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和冒頓的頂級交鋒,是靠了“枕邊風”他才死裡逃生的嗎?

劉邦和冒頓的頂級交鋒,是靠了“枕邊風”他才死裡逃生的嗎?

劉邦

公元前201年,韓王信在大同地區叛亂,並勾結了匈奴聯合作戰。這時的劉邦,已經有幾年沒有領兵打仗了,後宮內的偎紅倚翠也有些膩歪了,想到外面來鬆鬆筋骨,於是就親率32萬大軍,前來迎擊匈奴。

前面幾仗打下來,取得一些小勝。此時的劉邦同志,有些飄飄然起來。心說,匈奴怎麼這麼熊,比項羽可軟多了。隨後是銅輥告捷,又乘勝追擊,直至樓煩一帶。

時值寒冬天氣,天降大雪。可能覺得戰況太順利了,劉邦有些輕敵。他不顧手下將領的勸解阻攔,輕敵冒進,直追到大同平城,結果誤中圈套。

劉邦和冒頓的頂級交鋒,是靠了“枕邊風”他才死裡逃生的嗎?

包圍

劉邦和他的先頭部隊一進入包圍圈,匈奴的大軍兵分四路,迅速進行了合圍:西面的是清一色白馬,東面是一色青馬,北面是一色黑馬,南面是一色紅馬。

雖然實際情況可能不會有這麼多清一色的馬匹,這段敘述估計是司馬遷為了渲染戰場氣氛才做的文學描述。但已經說明場面的壯觀和宏大。

大軍合圍上來後,把他們死死的圍困在平城白登山,完全和後續的主力部隊斷絕了聯繫。此時的漢軍是內無糧草、外無援兵,不能相救。經過幾次激烈戰鬥,都被打了回來。

此時正值隆冬季節,氣候嚴寒,漢軍士兵不習慣北方生活,凍傷很多人,其中凍掉手指頭的就有十之二、三。由此可以看出,當時的惡劣氣候,漢軍是遭老鼻子罪了。

在突圍無望的情況下,漢軍一直堅守著。但是他們是快速突擊,所帶給養很少,如果這麼繼續圍困下去,不用匈奴打,自己就不戰自潰了,要儘快想辦法才行。

劉邦和冒頓的頂級交鋒,是靠了“枕邊風”他才死裡逃生的嗎?

陳平

正在一籌莫展之時,陳平獻上一計。過去他也獻過奇謀,但都過於陰損,也就是說上不了桌面。

當年劉邦在滎陽之戰中,被項羽的大軍圍困,已經成為甕中之鱉的劉邦無計可施,正是陳平給他出了一計,先是用金錢賄賂楚將,離間了范增,又讓長相酷似劉邦的紀信假扮自己,領2000女子從滎陽東門出來,向項羽玩假投降。劉邦則來到西門,趁亂逃脫。這一戰是犧牲了一員戰將和2000名妙齡女子,才救了劉邦一命。

實踐證明這是一條屢試不爽的好計策,今天陳平依然還是這個計策,用金錢美女開路,來助劉邦脫困。

劉邦和冒頓的頂級交鋒,是靠了“枕邊風”他才死裡逃生的嗎?

紀信

他們派遣使臣,乘霧下山向冒頓的妻子閼氏,獻上了許多的金銀珠寶。並且許諾迴歸以後要獻上幾名絕色美女。金銀財寶是閼氏的最愛,高高興興地收下了,至於美女嗎。你們大漢自己留著用吧,獻來以後和我爭寵嗎?

心滿意足的閼氏就對冒頓單于說:“軍中得到消息說,漢朝大軍明天就會趕來救援了。”

單于問:“有這樣的事?”

閼氏回答說:“漢、匈兩主不應該互相逼迫得太厲害,現在漢朝皇帝被困在山上,漢人怎麼肯就此罷休?自然會拼命相救的。就算你打敗了漢人,奪取了他們的城地,也可能會因水土不服,無法長住。萬一滅不了漢帝,等救兵一到,內外夾攻,那樣我們就不能共享安樂了。”

冒頓單于問:“那怎麼辦呢?”

閼氏說:“漢帝被圍了七天,軍中沒有什麼慌亂,想必是有神靈在相助,雖有危險但最終會平安無事的。你又何必違背天命,非得將他趕盡殺絕呢?不如放他一條生路,以免以後有什麼災難降臨到咱們頭上。”

冒頓單于聽了閼氏的話,終於網開一面。

劉邦和冒頓的頂級交鋒,是靠了“枕邊風”他才死裡逃生的嗎?

