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積山羅漢崖和西應寺

文(圖)/尤九成

豆積山羅漢崖和西應寺

豆積山

豆積山羅漢崖和西應寺

豆積山羅漢崖

豆積山羅漢崖和西應寺

豆積山羅漢崖橫三世佛塑像

豆積山在天水市麥積區麥積鎮草灘村北,位於麥積山以西偏北2公里處,地處麥積山風景名勝區內,東與麥積山相望,東南與香積山(俗稱“香子山”)毗鄰,三座均帶有“積”字的名山呈環拱之勢,構成一個三角形的完美佈局。周圍逆時針方向分別有妖魔山、火鐵溝樑、天子坪山、二溝山等大山環峙,山水相間,森林密佈,風景優美。豆積山為從西秦嶺主脈北坡香積山、天子坪山分出的一支脈,由東南向西北展布,在草灘村北部呈弧形蜿蜒屈曲折向東北,彷彿一條“s”狀盤桓“遊動”的蛟龍。其西北還有一峰與之毗鄰,因其形狀與舊時竹編油籠相像,俗稱“油籠山”。隴上文宗、麥積山石窟文化的奠基者馮國瑞撰《麥積山石窟的古代民族文化藝術》一文中寫到:“(瑞應寺)寺周有林木環繞,泉水甘冽,遠望雲中山峰,即豆積山、羅漢巖”。

豆積山主峰呈稜錐形,狀若農家堆積之豆子垛,故名。山形與麥積山極為相似,惟不如麥積山高峻,由東北向西南迤邐而來,相對高度百餘米,上有蒼松覆蓋。山峰東側一條坡度平緩的山谷延展,直通山麓盆地處的草灘村。谷底鋪展著一塊麵積不大但較為罕見的高山草甸,這裡是由草灘村去西應寺、羅漢崖的必經之路。此處水草豐美,松林茂密,空氣清新,牛兒安閒地在山谷吃草,這或許就是草灘村得名的由來吧!

豆積山羅漢崖和西應寺

豆積山羅漢崖風光

豆積山羅漢崖和西應寺

天水地方文史學者潘守正、張海玉在羅漢崖考察

山谷頂端處左側一峰凸起,形如一羅漢垂手打坐悟禪,故稱羅漢崖(讀ái,又稱羅漢巖、羅漢嶺),位於麥積山西北,距草灘村約1公里,距麥積山直線距離2.5公里。山體由中生代白堊系麥積山組磚紅色——紫紅色砂礫岩、礫岩、含礫砂岩、沙質泥岩組成,呈厚層狀,水平產出,並見稀疏垂直節理。岩石在長期風化剝蝕及雨水沖刷作用下形成丹霞長崖,岩石裸露,近似直立,如同刀砍斧劈。據1951年刊於《文物參考資料》第二卷第10期的《天水麥積山石窟介紹》記載:“豆積山寺及羅漢巖之保管。巖寺距麥積僅隔澗溪,不及五里,林壑深秀,鬆杉尤勝。寺有巨鍾,頗古。寺北得鬆徑,小嶺紆折,遙視丹崖突起,形類麥積。巖中有石像三尊,坐蓮臺上,未加彩繪。相傳初造石窟,選勝於此,嗣改建麥積雲。石刻古穆,境亦奇絕,亟應加保管”。另據立於豆積山西應寺、由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夏朗雲撰《豆積山羅漢崖西應寺銘並序跋》:“羅漢崖者,乃麥積山右脅之另崖也。深壑迥出,橫看羅漢嶺,側成豆積峰,故曰豆積山。西應寺居其南衝高臺,東望麥積西崖,故曰西應,乃麥積山瑞應寺下院之一。麥積西崖,自古顯靈,三泉聖水、三世佛尊,更出西方阿彌陀接引立佛巨影。則豆積西應者,亦乃含接應西方如來之意也”。

