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滅楚為何不給王翦60萬大軍?不是盲目相信李信,是另有深意'

"

文|飛魚說史

王翦事秦,論荊明果。六十萬人,缺一不可。李信少年,以毛赴火。兵敗再興,其計已左。空國伐人,其不疑我。美宅田園,故請瑣瑣。——(明末)黃道周《廣名將傳》

戰國,不僅是指相互爭戰的諸侯國,更是一個時代的代名詞,雖然戰亂不斷,但也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這段歷史是中國奴隸制走向終結、封建制的初步發展成形的歷史轉折期,經過大國兼併小國,春秋時期林立的諸侯國大為減少,最後形成了七國爭雄的競爭格局。

那麼,戰國時期只有七個諸侯國嗎,當然不是,只是這七個諸侯國最為強大,其餘像衛國、宋國、中山國等都被代表了,最終這些小國也都被大國兼併而不復存在了,所以我們說起戰國時代,如雷貫耳的就是“戰國七雄”。

"

文|飛魚說史

王翦事秦,論荊明果。六十萬人,缺一不可。李信少年,以毛赴火。兵敗再興,其計已左。空國伐人,其不疑我。美宅田園,故請瑣瑣。——(明末)黃道周《廣名將傳》

戰國,不僅是指相互爭戰的諸侯國,更是一個時代的代名詞,雖然戰亂不斷,但也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這段歷史是中國奴隸制走向終結、封建制的初步發展成形的歷史轉折期,經過大國兼併小國,春秋時期林立的諸侯國大為減少,最後形成了七國爭雄的競爭格局。

那麼,戰國時期只有七個諸侯國嗎,當然不是,只是這七個諸侯國最為強大,其餘像衛國、宋國、中山國等都被代表了,最終這些小國也都被大國兼併而不復存在了,所以我們說起戰國時代,如雷貫耳的就是“戰國七雄”。

秦王政滅楚為何不給王翦60萬大軍?不是盲目相信李信,是另有深意

然而,天下大勢,分久必合。

戰國七雄為爭霸而混戰形成的爛攤子,最終要有人出來收拾,而這份光榮而艱鉅的任務就落在了秦國頭上,確切地說是落在了秦王嬴政的頭上。

秦王政對於天下一統,奉行的是遠交近攻和金錢開道,韓國毋容置疑坐上了秦滅六國進程中的冠軍寶座,除了韓國比較弱小外,地理位置至關重要,畢竟韓國佔據了秦國東出的門戶。

韓國滅亡之後,秦王政本來打算滅楚,但是趙國的當家人趙王遷卻騎著快馬搶到了楚國前頭,坐上了亞軍的寶座。

"

文|飛魚說史

王翦事秦,論荊明果。六十萬人,缺一不可。李信少年,以毛赴火。兵敗再興,其計已左。空國伐人,其不疑我。美宅田園,故請瑣瑣。——(明末)黃道周《廣名將傳》

戰國,不僅是指相互爭戰的諸侯國,更是一個時代的代名詞,雖然戰亂不斷,但也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這段歷史是中國奴隸制走向終結、封建制的初步發展成形的歷史轉折期,經過大國兼併小國,春秋時期林立的諸侯國大為減少,最後形成了七國爭雄的競爭格局。

那麼,戰國時期只有七個諸侯國嗎,當然不是,只是這七個諸侯國最為強大,其餘像衛國、宋國、中山國等都被代表了,最終這些小國也都被大國兼併而不復存在了,所以我們說起戰國時代,如雷貫耳的就是“戰國七雄”。

秦王政滅楚為何不給王翦60萬大軍?不是盲目相信李信,是另有深意

然而,天下大勢,分久必合。

戰國七雄為爭霸而混戰形成的爛攤子,最終要有人出來收拾,而這份光榮而艱鉅的任務就落在了秦國頭上,確切地說是落在了秦王嬴政的頭上。

秦王政對於天下一統,奉行的是遠交近攻和金錢開道,韓國毋容置疑坐上了秦滅六國進程中的冠軍寶座,除了韓國比較弱小外,地理位置至關重要,畢竟韓國佔據了秦國東出的門戶。

韓國滅亡之後,秦王政本來打算滅楚,但是趙國的當家人趙王遷卻騎著快馬搶到了楚國前頭,坐上了亞軍的寶座。

秦王政滅楚為何不給王翦60萬大軍?不是盲目相信李信,是另有深意

滅了韓趙之後,燕國又迫不及待的跳了出來,這導致秦國一直沒法正兒八經的對楚開戰。

說起秦滅楚之戰,必須要說秦國兩個著名的將軍,王翦和李信。

秦王政滅楚為何不給王翦60萬大軍?不是盲目相信李信,是另有深意,說此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秦滅楚之前的戰國時局。

