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丈夫相繼離世 她一個人住在養老院

麻將 正能量 社會 新文化報 新文化報 2017-11-04

兒子丈夫相繼離世 她一個人住在養老院

老人上床蜷縮著腿睡著了 新文化記者 王強 攝

■新聞提示

新文化報旗下的新文化志願者協會和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聯合開展的大型公益活動—————“愛心餃子”啟動以來,接到了很多愛心志願者和孤獨老人報名。“愛心餃子”活動還在繼續徵集志願者和老人結對子,以邊包餃子邊聊天的情景模式走進老人內心,緩解他們的孤獨感。

按照計劃,志願者給老人包餃子無需自己出錢,費用由項目組負擔。如果老人獨居按照每人每月100元的標準,一年就是1200元,假設我們對接了200人,一年需要的費用就超過了20萬。為了使活動順利進行,新文化志願者協會推出認領“愛心餃子”活動,如果您想參與認領,可加新文化志願者協會微信(13624496618)或掃碼為好友轉賬。

白髮人送黑髮人 她送自己來養老院

32號老人:鄧紹安 性別:女 年齡:88歲

10月26日上午9點多,鑫夕陽溫泉養老院走廊裡的老人們或搭伴兒溜達走動,或三五成群走向活動室準備打幾圈麻將。鄧紹安老人卻側臥在床上靜躺著,身體隨著呼吸起伏,她蜷縮著膝蓋,背對著屋門,彷彿在用脊背抗拒著門外的喧囂。

“我今年88歲,我主動要求來的養老院。”拒絕了記者要幫其倒餐盤的好意,她自己拿著餐盤朝屋外的餐具置放處走去,“咚咚”兩聲將餐具放下。“我兩個兒子都沒了,不想拖累兒媳婦和孫子孫女,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傷你們年輕人不會懂的。”鄧紹安有兩個兒子分別在孫子孫女上小學、初中時離世。“我和老伴把孫子孫女拉扯大,兩個孩子很出息都考上了好大學,現在已經工作了。”幾年前,鄧紹安的老伴也去了另一個世界,“就剩下我自己了還不如來養老院,我能走動,不需要誰照顧。”

聽著各種聲音在喧囂中尋找慰藉

 “我多數時候都在睡覺,因為得了白內障,眼睛看不太清東西。”她揉了揉眼睛,拿起遙控器調小了電視音量,“醒著的時候就打開電視,不看,就是聽聲音。”她還有一個愛好就是去活動室聽麻將“嘩嘩”洗牌的聲音,“眼睛這樣沒法打麻將,聽聽聲兒解悶兒也挺好。”

“折騰不動了,以後就住這兒了”

“人老了折騰不動了,已經把養老院當成家了,以後就住這兒了。”鄧紹安苦笑著說,“逢年過節兒媳婦和孫子孫女都要把我接走,但我真是不願意動彈了,他們來看看我陪我說說話就行,這我就很開心了。”她理解晚輩們有自己的家庭和事業,不可能經常來養老院看望自己,“孩子們長大了有自己的事情做,我很支持。”

分別時,鄧紹安衝記者揮了揮手,關上屋門後,又上床蜷縮著腿,背對著屋門睡著了。

對接名單

  33號老人:王蓮珍 性別:女年齡:64歲

  情況簡介:老人年輕時工作繁忙,終生未嫁,孤獨的她選擇在養老院度過晚年。

  34號老人:劉曉蕾 性別:女 年齡:54歲

  情況簡介:一直獨身。

  35號老人:孟廣瑞 性別:女年齡:92歲

  情況簡介:沒有兒女,一個人在養老院生活,已經喪失行動能力,需要護工護理,聽力有些障礙,有時候會犯糊塗。

  36號、37號老人:費秀豔(60歲)和孫青山(70歲)

  情況簡介:老兩口沒有子女,為了方便照顧彼此決定住進養老院。

“愛心餃子”11月2日眾籌明細

 (共計)(620元)釋青緣 500元 王俊 100元 弘 20元

■徵集1 愛心使者

如果您想讓更多老人走出孤獨,提供愛心捐款,請致電(微信)13624496618。無論多少,我們都會在新文化報上刊登您的名字。

■徵集2“愛心餃子”志願者

如果您想做“愛心餃子”志願者,需要滿足兩個條件。1.每月陪老人包一頓餃子,費用由“愛心餃子”項目組出;2.每週陪老人聊兩次天。如果您想對接哪位老人,請直接將號碼告訴我們。

■徵集3 想找人聊天的老人

無論您是獨居的老人,還是在養老院生活,都可以聯繫我們。如果您身邊有這樣的老人,也可以聯繫我們。

 熱線電話:0431-96618微信:13624496618

新文化記者 鄧勝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