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懂得勤儉,是李兆基對創業者的忠告

一定要懂得勤儉,是李兆基對創業者的忠告

將“寸土必爭”用到極致的那個老人,終於想退休了。

文 / 華商韜略 畢亞軍 羊豆豆

91歲的李兆基是至今為止於全球財富排行中佔位最高的華人企業家。在1995、1996、1997年的《福布斯》富豪榜上,他連續三年成為華人首富、亞洲首富,並居全球第四的高位。

若從7歲接觸生意開始算,他已有整整84年的工齡。

李兆基成功的四大法則:一是刻苦耐勞,勤奮努力;二是經濟未定,不宜早婚;三是有了第一桶金,就以錢賺錢;四是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一定要懂得勤儉,是李兆基對創業者的忠告。他說“小富由儉是至理名言,因為第一筆本錢最重要,有了它作為基石,才易於成功”。而有了第一筆錢之後,則要繼續用錢賺錢。

他還有句名言:“細生意怕食不怕息,大生意怕息不怕食。”

意思是,做小生意最重要的是勤力,艱苦奮鬥,不能把時間及金錢用在吃喝應酬上。

做大生意,吃喝應酬則無所謂,最緊要是計算精確。因為生意大,出入的利息,多一分少一分都很重要。因此,他還有個人人稱道的外號——“鐵算盤”:對集團屬下的業務,以及轄下的地盤、面積、價格、可供發展什麼副業,都瞭如指掌。

李兆基1928年生於廣東順德一個富裕家庭,因在家中排行第四,被香港人稱為“四叔”。

經營一門生意,一定要懂得這門生意的關鍵並掌握核心,是李兆基10來歲就已悟出並實踐的道理。當時——

七八歲就被父親安排進家中金鋪學習生意的他,發現僱來的鍊金師經常“偷金”,於是建議父親採取措施。但父親非但沒處罰那個師傅,還要他就此打住話題。

理由是:這個師傅掌握了鍊金的核心技術,離了他金鋪的鍊金生意做不成。

李兆基沒有直接反駁父親,但自作主張地展開了行動。

他和鍊金師傅打成一片,暗地裡學習他的手藝,並很快學會了整套本事。

當鍊金師傅又一次伸手,李兆基將其抓了個現行,理直氣壯地要採取懲罰措施。對方果然以不幹了為由要挾他,他則大方地說:

這樣最好,反正你會的我已經都會。

1948年,20歲的李兆基在戰亂中帶著1000塊大洋隻身前往香港,從黃金買賣開端,一步步將生意拓展到外幣找換和貿易,並在積累到第一桶金之後,全情投入地產業,直到如今。

看得遠,謀得透,算得準,做得精,是李兆基在地產業成功的祕訣。

1973年4月,香港股市驟然瘋狂下瀉,地產市場隨之暗淡。李兆基卻認定這是收購土地的黃金時期,於當年7月成立恆基兆業並借殼永泰上市,猛踩油門加大地產發展。

1976年他聯合好友鄭裕彤、李嘉誠以及郭得勝,以2060萬元港幣投得沙田第一城項目。此後不到10年,該項目的投資回報便已超過1000倍。這次合作的四家地產企業(長江實業、新鴻基、恆基兆業、新世界),則在此後並肩崛起成為香港地產界的四大天王,而且,這也是四大天王同食一個項目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李兆基的謀得透,算得準,做得精,讓恆基兆業總能推出因地制宜的產品,並以良好管理、低成本控制,以及薄利多銷的策略著稱於市場。

在香港做地產,最難的是土地的獲得。

李兆基獲取土地的辦法也與眾不同。他很少參加政府的土地拍賣,但總有辦法買到地盤,而且質優價廉。這主要得益於他的兩大法寶。

第一是購入“乙種換地權益書”。

當年,港府徵收新界的農用地作發展用途,是先用換地權益書向農民們分批收地,等政府有可建房屋土地集中撥付時才與其交換。

這讓很多希望立即套現的農民在政府換地令之前,拿著換地權益書無計可施。

李兆基就以現金購入他們持有的換地權益書,既受歡迎,又價錢便宜。

等政府一宣佈開發計劃,他買得的大量權益書就變成了可發展的地皮。

第二種購地辦法,則是龐大的系統工程——舊樓改建。買下黃金地帶的舊樓,在舊地蓋新樓。

這種辦法一舉多得,發展商得利、市容煥新、舊業主套現、政府增加稅收,但卻十分辛苦,因為單獨收購一個小物業(一戶)並不能支持一個地產項目的發展計劃,所以恆基兆業還練出一個絕活——並樓:通過向某個目標地盤上的多個業主收購物業,湊零為整,得來土地。

為了收到舊樓,李兆基常佈下天羅地網,除面向香港外,還到在港留有物業的僑民移居地找樓買。並樓極其艱辛複雜,一個業主不賣就會滿盤皆輸,但恆基兆業卻對此情有獨鍾,幾十年來,並樓無數,並因此留下一句名言:

“寸土必爭”。

——END——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