秦滅北部諸侯,猶如秋風掃落葉。

李信,是秦王政時期崛起的將領新秀,對秦國的對外擴張立下了汗馬功勞,尤其是率軍攻伐燕國時,他率領的先遣隊一舉大破燕太子丹,隨後王翦大軍殺來攻破薊城,燕王喜和燕太子丹退守遼東。

但李信卻窮追不捨,直至逼迫著燕王喜把太子丹的人頭給送來,李信才稍微放鬆追趕燕軍的腳步(《史記》記載:李信嘗以兵數千逐燕太子丹至於衍水中,卒破得丹),當秦王政看到燕丹的人頭,勇猛的李信深得秦王政的賞識,但李信畢竟年輕氣盛。

"

文|飛魚說史

王翦事秦,論荊明果。六十萬人,缺一不可。李信少年,以毛赴火。兵敗再興,其計已左。空國伐人,其不疑我。美宅田園,故請瑣瑣。——(明末)黃道周《廣名將傳》

戰國,不僅是指相互爭戰的諸侯國,更是一個時代的代名詞,雖然戰亂不斷,但也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這段歷史是中國奴隸制走向終結、封建制的初步發展成形的歷史轉折期,經過大國兼併小國,春秋時期林立的諸侯國大為減少,最後形成了七國爭雄的競爭格局。

那麼,戰國時期只有七個諸侯國嗎,當然不是,只是這七個諸侯國最為強大,其餘像衛國、宋國、中山國等都被代表了,最終這些小國也都被大國兼併而不復存在了,所以我們說起戰國時代,如雷貫耳的就是“戰國七雄”。

秦王政滅楚為何不給王翦60萬大軍?不是盲目相信李信,是另有深意

然而,天下大勢,分久必合。

戰國七雄為爭霸而混戰形成的爛攤子,最終要有人出來收拾,而這份光榮而艱鉅的任務就落在了秦國頭上,確切地說是落在了秦王嬴政的頭上。

秦王政對於天下一統,奉行的是遠交近攻和金錢開道,韓國毋容置疑坐上了秦滅六國進程中的冠軍寶座,除了韓國比較弱小外,地理位置至關重要,畢竟韓國佔據了秦國東出的門戶。

韓國滅亡之後,秦王政本來打算滅楚,但是趙國的當家人趙王遷卻騎著快馬搶到了楚國前頭,坐上了亞軍的寶座。

秦王政滅楚為何不給王翦60萬大軍?不是盲目相信李信,是另有深意

滅了韓趙之後,燕國又迫不及待的跳了出來,這導致秦國一直沒法正兒八經的對楚開戰。

說起秦滅楚之戰,必須要說秦國兩個著名的將軍,王翦和李信。

秦王政滅楚為何不給王翦60萬大軍?不是盲目相信李信,是另有深意,說此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秦滅楚之前的戰國時局。

秦滅北部諸侯,猶如秋風掃落葉。

李信,是秦王政時期崛起的將領新秀,對秦國的對外擴張立下了汗馬功勞,尤其是率軍攻伐燕國時,他率領的先遣隊一舉大破燕太子丹,隨後王翦大軍殺來攻破薊城,燕王喜和燕太子丹退守遼東。

但李信卻窮追不捨,直至逼迫著燕王喜把太子丹的人頭給送來,李信才稍微放鬆追趕燕軍的腳步(《史記》記載:李信嘗以兵數千逐燕太子丹至於衍水中,卒破得丹),當秦王政看到燕丹的人頭,勇猛的李信深得秦王政的賞識,但李信畢竟年輕氣盛。

秦王政滅楚為何不給王翦60萬大軍?不是盲目相信李信,是另有深意

秦國掃平了中原北部的諸侯國之後,目光就轉向了南部,但滅楚還不是時機,因為魏國還是威脅,於是秦王政命令王翦的兒子王賁進攻魏國,但王賁怕楚國不老實,於是王賁先進攻楚國,把楚國威脅得不敢動彈之後,大舉進攻魏國大梁。