冒頓和閼氏

現在我們分析一下,果真是陳平的奇謀之功,閼氏的枕邊風起了作用嗎?其實那是小看冒頓單于了。

女人在冒頓的眼中,有那麼重的分量嗎?在他的創業階段,曾三次犧牲自己最心愛的女人,以換取最大的利益。

第一次,在從月氏逃亡歸來的途中愛妻死亡,他則順利的逃回月氏。

第二次,他為了殺父奪權,祕密訓練一支魔鬼兵團。他發明鳴鏑,鳴鏑射向哪裡,士兵的箭必須飛向那裡,否則殺無赦。為了考驗士兵的忠誠,他竟出乎所有人意料,以鳴鏑射向愛妾,士兵們的飛箭立即將愛妾射為刺蝟,不射者處死。

於是冒頓知道他左右的人都是可以用的人。他跟隨單于頭曼去打獵,用響箭射擊頭曼的頭,他左右的人也都跟隨響箭射死了單于頭曼。

殺了父親以後,把他的後母及弟弟和不服從的大臣全部殺死。冒頓自己立自己為單于。

第三次,強大的鄰國東胡前來挑釁,點名要得到冒頓的寵妾。冒頓為了示弱於敵,二話不說,馬上把心愛的女人送給敵人。直到敵人覺得他軟弱可欺時,他以雷霆不及掩耳之勢,出兵滅掉東胡。

劉邦和冒頓的頂級交鋒,是靠了“枕邊風”他才死裡逃生的嗎?

頭曼單于

從以上就能看出,冒頓既凶殘又冷酷。對父親,弟弟殘酷,對自己的女人呢?說白了只是被利用的工具罷了。在這樣的人面前,枕頭風管用嗎?

所以說,仔細一分析,事情並不那麼簡單。劉邦的僥倖逃脫,應該是以下相關因素:

第一、這次決戰,冒頓已經調用了匈奴全國的力量,匈奴的40萬大軍幾乎囊括了各個部落所有可以征戰的青壯男子,這是他們的全部家底,他們絕承受不起哪怕一次的失敗。

反觀劉邦這邊,漢朝地大物博,完全承受得起曠日持久的拉鋸戰。這讓冒頓單于不得不慎重對待。

第二、冒頓和韓王信部下王黃、趙利等人,約定好前來助戰,可是他們沒有來,冒頓懷疑這兩個人和漢軍有陰謀。這樣此消彼長,自己的實力已經大打折扣。

第三、此時他們雖然完成了包圍,但並不佔據絕對優勢。當時漢朝大軍的實力保存完好,攻不下白登山,而他們的大軍,此時又被外圍的漢軍圍上了,形成包圍與反包圍,戰役形成膠著狀態。 僵持下來,如果漢軍來一箇中心開花,內外夾擊,冒頓其實也很危險的。

劉邦和冒頓的頂級交鋒,是靠了“枕邊風”他才死裡逃生的嗎?

形勢圖

第四、匈奴南下中原的目的,並不是要攻城略地,他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衝著金銀財寶來的。中原的土地、城池對他們的誘惑力遠遠沒有黃金大。

佔領城池、圍殺皇帝,都只是匈奴人的手段而已,目的還是搶錢、搶糧食、搶布匹。

劉邦的安危,對大漢朝廷來說,是天大的事情。但是在冒頓的眼中,不過就是能夠在勒索時加碼的條件而已。活劉邦值錢,死劉邦一文不值。殺掉劉邦,漢朝馬上就能再推舉出一個新皇帝來。

第五、天時和地利的因素。白登山是山地特點,正好適合劉邦步兵的行動,而匈奴的騎兵無法發揮快速突襲的特長,有勁使不出來。所以他們才能這麼堅持下去。

當時和冒頓談判完以後,匈奴軍隊讓開了一路,此時正好趕上天降大霧,對面看不清人。趁這個時機,漢軍弓箭手在強弩上掛上兩支箭,拉滿弦,箭頭衝外,護衛著劉邦等人,心驚膽戰地脫離了包圍圈,逃回平城。

綜上所述,劉邦一眾人,最後是有驚無險的突圍出來了。但由於這麼狼狽,給匈奴又是送金錢,又是許諾美女,後續還要和親。這事提起來實在丟人,所以當事人事後罕見的選擇了集體閉嘴。

這樣後人在修史時加上了自己的臆想,說閼氏對冒頓一番話起了作用,從而誤導了後來的讀者。

劉邦和冒頓的頂級交鋒,是靠了“枕邊風”他才死裡逃生的嗎?

白登之圍

個人的看法:我們如果再仔細研讀一下史記,就能找出蛛絲馬跡來。

“居七日,胡騎稍引去。時天大霧,漢使人往來,胡不覺。”《史記·韓王信》

這句話敘述的耐人尋味。漢朝的使者進進出出,胡人都沒有覺察,這說明那幾天對於使者的進出,匈奴都習以為常了。

所以,在漢使的來往穿梭過程中,劉邦其實早已喬裝打扮,混入使者隊伍中神不知鬼不覺的溜出來了。等冒頓覺察到大魚已經逃脫,再圍困這支部隊也沒有實際意義了。

所以真實的情況是白登之圍不戰自解。

參考資料:

《史記》漢·司馬遷

老衲侃春秋嚴正聲明:原創作品,禁止非法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