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8日,看到了快男超女在合唱吧300重聚的消息,想起了選秀剛興起的那些年。

2005年,一檔名叫《超級女聲》的選秀綜藝席捲了全國。


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等人的成功,使人們對於“明星”這個詞不像以前一樣的敬畏,也不像以前一樣遙不可及。

從那以後,越來越多的選秀節目應運而生,也有越來越多的普通老百姓成為了明星。

有人蔘加選秀後一夜成名,直到今天在娛樂圈都有著自己的一定地位。

也有人蔘加後並沒有一炮而紅,而是默默無聞了一段時間後,因為某個契機突然火了起來。

當然,也有人在火了之後不久便被遺忘的一乾二淨。


01

選秀元年

帥哥美女的時代


提到選秀元年,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2005年的《超級女聲》。

也有部分人知道,在李宇春之前,還有一個叫做安又琪的冠軍、一個叫做張含韻的可愛小妹妹。

但是實際上,真正的選秀元年是在2003年,始於湖南衛視一檔叫做《超級男聲》的節目。


"

7月28日,看到了快男超女在合唱吧300重聚的消息,想起了選秀剛興起的那些年。

2005年,一檔名叫《超級女聲》的選秀綜藝席捲了全國。


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等人的成功,使人們對於“明星”這個詞不像以前一樣的敬畏,也不像以前一樣遙不可及。

從那以後,越來越多的選秀節目應運而生,也有越來越多的普通老百姓成為了明星。

有人蔘加選秀後一夜成名,直到今天在娛樂圈都有著自己的一定地位。

也有人蔘加後並沒有一炮而紅,而是默默無聞了一段時間後,因為某個契機突然火了起來。

當然,也有人在火了之後不久便被遺忘的一乾二淨。


01

選秀元年

帥哥美女的時代


提到選秀元年,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2005年的《超級女聲》。

也有部分人知道,在李宇春之前,還有一個叫做安又琪的冠軍、一個叫做張含韻的可愛小妹妹。

但是實際上,真正的選秀元年是在2003年,始於湖南衛視一檔叫做《超級男聲》的節目。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2003年8月,上海天娛推出了《超級男聲》,“大型無門檻音樂選秀節目”是它的標籤,本以為通過這個標籤能夠拉近百姓與明星的距離,但是結果還是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人們對於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的快,在很多人的思想觀念裡,“明星”這個詞離他們還是太遠太遠。

或者說,人們還並沒有做好準備迎接一個新的時代的來臨。

於是這個節目並沒有火起來,也沒有多少人知道。

而參加了那一屆的選手,也基本上都淡出了娛樂圈,並沒有獲得太好的發展。

"

7月28日,看到了快男超女在合唱吧300重聚的消息,想起了選秀剛興起的那些年。

2005年,一檔名叫《超級女聲》的選秀綜藝席捲了全國。


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等人的成功,使人們對於“明星”這個詞不像以前一樣的敬畏,也不像以前一樣遙不可及。

從那以後,越來越多的選秀節目應運而生,也有越來越多的普通老百姓成為了明星。

有人蔘加選秀後一夜成名,直到今天在娛樂圈都有著自己的一定地位。

也有人蔘加後並沒有一炮而紅,而是默默無聞了一段時間後,因為某個契機突然火了起來。

當然,也有人在火了之後不久便被遺忘的一乾二淨。


01

選秀元年

帥哥美女的時代


提到選秀元年,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2005年的《超級女聲》。

也有部分人知道,在李宇春之前,還有一個叫做安又琪的冠軍、一個叫做張含韻的可愛小妹妹。

但是實際上,真正的選秀元年是在2003年,始於湖南衛視一檔叫做《超級男聲》的節目。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2003年8月,上海天娛推出了《超級男聲》,“大型無門檻音樂選秀節目”是它的標籤,本以為通過這個標籤能夠拉近百姓與明星的距離,但是結果還是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人們對於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的快,在很多人的思想觀念裡,“明星”這個詞離他們還是太遠太遠。

或者說,人們還並沒有做好準備迎接一個新的時代的來臨。

於是這個節目並沒有火起來,也沒有多少人知道。

而參加了那一屆的選手,也基本上都淡出了娛樂圈,並沒有獲得太好的發展。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第一屆《超級男聲》冠軍餘銘軒




湖南衛視沒有放棄,他們開始尋找著節目不火的原因。

在他們的眼裡,這種接地氣的選秀節目一定會成為未來音樂娛樂綜藝的發展趨勢,在反思後,他們推出了《超級女聲》。

毫無疑問,這次的嘗試是成功的。

2004年的第一屆《超級女聲》在國內掀起了一陣風潮,安又琪、張含韻等普通女孩從萬千少女中脫穎而出。




"

7月28日,看到了快男超女在合唱吧300重聚的消息,想起了選秀剛興起的那些年。

2005年,一檔名叫《超級女聲》的選秀綜藝席捲了全國。


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等人的成功,使人們對於“明星”這個詞不像以前一樣的敬畏,也不像以前一樣遙不可及。

從那以後,越來越多的選秀節目應運而生,也有越來越多的普通老百姓成為了明星。

有人蔘加選秀後一夜成名,直到今天在娛樂圈都有著自己的一定地位。

也有人蔘加後並沒有一炮而紅,而是默默無聞了一段時間後,因為某個契機突然火了起來。

當然,也有人在火了之後不久便被遺忘的一乾二淨。


01

選秀元年

帥哥美女的時代


提到選秀元年,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2005年的《超級女聲》。

也有部分人知道,在李宇春之前,還有一個叫做安又琪的冠軍、一個叫做張含韻的可愛小妹妹。

但是實際上,真正的選秀元年是在2003年,始於湖南衛視一檔叫做《超級男聲》的節目。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2003年8月,上海天娛推出了《超級男聲》,“大型無門檻音樂選秀節目”是它的標籤,本以為通過這個標籤能夠拉近百姓與明星的距離,但是結果還是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人們對於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的快,在很多人的思想觀念裡,“明星”這個詞離他們還是太遠太遠。

或者說,人們還並沒有做好準備迎接一個新的時代的來臨。

於是這個節目並沒有火起來,也沒有多少人知道。

而參加了那一屆的選手,也基本上都淡出了娛樂圈,並沒有獲得太好的發展。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第一屆《超級男聲》冠軍餘銘軒




湖南衛視沒有放棄,他們開始尋找著節目不火的原因。

在他們的眼裡,這種接地氣的選秀節目一定會成為未來音樂娛樂綜藝的發展趨勢,在反思後,他們推出了《超級女聲》。

毫無疑問,這次的嘗試是成功的。

2004年的第一屆《超級女聲》在國內掀起了一陣風潮,安又琪、張含韻等普通女孩從萬千少女中脫穎而出。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第一屆《超級女聲》冠軍安又琪




同樣在2004年,東方衛視舉辦了一檔叫做《我型我秀》的節目。

第一屆的冠軍是一個22歲小夥子,他叫張傑。


2005年,嚐到了甜頭的湖南衛視繼續推出了新一屆的《超級女聲》。

而這屆的《超級女聲》,火遍了半片天,正式把“普通人變明星”這個概念帶向了全國。

那個夏天,沒有人不知道《超級女聲》,也沒有人不知道李宇春。

在那個網絡並不發達的時代,能有一個節目做到這個效果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成功。




"

7月28日,看到了快男超女在合唱吧300重聚的消息,想起了選秀剛興起的那些年。

2005年,一檔名叫《超級女聲》的選秀綜藝席捲了全國。


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等人的成功,使人們對於“明星”這個詞不像以前一樣的敬畏,也不像以前一樣遙不可及。

從那以後,越來越多的選秀節目應運而生,也有越來越多的普通老百姓成為了明星。

有人蔘加選秀後一夜成名,直到今天在娛樂圈都有著自己的一定地位。

也有人蔘加後並沒有一炮而紅,而是默默無聞了一段時間後,因為某個契機突然火了起來。

當然,也有人在火了之後不久便被遺忘的一乾二淨。


01

選秀元年

帥哥美女的時代


提到選秀元年,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2005年的《超級女聲》。

也有部分人知道,在李宇春之前,還有一個叫做安又琪的冠軍、一個叫做張含韻的可愛小妹妹。

但是實際上,真正的選秀元年是在2003年,始於湖南衛視一檔叫做《超級男聲》的節目。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2003年8月,上海天娛推出了《超級男聲》,“大型無門檻音樂選秀節目”是它的標籤,本以為通過這個標籤能夠拉近百姓與明星的距離,但是結果還是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人們對於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的快,在很多人的思想觀念裡,“明星”這個詞離他們還是太遠太遠。

或者說,人們還並沒有做好準備迎接一個新的時代的來臨。

於是這個節目並沒有火起來,也沒有多少人知道。

而參加了那一屆的選手,也基本上都淡出了娛樂圈,並沒有獲得太好的發展。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第一屆《超級男聲》冠軍餘銘軒




湖南衛視沒有放棄,他們開始尋找著節目不火的原因。

在他們的眼裡,這種接地氣的選秀節目一定會成為未來音樂娛樂綜藝的發展趨勢,在反思後,他們推出了《超級女聲》。

毫無疑問,這次的嘗試是成功的。

2004年的第一屆《超級女聲》在國內掀起了一陣風潮,安又琪、張含韻等普通女孩從萬千少女中脫穎而出。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第一屆《超級女聲》冠軍安又琪




同樣在2004年,東方衛視舉辦了一檔叫做《我型我秀》的節目。

第一屆的冠軍是一個22歲小夥子,他叫張傑。


2005年,嚐到了甜頭的湖南衛視繼續推出了新一屆的《超級女聲》。

而這屆的《超級女聲》,火遍了半片天,正式把“普通人變明星”這個概念帶向了全國。

那個夏天,沒有人不知道《超級女聲》,也沒有人不知道李宇春。

在那個網絡並不發達的時代,能有一個節目做到這個效果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成功。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李宇春登上《時代》雜誌封面




毫不誇張的說,超女的成功,李宇春至少佔了其中一半的功勞。

要知道,在此之前人們對於明星的印象,一直停留在男的帥女的美的階段。

其他市面上的大部分節目以及主流的明星,包括第一屆《超級女聲》,選出來的明星大都是帥哥美女。

第二屆超女則反其道而行,“中性美”流行起來。

李宇春的出現,使人們見到了一種幾乎從沒見過的美的形式,自然就會引起討論。

那時候的各大討論平臺,大量李宇春的金句開始出現

不僅僅是李宇春,亞軍周筆暢也是偏中性的打扮。




在決賽中,傳統類型的張靚穎僅僅獲得了135萬票,距離亞軍周筆暢足足有近200萬票的差距,而周筆暢距離李宇春僅有不到30萬的差距。

如果單獨論唱功的話,我覺得張靚穎反而是最強的那個。




"

7月28日,看到了快男超女在合唱吧300重聚的消息,想起了選秀剛興起的那些年。

2005年,一檔名叫《超級女聲》的選秀綜藝席捲了全國。


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等人的成功,使人們對於“明星”這個詞不像以前一樣的敬畏,也不像以前一樣遙不可及。

從那以後,越來越多的選秀節目應運而生,也有越來越多的普通老百姓成為了明星。

有人蔘加選秀後一夜成名,直到今天在娛樂圈都有著自己的一定地位。

也有人蔘加後並沒有一炮而紅,而是默默無聞了一段時間後,因為某個契機突然火了起來。

當然,也有人在火了之後不久便被遺忘的一乾二淨。


01

選秀元年

帥哥美女的時代


提到選秀元年,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2005年的《超級女聲》。

也有部分人知道,在李宇春之前,還有一個叫做安又琪的冠軍、一個叫做張含韻的可愛小妹妹。

但是實際上,真正的選秀元年是在2003年,始於湖南衛視一檔叫做《超級男聲》的節目。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2003年8月,上海天娛推出了《超級男聲》,“大型無門檻音樂選秀節目”是它的標籤,本以為通過這個標籤能夠拉近百姓與明星的距離,但是結果還是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人們對於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的快,在很多人的思想觀念裡,“明星”這個詞離他們還是太遠太遠。

或者說,人們還並沒有做好準備迎接一個新的時代的來臨。

於是這個節目並沒有火起來,也沒有多少人知道。

而參加了那一屆的選手,也基本上都淡出了娛樂圈,並沒有獲得太好的發展。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第一屆《超級男聲》冠軍餘銘軒




湖南衛視沒有放棄,他們開始尋找著節目不火的原因。

在他們的眼裡,這種接地氣的選秀節目一定會成為未來音樂娛樂綜藝的發展趨勢,在反思後,他們推出了《超級女聲》。

毫無疑問,這次的嘗試是成功的。

2004年的第一屆《超級女聲》在國內掀起了一陣風潮,安又琪、張含韻等普通女孩從萬千少女中脫穎而出。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第一屆《超級女聲》冠軍安又琪




同樣在2004年,東方衛視舉辦了一檔叫做《我型我秀》的節目。

第一屆的冠軍是一個22歲小夥子,他叫張傑。


2005年,嚐到了甜頭的湖南衛視繼續推出了新一屆的《超級女聲》。

而這屆的《超級女聲》,火遍了半片天,正式把“普通人變明星”這個概念帶向了全國。

那個夏天,沒有人不知道《超級女聲》,也沒有人不知道李宇春。

在那個網絡並不發達的時代,能有一個節目做到這個效果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成功。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李宇春登上《時代》雜誌封面




