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貓買房、為貓不結婚、為貓不生娃……與貓同棲真的能滿足都市人的情感需要?'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28期,原文標題《人、動物、城市我們與貓的同棲生活》

文/黑麥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28期,原文標題《人、動物、城市我們與貓的同棲生活》

文/黑麥

為貓買房、為貓不結婚、為貓不生娃……與貓同棲真的能滿足都市人的情感需要?

伊斯坦布爾街頭的貓(張雷 攝)

想象一下,如果貓會自己買貓糧,使用沖水馬桶,那麼人類對於貓而言則毫無意義。不過,如今的我們很難去想象,一個沒有貓存在的世界。

今天的貓所處的地位有些不同。在漫長的歲月中,貓一直都是作為寵物出現在人類身旁的,它們在6000年前,依靠自己的“依附基因”成為埃及文明中的“溫順小獅子”,從而開啟了漫長的寄居生涯模式。老一輩的愛貓者大多以貓寄情,在豐子愷、林徽因、老舍的筆下它們是“可愛的小朋友”;海明威在基韋斯特島的家也被改成故居博物館,門票收入全都用來充當了當地貓咪的生活費,似乎也是為了延續這位作家的愛貓之情。普遍把貓當成朋友、室友甚至夥伴的,是新一代養貓人的態度。他們對貓似乎只有一個期望,平凡地活著,像我們一樣。

住在城市裡的人終究喜歡標準化的東西,比如連鎖的超市、餐飲、產品和服務,事實上,貓也是一種極為標準化的寵物:它們能做的事都很相似,無非在吃喝拉撒與賣萌之間不斷切換;需求也大致相同,只需簡單的袋裝口糧和水即可維持生存,即便是發了病,也可以用帶有除病藥方的貓糧去解決,簡便得如同下載手機應用程序。

貓自身也適應這種進化,它們努力地從魚肉雜食,變成“餅乾”消費者;從放縱奔跑,飛躍屋頂,轉變成嗜晒太陽的廢柴,把自己過得像一尊靜止的活雕塑;它們發出千篇一律的喵喵叫聲,也是在試圖接近人類,為各式主人提供“連鎖”服務。從某種意義上講,它們主動被馴化,順應並且試圖“控制”著人類世界,併為此付出沉默及乏味的代價——與人同棲。如果縱觀整個貓界,它們的長相、舉止行為以及眼神都是極其相似的,我們在這種相似中,很容易找到一種熟悉的慰藉,這種慰藉,與正在同質化的城市所帶給我們的感受是極為相似的。

2013年,大學剛剛畢業的張楠楠幾乎很難在上海找到自己的位置,那段時間,她去醫院做了幾次鼻科檢查,很多同事以為她只是不適應那裡潮溼的天氣,可沒過多久,明察秋毫的同事們就在朋友圈裡發現了真相——原來是為了養貓,而去做的鼻科檢查。張楠楠今年27歲,在父母眼中,她早就應該把男朋友帶回家談婚論嫁,但是今年過年之前張楠楠給家裡打了個電話,說要陪鮑伊過年。父母起初沒聽明白,還以為女兒找了個外國男朋友,最後才問出來,鮑伊是一隻兩歲的灰色英短貓。張楠楠說,後來這隻貓成為了家裡人的思想負擔,父母總覺得她對貓付出的情感替代了本來應該發生的愛情關係,他們生怕自己因貓變得孤僻,而張楠卻說自己“從未相信過愛情”,在偌大的上海,只有這隻貓才會給她帶來一種家的感覺。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28期,原文標題《人、動物、城市我們與貓的同棲生活》

文/黑麥

為貓買房、為貓不結婚、為貓不生娃……與貓同棲真的能滿足都市人的情感需要?

伊斯坦布爾街頭的貓(張雷 攝)

想象一下,如果貓會自己買貓糧,使用沖水馬桶,那麼人類對於貓而言則毫無意義。不過,如今的我們很難去想象,一個沒有貓存在的世界。

今天的貓所處的地位有些不同。在漫長的歲月中,貓一直都是作為寵物出現在人類身旁的,它們在6000年前,依靠自己的“依附基因”成為埃及文明中的“溫順小獅子”,從而開啟了漫長的寄居生涯模式。老一輩的愛貓者大多以貓寄情,在豐子愷、林徽因、老舍的筆下它們是“可愛的小朋友”;海明威在基韋斯特島的家也被改成故居博物館,門票收入全都用來充當了當地貓咪的生活費,似乎也是為了延續這位作家的愛貓之情。普遍把貓當成朋友、室友甚至夥伴的,是新一代養貓人的態度。他們對貓似乎只有一個期望,平凡地活著,像我們一樣。

住在城市裡的人終究喜歡標準化的東西,比如連鎖的超市、餐飲、產品和服務,事實上,貓也是一種極為標準化的寵物:它們能做的事都很相似,無非在吃喝拉撒與賣萌之間不斷切換;需求也大致相同,只需簡單的袋裝口糧和水即可維持生存,即便是發了病,也可以用帶有除病藥方的貓糧去解決,簡便得如同下載手機應用程序。

