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鬥士堪比現代明星,角鬥表演為何在羅馬如此盛行?

至共和末期,角鬥表演在羅馬世界內己非常流行,到帝國時代角鬥表演已發展為帝國公共娛樂,非常盛行,成為古羅馬帝國的一種風行時尚,古羅馬人對角鬥表演的痴迷可以說空前絕後,令我們當代人難以想象。舉行角鬥表演的角鬥場遍佈於整個羅馬境內。角鬥表演的規模十分宏大,表演節目豐富多彩,場面驚心動魄,引人入勝,現場十分活躍,喝彩聲響徹雲霄。每當舉行角鬥表演時,羅馬人都爭先恐後去角鬥場觀看,形成了萬人空巷的景象。

角鬥士堪比現代明星,角鬥表演為何在羅馬如此盛行?

從至高無上的羅馬皇帝到一貧如洗的貧民,男女老少,都對血腥刺激的角鬥表演如痴如醉,在他們看來,親眼目睹角鬥士血灑角鬥場就如同當代人看電影、觀賞雜技、觀看足球賽、欣賞NBA全明星籃球賽等一樣快樂有趣,令人興奮不已。一次角鬥表演可令羅馬人久久不能忘懷,成為他們茶餘飯後的最好的、最經常的談資。他們不僅談論角鬥表演,甚至還模仿角鬥表演。

整個羅馬社會對角鬥都非常感興趣,據說,當時的小孩玩的是假扮角鬥士的遊戲,年輕人熱衷於談論當時的角鬥明星,哲學家愛比克泰德告誡他的聽眾不要老是沒完沒了地議論角鬥,賀拉斯則早已知道角鬥是閒聊中最喜愛的話題。一般群眾,尤其是婦女,都熱烈讚揚著名的角鬥士,著名的角鬥士甚至成為羅馬女性心目中的偶像,甚至成為貴族婦人的情人。著名角鬥士的肖像還被畫在燈具、碗碟和花盆上。

角鬥士堪比現代明星,角鬥表演為何在羅馬如此盛行?

正如科瓦略夫所言“在晚期帝國,被人喜愛的馭者和劍鬥士是非常受歡迎的,他們的肖像被人畫在牆上,在器皿上,婦女們也對他們發了迷……”考古學家在龐培遺址就曾發現了一個用粘土做成的奶瓶上繪有角鬥士圖像,這說明當時獲勝的角鬥士就像現在的體育明星一樣,是非常受普通人所崇拜的。

角鬥士如此受民眾歡迎足以表明角鬥表演的風靡程度。連出身高貴的騎士、貴族甚至羅馬皇帝都羨慕獲勝角鬥士的榮耀,不少粉墨登場,投身角鬥表演。像臭名昭著的尼祿、卡里古拉和康茂德便是其中的典型,尤其康茂德對角鬥表演的痴迷程度更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他竟然搬到角鬥士營房裡去住,最終死在角鬥士營房裡。

實際上,角鬥表演很早就伴隨著羅馬人的擴張、征服傳播到羅馬文化所能波及的地區。到羅馬帝國時期,角鬥表演在羅馬境內更是無處不在。

角鬥士堪比現代明星,角鬥表演為何在羅馬如此盛行?

角鬥表演在古羅馬世界如此盛行,筆者認為,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經濟發展,財富積聚,政局穩定,社會繁榮

在羅馬長期的擴張戰爭中,土地、財富與奴隸的增加使羅馬經濟逐漸繁榮起來,也使羅馬社會經濟的性質發生了深刻變化,原來那個小農經濟、簡單純樸的羅馬慢慢地消失了,一個規模龐大的奴隸制經濟的羅馬出現了。長期的對外征服戰爭,使羅馬獲得了難以計數的戰俘奴隸,為奴隸制進一步發展和大規模地使用奴隸勞動提供了可能性。奴隸制經濟的發展與形成,使羅馬集聚了更多的社會財富。

奧古斯都建立帝國之後,羅馬社會處於一種政治、經濟全面發展的“黃金時期”,悠閒富足的生活環境使羅馬人具備了娛樂與競技的條件。伴隨著政治上的安定,經濟上呈現出繁榮景象。羅馬建設了四通八達的道路,消滅了海盜,保障了地中海上的水運交通,技術交流及城市和行省地位的提高促進了羅馬經濟的較快發展。

總之,經濟發展,財富急劇,政局穩定,社會繁榮為角鬥表演等競技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與社會環境。

角鬥士堪比現代明星,角鬥表演為何在羅馬如此盛行?