毫不誇張的說,超女的成功,李宇春至少佔了其中一半的功勞。

要知道,在此之前人們對於明星的印象,一直停留在男的帥女的美的階段。

其他市面上的大部分節目以及主流的明星,包括第一屆《超級女聲》,選出來的明星大都是帥哥美女。

第二屆超女則反其道而行,“中性美”流行起來。

李宇春的出現,使人們見到了一種幾乎從沒見過的美的形式,自然就會引起討論。

那時候的各大討論平臺,大量李宇春的金句開始出現

不僅僅是李宇春,亞軍周筆暢也是偏中性的打扮。




在決賽中,傳統類型的張靚穎僅僅獲得了135萬票,距離亞軍周筆暢足足有近200萬票的差距,而周筆暢距離李宇春僅有不到30萬的差距。

如果單獨論唱功的話,我覺得張靚穎反而是最強的那個。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季軍張靚穎




在網絡不發達的那個時代,很多人究其一生也見不到什麼帥哥美女,在普通老百姓中誕生出一批俊男靚女,能滿足許多人的好奇心。

在選秀初期的時代,帥哥美女幾乎已經成為了主基調。



02

實力唱將的春天

選秀的黃金時代


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開始越來越普及並且方便,很多信息都可以通過網絡直接獲得。

這時的人們不僅對帥哥美女型的明星產生了審美疲勞,在藝術方面的品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而各大選秀節目依舊走著老路子,沒有創新的他們熱度也逐漸的消退。

直到2012年,一檔名叫《中國好聲音》的節目的出現,開啟了全新的“盲選”模式。

所謂盲選,就是在確定晉級前,看不到選手的面容、身材等任何信息,是否晉級全由唱功決定。


"

7月28日,看到了快男超女在合唱吧300重聚的消息,想起了選秀剛興起的那些年。

2005年,一檔名叫《超級女聲》的選秀綜藝席捲了全國。


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等人的成功,使人們對於“明星”這個詞不像以前一樣的敬畏,也不像以前一樣遙不可及。

從那以後,越來越多的選秀節目應運而生,也有越來越多的普通老百姓成為了明星。

有人蔘加選秀後一夜成名,直到今天在娛樂圈都有著自己的一定地位。

也有人蔘加後並沒有一炮而紅,而是默默無聞了一段時間後,因為某個契機突然火了起來。

當然,也有人在火了之後不久便被遺忘的一乾二淨。


01

選秀元年

帥哥美女的時代


提到選秀元年,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2005年的《超級女聲》。

也有部分人知道,在李宇春之前,還有一個叫做安又琪的冠軍、一個叫做張含韻的可愛小妹妹。

但是實際上,真正的選秀元年是在2003年,始於湖南衛視一檔叫做《超級男聲》的節目。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2003年8月,上海天娛推出了《超級男聲》,“大型無門檻音樂選秀節目”是它的標籤,本以為通過這個標籤能夠拉近百姓與明星的距離,但是結果還是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人們對於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的快,在很多人的思想觀念裡,“明星”這個詞離他們還是太遠太遠。

或者說,人們還並沒有做好準備迎接一個新的時代的來臨。

於是這個節目並沒有火起來,也沒有多少人知道。

而參加了那一屆的選手,也基本上都淡出了娛樂圈,並沒有獲得太好的發展。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第一屆《超級男聲》冠軍餘銘軒




湖南衛視沒有放棄,他們開始尋找著節目不火的原因。

在他們的眼裡,這種接地氣的選秀節目一定會成為未來音樂娛樂綜藝的發展趨勢,在反思後,他們推出了《超級女聲》。

毫無疑問,這次的嘗試是成功的。

2004年的第一屆《超級女聲》在國內掀起了一陣風潮,安又琪、張含韻等普通女孩從萬千少女中脫穎而出。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第一屆《超級女聲》冠軍安又琪




同樣在2004年,東方衛視舉辦了一檔叫做《我型我秀》的節目。

第一屆的冠軍是一個22歲小夥子,他叫張傑。


2005年,嚐到了甜頭的湖南衛視繼續推出了新一屆的《超級女聲》。

而這屆的《超級女聲》,火遍了半片天,正式把“普通人變明星”這個概念帶向了全國。

那個夏天,沒有人不知道《超級女聲》,也沒有人不知道李宇春。

在那個網絡並不發達的時代,能有一個節目做到這個效果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成功。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李宇春登上《時代》雜誌封面




毫不誇張的說,超女的成功,李宇春至少佔了其中一半的功勞。

要知道,在此之前人們對於明星的印象,一直停留在男的帥女的美的階段。

其他市面上的大部分節目以及主流的明星,包括第一屆《超級女聲》,選出來的明星大都是帥哥美女。

第二屆超女則反其道而行,“中性美”流行起來。

李宇春的出現,使人們見到了一種幾乎從沒見過的美的形式,自然就會引起討論。

那時候的各大討論平臺,大量李宇春的金句開始出現

不僅僅是李宇春,亞軍周筆暢也是偏中性的打扮。




在決賽中,傳統類型的張靚穎僅僅獲得了135萬票,距離亞軍周筆暢足足有近200萬票的差距,而周筆暢距離李宇春僅有不到30萬的差距。

如果單獨論唱功的話,我覺得張靚穎反而是最強的那個。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季軍張靚穎




在網絡不發達的那個時代,很多人究其一生也見不到什麼帥哥美女,在普通老百姓中誕生出一批俊男靚女,能滿足許多人的好奇心。

在選秀初期的時代,帥哥美女幾乎已經成為了主基調。



02

實力唱將的春天

選秀的黃金時代


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開始越來越普及並且方便,很多信息都可以通過網絡直接獲得。

這時的人們不僅對帥哥美女型的明星產生了審美疲勞,在藝術方面的品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而各大選秀節目依舊走著老路子,沒有創新的他們熱度也逐漸的消退。

直到2012年,一檔名叫《中國好聲音》的節目的出現,開啟了全新的“盲選”模式。

所謂盲選,就是在確定晉級前,看不到選手的面容、身材等任何信息,是否晉級全由唱功決定。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中國好聲音》盲選模式




第一屆的好聲音可以說是開創了國內下一個階段選秀的模式,大量的選秀節目開始使用“盲選”的模式。

“盲選”的出現,改變了整個國內的選秀行業,相貌平平卻實力超群的歌手終於有了出頭的機會。

比如第一季中的吳莫愁,曾經在地鐵站的廣告嚇哭過小朋友,網上對其最多的評論也是關於其相貌不符合傳統審美,但是她卻在《好聲音》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

7月28日,看到了快男超女在合唱吧300重聚的消息,想起了選秀剛興起的那些年。

2005年,一檔名叫《超級女聲》的選秀綜藝席捲了全國。


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等人的成功,使人們對於“明星”這個詞不像以前一樣的敬畏,也不像以前一樣遙不可及。

從那以後,越來越多的選秀節目應運而生,也有越來越多的普通老百姓成為了明星。

有人蔘加選秀後一夜成名,直到今天在娛樂圈都有著自己的一定地位。

也有人蔘加後並沒有一炮而紅,而是默默無聞了一段時間後,因為某個契機突然火了起來。

當然,也有人在火了之後不久便被遺忘的一乾二淨。


01

選秀元年

帥哥美女的時代


提到選秀元年,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2005年的《超級女聲》。

也有部分人知道,在李宇春之前,還有一個叫做安又琪的冠軍、一個叫做張含韻的可愛小妹妹。

但是實際上,真正的選秀元年是在2003年,始於湖南衛視一檔叫做《超級男聲》的節目。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2003年8月,上海天娛推出了《超級男聲》,“大型無門檻音樂選秀節目”是它的標籤,本以為通過這個標籤能夠拉近百姓與明星的距離,但是結果還是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人們對於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的快,在很多人的思想觀念裡,“明星”這個詞離他們還是太遠太遠。

或者說,人們還並沒有做好準備迎接一個新的時代的來臨。

於是這個節目並沒有火起來,也沒有多少人知道。

而參加了那一屆的選手,也基本上都淡出了娛樂圈,並沒有獲得太好的發展。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第一屆《超級男聲》冠軍餘銘軒




湖南衛視沒有放棄,他們開始尋找著節目不火的原因。

在他們的眼裡,這種接地氣的選秀節目一定會成為未來音樂娛樂綜藝的發展趨勢,在反思後,他們推出了《超級女聲》。

毫無疑問,這次的嘗試是成功的。

2004年的第一屆《超級女聲》在國內掀起了一陣風潮,安又琪、張含韻等普通女孩從萬千少女中脫穎而出。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第一屆《超級女聲》冠軍安又琪




同樣在2004年,東方衛視舉辦了一檔叫做《我型我秀》的節目。

第一屆的冠軍是一個22歲小夥子,他叫張傑。


2005年,嚐到了甜頭的湖南衛視繼續推出了新一屆的《超級女聲》。

而這屆的《超級女聲》,火遍了半片天,正式把“普通人變明星”這個概念帶向了全國。

那個夏天,沒有人不知道《超級女聲》,也沒有人不知道李宇春。

在那個網絡並不發達的時代,能有一個節目做到這個效果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成功。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李宇春登上《時代》雜誌封面




毫不誇張的說,超女的成功,李宇春至少佔了其中一半的功勞。

要知道,在此之前人們對於明星的印象,一直停留在男的帥女的美的階段。

其他市面上的大部分節目以及主流的明星,包括第一屆《超級女聲》,選出來的明星大都是帥哥美女。

第二屆超女則反其道而行,“中性美”流行起來。

李宇春的出現,使人們見到了一種幾乎從沒見過的美的形式,自然就會引起討論。

那時候的各大討論平臺,大量李宇春的金句開始出現

不僅僅是李宇春,亞軍周筆暢也是偏中性的打扮。




在決賽中,傳統類型的張靚穎僅僅獲得了135萬票,距離亞軍周筆暢足足有近200萬票的差距,而周筆暢距離李宇春僅有不到30萬的差距。

如果單獨論唱功的話,我覺得張靚穎反而是最強的那個。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季軍張靚穎




在網絡不發達的那個時代,很多人究其一生也見不到什麼帥哥美女,在普通老百姓中誕生出一批俊男靚女,能滿足許多人的好奇心。

在選秀初期的時代,帥哥美女幾乎已經成為了主基調。



02

實力唱將的春天

選秀的黃金時代


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開始越來越普及並且方便,很多信息都可以通過網絡直接獲得。

這時的人們不僅對帥哥美女型的明星產生了審美疲勞,在藝術方面的品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而各大選秀節目依舊走著老路子,沒有創新的他們熱度也逐漸的消退。

直到2012年,一檔名叫《中國好聲音》的節目的出現,開啟了全新的“盲選”模式。

所謂盲選,就是在確定晉級前,看不到選手的面容、身材等任何信息,是否晉級全由唱功決定。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中國好聲音》盲選模式




第一屆的好聲音可以說是開創了國內下一個階段選秀的模式,大量的選秀節目開始使用“盲選”的模式。

“盲選”的出現,改變了整個國內的選秀行業,相貌平平卻實力超群的歌手終於有了出頭的機會。

比如第一季中的吳莫愁,曾經在地鐵站的廣告嚇哭過小朋友,網上對其最多的評論也是關於其相貌不符合傳統審美,但是她卻在《好聲音》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嚇哭小朋友的地鐵廣告




“美”和“帥”這兩個詞再也不是選秀的標準之一,只要唱的好,就能從有著萬千明星夢的人之中脫穎而出。

冠軍樑博,唱功和作曲都十分優秀的搖滾歌手,也是放到人群中就再也找不到的一個人。







"

7月28日,看到了快男超女在合唱吧300重聚的消息,想起了選秀剛興起的那些年。

2005年,一檔名叫《超級女聲》的選秀綜藝席捲了全國。


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等人的成功,使人們對於“明星”這個詞不像以前一樣的敬畏,也不像以前一樣遙不可及。

從那以後,越來越多的選秀節目應運而生,也有越來越多的普通老百姓成為了明星。

有人蔘加選秀後一夜成名,直到今天在娛樂圈都有著自己的一定地位。

也有人蔘加後並沒有一炮而紅,而是默默無聞了一段時間後,因為某個契機突然火了起來。

當然,也有人在火了之後不久便被遺忘的一乾二淨。


01

選秀元年

帥哥美女的時代


提到選秀元年,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2005年的《超級女聲》。

也有部分人知道,在李宇春之前,還有一個叫做安又琪的冠軍、一個叫做張含韻的可愛小妹妹。

但是實際上,真正的選秀元年是在2003年,始於湖南衛視一檔叫做《超級男聲》的節目。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2003年8月,上海天娛推出了《超級男聲》,“大型無門檻音樂選秀節目”是它的標籤,本以為通過這個標籤能夠拉近百姓與明星的距離,但是結果還是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人們對於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的快,在很多人的思想觀念裡,“明星”這個詞離他們還是太遠太遠。

或者說,人們還並沒有做好準備迎接一個新的時代的來臨。

於是這個節目並沒有火起來,也沒有多少人知道。

而參加了那一屆的選手,也基本上都淡出了娛樂圈,並沒有獲得太好的發展。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第一屆《超級男聲》冠軍餘銘軒




