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麥積山遇見青海皇后

麥積山石窟 北魏 文物 元寶炬 青海湖 三江源國家公園 2018-11-30

甘肅天水。

連綿不斷的秦嶺山脈中,一座孤峰屹立其間,孤峰因貌似麥垛而得名麥積山。

麥積山高142米,山崖上佈滿了密如蜂房的石窟,這些誕生在一千多年前的石窟,見證著絲綢之路的繁榮和歷史的興衰。令人想象不到的是,在麥積山的石窟群中,有好幾個石窟都與一位來自青海的皇后有關,她就是西魏文帝元寶炬的皇后乙弗氏。

乙弗,是一個古老的鮮卑族部落名稱,這支古老的部落曾在青海湖濱、布哈河畔建立過一個古國——乙弗勿敵國。這位在麥積山石窟留下影像的乙弗皇后就是乙弗鮮卑的後代。

在麥積山遇見青海皇后

10月3日,麥積山風景區內遊人如織。在麥積山石窟景區講解員的帶領下,記者沿著風景秀麗的山路,來到了麥積山腳下。

麥積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山勢險峻,周圍綠樹成林,環境清幽。站在麥積山山麓的觀景臺遠望,麥積山的美景盡入眼簾。

麥積山的山體,由第三紀形成的紅色砂礫岩構成,山體三面峭立,形如刀削,山頂上深林茂密,綠樹成蔭。聞名世界的麥積山石窟就開鑿在陡峭的崖壁上。為了方便人們欣賞石窟,山崖上修建有凌空棧道,足足有二十多層樓房高。

和乙弗皇后相關的石窟在麥積山的石窟中不止一座,為了保護這些有著特殊意義的石窟,景區的工作人員不僅對這些石窟制定了嚴格的保護制度,而且還將這些石窟稱之為“特窟”。景區講解員介紹,目前遊人能看到的與乙弗皇后有關的石窟是第44窟,相傳第44窟中的主體塑像就是根據乙弗皇后的相貌塑造的。

乙弗皇后的動人微笑

為了方便遊客參觀,麥積山景區推薦了兩條上山路線。第一條路線是一條離地面大約七八十米高的棧道,另一條棧道則比第一條棧道低一些,第44窟就在第二條棧道所經之處。

麥積山石窟中有編號石窟221個,各類造像7800餘尊。第44窟是麥積山石窟中的經典之作。為了保護石窟,第44窟的窟門被柵欄封閉,門口還立著禁止遊客拍照的警示牌。遊人們只能通過柵欄上約一手寬的縫隙,一窺乙弗皇后的尊容。

第44窟不是很大,乙弗皇后的造像端坐中央,她穿著通肩袈裟,袈裟下襬靜垂而下,線條分明。同時,這尊造像中的乙弗皇后還梳著螺旋紋髮髻,她臉龐圓潤,端莊秀美。她的嘴角微揚,讓人覺得非常地慈祥親切,乙弗皇后的這尊塑像,因此被稱為“東方微笑”。

在麥積山石窟中,還有第43窟、第127窟等,都與乙弗皇后有關,這些洞窟不僅記錄了乙弗皇后從豆蔻少女到皇后的生命歷程,也講述了一千多年前乙弗皇后的家國情仇。

10月3日,麥積山風景區內遊人如織。在麥積山石窟景區講解員的帶領下,記者沿著風景秀麗的山路,來到了麥積山腳下。

麥積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山勢險峻,周圍綠樹成林,環境清幽。站在麥積山山麓的觀景臺遠望,麥積山的美景盡入眼簾。

麥積山的山體,由第三紀形成的紅色砂礫岩構成,山體三面峭立,形如刀削,山頂上深林茂密,綠樹成蔭。聞名世界的麥積山石窟就開鑿在陡峭的崖壁上。為了方便人們欣賞石窟,山崖上修建有凌空棧道,足足有二十多層樓房高。

和乙弗皇后相關的石窟在麥積山的石窟中不止一座,為了保護這些有著特殊意義的石窟,景區的工作人員不僅對這些石窟制定了嚴格的保護制度,而且還將這些石窟稱之為“特窟”。景區講解員介紹,目前遊人能看到的與乙弗皇后有關的石窟是第44窟,相傳第44窟中的主體塑像就是根據乙弗皇后的相貌塑造的。

乙弗皇后的動人微笑

為了方便遊客參觀,麥積山景區推薦了兩條上山路線。第一條路線是一條離地面大約七八十米高的棧道,另一條棧道則比第一條棧道低一些,第44窟就在第二條棧道所經之處。

麥積山石窟中有編號石窟221個,各類造像7800餘尊。第44窟是麥積山石窟中的經典之作。為了保護石窟,第44窟的窟門被柵欄封閉,門口還立著禁止遊客拍照的警示牌。遊人們只能通過柵欄上約一手寬的縫隙,一窺乙弗皇后的尊容。

第44窟不是很大,乙弗皇后的造像端坐中央,她穿著通肩袈裟,袈裟下襬靜垂而下,線條分明。同時,這尊造像中的乙弗皇后還梳著螺旋紋髮髻,她臉龐圓潤,端莊秀美。她的嘴角微揚,讓人覺得非常地慈祥親切,乙弗皇后的這尊塑像,因此被稱為“東方微笑”。

