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勒,世紀交替的偉大預言者

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

人類每逢世紀更迭,面臨不可預知的未來時,或多或少都會感到不安、甚至頹廢、歇斯底里,導致混亂成為社會常態。這樣的大環境為情感細膩的藝術家提供了一個更加開闊的創作空間。其中巨擘們不但要在作品中反映時代現象,而且往往要預示未來。假若“預言”一旦經得起考驗,那他就會成為不折不扣的大師先知。十九世紀末,跨越二十世紀時,只有馬勒是這樣的古典音樂作曲家。

馬勒,世紀交替的偉大預言者

伯恩斯坦在他的《發現》(Finding)一書中提到,馬勒的生涯可謂陰陽對照:創作者和演奏者集於一身,猶太人與基督徒、信仰者與懷疑者;既天真又成熟,崇拜浮士德哲學卻又嚮往東方神祕力量。馬勒的音樂具有雙重能量,既細膩又喧鬧,既修飾又粗糙,既客觀又傷感。伯恩斯坦還說:二十世紀是死亡的世紀,馬勒成了精神先知,世界經歷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朝鮮戰爭、越戰、種族歧視、肯尼迪事件等一些列動亂,人們終於發現馬勒的音樂早就隱喻了一切,而且在預言的同時,也為這個世界降下一場無法超越的美麗甘霖。如今新世界第一個二十年已經走到結尾,撫今追昔,回顧馬勒作品,真如寒冬抱冰,點滴在心。

馬勒,世紀交替的偉大預言者

旅人之歌

馬勒的祖母是販夫走卒,作著絲綢買賣的小生意人,馬勒的父親(Bernhard Mahler)卻積極進取,自學成才,盼望著提升社會地位,後來變成白蘭地酒廠的經營者,而且以意見領袖為人敬重。馬勒的母親是肥皂商人的女兒,家境不錯。兩人結婚,生活似乎並不幸福,父親野心勃勃且略微粗魯,母親常常是父親古怪脾氣的犧牲者。

馬勒1860年7月7日出生於波西米亞與拉脫維亞接壤的邊境小鎮Kaliste,他在家中十四個孩子中排行第二。家裡十四個孩子只有六個長大成人,在這個六個兄弟姐妹中,馬勒成了大哥。馬勒繼承了父親那種機靈的手腕以及源源不絕的精力;也感染了些許母親軟弱的個性。

馬勒,世紀交替的偉大預言者

馬勒家附近有一個兵營,進行曲以及起床號給他留下深刻印象,後來在他的音樂裡這些元素成了死亡與毀滅的象徵。小時候,窗外手風琴演奏流行歌曲的記憶,成年之後也一直縈繞不去,庸俗音樂永遠與他的個人悲劇相糾纏。

馬勒從小就顯露出音樂天賦,父親也刻意培養,十歲那年在Iglau城開鋼琴獨奏會,為父親贏得不少羨慕的眼光。十一歲時,馬勒來到布拉格讀書,不久又因為水土不服被送了回來,在布拉格他親眼目睹過粗暴的場面,深受刺激。他的音樂裡,感官愉悅與人類苦難相互交織,實屬來自內心。

馬勒,世紀交替的偉大預言者

十五歲時,馬勒進入維也納音樂院,成績優異,後來又到維也納大學選修歷史與哲學,他還參加布魯克納主持的講學會。這個時期,他曾以《悲嘆之歌》(Das Klagende Lied)角逐“貝多芬大獎”,但落榜了,因此確信自己無法依靠作曲為生,從而選擇指揮之路。《悲嘆之歌》講述了:女王承諾下嫁給率先找到森林之花的人,兩兄弟參與搜尋。弟弟先找到,卻被哥哥謀殺。某遊吟詩人找到弟弟的遺骨,做成骨笛,吹奏時,它卻說出被謀殺的故事。哥哥搶去吹奏,笛子繼續控訴,城堡倒塌,眾人作鳥獸散。此劇本是馬勒親自撰寫的。

由於工作勤勉,又帶有革命氣質,馬勒的指揮總能掀起風暴,譭譽參半。1880年-1886年,他先後在Bad HALL、Laibach、Olmutz、Kassel、布拉格等地的歌劇院擔任指揮。在Kassel時,馬勒愛上了女歌手李希特(Johanna Richter);但後來勞燕分飛,引發他寫出《旅人之歌》(Lieder eines fahrenden Gesellen)。這一組美麗而濃烈的管絃樂伴奏歌曲,樂評們公認是馬勒的第一套傑作,其中“旅人”就是馬勒自己,試圖用孤獨地流浪來解脫情感的創傷。