湖南衛視沒有放棄,他們開始尋找著節目不火的原因。

在他們的眼裡,這種接地氣的選秀節目一定會成為未來音樂娛樂綜藝的發展趨勢,在反思後,他們推出了《超級女聲》。

毫無疑問,這次的嘗試是成功的。

2004年的第一屆《超級女聲》在國內掀起了一陣風潮,安又琪、張含韻等普通女孩從萬千少女中脫穎而出。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第一屆《超級女聲》冠軍安又琪




同樣在2004年,東方衛視舉辦了一檔叫做《我型我秀》的節目。

第一屆的冠軍是一個22歲小夥子,他叫張傑。


2005年,嚐到了甜頭的湖南衛視繼續推出了新一屆的《超級女聲》。

而這屆的《超級女聲》,火遍了半片天,正式把“普通人變明星”這個概念帶向了全國。

那個夏天,沒有人不知道《超級女聲》,也沒有人不知道李宇春。

在那個網絡並不發達的時代,能有一個節目做到這個效果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成功。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李宇春登上《時代》雜誌封面




毫不誇張的說,超女的成功,李宇春至少佔了其中一半的功勞。

要知道,在此之前人們對於明星的印象,一直停留在男的帥女的美的階段。

其他市面上的大部分節目以及主流的明星,包括第一屆《超級女聲》,選出來的明星大都是帥哥美女。

第二屆超女則反其道而行,“中性美”流行起來。

李宇春的出現,使人們見到了一種幾乎從沒見過的美的形式,自然就會引起討論。

那時候的各大討論平臺,大量李宇春的金句開始出現

不僅僅是李宇春,亞軍周筆暢也是偏中性的打扮。




在決賽中,傳統類型的張靚穎僅僅獲得了135萬票,距離亞軍周筆暢足足有近200萬票的差距,而周筆暢距離李宇春僅有不到30萬的差距。

如果單獨論唱功的話,我覺得張靚穎反而是最強的那個。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季軍張靚穎




在網絡不發達的那個時代,很多人究其一生也見不到什麼帥哥美女,在普通老百姓中誕生出一批俊男靚女,能滿足許多人的好奇心。

在選秀初期的時代,帥哥美女幾乎已經成為了主基調。



02

實力唱將的春天

選秀的黃金時代


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開始越來越普及並且方便,很多信息都可以通過網絡直接獲得。

這時的人們不僅對帥哥美女型的明星產生了審美疲勞,在藝術方面的品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而各大選秀節目依舊走著老路子,沒有創新的他們熱度也逐漸的消退。

直到2012年,一檔名叫《中國好聲音》的節目的出現,開啟了全新的“盲選”模式。

所謂盲選,就是在確定晉級前,看不到選手的面容、身材等任何信息,是否晉級全由唱功決定。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中國好聲音》盲選模式




第一屆的好聲音可以說是開創了國內下一個階段選秀的模式,大量的選秀節目開始使用“盲選”的模式。

“盲選”的出現,改變了整個國內的選秀行業,相貌平平卻實力超群的歌手終於有了出頭的機會。

比如第一季中的吳莫愁,曾經在地鐵站的廣告嚇哭過小朋友,網上對其最多的評論也是關於其相貌不符合傳統審美,但是她卻在《好聲音》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嚇哭小朋友的地鐵廣告




“美”和“帥”這兩個詞再也不是選秀的標準之一,只要唱的好,就能從有著萬千明星夢的人之中脫穎而出。

冠軍樑博,唱功和作曲都十分優秀的搖滾歌手,也是放到人群中就再也找不到的一個人。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還有無數優秀的歌手一戰成名,比如金志文、平安等等。

"

7月28日,看到了快男超女在合唱吧300重聚的消息,想起了選秀剛興起的那些年。

2005年,一檔名叫《超級女聲》的選秀綜藝席捲了全國。


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等人的成功,使人們對於“明星”這個詞不像以前一樣的敬畏,也不像以前一樣遙不可及。

從那以後,越來越多的選秀節目應運而生,也有越來越多的普通老百姓成為了明星。

有人蔘加選秀後一夜成名,直到今天在娛樂圈都有著自己的一定地位。

也有人蔘加後並沒有一炮而紅,而是默默無聞了一段時間後,因為某個契機突然火了起來。

當然,也有人在火了之後不久便被遺忘的一乾二淨。


01

選秀元年

帥哥美女的時代


提到選秀元年,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2005年的《超級女聲》。

也有部分人知道,在李宇春之前,還有一個叫做安又琪的冠軍、一個叫做張含韻的可愛小妹妹。

但是實際上,真正的選秀元年是在2003年,始於湖南衛視一檔叫做《超級男聲》的節目。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2003年8月,上海天娛推出了《超級男聲》,“大型無門檻音樂選秀節目”是它的標籤,本以為通過這個標籤能夠拉近百姓與明星的距離,但是結果還是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人們對於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的快,在很多人的思想觀念裡,“明星”這個詞離他們還是太遠太遠。

或者說,人們還並沒有做好準備迎接一個新的時代的來臨。

於是這個節目並沒有火起來,也沒有多少人知道。

而參加了那一屆的選手,也基本上都淡出了娛樂圈,並沒有獲得太好的發展。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第一屆《超級男聲》冠軍餘銘軒




湖南衛視沒有放棄,他們開始尋找著節目不火的原因。

在他們的眼裡,這種接地氣的選秀節目一定會成為未來音樂娛樂綜藝的發展趨勢,在反思後,他們推出了《超級女聲》。

毫無疑問,這次的嘗試是成功的。

2004年的第一屆《超級女聲》在國內掀起了一陣風潮,安又琪、張含韻等普通女孩從萬千少女中脫穎而出。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第一屆《超級女聲》冠軍安又琪




同樣在2004年,東方衛視舉辦了一檔叫做《我型我秀》的節目。

第一屆的冠軍是一個22歲小夥子,他叫張傑。


2005年,嚐到了甜頭的湖南衛視繼續推出了新一屆的《超級女聲》。

而這屆的《超級女聲》,火遍了半片天,正式把“普通人變明星”這個概念帶向了全國。

那個夏天,沒有人不知道《超級女聲》,也沒有人不知道李宇春。

在那個網絡並不發達的時代,能有一個節目做到這個效果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成功。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李宇春登上《時代》雜誌封面




毫不誇張的說,超女的成功,李宇春至少佔了其中一半的功勞。

要知道,在此之前人們對於明星的印象,一直停留在男的帥女的美的階段。

其他市面上的大部分節目以及主流的明星,包括第一屆《超級女聲》,選出來的明星大都是帥哥美女。

第二屆超女則反其道而行,“中性美”流行起來。

李宇春的出現,使人們見到了一種幾乎從沒見過的美的形式,自然就會引起討論。

那時候的各大討論平臺,大量李宇春的金句開始出現

不僅僅是李宇春,亞軍周筆暢也是偏中性的打扮。




在決賽中,傳統類型的張靚穎僅僅獲得了135萬票,距離亞軍周筆暢足足有近200萬票的差距,而周筆暢距離李宇春僅有不到30萬的差距。

如果單獨論唱功的話,我覺得張靚穎反而是最強的那個。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季軍張靚穎




在網絡不發達的那個時代,很多人究其一生也見不到什麼帥哥美女,在普通老百姓中誕生出一批俊男靚女,能滿足許多人的好奇心。

在選秀初期的時代,帥哥美女幾乎已經成為了主基調。



02

實力唱將的春天

選秀的黃金時代


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開始越來越普及並且方便,很多信息都可以通過網絡直接獲得。

這時的人們不僅對帥哥美女型的明星產生了審美疲勞,在藝術方面的品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而各大選秀節目依舊走著老路子,沒有創新的他們熱度也逐漸的消退。

直到2012年,一檔名叫《中國好聲音》的節目的出現,開啟了全新的“盲選”模式。

所謂盲選,就是在確定晉級前,看不到選手的面容、身材等任何信息,是否晉級全由唱功決定。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中國好聲音》盲選模式




第一屆的好聲音可以說是開創了國內下一個階段選秀的模式,大量的選秀節目開始使用“盲選”的模式。

“盲選”的出現,改變了整個國內的選秀行業,相貌平平卻實力超群的歌手終於有了出頭的機會。

比如第一季中的吳莫愁,曾經在地鐵站的廣告嚇哭過小朋友,網上對其最多的評論也是關於其相貌不符合傳統審美,但是她卻在《好聲音》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嚇哭小朋友的地鐵廣告




“美”和“帥”這兩個詞再也不是選秀的標準之一,只要唱的好,就能從有著萬千明星夢的人之中脫穎而出。

冠軍樑博,唱功和作曲都十分優秀的搖滾歌手,也是放到人群中就再也找不到的一個人。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還有無數優秀的歌手一戰成名,比如金志文、平安等等。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無數其貌不揚的歌手從這樣的選秀中脫穎而出,也有很多有著故事的人重新站上了舞臺。

例如鼓王趙牧陽。

"

7月28日,看到了快男超女在合唱吧300重聚的消息,想起了選秀剛興起的那些年。

2005年,一檔名叫《超級女聲》的選秀綜藝席捲了全國。


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等人的成功,使人們對於“明星”這個詞不像以前一樣的敬畏,也不像以前一樣遙不可及。

從那以後,越來越多的選秀節目應運而生,也有越來越多的普通老百姓成為了明星。

有人蔘加選秀後一夜成名,直到今天在娛樂圈都有著自己的一定地位。

也有人蔘加後並沒有一炮而紅,而是默默無聞了一段時間後,因為某個契機突然火了起來。

當然,也有人在火了之後不久便被遺忘的一乾二淨。


01

選秀元年

帥哥美女的時代


提到選秀元年,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2005年的《超級女聲》。

也有部分人知道,在李宇春之前,還有一個叫做安又琪的冠軍、一個叫做張含韻的可愛小妹妹。

但是實際上,真正的選秀元年是在2003年,始於湖南衛視一檔叫做《超級男聲》的節目。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2003年8月,上海天娛推出了《超級男聲》,“大型無門檻音樂選秀節目”是它的標籤,本以為通過這個標籤能夠拉近百姓與明星的距離,但是結果還是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人們對於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的快,在很多人的思想觀念裡,“明星”這個詞離他們還是太遠太遠。

或者說,人們還並沒有做好準備迎接一個新的時代的來臨。

於是這個節目並沒有火起來,也沒有多少人知道。

而參加了那一屆的選手,也基本上都淡出了娛樂圈,並沒有獲得太好的發展。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第一屆《超級男聲》冠軍餘銘軒




湖南衛視沒有放棄,他們開始尋找著節目不火的原因。

在他們的眼裡,這種接地氣的選秀節目一定會成為未來音樂娛樂綜藝的發展趨勢,在反思後,他們推出了《超級女聲》。

毫無疑問,這次的嘗試是成功的。

2004年的第一屆《超級女聲》在國內掀起了一陣風潮,安又琪、張含韻等普通女孩從萬千少女中脫穎而出。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第一屆《超級女聲》冠軍安又琪




同樣在2004年,東方衛視舉辦了一檔叫做《我型我秀》的節目。

第一屆的冠軍是一個22歲小夥子,他叫張傑。


2005年,嚐到了甜頭的湖南衛視繼續推出了新一屆的《超級女聲》。

而這屆的《超級女聲》,火遍了半片天,正式把“普通人變明星”這個概念帶向了全國。

那個夏天,沒有人不知道《超級女聲》,也沒有人不知道李宇春。

在那個網絡並不發達的時代,能有一個節目做到這個效果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成功。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李宇春登上《時代》雜誌封面




毫不誇張的說,超女的成功,李宇春至少佔了其中一半的功勞。

要知道,在此之前人們對於明星的印象,一直停留在男的帥女的美的階段。

其他市面上的大部分節目以及主流的明星,包括第一屆《超級女聲》,選出來的明星大都是帥哥美女。

第二屆超女則反其道而行,“中性美”流行起來。

李宇春的出現,使人們見到了一種幾乎從沒見過的美的形式,自然就會引起討論。

那時候的各大討論平臺,大量李宇春的金句開始出現

不僅僅是李宇春,亞軍周筆暢也是偏中性的打扮。




在決賽中,傳統類型的張靚穎僅僅獲得了135萬票,距離亞軍周筆暢足足有近200萬票的差距,而周筆暢距離李宇春僅有不到30萬的差距。

如果單獨論唱功的話,我覺得張靚穎反而是最強的那個。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季軍張靚穎




在網絡不發達的那個時代,很多人究其一生也見不到什麼帥哥美女,在普通老百姓中誕生出一批俊男靚女,能滿足許多人的好奇心。

在選秀初期的時代,帥哥美女幾乎已經成為了主基調。



02

實力唱將的春天

選秀的黃金時代


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開始越來越普及並且方便,很多信息都可以通過網絡直接獲得。

這時的人們不僅對帥哥美女型的明星產生了審美疲勞,在藝術方面的品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而各大選秀節目依舊走著老路子,沒有創新的他們熱度也逐漸的消退。

直到2012年,一檔名叫《中國好聲音》的節目的出現,開啟了全新的“盲選”模式。

所謂盲選,就是在確定晉級前,看不到選手的面容、身材等任何信息,是否晉級全由唱功決定。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中國好聲音》盲選模式




