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永瑞|大味至淡

烙餅 美文 看晉中 2019-02-08

是人就得食人間煙火,是俗人就離不開五穀雜糧。如今人們已經從純粹的果腹向挑動味蕾的追求道路上越走越遠。在大街上形形色色的商店酒肆,唯獨不缺的就是飯店,或大或小,或豪華或質樸,或多樣或簡單。隨著交通和信息的繁榮,各地的特色餐飲也再不侷限於當地,人們本著嚐嚐鮮的心理,竟然也能使一個新開的飯店火上一兩個月。

範永瑞|大味至淡

我本身不是一個對吃特別講究的人,甚至有點隨便。沒有什麼忌口的吃的,但是也沒有嗜食的食物,再好的宴席也只是一個盤子裡的食物夾上幾筷子,別人在宴席之尾都是忙著擦嘴揉肚子,我卻在那等著最後一盆湯麵,基本上湯麵才能讓我有感受的吃飽的感覺。說出來不怕大家笑話,有一個我朋友結婚,我硬生生的把一盆湯麵全吃了,湯都喝的乾乾淨淨,旁邊一個大爺一看忍不住稱讚:後生好飯量了,再咥盆兒(面)?我連連擺手。從那以後,一般能推掉的事宴就推掉不去,即使去也是象徵性的舀一小碗,餓呼呼的就上回事宴了。怕吃相不好讓自己覺得丟人。

如果說非要讓我說一個特別偏好的食物,我就喜歡拌湯,不僅愛吃,自己也會做,無奈手藝不長進,只能是“不管生的熟的,就吃了口熱的”。即使這樣,仍舊樂此不疲的拌拌湯,從不覺得有吃膩的感覺。

範永瑞|大味至淡

臘月初七有幸到老康稼烙餅拌湯村去蹭了一頓飯,飯菜很豐盛,老闆也很用心的照顧到每個人的口味。菜品很新鮮,也沒有像某些大飯店一樣去費工費時的擺一些花裡胡哨光能看不能吃的造型,一切很自然,就像來遠的山水,沒有刻意的開發,沒有刻意的雕琢。菜品自帶的色香味足以觸動舌尖的神經。吃到嘴裡的是食材的本味,而不是滿嘴的調料味,不是撲口的麻辣味,不是漫舌漫牙的油鹽味;有的只是醃漬(如酸嘰白菜)的陳年香,現煎(如煎灌腸)的焦黃香,滷製(如自制滷肉)的入口香,蒸制(如熱蛋卷)的撲鼻香……味道一如家裡的老味道——鹽不重,辣不重,醬不重,油正好。

範永瑞|大味至淡

範永瑞|大味至淡

範永瑞|大味至淡

範永瑞|大味至淡

爺爺年輕時走南闖北,走過的地方可謂不少,見識可謂不短,和老友們在一起閒聊時總會說:全國吃遍,就數祁太二縣。小時候對這方面的感觸不深,總是嫌媽媽調的味淡,呼呼嚕嚕一碗麵吃完,便該幹嘛幹嘛去了,甚至剛吃了就忘了吃了些啥。後來上大學去了西安,陝味偏辣,慢慢的竟然喜歡上吃飯無辣不歡。兜兜轉轉,轉了一圈又回了祁縣,對於吃食,再也無暇認真顧及。

範永瑞|大味至淡

有位中醫跟我說過,他說人一天有兩件事一定要認真對待,一個是吃飯一個是排便。但似乎不僅僅是我,正在讀文章的你相信也曾經沒有認真對待過。我們平常的食物在第一口的重味,後面都在咀嚼,吃完沒有回味。今天在老康稼,不鹹不辣的飯好像成為一股清流,似乎這是今年第二次感覺吃飯是一種享受食物的美感(第一次是在一座寺廟裡吃齋飯)。拌湯里加入了一種油炸的山韭花,山野鄙俗,回味不僅僅只在脣齒。老人們常說:十個廚子九個甜(這裡的甜不是味道甜,而是不加任何佐料的自然的味道),還有一個忘了放鹹鹽。廚師做菜如常人做事,大道至簡,大味至淡。

老天爺既然賞給我們一日三餐,就讓我們放下負擔,放下娛樂,放下心思,去認認真真的體驗飯菜的自然香味。烙餅裡乾坤大,拌湯裡日月長,把慾望暫放一時,不忘吃飯的初心。

範永瑞|大味至淡

最美祁縣微信公眾平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