大梁城是從魏惠王時期開始苦心經營的國都,那城牆,那防禦,堪稱一流,王賁強攻不下,於是採取水攻,然後攻破大梁,魏國就此滅亡,魏國滅亡之後,楚國已如砧板上的魚肉了。

李信的20萬,王翦的60萬。

楚國,是中原諸侯中立國相對較早的諸侯國,長期佔據中原南部,最鼎盛的時期說它佔據了中原的半壁江山也不為過,要滅楚,秦王政還是很謹慎的,於是叫來王翦詢問,滅楚需要多少兵力。

王翦倒也不客氣,上來就說,得要60萬,沒有這個數字,楚國打不下來,聽到王翦的回答,秦王政狐疑了,因為這個數字,幾乎是傾全國之兵。

"

文|飛魚說史

王翦事秦,論荊明果。六十萬人,缺一不可。李信少年,以毛赴火。兵敗再興,其計已左。空國伐人,其不疑我。美宅田園,故請瑣瑣。——(明末)黃道周《廣名將傳》

戰國,不僅是指相互爭戰的諸侯國,更是一個時代的代名詞,雖然戰亂不斷,但也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這段歷史是中國奴隸制走向終結、封建制的初步發展成形的歷史轉折期,經過大國兼併小國,春秋時期林立的諸侯國大為減少,最後形成了七國爭雄的競爭格局。

那麼,戰國時期只有七個諸侯國嗎,當然不是,只是這七個諸侯國最為強大,其餘像衛國、宋國、中山國等都被代表了,最終這些小國也都被大國兼併而不復存在了,所以我們說起戰國時代,如雷貫耳的就是“戰國七雄”。

秦王政滅楚為何不給王翦60萬大軍?不是盲目相信李信,是另有深意

然而,天下大勢,分久必合。

戰國七雄為爭霸而混戰形成的爛攤子,最終要有人出來收拾,而這份光榮而艱鉅的任務就落在了秦國頭上,確切地說是落在了秦王嬴政的頭上。

秦王政對於天下一統,奉行的是遠交近攻和金錢開道,韓國毋容置疑坐上了秦滅六國進程中的冠軍寶座,除了韓國比較弱小外,地理位置至關重要,畢竟韓國佔據了秦國東出的門戶。

韓國滅亡之後,秦王政本來打算滅楚,但是趙國的當家人趙王遷卻騎著快馬搶到了楚國前頭,坐上了亞軍的寶座。

秦王政滅楚為何不給王翦60萬大軍?不是盲目相信李信,是另有深意

滅了韓趙之後,燕國又迫不及待的跳了出來,這導致秦國一直沒法正兒八經的對楚開戰。

說起秦滅楚之戰,必須要說秦國兩個著名的將軍,王翦和李信。

秦王政滅楚為何不給王翦60萬大軍?不是盲目相信李信,是另有深意,說此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秦滅楚之前的戰國時局。

秦滅北部諸侯,猶如秋風掃落葉。

李信,是秦王政時期崛起的將領新秀,對秦國的對外擴張立下了汗馬功勞,尤其是率軍攻伐燕國時,他率領的先遣隊一舉大破燕太子丹,隨後王翦大軍殺來攻破薊城,燕王喜和燕太子丹退守遼東。

但李信卻窮追不捨,直至逼迫著燕王喜把太子丹的人頭給送來,李信才稍微放鬆追趕燕軍的腳步(《史記》記載:李信嘗以兵數千逐燕太子丹至於衍水中,卒破得丹),當秦王政看到燕丹的人頭,勇猛的李信深得秦王政的賞識,但李信畢竟年輕氣盛。

秦王政滅楚為何不給王翦60萬大軍?不是盲目相信李信,是另有深意

秦國掃平了中原北部的諸侯國之後,目光就轉向了南部,但滅楚還不是時機,因為魏國還是威脅,於是秦王政命令王翦的兒子王賁進攻魏國,但王賁怕楚國不老實,於是王賁先進攻楚國,把楚國威脅得不敢動彈之後,大舉進攻魏國大梁。

大梁城是從魏惠王時期開始苦心經營的國都,那城牆,那防禦,堪稱一流,王賁強攻不下,於是採取水攻,然後攻破大梁,魏國就此滅亡,魏國滅亡之後,楚國已如砧板上的魚肉了。

李信的20萬,王翦的60萬。

楚國,是中原諸侯中立國相對較早的諸侯國,長期佔據中原南部,最鼎盛的時期說它佔據了中原的半壁江山也不為過,要滅楚,秦王政還是很謹慎的,於是叫來王翦詢問,滅楚需要多少兵力。