第一屆的好聲音可以說是開創了國內下一個階段選秀的模式,大量的選秀節目開始使用“盲選”的模式。

“盲選”的出現,改變了整個國內的選秀行業,相貌平平卻實力超群的歌手終於有了出頭的機會。

比如第一季中的吳莫愁,曾經在地鐵站的廣告嚇哭過小朋友,網上對其最多的評論也是關於其相貌不符合傳統審美,但是她卻在《好聲音》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嚇哭小朋友的地鐵廣告




“美”和“帥”這兩個詞再也不是選秀的標準之一,只要唱的好,就能從有著萬千明星夢的人之中脫穎而出。

冠軍樑博,唱功和作曲都十分優秀的搖滾歌手,也是放到人群中就再也找不到的一個人。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還有無數優秀的歌手一戰成名,比如金志文、平安等等。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無數其貌不揚的歌手從這樣的選秀中脫穎而出,也有很多有著故事的人重新站上了舞臺。

例如鼓王趙牧陽。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還有“一首歌裡有一個姑娘”的何大河。

"

7月28日,看到了快男超女在合唱吧300重聚的消息,想起了選秀剛興起的那些年。

2005年,一檔名叫《超級女聲》的選秀綜藝席捲了全國。


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等人的成功,使人們對於“明星”這個詞不像以前一樣的敬畏,也不像以前一樣遙不可及。

從那以後,越來越多的選秀節目應運而生,也有越來越多的普通老百姓成為了明星。

有人蔘加選秀後一夜成名,直到今天在娛樂圈都有著自己的一定地位。

也有人蔘加後並沒有一炮而紅,而是默默無聞了一段時間後,因為某個契機突然火了起來。

當然,也有人在火了之後不久便被遺忘的一乾二淨。


01

選秀元年

帥哥美女的時代


提到選秀元年,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2005年的《超級女聲》。

也有部分人知道,在李宇春之前,還有一個叫做安又琪的冠軍、一個叫做張含韻的可愛小妹妹。

但是實際上,真正的選秀元年是在2003年,始於湖南衛視一檔叫做《超級男聲》的節目。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2003年8月,上海天娛推出了《超級男聲》,“大型無門檻音樂選秀節目”是它的標籤,本以為通過這個標籤能夠拉近百姓與明星的距離,但是結果還是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人們對於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的快,在很多人的思想觀念裡,“明星”這個詞離他們還是太遠太遠。

或者說,人們還並沒有做好準備迎接一個新的時代的來臨。

於是這個節目並沒有火起來,也沒有多少人知道。

而參加了那一屆的選手,也基本上都淡出了娛樂圈,並沒有獲得太好的發展。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第一屆《超級男聲》冠軍餘銘軒




湖南衛視沒有放棄,他們開始尋找著節目不火的原因。

在他們的眼裡,這種接地氣的選秀節目一定會成為未來音樂娛樂綜藝的發展趨勢,在反思後,他們推出了《超級女聲》。

毫無疑問,這次的嘗試是成功的。

2004年的第一屆《超級女聲》在國內掀起了一陣風潮,安又琪、張含韻等普通女孩從萬千少女中脫穎而出。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第一屆《超級女聲》冠軍安又琪




同樣在2004年,東方衛視舉辦了一檔叫做《我型我秀》的節目。

第一屆的冠軍是一個22歲小夥子,他叫張傑。


2005年,嚐到了甜頭的湖南衛視繼續推出了新一屆的《超級女聲》。

而這屆的《超級女聲》,火遍了半片天,正式把“普通人變明星”這個概念帶向了全國。

那個夏天,沒有人不知道《超級女聲》,也沒有人不知道李宇春。

在那個網絡並不發達的時代,能有一個節目做到這個效果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成功。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李宇春登上《時代》雜誌封面




毫不誇張的說,超女的成功,李宇春至少佔了其中一半的功勞。

要知道,在此之前人們對於明星的印象,一直停留在男的帥女的美的階段。

其他市面上的大部分節目以及主流的明星,包括第一屆《超級女聲》,選出來的明星大都是帥哥美女。

第二屆超女則反其道而行,“中性美”流行起來。

李宇春的出現,使人們見到了一種幾乎從沒見過的美的形式,自然就會引起討論。

那時候的各大討論平臺,大量李宇春的金句開始出現

不僅僅是李宇春,亞軍周筆暢也是偏中性的打扮。




在決賽中,傳統類型的張靚穎僅僅獲得了135萬票,距離亞軍周筆暢足足有近200萬票的差距,而周筆暢距離李宇春僅有不到30萬的差距。

如果單獨論唱功的話,我覺得張靚穎反而是最強的那個。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季軍張靚穎




在網絡不發達的那個時代,很多人究其一生也見不到什麼帥哥美女,在普通老百姓中誕生出一批俊男靚女,能滿足許多人的好奇心。

在選秀初期的時代,帥哥美女幾乎已經成為了主基調。



02

實力唱將的春天

選秀的黃金時代


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開始越來越普及並且方便,很多信息都可以通過網絡直接獲得。

這時的人們不僅對帥哥美女型的明星產生了審美疲勞,在藝術方面的品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而各大選秀節目依舊走著老路子,沒有創新的他們熱度也逐漸的消退。

直到2012年,一檔名叫《中國好聲音》的節目的出現,開啟了全新的“盲選”模式。

所謂盲選,就是在確定晉級前,看不到選手的面容、身材等任何信息,是否晉級全由唱功決定。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中國好聲音》盲選模式




第一屆的好聲音可以說是開創了國內下一個階段選秀的模式,大量的選秀節目開始使用“盲選”的模式。

“盲選”的出現,改變了整個國內的選秀行業,相貌平平卻實力超群的歌手終於有了出頭的機會。

比如第一季中的吳莫愁,曾經在地鐵站的廣告嚇哭過小朋友,網上對其最多的評論也是關於其相貌不符合傳統審美,但是她卻在《好聲音》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嚇哭小朋友的地鐵廣告




“美”和“帥”這兩個詞再也不是選秀的標準之一,只要唱的好,就能從有著萬千明星夢的人之中脫穎而出。

冠軍樑博,唱功和作曲都十分優秀的搖滾歌手,也是放到人群中就再也找不到的一個人。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還有無數優秀的歌手一戰成名,比如金志文、平安等等。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無數其貌不揚的歌手從這樣的選秀中脫穎而出,也有很多有著故事的人重新站上了舞臺。

例如鼓王趙牧陽。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還有“一首歌裡有一個姑娘”的何大河。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很明顯,就算再優秀,這樣的歌手也是沒有辦法登上選秀初期的節目的,但是卻在這個講究唱功的時代大放光彩。

這才是音樂選秀該有的樣子,讓真正的人才出世。

可以說,這個時代絕對說的上是選秀的黃金時代,正確的評選標準和相對公平的競技環境以及新穎的規則,讓這個時代充滿了色彩。


03

網絡傳播的盛世

小眾音樂的崛起


連續吃一週的泡麵會感覺想吐,連續聽許多年的流行音樂也會感到膩。

人們期待一種新的音樂形式,可以將人們從照本宣科、大同小異的流行音樂中拯救出來。

《中國好歌曲》做到了這一點。

2014年,一名叫做謝帝的說唱歌手參加了《中國好歌曲》,並且一舉獲得了全國總決賽四強。

"

7月28日,看到了快男超女在合唱吧300重聚的消息,想起了選秀剛興起的那些年。

2005年,一檔名叫《超級女聲》的選秀綜藝席捲了全國。


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等人的成功,使人們對於“明星”這個詞不像以前一樣的敬畏,也不像以前一樣遙不可及。

從那以後,越來越多的選秀節目應運而生,也有越來越多的普通老百姓成為了明星。

有人蔘加選秀後一夜成名,直到今天在娛樂圈都有著自己的一定地位。

也有人蔘加後並沒有一炮而紅,而是默默無聞了一段時間後,因為某個契機突然火了起來。

當然,也有人在火了之後不久便被遺忘的一乾二淨。


01

選秀元年

帥哥美女的時代


提到選秀元年,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2005年的《超級女聲》。

也有部分人知道,在李宇春之前,還有一個叫做安又琪的冠軍、一個叫做張含韻的可愛小妹妹。

但是實際上,真正的選秀元年是在2003年,始於湖南衛視一檔叫做《超級男聲》的節目。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2003年8月,上海天娛推出了《超級男聲》,“大型無門檻音樂選秀節目”是它的標籤,本以為通過這個標籤能夠拉近百姓與明星的距離,但是結果還是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人們對於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的快,在很多人的思想觀念裡,“明星”這個詞離他們還是太遠太遠。

或者說,人們還並沒有做好準備迎接一個新的時代的來臨。

於是這個節目並沒有火起來,也沒有多少人知道。

而參加了那一屆的選手,也基本上都淡出了娛樂圈,並沒有獲得太好的發展。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第一屆《超級男聲》冠軍餘銘軒




湖南衛視沒有放棄,他們開始尋找著節目不火的原因。

在他們的眼裡,這種接地氣的選秀節目一定會成為未來音樂娛樂綜藝的發展趨勢,在反思後,他們推出了《超級女聲》。

毫無疑問,這次的嘗試是成功的。

2004年的第一屆《超級女聲》在國內掀起了一陣風潮,安又琪、張含韻等普通女孩從萬千少女中脫穎而出。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第一屆《超級女聲》冠軍安又琪




同樣在2004年,東方衛視舉辦了一檔叫做《我型我秀》的節目。

第一屆的冠軍是一個22歲小夥子,他叫張傑。


2005年,嚐到了甜頭的湖南衛視繼續推出了新一屆的《超級女聲》。

而這屆的《超級女聲》,火遍了半片天,正式把“普通人變明星”這個概念帶向了全國。

那個夏天,沒有人不知道《超級女聲》,也沒有人不知道李宇春。

在那個網絡並不發達的時代,能有一個節目做到這個效果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成功。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李宇春登上《時代》雜誌封面




毫不誇張的說,超女的成功,李宇春至少佔了其中一半的功勞。

要知道,在此之前人們對於明星的印象,一直停留在男的帥女的美的階段。

其他市面上的大部分節目以及主流的明星,包括第一屆《超級女聲》,選出來的明星大都是帥哥美女。

第二屆超女則反其道而行,“中性美”流行起來。

李宇春的出現,使人們見到了一種幾乎從沒見過的美的形式,自然就會引起討論。

那時候的各大討論平臺,大量李宇春的金句開始出現

不僅僅是李宇春,亞軍周筆暢也是偏中性的打扮。




在決賽中,傳統類型的張靚穎僅僅獲得了135萬票,距離亞軍周筆暢足足有近200萬票的差距,而周筆暢距離李宇春僅有不到30萬的差距。

如果單獨論唱功的話,我覺得張靚穎反而是最強的那個。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季軍張靚穎




在網絡不發達的那個時代,很多人究其一生也見不到什麼帥哥美女,在普通老百姓中誕生出一批俊男靚女,能滿足許多人的好奇心。

在選秀初期的時代,帥哥美女幾乎已經成為了主基調。



02

實力唱將的春天

選秀的黃金時代


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開始越來越普及並且方便,很多信息都可以通過網絡直接獲得。

這時的人們不僅對帥哥美女型的明星產生了審美疲勞,在藝術方面的品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而各大選秀節目依舊走著老路子,沒有創新的他們熱度也逐漸的消退。

直到2012年,一檔名叫《中國好聲音》的節目的出現,開啟了全新的“盲選”模式。

所謂盲選,就是在確定晉級前,看不到選手的面容、身材等任何信息,是否晉級全由唱功決定。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中國好聲音》盲選模式




第一屆的好聲音可以說是開創了國內下一個階段選秀的模式,大量的選秀節目開始使用“盲選”的模式。

“盲選”的出現,改變了整個國內的選秀行業,相貌平平卻實力超群的歌手終於有了出頭的機會。

比如第一季中的吳莫愁,曾經在地鐵站的廣告嚇哭過小朋友,網上對其最多的評論也是關於其相貌不符合傳統審美,但是她卻在《好聲音》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嚇哭小朋友的地鐵廣告




“美”和“帥”這兩個詞再也不是選秀的標準之一,只要唱的好,就能從有著萬千明星夢的人之中脫穎而出。

冠軍樑博,唱功和作曲都十分優秀的搖滾歌手,也是放到人群中就再也找不到的一個人。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還有無數優秀的歌手一戰成名,比如金志文、平安等等。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無數其貌不揚的歌手從這樣的選秀中脫穎而出,也有很多有著故事的人重新站上了舞臺。

例如鼓王趙牧陽。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還有“一首歌裡有一個姑娘”的何大河。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很明顯,就算再優秀,這樣的歌手也是沒有辦法登上選秀初期的節目的,但是卻在這個講究唱功的時代大放光彩。

這才是音樂選秀該有的樣子,讓真正的人才出世。

可以說,這個時代絕對說的上是選秀的黃金時代,正確的評選標準和相對公平的競技環境以及新穎的規則,讓這個時代充滿了色彩。


03

網絡傳播的盛世

小眾音樂的崛起


連續吃一週的泡麵會感覺想吐,連續聽許多年的流行音樂也會感到膩。

人們期待一種新的音樂形式,可以將人們從照本宣科、大同小異的流行音樂中拯救出來。

《中國好歌曲》做到了這一點。

2014年,一名叫做謝帝的說唱歌手參加了《中國好歌曲》,並且一舉獲得了全國總決賽四強。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說唱這種一直存活於地下的小眾音樂被人們挖掘了出來,正式站在了部分人的面前。