羅漢崖崖面長約150米,高約100米。雖不及豆積山主峰高峻,但崖頂蒼松覆蓋,崖面垂直下切,下臨百米深壑,長約40米。崖體中腰部凹進,深約1.2~6米,有隱於樹叢中的小道通至羅漢崖側面谷頂。由谷頂左首向下沿通往羅漢崖的小道前行,崖邊古鬆倒掛,還生長著5株較為罕見的珍稀植物白皮松(又稱“白骨松”),林木陰翳,下方壑谷幽深。為保護羅漢崖,小道約70多米處依崖建有一高約3米、僅可容一人通過的水泥牆鐵門。過鐵門,崖壁下方為一長約70餘米、寬約1.5米左右的摩崖廊道(走廊),雜以大小窟龕,還有僧房遺址。廊道外側靠崖邊修有不足1米高的土夯圍牆,廊道盡頭依崖壁建有一處水泥磚房。廊道內側開鑿有石窟(或佛窟)遺蹟5個,天水地方文史學者張海玉將石窟從南至北依次命名為1~5號石窟。廊內遺存窟龕、壁畫,均已殘落不可辨,唯有5號石窟造像保存完整。1號石窟為“臥佛窟”(又稱“睡佛洞”),留存長6.8米、進深1.2~1.6米、高1.4米的方楣平頂敞口大龕,造像已毀。龕窟內置數個泥塑小型造像,多殘缺不全,惟1個佛像保存較為完整。2號石窟為依崖壁修建的“佛廊”,呈高低起伏洞穴式不規則凹面狀,長20米,高0.6~1.5米。由於風雨剝蝕,崖面僅有樁眼和青褐色的泥皮殘跡。3號石窟為“三佛窟”,上、下部大致均呈長方體狀,上小下大,上部崖壁樁眼密佈,下部殘存坐像壇跡石臺3處,長9米,高1~1.5米,壇跡石臺高80釐米左右。窟內南側立有一塊書有“天水市北道區羅漢崖文物保護小組”的木質牌,壇跡中部一石臺上置有數身小型佛像,多殘缺不全,惟有一彌勒佛與一菩薩像完整。4號石窟位於走廊盡頭處,大致呈喇叭狀,長3.5米,高3米。此處依崖壁建有一處長3.5米、寬2.5米、高3米的水泥牆面小磚房,安有鋁合金材質門,房內崖壁上有墨書,字跡不清。5號石窟為“三世佛窟”,位於3號石窟上方,處摩崖中腰,其上有長方形洞窟一處,窟內計有造像4尊,保存有五代懸塑、宋代重塑的三世佛像,在高約9米(從走廊到佛龕頂部)的摩崖上懸塑盤坐佛3尊。三世佛分為“橫三世佛”和“縱三世佛”,經筆者會同天水地方文史學者潘守正、張海玉考證,此當為“橫三世佛”:即中央釋迦牟尼佛、東方藥師佛、西方阿彌陀佛。3尊佛像均結跏跌坐於蓮臺上,高約2.5米左右,中間釋迦牟尼佛像稍高,兩側佛像稍低,螺旋髻,肌肉豐滿圓潤,姿態靜穆自若,造像顯示出雍容大度、深沉恬靜的神態,精美絕倫,脫俗絕塵。蓮臺下方均有三塊長方形基座,基座下又有飾迴旋狀雲紋的底座。正中釋迦牟尼佛雙目微垂,右手掌心向下握住左手,手指相捻,呈抱拳狀;左方(北側)藥師佛像低眉俯視,左手自然下垂置於腿部撫膝,右手前伸屈臂上舉於胸前,掌心朝內,手指自然舒展,作施無畏印狀,似在誦經或沉思;右方(南側)阿彌陀佛像雙目微閉,雙手五指張開,掌心朝上自然上舉,似手託“物”而心無掛礙狀。三尊坐佛左下側存有高50釐米,寬30釐米圓柱狀小龕窟,內塑天王像1尊,橫眉怒目,神態生動。

據嵌於三世佛北側崖壁、由天水簡古體書法家毛惠民書寫的《麥積羅漢崖造像維修銘記》記載:羅漢崖摩崖造像始建於五代時期。一九九八年由天水市北道區文化體育局局長張俊琳、天水市北道區文化館館長屈德洲、麥積鄉文化站專幹高廷軒等組織維修,工程自三月廿三日開始,六月廿三日竣工。另據立於豆積山西應寺、由天水著名書畫家董晴野撰《羅漢崖宋塑佛像加固紀略》記載:在麥積鄉文化站專幹、邑人高廷軒多方奔走呼籲下,一九九七年九月天水市政府決定由麥積山風景管理局撥專款7萬元加固羅漢崖佛像,由原北道區文化局組織專家鑑定施工,於一九九八年三月開工,六月竣工。據夏朗雲撰《豆積山羅漢崖西應寺銘並序跋》及立於羅漢崖南側山谷頂端的羅漢崖景點介紹牌得知,羅漢崖摩崖造像為宋代重塑的三世佛。據張錦秀新編《麥積山石窟志》記載:豆積山羅漢崖1989年11月被北道區人民政府公佈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9月地方移交麥積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管理。相傳最早選址建造石窟時,先選於羅漢崖,因崖面小,後移鑿麥積山,至今仍流傳“先有羅漢崖,後有麥積崖”之說。

羅漢崖峰谷相間,山巒疊翠,千巖競秀,萬壑爭流,溪水潺潺,鬆雲滿目,風景優美。身臨其地,如入畫境,翠波、松濤、鳥鳴讓人能充分領略“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的清雅。我跋山涉水而來,在你面前久久駐足,那一刻時光安好,內心向暖,心靜如水,不禁讓人放下手中的執念,在生命的靜謐中沉澱了塵世的浮躁。站在崖邊極目遠望,可望見麥積山東北處的雕窠峪(又名三扇崖)。羅漢崖向北約200米,有兩峰突起,一高一低,似僧人之帽,騾馬之鞍,故俗稱僧帽山、鞍子山,頗為別緻。僧帽山西北有峰形似駱駝,故名駱駝峰。