馬勒,世紀交替的偉大預言者

奏響的魔法號角

1886-1888年,馬勒在萊比錫與尼基什(Artur Nikisch)共享指揮舞臺,演出超過二百場歌劇。期間,他受委託整理韋伯歌劇殘稿,愛上了老韋伯(Carl Maria von Weber)的孫媳婦。就在這場註定沒有結果的戀愛中,馬勒寫出了自己的《第一號交響曲》,他曾經給這首交響曲題名為“泰坦”(Titan,隱喻巨人),這是借用Jean Paul的同名小說,不過作品跟小說沒有任何關係,馬勒的“泰坦”就是他自己,描寫青春的歡樂與哀愁。

馬勒,世紀交替的偉大預言者

1888-1897年,馬勒轉戰布達佩斯與漢堡。他曾經在柴可夫斯基授權之下,代理指揮歌劇《尤金·奧涅金》,得到柴可夫斯基的讚賞。大指揮家彪羅(Hans von Bulow)對馬勒持抵制態度(類似於福特文革勒對卡拉揚)。面對馬勒熱情洋溢、毛遂自薦的信不但不回;後來馬勒在彪羅面前演奏《第二交響曲》鋼琴初稿時,彪羅居然說,“如果這也能算音樂,那我就不懂什麼是音樂了!”彪羅去世,馬勒依舊參加葬禮。當儀式到達最高潮,合唱團由管風琴伴奏,吟誦Klopstock的《復活頌》時,馬勒因而得到寫作《第二交響曲》終章的靈感。彪羅的去世使得馬勒作曲信心隨之“復活”,創作猶如驚濤拍岸,一發不可收。

馬勒,世紀交替的偉大預言者

在此期間,馬勒的雙親紛紛辭世,自己不得不肩負起照顧姊弟的生活責任。弟弟奧托(Otto)很有才華,馬勒想大力培養,沒想到奧托卻在25歲時選擇自殺,給馬勒沉痛打擊。馬勒開始在每年暑假暢遊山水之間,面對旖旎風光,潛心作曲。《第三號交響曲》可以說是“對萬物榮耀的龐大讚美詩”,寫此曲期間,馬勒要求Steinbach湖邊小屋附近的奶牛摘掉駝鈴、貓狗遠離;雞鴨回籠,收割的農夫不可魔他們的鐮刀……

馬勒,世紀交替的偉大預言者

1897年,馬勒應邀出任維也納國立歌劇院音樂總監,十年任期內為歌劇院塑造了輝煌的黃金年代。上任不久,馬勒就寫出交響曲目中最富有詩意、洋溢難言之美的《第四號交響曲》。他的第二、第三、第四號交響曲都含有聲樂部分,這些聲樂樂段都取自馬勒的另一組歌曲集《少年的魔法號角》(Des Knaben Wunderhorn)。因此,音樂學者常將這三首交響曲並稱為“魔法號角”交響曲。其實《少年的魔法號角》原本是包含大約七百首作品的德國傳統民俗詩集,編著的學者意圖將分裂為各個城邦的德意志,籍文字的力量重新團結起來。馬勒選擇其中十二首譜曲,展現了身為飄落猶太人尋求國家根源的潛意識。

馬勒,世紀交替的偉大預言者

英雄與悲劇

維也納文化圈有一群前衛的分離主義者,馬勒與他們交往甚密,馬勒由此結識了其領導人默爾(Carl Moll)的繼女艾瑪·辛德勒(Alma Maria Schindler)——她的生父是風景畫家Anton Schinder。艾瑪既漂亮又多才多藝,還是作曲家,隨策姆林斯基(Zemlinsky)學作曲。1901年12月,馬勒在雪地獨行良久後,決定娶艾瑪為妻。艾瑪答應後當天便結為夫妻,但正式婚禮到了次年2月才舉行。

馬勒,世紀交替的偉大預言者

婚後五年內,兩個女兒——瑪利亞(1902年出生)與安娜(1904年出生)相繼誕生,生活的安定促使馬勒創作能力到達最高峰。不過艾瑪卻不得不臣服於馬勒反覆無常的怪脾氣下,放棄自己的作曲事業,只為人妻、為人母兼做私人祕書。後來艾瑪與建築師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有姦情,等馬勒無意間發現兩人情書,已為時已晚。馬勒去世後,艾瑪正式嫁給格羅皮烏斯,她一直活到1964年(85歲高齡)才結束人生旅程。

這段時間馬勒完成了三首純器樂交響曲。《第五交響曲》可以算馬勒的“英雄”交響曲,第四樂章著名的“稍快版”靈感源自對艾瑪的愛。《第六交響曲》是他最個人化,情感投入最深的作品,第一樂章第二主題是艾瑪的音樂畫像,第二樂章(詼諧曲)描寫孩子們的嬉鬧,這也是馬勒唯一的“悲劇”交響曲,因為結尾主人翁被徹底擊敗。卡拉揚曾表示結局最悲傷的交響曲有三:勃拉姆斯《第四交響曲》、西貝柳斯《第四交響曲》以及馬勒《第六交響曲》,三首都是傳世傑作。也有不少音樂學者認為“悲劇”乃馬勒最佳作品。《第七交響曲》含有兩個標題為《夜曲》的慢板樂章,此曲由夜間的詩意經過黑暗陰影,最後走向朝陽的終點。