儘管謝帝已經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依舊只是範圍內的帶動了說唱音樂的發展,距離同期的趙雷還有一定的差距。

同年,趙雷參加《中國好歌曲》,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一陣民謠潮。




"

7月28日,看到了快男超女在合唱吧300重聚的消息,想起了選秀剛興起的那些年。

2005年,一檔名叫《超級女聲》的選秀綜藝席捲了全國。


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等人的成功,使人們對於“明星”這個詞不像以前一樣的敬畏,也不像以前一樣遙不可及。

從那以後,越來越多的選秀節目應運而生,也有越來越多的普通老百姓成為了明星。

有人蔘加選秀後一夜成名,直到今天在娛樂圈都有著自己的一定地位。

也有人蔘加後並沒有一炮而紅,而是默默無聞了一段時間後,因為某個契機突然火了起來。

當然,也有人在火了之後不久便被遺忘的一乾二淨。


01

選秀元年

帥哥美女的時代


提到選秀元年,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2005年的《超級女聲》。

也有部分人知道,在李宇春之前,還有一個叫做安又琪的冠軍、一個叫做張含韻的可愛小妹妹。

但是實際上,真正的選秀元年是在2003年,始於湖南衛視一檔叫做《超級男聲》的節目。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2003年8月,上海天娛推出了《超級男聲》,“大型無門檻音樂選秀節目”是它的標籤,本以為通過這個標籤能夠拉近百姓與明星的距離,但是結果還是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人們對於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的快,在很多人的思想觀念裡,“明星”這個詞離他們還是太遠太遠。

或者說,人們還並沒有做好準備迎接一個新的時代的來臨。

於是這個節目並沒有火起來,也沒有多少人知道。

而參加了那一屆的選手,也基本上都淡出了娛樂圈,並沒有獲得太好的發展。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第一屆《超級男聲》冠軍餘銘軒




湖南衛視沒有放棄,他們開始尋找著節目不火的原因。

在他們的眼裡,這種接地氣的選秀節目一定會成為未來音樂娛樂綜藝的發展趨勢,在反思後,他們推出了《超級女聲》。

毫無疑問,這次的嘗試是成功的。

2004年的第一屆《超級女聲》在國內掀起了一陣風潮,安又琪、張含韻等普通女孩從萬千少女中脫穎而出。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第一屆《超級女聲》冠軍安又琪




同樣在2004年,東方衛視舉辦了一檔叫做《我型我秀》的節目。

第一屆的冠軍是一個22歲小夥子,他叫張傑。


2005年,嚐到了甜頭的湖南衛視繼續推出了新一屆的《超級女聲》。

而這屆的《超級女聲》,火遍了半片天,正式把“普通人變明星”這個概念帶向了全國。

那個夏天,沒有人不知道《超級女聲》,也沒有人不知道李宇春。

在那個網絡並不發達的時代,能有一個節目做到這個效果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成功。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李宇春登上《時代》雜誌封面




毫不誇張的說,超女的成功,李宇春至少佔了其中一半的功勞。

要知道,在此之前人們對於明星的印象,一直停留在男的帥女的美的階段。

其他市面上的大部分節目以及主流的明星,包括第一屆《超級女聲》,選出來的明星大都是帥哥美女。

第二屆超女則反其道而行,“中性美”流行起來。

李宇春的出現,使人們見到了一種幾乎從沒見過的美的形式,自然就會引起討論。

那時候的各大討論平臺,大量李宇春的金句開始出現

不僅僅是李宇春,亞軍周筆暢也是偏中性的打扮。




在決賽中,傳統類型的張靚穎僅僅獲得了135萬票,距離亞軍周筆暢足足有近200萬票的差距,而周筆暢距離李宇春僅有不到30萬的差距。

如果單獨論唱功的話,我覺得張靚穎反而是最強的那個。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季軍張靚穎




在網絡不發達的那個時代,很多人究其一生也見不到什麼帥哥美女,在普通老百姓中誕生出一批俊男靚女,能滿足許多人的好奇心。

在選秀初期的時代,帥哥美女幾乎已經成為了主基調。



02

實力唱將的春天

選秀的黃金時代


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開始越來越普及並且方便,很多信息都可以通過網絡直接獲得。

這時的人們不僅對帥哥美女型的明星產生了審美疲勞,在藝術方面的品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而各大選秀節目依舊走著老路子,沒有創新的他們熱度也逐漸的消退。

直到2012年,一檔名叫《中國好聲音》的節目的出現,開啟了全新的“盲選”模式。

所謂盲選,就是在確定晉級前,看不到選手的面容、身材等任何信息,是否晉級全由唱功決定。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中國好聲音》盲選模式




第一屆的好聲音可以說是開創了國內下一個階段選秀的模式,大量的選秀節目開始使用“盲選”的模式。

“盲選”的出現,改變了整個國內的選秀行業,相貌平平卻實力超群的歌手終於有了出頭的機會。

比如第一季中的吳莫愁,曾經在地鐵站的廣告嚇哭過小朋友,網上對其最多的評論也是關於其相貌不符合傳統審美,但是她卻在《好聲音》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嚇哭小朋友的地鐵廣告




“美”和“帥”這兩個詞再也不是選秀的標準之一,只要唱的好,就能從有著萬千明星夢的人之中脫穎而出。

冠軍樑博,唱功和作曲都十分優秀的搖滾歌手,也是放到人群中就再也找不到的一個人。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還有無數優秀的歌手一戰成名,比如金志文、平安等等。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無數其貌不揚的歌手從這樣的選秀中脫穎而出,也有很多有著故事的人重新站上了舞臺。

例如鼓王趙牧陽。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還有“一首歌裡有一個姑娘”的何大河。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很明顯,就算再優秀,這樣的歌手也是沒有辦法登上選秀初期的節目的,但是卻在這個講究唱功的時代大放光彩。

這才是音樂選秀該有的樣子,讓真正的人才出世。

可以說,這個時代絕對說的上是選秀的黃金時代,正確的評選標準和相對公平的競技環境以及新穎的規則,讓這個時代充滿了色彩。


03

網絡傳播的盛世

小眾音樂的崛起


連續吃一週的泡麵會感覺想吐,連續聽許多年的流行音樂也會感到膩。

人們期待一種新的音樂形式,可以將人們從照本宣科、大同小異的流行音樂中拯救出來。

《中國好歌曲》做到了這一點。

2014年,一名叫做謝帝的說唱歌手參加了《中國好歌曲》,並且一舉獲得了全國總決賽四強。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說唱這種一直存活於地下的小眾音樂被人們挖掘了出來,正式站在了部分人的面前。

儘管謝帝已經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依舊只是範圍內的帶動了說唱音樂的發展,距離同期的趙雷還有一定的差距。

同年,趙雷參加《中國好歌曲》,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一陣民謠潮。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2017年,趙雷參加《我是歌手》,以一首《成都》霸佔了整個互聯網的頭條。




那時候的大街小巷幾乎全部都在播放《成都》,不論是誰走在街上聽到了都能哼上幾句。

自此以後,民謠歌曲正式的站上了大舞臺,很多人選擇抱起了吉他,民謠也從小眾音樂搖身一變成為了流行的音樂。

"

7月28日,看到了快男超女在合唱吧300重聚的消息,想起了選秀剛興起的那些年。

2005年,一檔名叫《超級女聲》的選秀綜藝席捲了全國。


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等人的成功,使人們對於“明星”這個詞不像以前一樣的敬畏,也不像以前一樣遙不可及。

從那以後,越來越多的選秀節目應運而生,也有越來越多的普通老百姓成為了明星。

有人蔘加選秀後一夜成名,直到今天在娛樂圈都有著自己的一定地位。

也有人蔘加後並沒有一炮而紅,而是默默無聞了一段時間後,因為某個契機突然火了起來。

當然,也有人在火了之後不久便被遺忘的一乾二淨。


01

選秀元年

帥哥美女的時代


提到選秀元年,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2005年的《超級女聲》。

也有部分人知道,在李宇春之前,還有一個叫做安又琪的冠軍、一個叫做張含韻的可愛小妹妹。

但是實際上,真正的選秀元年是在2003年,始於湖南衛視一檔叫做《超級男聲》的節目。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2003年8月,上海天娛推出了《超級男聲》,“大型無門檻音樂選秀節目”是它的標籤,本以為通過這個標籤能夠拉近百姓與明星的距離,但是結果還是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人們對於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的快,在很多人的思想觀念裡,“明星”這個詞離他們還是太遠太遠。

或者說,人們還並沒有做好準備迎接一個新的時代的來臨。

於是這個節目並沒有火起來,也沒有多少人知道。

而參加了那一屆的選手,也基本上都淡出了娛樂圈,並沒有獲得太好的發展。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第一屆《超級男聲》冠軍餘銘軒




湖南衛視沒有放棄,他們開始尋找著節目不火的原因。

在他們的眼裡,這種接地氣的選秀節目一定會成為未來音樂娛樂綜藝的發展趨勢,在反思後,他們推出了《超級女聲》。

毫無疑問,這次的嘗試是成功的。

2004年的第一屆《超級女聲》在國內掀起了一陣風潮,安又琪、張含韻等普通女孩從萬千少女中脫穎而出。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第一屆《超級女聲》冠軍安又琪




同樣在2004年,東方衛視舉辦了一檔叫做《我型我秀》的節目。

第一屆的冠軍是一個22歲小夥子,他叫張傑。


2005年,嚐到了甜頭的湖南衛視繼續推出了新一屆的《超級女聲》。

而這屆的《超級女聲》,火遍了半片天,正式把“普通人變明星”這個概念帶向了全國。

那個夏天,沒有人不知道《超級女聲》,也沒有人不知道李宇春。

在那個網絡並不發達的時代,能有一個節目做到這個效果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成功。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李宇春登上《時代》雜誌封面




毫不誇張的說,超女的成功,李宇春至少佔了其中一半的功勞。

要知道,在此之前人們對於明星的印象,一直停留在男的帥女的美的階段。

其他市面上的大部分節目以及主流的明星,包括第一屆《超級女聲》,選出來的明星大都是帥哥美女。

第二屆超女則反其道而行,“中性美”流行起來。

李宇春的出現,使人們見到了一種幾乎從沒見過的美的形式,自然就會引起討論。

那時候的各大討論平臺,大量李宇春的金句開始出現

不僅僅是李宇春,亞軍周筆暢也是偏中性的打扮。




在決賽中,傳統類型的張靚穎僅僅獲得了135萬票,距離亞軍周筆暢足足有近200萬票的差距,而周筆暢距離李宇春僅有不到30萬的差距。

如果單獨論唱功的話,我覺得張靚穎反而是最強的那個。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季軍張靚穎




在網絡不發達的那個時代,很多人究其一生也見不到什麼帥哥美女,在普通老百姓中誕生出一批俊男靚女,能滿足許多人的好奇心。

在選秀初期的時代,帥哥美女幾乎已經成為了主基調。



02

實力唱將的春天

選秀的黃金時代


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開始越來越普及並且方便,很多信息都可以通過網絡直接獲得。

這時的人們不僅對帥哥美女型的明星產生了審美疲勞,在藝術方面的品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而各大選秀節目依舊走著老路子,沒有創新的他們熱度也逐漸的消退。

直到2012年,一檔名叫《中國好聲音》的節目的出現,開啟了全新的“盲選”模式。

所謂盲選,就是在確定晉級前,看不到選手的面容、身材等任何信息,是否晉級全由唱功決定。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中國好聲音》盲選模式




第一屆的好聲音可以說是開創了國內下一個階段選秀的模式,大量的選秀節目開始使用“盲選”的模式。

“盲選”的出現,改變了整個國內的選秀行業,相貌平平卻實力超群的歌手終於有了出頭的機會。

比如第一季中的吳莫愁,曾經在地鐵站的廣告嚇哭過小朋友,網上對其最多的評論也是關於其相貌不符合傳統審美,但是她卻在《好聲音》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嚇哭小朋友的地鐵廣告




“美”和“帥”這兩個詞再也不是選秀的標準之一,只要唱的好,就能從有著萬千明星夢的人之中脫穎而出。

冠軍樑博,唱功和作曲都十分優秀的搖滾歌手,也是放到人群中就再也找不到的一個人。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還有無數優秀的歌手一戰成名,比如金志文、平安等等。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無數其貌不揚的歌手從這樣的選秀中脫穎而出,也有很多有著故事的人重新站上了舞臺。

例如鼓王趙牧陽。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還有“一首歌裡有一個姑娘”的何大河。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很明顯,就算再優秀,這樣的歌手也是沒有辦法登上選秀初期的節目的,但是卻在這個講究唱功的時代大放光彩。

這才是音樂選秀該有的樣子,讓真正的人才出世。

可以說,這個時代絕對說的上是選秀的黃金時代,正確的評選標準和相對公平的競技環境以及新穎的規則,讓這個時代充滿了色彩。


03

網絡傳播的盛世

小眾音樂的崛起


連續吃一週的泡麵會感覺想吐,連續聽許多年的流行音樂也會感到膩。

人們期待一種新的音樂形式,可以將人們從照本宣科、大同小異的流行音樂中拯救出來。

《中國好歌曲》做到了這一點。

2014年,一名叫做謝帝的說唱歌手參加了《中國好歌曲》,並且一舉獲得了全國總決賽四強。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說唱這種一直存活於地下的小眾音樂被人們挖掘了出來,正式站在了部分人的面前。