在麥積山石窟中,還有第43窟、第127窟等,都與乙弗皇后有關,這些洞窟不僅記錄了乙弗皇后從豆蔻少女到皇后的生命歷程,也講述了一千多年前乙弗皇后的家國情仇。

在麥積山遇見青海皇后

從人質到駙馬

西晉末年,居住在遼東的鮮卑部族紛紛西遷、南下,建立了多個政權。我省歷史文化學者程起駿先生說:“乙弗部曾是北魏拓跋部統領的諸多部落之一,在北魏內爭時期,乙弗部逐漸脫離了拓跋部,向西遷徙,最終他們穿越祁連山,佔據了青海湖周邊地區。”

在青海湖地區,乙弗部得到了休養生息,勢力變得強大起來,強大後的乙弗部,最終在布哈河中游建立了一個國家,這就是乙弗勿敵國,史稱青海王國。關於乙弗勿敵國的歷史,《北史》中有相關記載,它存國不足百年。

“乙弗國小勢單,常常遭到鄰國的攻伐。公元431年,吐谷渾王慕璝攻滅西秦後,乙弗勿敵國成為了吐谷渾屬國,史書上稱為吐谷渾乙弗渠帥(意為部落首領)。”程起駿先生說。

公元444年,北魏滅亡北涼,原本依附於吐谷渾的乙弗部,在首領匹知的率領下投降了北魏,匹知還將兒子乙弗莫瓌送到北魏都城做了人質。

乙弗人因為膚色較白,被稱為成白部,有專家認為,乙弗人可能擁有西亞的血統。因為乙弗莫瓌皮膚白皙,相貌俊美,拓跋燾便把女兒嫁給了他,還封他為西平公,乙弗莫瓌就是乙弗皇后的高祖。自此,乙弗部族人就在洛陽落地生根了。

乙弗皇后葬身麥積山

乙弗氏是一個面容姣好,賢惠明理的姑娘,16歲那年,她成為了西魏元寶炬的妃子。元寶炬繼承皇位後,她成了皇后。

《北史》記載,乙弗皇后十分節儉,雖貴為皇后,但她仍然粗茶淡飯,一身舊衣,文帝的後宮美女如雲,她也從不嫉妒,所以文帝對她很是敬重,兩人情深意篤。

文帝在位時,盤踞在我國西部的柔然國國勢日益強盛,對西魏造成了很大的威脅。為了避免戰爭,西魏文帝元寶炬只好娶柔然公主鬱久閭氏為皇后,乙弗氏被迫出家為尼,這也是麥積山石窟中的乙弗皇后多為出家人打扮的主要原因。但鬱久閭氏心胸十分狹窄,她非常嫉妒乙弗氏,迫於她的壓力,文帝只好將乙弗皇后遷到秦州,也就是今天的甘肅天水,讓乙弗皇后和兒子武都王元戊相依為命。

乙弗氏到了秦州後,文帝心中十分愧疚。不久後,就派人囑咐乙弗氏重新蓄髮,想等待時機再次把她立為皇后。鬱久閭氏得知這件事後,立即派侍從告訴了柔然國王,因此,柔然國舉兵來犯。

為了國家安定,避免戰爭的浩劫,西魏文帝元寶炬不得已只能寫下親筆信,賜死乙弗皇后。

乙弗氏死後,武都王元戊便命人在麥積山鑿了一個石窟安葬她。在天水地區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乙弗氏的靈柩將要放進石窟的時候,突然有兩朵雲彩湧進石窟,其中一朵雲彩消失了,另一朵飄了出去,後來人們就稱安葬乙弗氏的洞窟為寂陵。據專家考證,乙弗皇后的寂陵,就是麥積山石窟第43窟。

後來,文帝的陵墓修建完工後,文帝親筆寫下文書,說自己去世後想與乙弗皇后合葬。元寶炬死後,乙弗皇后的兒子元欽繼位,乙弗皇后這才移葬,與文帝一起魂歸永陵(今陝西省富平縣境內)。

棲身石窟被佛化

乙弗皇后到秦州時,秦州境內的麥積山已經是西北地區著名的佛教聖地,乙弗皇后去世後,她的兒子為了懷念她,不惜巨資,在麥積山修建了幾個乙弗皇后的功德窟。有專家研究,第44窟很有可能就是元戊為懷念母親而修建的。

一個有趣的文化現象是,在麥積山石窟中,乙弗皇后的形象不再是一個人,而成為了神佛。專家認為,乙弗皇后的形象之所以發生了這樣的轉變,很可能是與古人尊崇忠君報國的傳統思想有關,因為乙弗皇后捨生為國的舉動,她因此被後人當成了偶像來膜拜。

同時,作為兒子的元欽和元戊,位居西魏的統治階層,他們很可能也希望母親被後人膜拜紀念,所以特意將乙弗皇后塑造成了神的樣子。

據專家考證,這種將世俗生活中的人,神化、佛化的現象十分普遍,例如雲岡石窟中的很多造像的原型,就是北魏皇帝。也有專家認為,產生這樣的文化現象,很可能與當時“即當今如來”和“拜天子乃禮佛”的觀念相吻合。麥積山石窟中乙弗皇后的造像,也有可能是出於此觀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