毛文龍,藉以鞏固後方。在歷史上,毛文龍可以稱之為梟雄,但是,卻與英雄形象相差甚遠。無論是個人品行,還是氣節忠義,毛文龍都不具備,且這樣的人若是引導不好,極容易成為禍患。

因此,袁崇煥才會決意將其誅殺。


毛文龍不死,明朝是否還能苟活?他的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冤如岳飛?


世傳,毛文龍有七封所謂的“通敵書信”,其中一封還發自於毛文龍死後,但被硬說成是毛文龍寫的。其餘數封中,有一封為漢文譯成滿文,滿文又回譯成漢文,應有很大出入。另有二封蓋有“平遼大將軍之印”印信,但毛文龍掛印實為“徵虜前將軍”,而山海關總兵趙率教則掛平遼將軍印,故有人推測可能是私章,但也未能拿出證據.

參考資料:

『《明熹宗實錄》、《毛太保公傳》、《毛文龍形象的歷史建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