第二,道德滑坡,享樂成風

羅馬原本是個艱苦樸素、勤勞勇敢的民族,羅馬人傳統的美德也就是貧窮、勤勉的農民所普遍具有的美德。但隨著羅馬財富的急劇增長,奴隸制經濟的快速發展,尤其在對外擴張戰爭中,羅馬人接觸了希臘和東方世界,初次發現人可以生活得如此豪華,於是一些豪門貴族便滋生了享樂的念頭,開始模仿東方社會腐化墮落的生活方式,傳統的道德廉恥觀念開始被打破,羅馬人逐漸放棄了簡樸嚴肅的生活方式,瘋狂地追求享樂。“戰爭—掠奪—征服—統治—享樂成為這一時期羅馬人竭力遵循的法則”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羅馬貴族大規模舉辦包括角鬥表演在內的各種競技比賽,其實藉以顯示排場,光耀門庭。上行下效,羅馬普通民眾也鄙視勞動,整日無所事事,遊手好閒,他們的生活口號就是“麵包與競技”。在羅馬帝國一個小城鎮的人行道上,拼嵌著這樣一句話打獵、洗澡、遊戲、找樂子一一這就是人生。及時行樂、醉生夢死成為羅馬人的生動寫照。帝國時期,觀看角鬥是羅馬人追求奢華生活、顯示排場重要生活方式之一。

角鬥士堪比現代明星,角鬥表演為何在羅馬如此盛行?

第三,政治需要,“政府支持,民心所向”

羅馬統治者不惜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大興土木,興建眾多的劇場、競技場及浴場等公共娛樂設施,也是出於帝國政治的一種需要。

角鬥表演的盛行與政府的提倡、支持分不開的。從外省運來的廉價物品和成群的奴隸大量湧入羅馬,大量廉價的奴隸勞動排斥羅馬平民,他們也不願從事奴隸所從事的勞動,於是他們絕大多數成了無業可守的遊民,被稱之為“流氓無產者”,他們過著可憐的、半飢餓的生活,依靠貴族、政客們的施捨以及政府販濟生存。但是,這些流氓無產者卻享有進行政治鬥爭的權利,政府不得不向他們提供“麵包與競技”,以免發生騷動。

正如科瓦略夫所言“帝國取消了人民會議之後,便使羅馬的貧民失去了他們生活的主要來源之一—在選舉時出賣選票。但是城市的高級官吏,共和制度的這種殘餘認為自己的義務便是維持共和傳統,而為人民舉行觀覽和款待。對流氓無產階級的撫養和娛樂仍然是政治上的必要。元首本人懂得這種必要,因此他設立特別的官吏來組織各種觀覽物。”

羅馬統治者為羅馬平民舉辦包括角鬥表演在內的各種競技,一般都是免費的,即便收費的話,也是象徵性的,非常低廉。在競技場裡,羅馬平民可以看到羅馬統治者,甚至羅馬皇帝,羅馬統治者藉此機會獲得民眾好感。皇帝偶爾會下令賞賜給全體觀眾飽餐一頓,或者向觀眾散發禮品。羅馬統治者的大力支持與平民的娛樂需求,使角鬥表演得以盛行。

角鬥士堪比現代明星,角鬥表演為何在羅馬如此盛行?