馬勒,世紀交替的偉大預言者

1907年,馬勒發現反猶太的氣氛正在劇院內醞釀,而且保守聽眾對他的種種改革措施漸漸不以為然,他當機立斷,選擇急流勇退。馬勒在事業最高峰時光榮引退,時間點選擇地相當漂亮。這一年對於馬勒來講十分不幸,他寫完另一套歌曲集《孩子的死亡之歌》(Kindertotenlieder)之後不久,大女兒就因猩紅熱去世,使他深深內疚。《孩子的死亡之歌》根據詩人呂克特(Friedrich Ruckert)懷念早夭孩子的詩篇譜曲而成。馬勒遺傳自母親的先天性心臟病也是在這一年被診斷出來的,開始切身感受到死亡的威脅。

此後四年,馬勒遠赴紐約,分別擔任大都會歌劇院和紐約愛樂管弦樂團的指揮。不過當時,托斯卡尼尼是紐約樂壇的寵兒,馬勒的表現空間相仿有限。他的最後指揮生涯不算很得意,一次在旅店窗口看到救火隊員的葬禮行列,他不禁潸然淚下。

馬勒,世紀交替的偉大預言者

愛情與死亡

在紐約的這段歲月,馬勒寫下了這些作品:《第八交響曲》——前半段取材自聖靈降臨節的讚美詩,後半段取材歌德《浮士德》最後場景。前後呼應、後者慶祝“創造的靈魂”,全曲使用兩組成人合唱團,一個兒童合唱團,八個獨唱者以及擴編的交響樂團,因此被稱為“千人交響曲”。《第九號交響曲》是跟人生告別的總結之作,《大地之歌》根據翻譯的唐詩詩集所作的聲樂交響曲,全曲悲歡離合夾在音樂中,把馬勒映射的世界提煉到極端奇妙的境界。英國樂評家奧斯本(Richard Osborne)說,“其色彩之純粹以及旋律的簡潔之美,令人聯想到但丁和布萊克(Wiliam Blake)的作品。”

馬勒,世紀交替的偉大預言者

1911年2月,馬勒在紐約病情加重,返回歐洲治療也毫無起色,他被可能失去艾瑪的焦慮情緒煎熬著,5月18日在維也納抑鬱而終。馬勒生前不喝酒、不沾葷,以開水、菠菜和水果維持生命。他要求死後不立碑,因此墳墓上只刻了名字,沒有其他記號。馬勒死後留下《第十交響曲》殘稿,此曲第一樂章“慢板”相當完整,常常被單獨演奏,其餘四個樂章經英國音樂學者Deryck Cooke(1919-1976)整編成可以演奏的版本,經過艾瑪簽字允許面世。全曲前兩個樂章一反《第九交響曲》的悲觀,改用比較積極的態度面對死亡。譜寫第三樂章時,由於發現妻子不忠,曲風展現馬勒所受到的傷害,扉頁還題有“煉獄、地獄……”等字眼,第四樂章開頭寫著“魔鬼與我共舞”,第五樂章終結段充滿溫柔,最後的音符上方馬勒簽了艾瑪的名字,顯示馬勒揮別人生之前,重塑了妻子純真的形象,最終愛情戰勝死亡。

馬勒,世紀交替的偉大預言者

唱片推薦

馬勒將自己整個人生都寫進了作品,又前瞻二世世紀之動盪,音樂波瀾壯闊,甚至濫情沉溺,習慣與傳統德奧秩序、井然音樂語法的聽者往往很難接受,連Decca版瓦格納《指環》全集的大製作人卡爾蕭在回憶錄制過程中都自承不喜歡馬勒。然後經過近半個世紀唱片錄音的大量流傳,愛樂者對馬勒的認可度越來越高,如今甚至出現了“馬勒症候群”這樣的新說法,其中年輕人尤為狂熱。馬勒的確是個預言家,他曾豪情萬丈的宣稱,“我的時代終將到來。”如今真的實現了……

瓦爾特(Sony)和克倫貝勒(EMI)都曾經是馬勒的助手,兩人均錄製過部分馬勒交響曲,前者的道德以及後者的非道德詮釋取向,各自掌握著作者部分地道本質。

馬勒,世紀交替的偉大預言者

卡拉揚(DG)的知性與伯恩斯坦(DG)的感性,讓聆聽者深刻領悟到兩種極端對比,卻有充滿說服力的美學觀感。

馬勒全集方面,索爾蒂的Decca版將馬勒對音樂的經營發揮到極致,是相當可信的收藏版本。然而從身兼指揮家、作曲家,還羈絆著情感糾葛……綜合這些因素來看,將心比心,伯恩斯坦的兩套全集(Sony 與DG)應該最接近馬勒的精神世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