豆積山羅漢崖和西應寺

豆積山西應寺

豆積山羅漢崖和西應寺

豆積山西應寺廟會

豆積山羅漢崖和西應寺

豆積山西應寺紅豆杉

豆積山主峰西南峰腰有西應寺(又稱“豆積山寺”),位於麥積鎮草灘村北,地處羅漢崖西南,距羅漢崖僅數百米。寺東有小道通草灘村,東北有路通往羅漢崖。西應寺建於豆積山巔向南伸展的突兀山頭一平臺之上,為一四合院式佛教建築群,坐北朝南,由大佛殿、地藏王菩薩殿、三霄殿及天王殿組成,佔地1.8畝,建築面積200多平方米。沿著綠樹掩映的小道臺階漫步而上,一處巍峨的寺院矗立在眼前。天王殿為一房分隔兩殿形式,前殿中塑財神像,兩邊塑四大天王,殿前立有石碑兩通;後殿塑韋陀護法菩薩,共有塑像6尊。面闊三間,長10米,深8米,單簷歇山頂式建築。主殿大佛殿,懸山頂式建築,內塑橫三世佛、弟子像計7尊,另外東側消災延壽藥師佛坐像下方還置有小型觀音菩薩造像1尊。三世佛造像其形酷似羅漢崖之佛,但造型與羅漢崖橫三世佛又有不同。中塑釋迦牟尼佛,端坐於蓮臺之上,面容豐潤,左手自然置於腿上,右手曲臂上舉,掌心朝前,五指分開,法相莊嚴肅穆。兩廂配殿分別為東廂地藏王菩薩殿和西廂三霄殿。三霄殿塑三霄聖母、送子娘娘及侍女像計7尊。地藏王菩薩殿塑地藏王菩薩、侍從和十殿閻羅像計13尊。塑像總計34尊,造像逼真。除天王殿外,其它殿內均有壁畫,彩繪精美。其地山巒疊嶂,古木參天,蒼松翠綠。寺內東北角有一株紅豆杉,樹圍1.4米,高20餘米,為天水最大的一株紅豆杉,堪稱“紅豆杉王”。豆積山西應寺每年農曆三月二十日舉辦廟會。

豆積山西應寺始建於宋代,初稱勝仙寺,後改豆積寺,為麥積山瑞應寺下院,原為四合院式,深邃幽靜,佛道合一。據麥積山石窟瑞應寺現存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四川制置使司給田公據碑》記載:豆積山西應寺宋時稱“勝仙寺”,為麥積山所屬寺院,其時即有僧人住寺。另據《豆積山羅漢崖西應寺銘並序跋》 記載:豆積山西應寺“文化大革命”時神像被毀,廟宇拆除。20世紀90年代,麥積、草灘、紅崖、臥虎等村當地群眾集資重建,仍為四合院式,先後建成天王殿、大佛殿、地藏王菩薩殿、三霄殿等4座殿宇,由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美術室張北平塑成四殿像,殿外另建廂房。

豆積山羅漢崖和西應寺

麥積鎮草灘村

豆積山羅漢崖和西應寺

考察豆積山羅漢崖和西應寺人員合影

豆積山羅漢崖和西應寺

筆者在紅崖影視基地留影

豆積山羅漢崖和西應寺

麥積山風景名勝區示意圖

草灘村為豆積山山麓處一小盆地,由草灘、阮家大莊、土橋子、李家山4個自然村組成,四周群山環抱,依山帶水,風景優美。這裡是通往曲溪風景名勝區與麥積山滑雪場的必經之路,東南有鬆徑可通香積山再至麥積山,西北有路可達《苦樂村官》的實景拍攝地——紅崖村。豆積山東延段山頂有一平臺,闢地建有麥積山觀景臺,由麥積山通往草灘村、麥積山滑雪場的公路從旁邊經過,為近距離觀賞麥積山的最佳位置。

豆積山羅漢崖和西應寺

天水書法家吳正元創作

豆積山羅漢崖和西應寺

天水書法家劉麥元書法創作

豆積山羅漢崖和西應寺

天水畫家晏春年創作

豆積山羅漢崖和西應寺

我們常流連於遠方的名山大川,反倒忽略了近處的絕美風光。豆積山因地處偏僻,鮮為人知。雖有由麥積區城區發往麥積山滑雪場的47路公交車和開往曲溪風景區的公交車,但因車次少而並不方便。故在發展全域旅遊的當今,以麥積山觀景臺、麥積山滑雪場、豆積山、羅漢崖、西應寺、香積山、紅崖村影視基地為依託,闢建豆積山風景區勢在必行。在草灘村闢建民俗文化村及遊客服務中心,在草灘村北高山草甸區闢建避暑生態氧吧、演藝遊樂場,重塑、修復羅漢崖石窟殘毀造像、壁畫並向遊人開放,投放由麥積山開往豆積山的觀光遊覽車,將豆積山建設為集考古、觀光、休閒、娛樂為一體的風景名勝區。

參考文獻:

麥積山石窟志編纂委員會編纂/張錦秀編撰·《麥積山石窟志》,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2.4.

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編/張克源·馮晨校注·《麥積山石窟志校注》,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5.5.

汪明校注·《麥積區金石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15.9.

2019.4.25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