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統兵滅楚慘敗內幕,這口兩千多年的黑鍋足夠沉

李信 王翦 昌平君 項燕 優己 優己 2017-09-24

在戰國時代,名將無數,能人不少,有人名揚天下,有人踩著他人名揚天下。這裡有個悲情英雄就比較鬱悶,明明可以立下不世戰功,卻因一個自己人而功敗垂成。失去了問鼎其他名將的機會。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李信攻楚,大敗而歸,被世人詬病,認為其年輕氣盛,輕敵妄為等等。但是仔細一想,這個李信其實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託大自傲。首先我們根據當時的秦國的法律來分析一下,李信兵敗,按理當治罪,這例子多了去,比如秦軍被趙奢擊敗,穰侯出來擔責,秦昭王趁機免掉穰侯的職權(雖然有政治奪權的味道,卻也是依律秦法所為,因為在此次戰役中,穰侯等人犯了輕敵的錯誤,秦法嚴苛但卻公正,有錯必罰,有功必賞。並沒有說秦王法外開恩)。可是李信戰敗之後,秦王政不但沒有治李信的罪,事後仍然委以重任,比如,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李信隨王賁攻取遼東,俘虜燕王喜,燕國滅亡。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李信與王翦之子王賁率軍從燕國向南進攻齊國,突然攻入都城臨淄,齊國滅亡。也就是說,在秦滅楚戰之後,李信便又獲得帶兵出征的機會。可見滅楚大敗而歸,其重責並不在李信身上,或者說,他在前線遭遇的是不可估量的非人為因素。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李信與蒙恬兵分兩路,李信率軍攻打平輿(今河南平輿北),蒙恬率軍攻打寢丘(今安徽臨泉),大敗楚軍。李信接著乘勝攻克鄢郢,隨即率領部隊向西進軍,要與蒙恬在城父(今河南平頂山市北)會師。仔細觀察其行軍路線:先是向南攻平輿,在河南今河南駐馬店市平輿縣,然後向北攻鄢(河南許昌鄢陵縣),然後向東南途徑郢(郢陳,在今河南周口市淮陽縣),最後向西到城父(河南省平頂山市)。而此時,鄢、郢、城父,都為秦國所控制,並非楚國的屬地。因此,李信作戰部署並沒有錯,在行軍作戰當中也相當勇敢,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幾乎是以橫掃之勢掃滅沿途楚軍。他許諾給秦王政用20萬兵滅楚的初衷已經初步達成。但是,在這時候,卻出現了一個意外,那就是秦國昌平君反叛(昌平君,羋姓熊氏,戰國末期楚王,公元前223年在位。其母親為秦國公主,外祖父為秦昭襄王。受封為昌平君,仕於秦,為秦莊襄王、秦王政之臣。前238年,與呂不韋、昌文君受命平定嫪毐之亂,任相國,遷郢陳以安撫楚民。)而這昌平君反叛的時候,這李信剛好到達前線,與項燕的二十萬大軍陣前對立。本身以十萬之眾對二十萬于軍前峙立,一點輕微的變化都可以導致天秤的傾斜,更何況是己方重臣臨陣變節,這李信的十萬大軍頓時陷入一個巨大的包圍圈裡,前進不能速勝,退路又被切斷,關鍵的還是李信用兵習慣,他擅打輕兵奔襲,這使得前線所攜帶糧草嚴重不足。這也是昌平君算計所在,他算準了李信的糧草供應時間才起兵反叛的。李信退路被斷,糧道被截,他只能先率兵突圍,回攻郢陳,這時候,項燕出動了,數十萬楚軍追擊掩殺,李信大敗而歸。這便是李信兵敗的全過程,實際上,如果不是昌平君的臨陣變節,以李信的作戰能力,秦軍的裝備比較好,建制完善,整體戰鬥力齊整,善於機動,李信更是打機動作戰的好手,所以,他會通過快速穿插的方式來製造局部兵力優勢,擊破楚國還是有可期待的。如此,則必將立下不世之功。

當然,這也是他與王翦最大的區別,王翦主張穩紮穩打,如果帶兵的是王翦,以王翦的作戰方式,昌平君是不敢趁機反叛的,只能說,相比之下,王翦更老辣,慮事更加周到。

優己/著 收錄 《紛爭》

本文系 社科哲學家、童話作家優己 原創發表

學漢語讀歷史,交流兒童教學與教育請找 優己導師

微信搜索公眾號:優己

李信統兵滅楚慘敗內幕,這口兩千多年的黑鍋足夠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