儘管謝帝已經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依舊只是範圍內的帶動了說唱音樂的發展,距離同期的趙雷還有一定的差距。

同年,趙雷參加《中國好歌曲》,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一陣民謠潮。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2017年,趙雷參加《我是歌手》,以一首《成都》霸佔了整個互聯網的頭條。




那時候的大街小巷幾乎全部都在播放《成都》,不論是誰走在街上聽到了都能哼上幾句。

自此以後,民謠歌曲正式的站上了大舞臺,很多人選擇抱起了吉他,民謠也從小眾音樂搖身一變成為了流行的音樂。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十幾年前,我們抱著電腦不放會被人說成是有網癮,可是今天,我們的生活已經徹徹底底的離不開了網絡。

不僅是辦公需要電腦,如果跟別人說自己不會上網還會被人們認為是異類。

這就是時代的進步,與時代共同進步的,還有綜藝。

相比於傳統電視播放的綜藝,在網絡上觀看綜藝節目成為了更多人選擇的方式。

不用坐在電視前等,不用看著看著蹦出來一段廣告,因故錯過的地方可以回去重新看。

網絡綜藝成為了趨勢,音樂選秀也沒放過這一點。

繼民謠熱之後,說唱熱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火了起來。

一種從沒見過的音樂形式,一種真實表達的態度,是在之前的節目中從來沒有見過的。

很多新鮮的、沒有見過的詞彙,例如diss、freestyle等等,也在網絡之中火了起來。

"

7月28日,看到了快男超女在合唱吧300重聚的消息,想起了選秀剛興起的那些年。

2005年,一檔名叫《超級女聲》的選秀綜藝席捲了全國。


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等人的成功,使人們對於“明星”這個詞不像以前一樣的敬畏,也不像以前一樣遙不可及。

從那以後,越來越多的選秀節目應運而生,也有越來越多的普通老百姓成為了明星。

有人蔘加選秀後一夜成名,直到今天在娛樂圈都有著自己的一定地位。

也有人蔘加後並沒有一炮而紅,而是默默無聞了一段時間後,因為某個契機突然火了起來。

當然,也有人在火了之後不久便被遺忘的一乾二淨。


01

選秀元年

帥哥美女的時代


提到選秀元年,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2005年的《超級女聲》。

也有部分人知道,在李宇春之前,還有一個叫做安又琪的冠軍、一個叫做張含韻的可愛小妹妹。

但是實際上,真正的選秀元年是在2003年,始於湖南衛視一檔叫做《超級男聲》的節目。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2003年8月,上海天娛推出了《超級男聲》,“大型無門檻音樂選秀節目”是它的標籤,本以為通過這個標籤能夠拉近百姓與明星的距離,但是結果還是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人們對於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的快,在很多人的思想觀念裡,“明星”這個詞離他們還是太遠太遠。

或者說,人們還並沒有做好準備迎接一個新的時代的來臨。

於是這個節目並沒有火起來,也沒有多少人知道。

而參加了那一屆的選手,也基本上都淡出了娛樂圈,並沒有獲得太好的發展。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第一屆《超級男聲》冠軍餘銘軒




湖南衛視沒有放棄,他們開始尋找著節目不火的原因。

在他們的眼裡,這種接地氣的選秀節目一定會成為未來音樂娛樂綜藝的發展趨勢,在反思後,他們推出了《超級女聲》。

毫無疑問,這次的嘗試是成功的。

2004年的第一屆《超級女聲》在國內掀起了一陣風潮,安又琪、張含韻等普通女孩從萬千少女中脫穎而出。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第一屆《超級女聲》冠軍安又琪




同樣在2004年,東方衛視舉辦了一檔叫做《我型我秀》的節目。

第一屆的冠軍是一個22歲小夥子,他叫張傑。


2005年,嚐到了甜頭的湖南衛視繼續推出了新一屆的《超級女聲》。

而這屆的《超級女聲》,火遍了半片天,正式把“普通人變明星”這個概念帶向了全國。

那個夏天,沒有人不知道《超級女聲》,也沒有人不知道李宇春。

在那個網絡並不發達的時代,能有一個節目做到這個效果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成功。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李宇春登上《時代》雜誌封面




毫不誇張的說,超女的成功,李宇春至少佔了其中一半的功勞。

要知道,在此之前人們對於明星的印象,一直停留在男的帥女的美的階段。

其他市面上的大部分節目以及主流的明星,包括第一屆《超級女聲》,選出來的明星大都是帥哥美女。

第二屆超女則反其道而行,“中性美”流行起來。

李宇春的出現,使人們見到了一種幾乎從沒見過的美的形式,自然就會引起討論。

那時候的各大討論平臺,大量李宇春的金句開始出現

不僅僅是李宇春,亞軍周筆暢也是偏中性的打扮。




在決賽中,傳統類型的張靚穎僅僅獲得了135萬票,距離亞軍周筆暢足足有近200萬票的差距,而周筆暢距離李宇春僅有不到30萬的差距。

如果單獨論唱功的話,我覺得張靚穎反而是最強的那個。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季軍張靚穎




在網絡不發達的那個時代,很多人究其一生也見不到什麼帥哥美女,在普通老百姓中誕生出一批俊男靚女,能滿足許多人的好奇心。

在選秀初期的時代,帥哥美女幾乎已經成為了主基調。



02

實力唱將的春天

選秀的黃金時代


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開始越來越普及並且方便,很多信息都可以通過網絡直接獲得。

這時的人們不僅對帥哥美女型的明星產生了審美疲勞,在藝術方面的品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而各大選秀節目依舊走著老路子,沒有創新的他們熱度也逐漸的消退。

直到2012年,一檔名叫《中國好聲音》的節目的出現,開啟了全新的“盲選”模式。

所謂盲選,就是在確定晉級前,看不到選手的面容、身材等任何信息,是否晉級全由唱功決定。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中國好聲音》盲選模式




第一屆的好聲音可以說是開創了國內下一個階段選秀的模式,大量的選秀節目開始使用“盲選”的模式。

“盲選”的出現,改變了整個國內的選秀行業,相貌平平卻實力超群的歌手終於有了出頭的機會。

比如第一季中的吳莫愁,曾經在地鐵站的廣告嚇哭過小朋友,網上對其最多的評論也是關於其相貌不符合傳統審美,但是她卻在《好聲音》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嚇哭小朋友的地鐵廣告




“美”和“帥”這兩個詞再也不是選秀的標準之一,只要唱的好,就能從有著萬千明星夢的人之中脫穎而出。

冠軍樑博,唱功和作曲都十分優秀的搖滾歌手,也是放到人群中就再也找不到的一個人。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還有無數優秀的歌手一戰成名,比如金志文、平安等等。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無數其貌不揚的歌手從這樣的選秀中脫穎而出,也有很多有著故事的人重新站上了舞臺。

例如鼓王趙牧陽。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還有“一首歌裡有一個姑娘”的何大河。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很明顯,就算再優秀,這樣的歌手也是沒有辦法登上選秀初期的節目的,但是卻在這個講究唱功的時代大放光彩。

這才是音樂選秀該有的樣子,讓真正的人才出世。

可以說,這個時代絕對說的上是選秀的黃金時代,正確的評選標準和相對公平的競技環境以及新穎的規則,讓這個時代充滿了色彩。


03

網絡傳播的盛世

小眾音樂的崛起


連續吃一週的泡麵會感覺想吐,連續聽許多年的流行音樂也會感到膩。

人們期待一種新的音樂形式,可以將人們從照本宣科、大同小異的流行音樂中拯救出來。

《中國好歌曲》做到了這一點。

2014年,一名叫做謝帝的說唱歌手參加了《中國好歌曲》,並且一舉獲得了全國總決賽四強。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說唱這種一直存活於地下的小眾音樂被人們挖掘了出來,正式站在了部分人的面前。

儘管謝帝已經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依舊只是範圍內的帶動了說唱音樂的發展,距離同期的趙雷還有一定的差距。

同年,趙雷參加《中國好歌曲》,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一陣民謠潮。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2017年,趙雷參加《我是歌手》,以一首《成都》霸佔了整個互聯網的頭條。




那時候的大街小巷幾乎全部都在播放《成都》,不論是誰走在街上聽到了都能哼上幾句。

自此以後,民謠歌曲正式的站上了大舞臺,很多人選擇抱起了吉他,民謠也從小眾音樂搖身一變成為了流行的音樂。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十幾年前,我們抱著電腦不放會被人說成是有網癮,可是今天,我們的生活已經徹徹底底的離不開了網絡。

不僅是辦公需要電腦,如果跟別人說自己不會上網還會被人們認為是異類。

這就是時代的進步,與時代共同進步的,還有綜藝。

相比於傳統電視播放的綜藝,在網絡上觀看綜藝節目成為了更多人選擇的方式。

不用坐在電視前等,不用看著看著蹦出來一段廣告,因故錯過的地方可以回去重新看。

網絡綜藝成為了趨勢,音樂選秀也沒放過這一點。

繼民謠熱之後,說唱熱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火了起來。

一種從沒見過的音樂形式,一種真實表達的態度,是在之前的節目中從來沒有見過的。

很多新鮮的、沒有見過的詞彙,例如diss、freestyle等等,也在網絡之中火了起來。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說唱歌手Jony J 和VAVA




在此之前,現在這些微博少說幾百萬粉絲的明星不過是一群混跡在livehouse勉強度日的小人物罷了。

在此之前,說唱音樂也不過是一種不被大眾接受的“很吵”的音樂罷了。

再看現在呢?

說唱音樂也和民謠一樣,搖身一變成為主流了。

這個時代,是屬於小眾音樂的時代,也是百花齊放的一代。



04

選秀的輪迴

帥哥美女的練習生時代

2017被稱作“嘻哈元年”,2018年則被稱為“偶像元年”,男生的《偶像練習生》和女生的《創造101》在國內再次掀起了一陣選秀浪潮。

“練習生”這個詞也在國內火了起來。

練習生在國內還是一個比較陌生的詞彙,指的是想要成為明星的人加入娛樂公司,接受他們的課程和培訓。

再經過一系列的選拔,選出最優秀的幾人出道成為藝人。

像很多人熟悉的東方神起、Super Junior等組合都是韓國的練習生。

這些娛樂公司在選拔練習生的時候,太多也會選一些相貌出眾的人,畢竟才藝可以培養,長相是天生的。

於是,帥哥美女們再次站到了選秀節目頂端,蔡徐坤的名字一夜之間突然爆火。

"

7月28日,看到了快男超女在合唱吧300重聚的消息,想起了選秀剛興起的那些年。

2005年,一檔名叫《超級女聲》的選秀綜藝席捲了全國。


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等人的成功,使人們對於“明星”這個詞不像以前一樣的敬畏,也不像以前一樣遙不可及。

從那以後,越來越多的選秀節目應運而生,也有越來越多的普通老百姓成為了明星。

有人蔘加選秀後一夜成名,直到今天在娛樂圈都有著自己的一定地位。

也有人蔘加後並沒有一炮而紅,而是默默無聞了一段時間後,因為某個契機突然火了起來。

當然,也有人在火了之後不久便被遺忘的一乾二淨。


01

選秀元年

帥哥美女的時代


提到選秀元年,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2005年的《超級女聲》。

也有部分人知道,在李宇春之前,還有一個叫做安又琪的冠軍、一個叫做張含韻的可愛小妹妹。

但是實際上,真正的選秀元年是在2003年,始於湖南衛視一檔叫做《超級男聲》的節目。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2003年8月,上海天娛推出了《超級男聲》,“大型無門檻音樂選秀節目”是它的標籤,本以為通過這個標籤能夠拉近百姓與明星的距離,但是結果還是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人們對於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的快,在很多人的思想觀念裡,“明星”這個詞離他們還是太遠太遠。

或者說,人們還並沒有做好準備迎接一個新的時代的來臨。

於是這個節目並沒有火起來,也沒有多少人知道。

而參加了那一屆的選手,也基本上都淡出了娛樂圈,並沒有獲得太好的發展。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第一屆《超級男聲》冠軍餘銘軒




湖南衛視沒有放棄,他們開始尋找著節目不火的原因。

在他們的眼裡,這種接地氣的選秀節目一定會成為未來音樂娛樂綜藝的發展趨勢,在反思後,他們推出了《超級女聲》。

毫無疑問,這次的嘗試是成功的。

2004年的第一屆《超級女聲》在國內掀起了一陣風潮,安又琪、張含韻等普通女孩從萬千少女中脫穎而出。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第一屆《超級女聲》冠軍安又琪




同樣在2004年,東方衛視舉辦了一檔叫做《我型我秀》的節目。

第一屆的冠軍是一個22歲小夥子,他叫張傑。


2005年,嚐到了甜頭的湖南衛視繼續推出了新一屆的《超級女聲》。

而這屆的《超級女聲》,火遍了半片天,正式把“普通人變明星”這個概念帶向了全國。

那個夏天,沒有人不知道《超級女聲》,也沒有人不知道李宇春。

在那個網絡並不發達的時代,能有一個節目做到這個效果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成功。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李宇春登上《時代》雜誌封面