第四,奴隸的社會地位低下

羅馬人之所以喜愛角鬥表演,“奴隸制和不合理的社會分層肯定有助於說明這一點”。

和其他奴隸社會一樣,在羅馬法律上,奴隸不是人,只是另一種家畜。羅馬奴隸主不把奴隸當人看待,而將奴隸看作一種會說話的工具或牲口,自己的一種財產、物品或商品。奴隸不僅可以當作商品、牲畜進行買賣,還可以像牲畜一樣進行大量集中養殖,然後進行出售。如同現在的養殖業一樣,正如科瓦略夫所言“羅馬的奴隸主們甚至用組織專門的奴隸繁殖場的辦法。狄奧多洛斯談到二世紀在西西里便有這樣的一些繁殖場存在。在這裡繁殖為了出售的奴隸,而奴隸主則在那裡成批地買進他們所需要的勞動力。”

由此可見,奴隸不僅沒有公民權,而且甚至根本就沒有什麼起碼的人權,奴隸主對奴隸有生殺大權,可以任意處置自己的奴隸甚至隨意殺死他們。奴隸主可以對奴隸任意拳打、鞭抽、鐵烙,或者將他們釘死在十字架上。當奴隸已經被榨盡血汗,病弱衰老的時候,奴隸主就把他們像農莊上的老牛、廢鐵、破車一樣拋棄,任其死亡。在羅馬人眼裡,位於羅馬社會最底層的奴隸的生命根本不值得去憐惜,只要快樂,他們不管奴隸的死活,而且他們從角鬥奴的流血死亡中獲得了無限的刺激、快樂與滿足。角鬥奴成為整個羅馬社會的一種娛樂工具。

角鬥士堪比現代明星,角鬥表演為何在羅馬如此盛行?

第五,民族心理,文化背景

羅馬人是一個尚武鬥勇的民族。西塞羅說過“羅馬人是一個嗜血的民族。羅馬帝國是通過公民軍隊的勝利而贏得的,屠殺是羅馬人的第二本性。因此在和平時期,羅馬人對血的渴望必須在某處得到滿足,在諸如羅馬圓形劇場的角鬥場上的大型比賽中羅馬人尋找滿足。”也許,說羅馬人嗜血成性有些言過其實,但多數羅馬人確實痴迷於血腥的角鬥、鬥獸甚至死刑執行表演。

作為一個窮兵默武的民族,羅馬人是一個崇尚暴力的民族。正如特納所言對我們當代人來說,暴力具有消極的道德含義,但對於羅馬人來說,暴力並沒有什麼消極的道德含義。實際上,暴力不是一種偶然的結果,也不是一種討厭的手段,暴力就是羅馬帝國本身。暴力代表一種明確的權力展示,這種權力展示使主流的社會思想引人注目。

對羅馬人來說,流血、暴力與死亡是他們急需的東西。一方面,羅馬人面臨著可怕的死亡率,因戰爭、疾病等因素,當時羅馬人的死亡率相當高,人們的平均壽命很短,不少羅馬人在30歲之前就死掉了,一些羅馬人不願意無意義地、平庸地死去,而想帶著榮耀與尊嚴死掉,角鬥士在角鬥場上做到了這一點。

角鬥士堪比現代明星,角鬥表演為何在羅馬如此盛行?

另一方面,作為窮兵默武的文化的社會成員,羅馬人以一種我們簡直無法理解的方式評價殺戮的藝術,殺戮是民族生存的一種手段。實際上,羅馬戰鬥的成功往往取決於個體士兵敢於肉搏的勇氣。這樣,普通公民用手殺死單個人的能力成為整個帝國賴以保存的一種技能。

不少學者認為羅馬人喜歡角鬥表演是與羅馬的尚武鬥勇的民族性格分不開的。羅馬人以英勇善戰求生存,求擴張。久而久之,羅馬人形成了不怕流血犧牲的民族性格。當羅馬通過對外擴張逐步發展壯大成為強盛的羅馬帝國時,角鬥表演也就逐步發展、盛行起來。角鬥表演顯然符合羅馬人好戰的秉性,羅馬民族長期進行征服、戰爭的事實和實踐說明羅馬人需要這種殘酷的帶有試驗效果的角鬥活動。即便在和平時期,羅馬統治者也想竭力保持羅馬人的尚武鬥勇精神,他們藉助血腥殘忍的角鬥來實現這個目的,這也是古羅馬角鬥盛行的原因之一。

