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場上,炮兵是存活率較高的兵種嗎?

戰爭的勝利總是以人的生命為代價的。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有近2億人因為戰爭而失去了生命。在參戰的一線部隊中,陸、海、空諸兵種以陸軍的傷亡最為慘烈。那麼在陸軍中,哪個兵種存活率最高呢?

在戰場上,炮兵是存活率較高的兵種嗎?

陸軍的一線作戰部隊包括步兵、裝甲兵、炮兵等。在這其中炮兵屬於配屬兵種。步兵和裝甲兵則是正面對抗的主要力量。

在戰場上,炮兵是存活率較高的兵種嗎?

在戰爭中總是以打擊敵方的有生力量,摧毀其指揮體系為首要目標,因此在戰中按照目標的重要地位和威脅程度,打擊的先後順序一般為:敵指揮所、通信樞紐、空中力量、遠程攻擊力量、裝甲部隊、步兵等。從這個順序看好像步兵和裝甲兵在戰場中的成活率最高,其實不然。

在戰場上,炮兵是存活率較高的兵種嗎?

步兵作為陸軍的主要兵種和主要力量,是攻堅作戰的有生力量,且直面敵軍,因此傷亡率是最高的。二戰期間美軍的步兵傷亡率為18.5%,海灣戰爭中的陣亡率為22%。

在戰場上,炮兵是存活率較高的兵種嗎?

裝甲兵是坦克兵的正式稱謂。在一戰後期問世,並逐步裝備部隊,二戰中大放光彩,被稱為“陸戰之王”。二戰中德軍最早將坦克集中使用,並形成了著名的“閃電戰”戰法。而在著名的庫爾斯克會戰中,德軍出動了2928輛坦克,蘇軍更是出動了5128輛坦克投入戰鬥。

在戰場上,炮兵是存活率較高的兵種嗎?

二戰時期裝甲兵是最安全的兵種,陣亡率只有3%。二戰後,針對坦克的反裝甲武器層出不窮,在矛與盾的對抗中矛佔據了上風。裝甲兵不再是最安全的兵種,反而成為被集中火力優先照顧的集火目標。車程戰爭中,一發RPG炮彈就能擊毀一輛造價昂貴的T-80。而海灣戰爭中,裝甲兵更是貢獻了14%的傷亡率。若從步兵和裝甲兵數量上分析,人均傷亡率裝甲兵和步兵應該是不相上下的。

在戰場上,炮兵是存活率較高的兵種嗎?

炮兵自問世以來,一直是戰爭的嬌子,被譽為“戰爭之神”,同時也是重點打擊的集火目標。炮兵可分為直瞄火炮和間瞄火炮兩種。作為配屬支援打擊力量,以營、連為單位,形成不同的集火炮兵群。

在戰場上,炮兵是存活率較高的兵種嗎?

炮兵有幾個和步兵與坦克兵不同的顯著特點。

首先是隱蔽性。

炮兵一直是敵方打擊的重要目標,因此隱蔽就排在了首位。炮兵在選擇炮陣地時,會選擇較多的地方作為基本陣地、一般陣地、臨時陣地和假陣地等,而這相互之間是可以隨時轉換的。在佔領炮陣地後會利用地形特點構築掩體,進行必要的偽裝,以防止敵軍的偵查和打擊。

在戰場上,炮兵是存活率較高的兵種嗎?

其次是安全性。

除直瞄火炮外,間瞄火炮會根據射程的遠近,在步兵和坦克兵之後幾公里甚至十幾公里相對安全和隱蔽的位置,設置炮陣地。且由於炮兵應對外界的打擊能力不強,因此炮兵陣地一般都會有保障分隊,負責安全警戒,防止敵軍的突襲。

在戰場上,炮兵是存活率較高的兵種嗎?

第三,實效性。

炮兵佔領陣地,完成作戰任務,撤離炮陣地,一般不超過30分鐘。且炮陣地的設置必須有良好的進出路,也就是說要“快打快撤”,“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在戰場上,炮兵是存活率較高的兵種嗎?

第四機動性。

火炮自誕生之日起,就享受著與其他步兵不同的待遇。從最早的牛車、馬車拖拽到牽引車牽引,再到自行火炮。炮兵的機動能力越來越強,且炮兵正在由自行火炮替代牽引火炮的道路上發展。因此,機動性能更強,受地形的影響更小,隱蔽性也更突出。

在戰場上,炮兵是存活率較高的兵種嗎?

綜上所述,對炮兵我們可以總結為:在戰場的後方,受到重重保護,機動能力強,且遵循“打了就跑”的原則。因此,生存能力大幅提高。

在海灣戰爭作為作戰部隊的炮兵傷亡率,和後勤保障的工程兵,衛生兵等傷亡率一致,僅為3%。

在戰場上,炮兵是存活率較高的兵種嗎?

現代戰爭已不再是傳統的面對面的模式,而是發展為地-空-網一體聯合作戰,並更注重信息化的能力。戰場前、後方概念已不再明顯,只要開戰,一切皆是前線。取得戰爭勝利的因素也更加複雜多變,但“保存自己,打擊敵人”仍然是取勝的法寶之一,而且決定戰爭勝利的因素,最終仍然是“人”。

在戰場上,炮兵是存活率較高的兵種嗎?

戰爭是殘忍血腥的!我們厭惡戰爭,但絕不畏懼它!為了國家,為了人民,為了自己,我們敢戰必勝!

在戰場上,炮兵是存活率較高的兵種嗎?

願世界和平!願地球村永遠祥和安寧!

炮兵是一線部隊中存活率最高的兵種,你怎麼看呢?

在戰場上,炮兵是存活率較高的兵種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