毫不誇張的說,超女的成功,李宇春至少佔了其中一半的功勞。

要知道,在此之前人們對於明星的印象,一直停留在男的帥女的美的階段。

其他市面上的大部分節目以及主流的明星,包括第一屆《超級女聲》,選出來的明星大都是帥哥美女。

第二屆超女則反其道而行,“中性美”流行起來。

李宇春的出現,使人們見到了一種幾乎從沒見過的美的形式,自然就會引起討論。

那時候的各大討論平臺,大量李宇春的金句開始出現

不僅僅是李宇春,亞軍周筆暢也是偏中性的打扮。




在決賽中,傳統類型的張靚穎僅僅獲得了135萬票,距離亞軍周筆暢足足有近200萬票的差距,而周筆暢距離李宇春僅有不到30萬的差距。

如果單獨論唱功的話,我覺得張靚穎反而是最強的那個。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季軍張靚穎




在網絡不發達的那個時代,很多人究其一生也見不到什麼帥哥美女,在普通老百姓中誕生出一批俊男靚女,能滿足許多人的好奇心。

在選秀初期的時代,帥哥美女幾乎已經成為了主基調。



02

實力唱將的春天

選秀的黃金時代


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開始越來越普及並且方便,很多信息都可以通過網絡直接獲得。

這時的人們不僅對帥哥美女型的明星產生了審美疲勞,在藝術方面的品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而各大選秀節目依舊走著老路子,沒有創新的他們熱度也逐漸的消退。

直到2012年,一檔名叫《中國好聲音》的節目的出現,開啟了全新的“盲選”模式。

所謂盲選,就是在確定晉級前,看不到選手的面容、身材等任何信息,是否晉級全由唱功決定。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中國好聲音》盲選模式




第一屆的好聲音可以說是開創了國內下一個階段選秀的模式,大量的選秀節目開始使用“盲選”的模式。

“盲選”的出現,改變了整個國內的選秀行業,相貌平平卻實力超群的歌手終於有了出頭的機會。

比如第一季中的吳莫愁,曾經在地鐵站的廣告嚇哭過小朋友,網上對其最多的評論也是關於其相貌不符合傳統審美,但是她卻在《好聲音》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嚇哭小朋友的地鐵廣告




“美”和“帥”這兩個詞再也不是選秀的標準之一,只要唱的好,就能從有著萬千明星夢的人之中脫穎而出。

冠軍樑博,唱功和作曲都十分優秀的搖滾歌手,也是放到人群中就再也找不到的一個人。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還有無數優秀的歌手一戰成名,比如金志文、平安等等。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無數其貌不揚的歌手從這樣的選秀中脫穎而出,也有很多有著故事的人重新站上了舞臺。

例如鼓王趙牧陽。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還有“一首歌裡有一個姑娘”的何大河。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很明顯,就算再優秀,這樣的歌手也是沒有辦法登上選秀初期的節目的,但是卻在這個講究唱功的時代大放光彩。

這才是音樂選秀該有的樣子,讓真正的人才出世。

可以說,這個時代絕對說的上是選秀的黃金時代,正確的評選標準和相對公平的競技環境以及新穎的規則,讓這個時代充滿了色彩。


03

網絡傳播的盛世

小眾音樂的崛起


連續吃一週的泡麵會感覺想吐,連續聽許多年的流行音樂也會感到膩。

人們期待一種新的音樂形式,可以將人們從照本宣科、大同小異的流行音樂中拯救出來。

《中國好歌曲》做到了這一點。

2014年,一名叫做謝帝的說唱歌手參加了《中國好歌曲》,並且一舉獲得了全國總決賽四強。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說唱這種一直存活於地下的小眾音樂被人們挖掘了出來,正式站在了部分人的面前。

儘管謝帝已經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依舊只是範圍內的帶動了說唱音樂的發展,距離同期的趙雷還有一定的差距。

同年,趙雷參加《中國好歌曲》,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一陣民謠潮。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2017年,趙雷參加《我是歌手》,以一首《成都》霸佔了整個互聯網的頭條。




那時候的大街小巷幾乎全部都在播放《成都》,不論是誰走在街上聽到了都能哼上幾句。

自此以後,民謠歌曲正式的站上了大舞臺,很多人選擇抱起了吉他,民謠也從小眾音樂搖身一變成為了流行的音樂。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十幾年前,我們抱著電腦不放會被人說成是有網癮,可是今天,我們的生活已經徹徹底底的離不開了網絡。

不僅是辦公需要電腦,如果跟別人說自己不會上網還會被人們認為是異類。

這就是時代的進步,與時代共同進步的,還有綜藝。

相比於傳統電視播放的綜藝,在網絡上觀看綜藝節目成為了更多人選擇的方式。

不用坐在電視前等,不用看著看著蹦出來一段廣告,因故錯過的地方可以回去重新看。

網絡綜藝成為了趨勢,音樂選秀也沒放過這一點。

繼民謠熱之後,說唱熱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火了起來。

一種從沒見過的音樂形式,一種真實表達的態度,是在之前的節目中從來沒有見過的。

很多新鮮的、沒有見過的詞彙,例如diss、freestyle等等,也在網絡之中火了起來。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說唱歌手Jony J 和VAVA




在此之前,現在這些微博少說幾百萬粉絲的明星不過是一群混跡在livehouse勉強度日的小人物罷了。

在此之前,說唱音樂也不過是一種不被大眾接受的“很吵”的音樂罷了。

再看現在呢?

說唱音樂也和民謠一樣,搖身一變成為主流了。

這個時代,是屬於小眾音樂的時代,也是百花齊放的一代。



04

選秀的輪迴

帥哥美女的練習生時代

2017被稱作“嘻哈元年”,2018年則被稱為“偶像元年”,男生的《偶像練習生》和女生的《創造101》在國內再次掀起了一陣選秀浪潮。

“練習生”這個詞也在國內火了起來。

練習生在國內還是一個比較陌生的詞彙,指的是想要成為明星的人加入娛樂公司,接受他們的課程和培訓。

再經過一系列的選拔,選出最優秀的幾人出道成為藝人。

像很多人熟悉的東方神起、Super Junior等組合都是韓國的練習生。

這些娛樂公司在選拔練習生的時候,太多也會選一些相貌出眾的人,畢竟才藝可以培養,長相是天生的。

於是,帥哥美女們再次站到了選秀節目頂端,蔡徐坤的名字一夜之間突然爆火。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偶像練習生》選手蔡徐坤




整個節目選出來的都是帥哥美女,類似於3unshine這樣樣貌平平的組合,在選秀節目中只會被當作製造“節目效果”的陪襯。

"

7月28日,看到了快男超女在合唱吧300重聚的消息,想起了選秀剛興起的那些年。

2005年,一檔名叫《超級女聲》的選秀綜藝席捲了全國。


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等人的成功,使人們對於“明星”這個詞不像以前一樣的敬畏,也不像以前一樣遙不可及。

從那以後,越來越多的選秀節目應運而生,也有越來越多的普通老百姓成為了明星。

有人蔘加選秀後一夜成名,直到今天在娛樂圈都有著自己的一定地位。

也有人蔘加後並沒有一炮而紅,而是默默無聞了一段時間後,因為某個契機突然火了起來。

當然,也有人在火了之後不久便被遺忘的一乾二淨。


01

選秀元年

帥哥美女的時代


提到選秀元年,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2005年的《超級女聲》。

也有部分人知道,在李宇春之前,還有一個叫做安又琪的冠軍、一個叫做張含韻的可愛小妹妹。

但是實際上,真正的選秀元年是在2003年,始於湖南衛視一檔叫做《超級男聲》的節目。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2003年8月,上海天娛推出了《超級男聲》,“大型無門檻音樂選秀節目”是它的標籤,本以為通過這個標籤能夠拉近百姓與明星的距離,但是結果還是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人們對於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的快,在很多人的思想觀念裡,“明星”這個詞離他們還是太遠太遠。

或者說,人們還並沒有做好準備迎接一個新的時代的來臨。

於是這個節目並沒有火起來,也沒有多少人知道。

而參加了那一屆的選手,也基本上都淡出了娛樂圈,並沒有獲得太好的發展。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第一屆《超級男聲》冠軍餘銘軒




湖南衛視沒有放棄,他們開始尋找著節目不火的原因。

在他們的眼裡,這種接地氣的選秀節目一定會成為未來音樂娛樂綜藝的發展趨勢,在反思後,他們推出了《超級女聲》。

毫無疑問,這次的嘗試是成功的。

2004年的第一屆《超級女聲》在國內掀起了一陣風潮,安又琪、張含韻等普通女孩從萬千少女中脫穎而出。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第一屆《超級女聲》冠軍安又琪




同樣在2004年,東方衛視舉辦了一檔叫做《我型我秀》的節目。

第一屆的冠軍是一個22歲小夥子,他叫張傑。


2005年,嚐到了甜頭的湖南衛視繼續推出了新一屆的《超級女聲》。

而這屆的《超級女聲》,火遍了半片天,正式把“普通人變明星”這個概念帶向了全國。

那個夏天,沒有人不知道《超級女聲》,也沒有人不知道李宇春。

在那個網絡並不發達的時代,能有一個節目做到這個效果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成功。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李宇春登上《時代》雜誌封面




毫不誇張的說,超女的成功,李宇春至少佔了其中一半的功勞。

要知道,在此之前人們對於明星的印象,一直停留在男的帥女的美的階段。

其他市面上的大部分節目以及主流的明星,包括第一屆《超級女聲》,選出來的明星大都是帥哥美女。

第二屆超女則反其道而行,“中性美”流行起來。

李宇春的出現,使人們見到了一種幾乎從沒見過的美的形式,自然就會引起討論。

那時候的各大討論平臺,大量李宇春的金句開始出現

不僅僅是李宇春,亞軍周筆暢也是偏中性的打扮。




在決賽中,傳統類型的張靚穎僅僅獲得了135萬票,距離亞軍周筆暢足足有近200萬票的差距,而周筆暢距離李宇春僅有不到30萬的差距。

如果單獨論唱功的話,我覺得張靚穎反而是最強的那個。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季軍張靚穎




在網絡不發達的那個時代,很多人究其一生也見不到什麼帥哥美女,在普通老百姓中誕生出一批俊男靚女,能滿足許多人的好奇心。

在選秀初期的時代,帥哥美女幾乎已經成為了主基調。



02

實力唱將的春天

選秀的黃金時代


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開始越來越普及並且方便,很多信息都可以通過網絡直接獲得。

這時的人們不僅對帥哥美女型的明星產生了審美疲勞,在藝術方面的品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而各大選秀節目依舊走著老路子,沒有創新的他們熱度也逐漸的消退。

直到2012年,一檔名叫《中國好聲音》的節目的出現,開啟了全新的“盲選”模式。

所謂盲選,就是在確定晉級前,看不到選手的面容、身材等任何信息,是否晉級全由唱功決定。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中國好聲音》盲選模式




第一屆的好聲音可以說是開創了國內下一個階段選秀的模式,大量的選秀節目開始使用“盲選”的模式。

“盲選”的出現,改變了整個國內的選秀行業,相貌平平卻實力超群的歌手終於有了出頭的機會。

比如第一季中的吳莫愁,曾經在地鐵站的廣告嚇哭過小朋友,網上對其最多的評論也是關於其相貌不符合傳統審美,但是她卻在《好聲音》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嚇哭小朋友的地鐵廣告




“美”和“帥”這兩個詞再也不是選秀的標準之一,只要唱的好,就能從有著萬千明星夢的人之中脫穎而出。

冠軍樑博,唱功和作曲都十分優秀的搖滾歌手,也是放到人群中就再也找不到的一個人。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還有無數優秀的歌手一戰成名,比如金志文、平安等等。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無數其貌不揚的歌手從這樣的選秀中脫穎而出,也有很多有著故事的人重新站上了舞臺。

例如鼓王趙牧陽。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還有“一首歌裡有一個姑娘”的何大河。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很明顯,就算再優秀,這樣的歌手也是沒有辦法登上選秀初期的節目的,但是卻在這個講究唱功的時代大放光彩。

這才是音樂選秀該有的樣子,讓真正的人才出世。

可以說,這個時代絕對說的上是選秀的黃金時代,正確的評選標準和相對公平的競技環境以及新穎的規則,讓這個時代充滿了色彩。


03

網絡傳播的盛世

小眾音樂的崛起


連續吃一週的泡麵會感覺想吐,連續聽許多年的流行音樂也會感到膩。

人們期待一種新的音樂形式,可以將人們從照本宣科、大同小異的流行音樂中拯救出來。

《中國好歌曲》做到了這一點。

2014年,一名叫做謝帝的說唱歌手參加了《中國好歌曲》,並且一舉獲得了全國總決賽四強。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說唱這種一直存活於地下的小眾音樂被人們挖掘了出來,正式站在了部分人的面前。

儘管謝帝已經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依舊只是範圍內的帶動了說唱音樂的發展,距離同期的趙雷還有一定的差距。

同年,趙雷參加《中國好歌曲》,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一陣民謠潮。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2017年,趙雷參加《我是歌手》,以一首《成都》霸佔了整個互聯網的頭條。




那時候的大街小巷幾乎全部都在播放《成都》,不論是誰走在街上聽到了都能哼上幾句。

自此以後,民謠歌曲正式的站上了大舞臺,很多人選擇抱起了吉他,民謠也從小眾音樂搖身一變成為了流行的音樂。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十幾年前,我們抱著電腦不放會被人說成是有網癮,可是今天,我們的生活已經徹徹底底的離不開了網絡。

不僅是辦公需要電腦,如果跟別人說自己不會上網還會被人們認為是異類。

這就是時代的進步,與時代共同進步的,還有綜藝。

相比於傳統電視播放的綜藝,在網絡上觀看綜藝節目成為了更多人選擇的方式。

不用坐在電視前等,不用看著看著蹦出來一段廣告,因故錯過的地方可以回去重新看。

網絡綜藝成為了趨勢,音樂選秀也沒放過這一點。

繼民謠熱之後,說唱熱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火了起來。

一種從沒見過的音樂形式,一種真實表達的態度,是在之前的節目中從來沒有見過的。

很多新鮮的、沒有見過的詞彙,例如diss、freestyle等等,也在網絡之中火了起來。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說唱歌手Jony J 和VAVA




在此之前,現在這些微博少說幾百萬粉絲的明星不過是一群混跡在livehouse勉強度日的小人物罷了。

在此之前,說唱音樂也不過是一種不被大眾接受的“很吵”的音樂罷了。

再看現在呢?