在和平時期,角鬥表演實質上已成為戰爭、紀律和死亡的副產品,戰爭己演變成為一種以殘酷、暴力、流血和死亡的方式反覆進行的表演,以此來維持秩序。

在羅馬角鬥表演盛行時期,觀看角鬥表演不僅不被視為一種庸俗低級趣味的行為,而被看成是一種高尚的行為。羅馬的普通群眾,包括各個階層的人士,從皇帝、元老院貴族到騎士階層、普通的羅馬自由民,還有奴隸,甚至“包括獨身的修女,都以觀看角鬥士臨終的痛苦為樂。”。可見當時羅馬人對於這種娛樂的認同程度。

總的說來,羅馬人是一個尚武鬥勇、崇尚暴力、窮兵默武的民族,他們的生活始終與戰爭相聯,羅馬文化在某種程度上可謂戰爭文化。這種民族特性與文化背景使得他們自然而然地引進了角鬥表演,並使之發展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角鬥士堪比現代明星,角鬥表演為何在羅馬如此盛行?

第六,與羅馬的城市化、羅馬化不無關係

不少學者認為角鬥表演的盛行是古羅馬城市化、行省羅馬化的一種表現方式。到共和末期,羅馬已是一個城市化程度較高的國家。據統計,共和末年僅意大利的市鎮就有300多個。隨著城市的勃興,以血腥觀覽物、競技、賽馬、性淫樂等為主要內容的娛樂活動在城市市民中迅速發展起來。

角鬥表演主要在羅馬城市內舉辦,競技場的興建無疑促進了羅馬建築的發展,而羅馬建築的發展無疑又進一步促進了羅馬的城市化。羅馬建築不僅僅是一種建築結構,而且是羅馬帝國權力的象徵。

角鬥表演也並非一種簡單的血腥、刺激的遊戲或比賽,也是羅馬帝國權力的一種展示。角鬥表演強化了羅馬公民的國家意識,鞏固和促進了羅馬各行省的羅馬化。

角鬥士堪比現代明星,角鬥表演為何在羅馬如此盛行?

第七,角鬥表演的自身魅力

血腥、殘酷的角鬥表演,在當代人看來慘不忍睹,滅絕人性。但對於古羅馬人卻有著擋不住的魅力,具有很高的觀賞性、強烈的刺激性。死亡是角鬥表演的一大看點,可謂“沒有死亡,角鬥便沒有了吸引力”

角鬥表演的非凡魅力可以從下面的事例中得到較好的說明。公元前170年,敘利亞國王安條克四世自封為“超神”,整天幻想著征服文明世界,起初,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是不久他就被羅馬人打敗。並且成了羅馬人的人質,在羅馬,他喜歡上了角鬥表演。

當他返回敘利亞首都後,便開始舉辦角鬥表演,最初,人們並不喜歡這種奇怪而血腥的打殺。後來,敘利亞人逐漸喜歡上了角鬥表演。而且,一些志願者踴躍報名參加表演。不久,敘利亞也興起了角鬥表演的熱潮。

100年後,羅馬將軍路卡盧斯在整個亞細亞行省的主要城市進行角鬥表演活動,在希臘地區也是如此,不定期的角鬥表演在各個城市展開。於是,除了希臘之外,矩形的羅馬式的廣場在羅馬世界各地出現,為了舉辦角鬥比賽的競技場也紛紛建造,至今留下遺蹟,譬如,早在奧古斯都時期,在卡里亞的尼薩城和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城,都建有圓形競技場。

角鬥士堪比現代明星,角鬥表演為何在羅馬如此盛行?

古希臘科林斯陶器工人擅長描繪角鬥表演場面,他們因而成了許多東方西亞等地市場的熱門工人,這足以說明角鬥活動在其他地區的傳播與盛行。這充分顯示了角鬥表演的獨特魅力。

由此可見,角鬥表演在古羅馬境內的盛行是眾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角鬥表演絕非一種簡單孤立的血腥娛樂活動,它與羅馬的經濟、政治、文化、民族心理等都有著密切的聯繫。

參考文獻:

魏茂營《古羅馬角鬥研究》

楊共樂《羅馬史綱要》

朱龍華《羅馬文化與古典傳統》

李長林《古羅馬興衰時期的社會道德》

高福進《羅馬角鬥士起源與興衰》

韓志芳《角鬥士——古羅馬體育的異化》

角鬥士堪比現代明星,角鬥表演為何在羅馬如此盛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