貓自身也適應這種進化,它們努力地從魚肉雜食,變成“餅乾”消費者;從放縱奔跑,飛躍屋頂,轉變成嗜晒太陽的廢柴,把自己過得像一尊靜止的活雕塑;它們發出千篇一律的喵喵叫聲,也是在試圖接近人類,為各式主人提供“連鎖”服務。從某種意義上講,它們主動被馴化,順應並且試圖“控制”著人類世界,併為此付出沉默及乏味的代價——與人同棲。如果縱觀整個貓界,它們的長相、舉止行為以及眼神都是極其相似的,我們在這種相似中,很容易找到一種熟悉的慰藉,這種慰藉,與正在同質化的城市所帶給我們的感受是極為相似的。

2013年,大學剛剛畢業的張楠楠幾乎很難在上海找到自己的位置,那段時間,她去醫院做了幾次鼻科檢查,很多同事以為她只是不適應那裡潮溼的天氣,可沒過多久,明察秋毫的同事們就在朋友圈裡發現了真相——原來是為了養貓,而去做的鼻科檢查。張楠楠今年27歲,在父母眼中,她早就應該把男朋友帶回家談婚論嫁,但是今年過年之前張楠楠給家裡打了個電話,說要陪鮑伊過年。父母起初沒聽明白,還以為女兒找了個外國男朋友,最後才問出來,鮑伊是一隻兩歲的灰色英短貓。張楠楠說,後來這隻貓成為了家裡人的思想負擔,父母總覺得她對貓付出的情感替代了本來應該發生的愛情關係,他們生怕自己因貓變得孤僻,而張楠卻說自己“從未相信過愛情”,在偌大的上海,只有這隻貓才會給她帶來一種家的感覺。

為貓買房、為貓不結婚、為貓不生娃……與貓同棲真的能滿足都市人的情感需要?

伊斯坦布爾的流浪貓(張雷 攝)

張麗和小喬並不是一對“丁克族”,2015年的時候他們從北京草場地搬到了景德鎮,過起了穿著布衣燒陶的田園生活。他們最初離開城市的初衷是想找到一個氣候適宜的地方安靜一段時間,順便生個娃,但是一隻名叫蛤蜊的貓,擾亂了他們的造人計劃。從二人搬進新房的那天,不知從哪裡躥出來一隻棕色的花狸貓,它像這裡曾經的主人一樣在屋中院裡巡視、徘徊,這對剛入住的新人見到這貓有些性格,便把它養了下來,由此對貓的照顧,成為了這對情人主要的生活事項。這隻貓陪伴了他們出世的過渡期,也見證著他們創業的艱辛。小喬說自己並不是不想生小孩,只是不知道一旦有了孩子,應該分配給誰更多的情感。

約瑟夫是個內向的馬來西亞人,今年62歲,15年前來北京做廣告,一下飛機就喜歡上了北京的乾爽氣候和年輕人的躁動,不過沒過幾年,他喜歡的衚衕和小飯館都拆沒了,人也步入退休的年紀。離職時,有個同事聽說他曾在檳城養貓,就送了他一隻撿來的流浪貓。起初約瑟夫覺得北京的貓都太肥了,不像南亞的貓那麼靈巧,後來自己的生活漸漸變慢,變淡,他才發現這隻貓安靜、肥胖的外表下還隱藏著淘氣、好奇的內心,和自己年輕時一樣貪玩。約瑟夫是個老頑童,喜歡騎越野摩托車,收集電影周邊,他覺得自己玩了一輩子,這隻貓就像退休後的新玩伴。他給這貓起名叫Udang,udang是馬來語裡的蝦,也是他在檳城居住時最愛的一種食物,捕蝦還曾經是他父母最主要的生計來源。

這是三則關於人和貓的小故事,這些貓主的日常嘮叨和朋友圈是生成這次封面的主要靈感。在他們的講述中,我似乎可以感受到一種人對於貓的依賴感,這是我們不曾具有的“基因特徵”。簡而言之,它是社會變化與人口的結構所促生出的一種特定情感,我們管這種與貓的室友型關係,稱為“同棲”。

不得不說,這種同棲也是目前“空巢人群”最為廉價的陪伴,這個廉價一方面是金錢的,另一方面是指情感上的付出,我們很難以人類的關係去比對這種情感的投入,只能模糊地認為它像是一種處於“供奉”與“遠方親戚”之間的情誼。毫無疑問的是,同棲是一面鏡子,它影射出現代文明之中的孤獨與蒼白,或許,每一個愛貓的人心中,都懷著一些無處安放的情愫。

在這次封面的徵稿中,我們意外地收到600多篇關於貓的同棲故事,其中不乏溫情和逗趣的內容,當然催淚的離別也不在少數。我們可以感到這種馴養的雙向性,成為“全民萌寵”是貓的宿命,也是我們內心的“淪陷”。或許這就是與我們的生活、生存有關的話題,值得我們對貓付出如此多的情緒筆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