說唱音樂也和民謠一樣,搖身一變成為主流了。

這個時代,是屬於小眾音樂的時代,也是百花齊放的一代。



04

選秀的輪迴

帥哥美女的練習生時代

2017被稱作“嘻哈元年”,2018年則被稱為“偶像元年”,男生的《偶像練習生》和女生的《創造101》在國內再次掀起了一陣選秀浪潮。

“練習生”這個詞也在國內火了起來。

練習生在國內還是一個比較陌生的詞彙,指的是想要成為明星的人加入娛樂公司,接受他們的課程和培訓。

再經過一系列的選拔,選出最優秀的幾人出道成為藝人。

像很多人熟悉的東方神起、Super Junior等組合都是韓國的練習生。

這些娛樂公司在選拔練習生的時候,太多也會選一些相貌出眾的人,畢竟才藝可以培養,長相是天生的。

於是,帥哥美女們再次站到了選秀節目頂端,蔡徐坤的名字一夜之間突然爆火。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偶像練習生》選手蔡徐坤




整個節目選出來的都是帥哥美女,類似於3unshine這樣樣貌平平的組合,在選秀節目中只會被當作製造“節目效果”的陪襯。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左三為3unshine組合



發現了麼,現在的選秀節目重新迴歸到了十幾年前那個選秀初期的模樣。

回到了“選出帥哥美女”的時代。

要說為什麼,只能說是新一代的年輕人成長起來了,會因為喜歡而去瘋狂追星的他們,成為了新一批流量重視的群體。

選秀是個輪迴,我們這一代人已經被流量淘汰了,我們不會再去瘋狂的追星,我們要忙於工作、忙於家庭、忙於生活。

瘋狂追星這種青春熱血的事,就交給年輕一點的人去做吧。

我們年輕時給李宇春投票的樣子,和現在的青少年給熬夜偶像打榜有什麼區別呢?

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

就像當初十幾歲的我們聽不懂李宗盛一樣,現在十幾歲的少年也聽不懂陳奕迅。

或許多年以後,當他們能到了能聽懂時,選秀又會進行一次輪迴,再次回到最初的樣子吧。

而在這個過程中,那些“花瓶”終將會被淘汰,只有真正有實力的人才會長存。


"

7月28日,看到了快男超女在合唱吧300重聚的消息,想起了選秀剛興起的那些年。

2005年,一檔名叫《超級女聲》的選秀綜藝席捲了全國。


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等人的成功,使人們對於“明星”這個詞不像以前一樣的敬畏,也不像以前一樣遙不可及。

從那以後,越來越多的選秀節目應運而生,也有越來越多的普通老百姓成為了明星。

有人蔘加選秀後一夜成名,直到今天在娛樂圈都有著自己的一定地位。

也有人蔘加後並沒有一炮而紅,而是默默無聞了一段時間後,因為某個契機突然火了起來。

當然,也有人在火了之後不久便被遺忘的一乾二淨。


01

選秀元年

帥哥美女的時代


提到選秀元年,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2005年的《超級女聲》。

也有部分人知道,在李宇春之前,還有一個叫做安又琪的冠軍、一個叫做張含韻的可愛小妹妹。

但是實際上,真正的選秀元年是在2003年,始於湖南衛視一檔叫做《超級男聲》的節目。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2003年8月,上海天娛推出了《超級男聲》,“大型無門檻音樂選秀節目”是它的標籤,本以為通過這個標籤能夠拉近百姓與明星的距離,但是結果還是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人們對於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的快,在很多人的思想觀念裡,“明星”這個詞離他們還是太遠太遠。

或者說,人們還並沒有做好準備迎接一個新的時代的來臨。

於是這個節目並沒有火起來,也沒有多少人知道。

而參加了那一屆的選手,也基本上都淡出了娛樂圈,並沒有獲得太好的發展。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第一屆《超級男聲》冠軍餘銘軒




湖南衛視沒有放棄,他們開始尋找著節目不火的原因。

在他們的眼裡,這種接地氣的選秀節目一定會成為未來音樂娛樂綜藝的發展趨勢,在反思後,他們推出了《超級女聲》。

毫無疑問,這次的嘗試是成功的。

2004年的第一屆《超級女聲》在國內掀起了一陣風潮,安又琪、張含韻等普通女孩從萬千少女中脫穎而出。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第一屆《超級女聲》冠軍安又琪




同樣在2004年,東方衛視舉辦了一檔叫做《我型我秀》的節目。

第一屆的冠軍是一個22歲小夥子,他叫張傑。


2005年,嚐到了甜頭的湖南衛視繼續推出了新一屆的《超級女聲》。

而這屆的《超級女聲》,火遍了半片天,正式把“普通人變明星”這個概念帶向了全國。

那個夏天,沒有人不知道《超級女聲》,也沒有人不知道李宇春。

在那個網絡並不發達的時代,能有一個節目做到這個效果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成功。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李宇春登上《時代》雜誌封面




毫不誇張的說,超女的成功,李宇春至少佔了其中一半的功勞。

要知道,在此之前人們對於明星的印象,一直停留在男的帥女的美的階段。

其他市面上的大部分節目以及主流的明星,包括第一屆《超級女聲》,選出來的明星大都是帥哥美女。

第二屆超女則反其道而行,“中性美”流行起來。

李宇春的出現,使人們見到了一種幾乎從沒見過的美的形式,自然就會引起討論。

那時候的各大討論平臺,大量李宇春的金句開始出現

不僅僅是李宇春,亞軍周筆暢也是偏中性的打扮。




在決賽中,傳統類型的張靚穎僅僅獲得了135萬票,距離亞軍周筆暢足足有近200萬票的差距,而周筆暢距離李宇春僅有不到30萬的差距。

如果單獨論唱功的話,我覺得張靚穎反而是最強的那個。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季軍張靚穎




在網絡不發達的那個時代,很多人究其一生也見不到什麼帥哥美女,在普通老百姓中誕生出一批俊男靚女,能滿足許多人的好奇心。

在選秀初期的時代,帥哥美女幾乎已經成為了主基調。



02

實力唱將的春天

選秀的黃金時代


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開始越來越普及並且方便,很多信息都可以通過網絡直接獲得。

這時的人們不僅對帥哥美女型的明星產生了審美疲勞,在藝術方面的品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而各大選秀節目依舊走著老路子,沒有創新的他們熱度也逐漸的消退。

直到2012年,一檔名叫《中國好聲音》的節目的出現,開啟了全新的“盲選”模式。

所謂盲選,就是在確定晉級前,看不到選手的面容、身材等任何信息,是否晉級全由唱功決定。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中國好聲音》盲選模式




第一屆的好聲音可以說是開創了國內下一個階段選秀的模式,大量的選秀節目開始使用“盲選”的模式。

“盲選”的出現,改變了整個國內的選秀行業,相貌平平卻實力超群的歌手終於有了出頭的機會。

比如第一季中的吳莫愁,曾經在地鐵站的廣告嚇哭過小朋友,網上對其最多的評論也是關於其相貌不符合傳統審美,但是她卻在《好聲音》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嚇哭小朋友的地鐵廣告




“美”和“帥”這兩個詞再也不是選秀的標準之一,只要唱的好,就能從有著萬千明星夢的人之中脫穎而出。

冠軍樑博,唱功和作曲都十分優秀的搖滾歌手,也是放到人群中就再也找不到的一個人。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還有無數優秀的歌手一戰成名,比如金志文、平安等等。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無數其貌不揚的歌手從這樣的選秀中脫穎而出,也有很多有著故事的人重新站上了舞臺。

例如鼓王趙牧陽。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還有“一首歌裡有一個姑娘”的何大河。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很明顯,就算再優秀,這樣的歌手也是沒有辦法登上選秀初期的節目的,但是卻在這個講究唱功的時代大放光彩。

這才是音樂選秀該有的樣子,讓真正的人才出世。

可以說,這個時代絕對說的上是選秀的黃金時代,正確的評選標準和相對公平的競技環境以及新穎的規則,讓這個時代充滿了色彩。


03

網絡傳播的盛世

小眾音樂的崛起


連續吃一週的泡麵會感覺想吐,連續聽許多年的流行音樂也會感到膩。

人們期待一種新的音樂形式,可以將人們從照本宣科、大同小異的流行音樂中拯救出來。

《中國好歌曲》做到了這一點。

2014年,一名叫做謝帝的說唱歌手參加了《中國好歌曲》,並且一舉獲得了全國總決賽四強。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說唱這種一直存活於地下的小眾音樂被人們挖掘了出來,正式站在了部分人的面前。

儘管謝帝已經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依舊只是範圍內的帶動了說唱音樂的發展,距離同期的趙雷還有一定的差距。

同年,趙雷參加《中國好歌曲》,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一陣民謠潮。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2017年,趙雷參加《我是歌手》,以一首《成都》霸佔了整個互聯網的頭條。




那時候的大街小巷幾乎全部都在播放《成都》,不論是誰走在街上聽到了都能哼上幾句。

自此以後,民謠歌曲正式的站上了大舞臺,很多人選擇抱起了吉他,民謠也從小眾音樂搖身一變成為了流行的音樂。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十幾年前,我們抱著電腦不放會被人說成是有網癮,可是今天,我們的生活已經徹徹底底的離不開了網絡。

不僅是辦公需要電腦,如果跟別人說自己不會上網還會被人們認為是異類。

這就是時代的進步,與時代共同進步的,還有綜藝。

相比於傳統電視播放的綜藝,在網絡上觀看綜藝節目成為了更多人選擇的方式。

不用坐在電視前等,不用看著看著蹦出來一段廣告,因故錯過的地方可以回去重新看。

網絡綜藝成為了趨勢,音樂選秀也沒放過這一點。

繼民謠熱之後,說唱熱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火了起來。

一種從沒見過的音樂形式,一種真實表達的態度,是在之前的節目中從來沒有見過的。

很多新鮮的、沒有見過的詞彙,例如diss、freestyle等等,也在網絡之中火了起來。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說唱歌手Jony J 和VAVA




在此之前,現在這些微博少說幾百萬粉絲的明星不過是一群混跡在livehouse勉強度日的小人物罷了。

在此之前,說唱音樂也不過是一種不被大眾接受的“很吵”的音樂罷了。

再看現在呢?

說唱音樂也和民謠一樣,搖身一變成為主流了。

這個時代,是屬於小眾音樂的時代,也是百花齊放的一代。



04

選秀的輪迴

帥哥美女的練習生時代

2017被稱作“嘻哈元年”,2018年則被稱為“偶像元年”,男生的《偶像練習生》和女生的《創造101》在國內再次掀起了一陣選秀浪潮。

“練習生”這個詞也在國內火了起來。

練習生在國內還是一個比較陌生的詞彙,指的是想要成為明星的人加入娛樂公司,接受他們的課程和培訓。

再經過一系列的選拔,選出最優秀的幾人出道成為藝人。

像很多人熟悉的東方神起、Super Junior等組合都是韓國的練習生。

這些娛樂公司在選拔練習生的時候,太多也會選一些相貌出眾的人,畢竟才藝可以培養,長相是天生的。

於是,帥哥美女們再次站到了選秀節目頂端,蔡徐坤的名字一夜之間突然爆火。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偶像練習生》選手蔡徐坤




整個節目選出來的都是帥哥美女,類似於3unshine這樣樣貌平平的組合,在選秀節目中只會被當作製造“節目效果”的陪襯。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左三為3unshine組合



發現了麼,現在的選秀節目重新迴歸到了十幾年前那個選秀初期的模樣。

回到了“選出帥哥美女”的時代。

要說為什麼,只能說是新一代的年輕人成長起來了,會因為喜歡而去瘋狂追星的他們,成為了新一批流量重視的群體。

選秀是個輪迴,我們這一代人已經被流量淘汰了,我們不會再去瘋狂的追星,我們要忙於工作、忙於家庭、忙於生活。

瘋狂追星這種青春熱血的事,就交給年輕一點的人去做吧。

我們年輕時給李宇春投票的樣子,和現在的青少年給熬夜偶像打榜有什麼區別呢?

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

就像當初十幾歲的我們聽不懂李宗盛一樣,現在十幾歲的少年也聽不懂陳奕迅。

或許多年以後,當他們能到了能聽懂時,選秀又會進行一次輪迴,再次回到最初的樣子吧。

而在這個過程中,那些“花瓶”終將會被淘汰,只有真正有實力的人才會長存。


快男超女重聚:從爆火到消失,中國選秀的15年是個輪迴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