王翦倒也不客氣,上來就說,得要60萬,沒有這個數字,楚國打不下來,聽到王翦的回答,秦王政狐疑了,因為這個數字,幾乎是傾全國之兵。

秦王政滅楚為何不給王翦60萬大軍?不是盲目相信李信,是另有深意

看著秦王的臉色,王翦知道,自己的要求必定不會被滿足,心中只有苦笑,但也沒做過多解釋,因為王翦知道,說的再多,都沒用。

聽完王翦的要求,秦王政也沒應允,而是叫來了自己相當信任的李信詢問意見:李將軍,你覺得我們秦國要滅楚國需要出動多少人馬能取勝?李信倒也不客氣,想也沒想就說:大王,我要的不多不多,只要20萬。

李信的失敗,王翦的復出。

秦王政聽到李信的回答,那是相當的滿意,因為秦王政也覺得滅楚國,不需要傾全國之兵,畢竟掃蕩韓、趙、魏、燕那都是輕輕鬆鬆嘛,用60萬滅楚,王翦這老小子不會有其他想法吧,於是讓李信和蒙武率領20萬大軍滅楚。

王翦看到秦王政的舉動,也不生氣,於是以老了為由,辭職回家養老去了,李信和蒙武倒也不客氣,兵分兩路進攻楚國,一開始仗打的那是相當的順利,連戰連捷。

"

文|飛魚說史

王翦事秦,論荊明果。六十萬人,缺一不可。李信少年,以毛赴火。兵敗再興,其計已左。空國伐人,其不疑我。美宅田園,故請瑣瑣。——(明末)黃道周《廣名將傳》

戰國,不僅是指相互爭戰的諸侯國,更是一個時代的代名詞,雖然戰亂不斷,但也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這段歷史是中國奴隸制走向終結、封建制的初步發展成形的歷史轉折期,經過大國兼併小國,春秋時期林立的諸侯國大為減少,最後形成了七國爭雄的競爭格局。

那麼,戰國時期只有七個諸侯國嗎,當然不是,只是這七個諸侯國最為強大,其餘像衛國、宋國、中山國等都被代表了,最終這些小國也都被大國兼併而不復存在了,所以我們說起戰國時代,如雷貫耳的就是“戰國七雄”。

秦王政滅楚為何不給王翦60萬大軍?不是盲目相信李信,是另有深意

然而,天下大勢,分久必合。

戰國七雄為爭霸而混戰形成的爛攤子,最終要有人出來收拾,而這份光榮而艱鉅的任務就落在了秦國頭上,確切地說是落在了秦王嬴政的頭上。

秦王政對於天下一統,奉行的是遠交近攻和金錢開道,韓國毋容置疑坐上了秦滅六國進程中的冠軍寶座,除了韓國比較弱小外,地理位置至關重要,畢竟韓國佔據了秦國東出的門戶。

韓國滅亡之後,秦王政本來打算滅楚,但是趙國的當家人趙王遷卻騎著快馬搶到了楚國前頭,坐上了亞軍的寶座。

秦王政滅楚為何不給王翦60萬大軍?不是盲目相信李信,是另有深意

滅了韓趙之後,燕國又迫不及待的跳了出來,這導致秦國一直沒法正兒八經的對楚開戰。

說起秦滅楚之戰,必須要說秦國兩個著名的將軍,王翦和李信。

秦王政滅楚為何不給王翦60萬大軍?不是盲目相信李信,是另有深意,說此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秦滅楚之前的戰國時局。

秦滅北部諸侯,猶如秋風掃落葉。

李信,是秦王政時期崛起的將領新秀,對秦國的對外擴張立下了汗馬功勞,尤其是率軍攻伐燕國時,他率領的先遣隊一舉大破燕太子丹,隨後王翦大軍殺來攻破薊城,燕王喜和燕太子丹退守遼東。

但李信卻窮追不捨,直至逼迫著燕王喜把太子丹的人頭給送來,李信才稍微放鬆追趕燕軍的腳步(《史記》記載:李信嘗以兵數千逐燕太子丹至於衍水中,卒破得丹),當秦王政看到燕丹的人頭,勇猛的李信深得秦王政的賞識,但李信畢竟年輕氣盛。

秦王政滅楚為何不給王翦60萬大軍?不是盲目相信李信,是另有深意

秦國掃平了中原北部的諸侯國之後,目光就轉向了南部,但滅楚還不是時機,因為魏國還是威脅,於是秦王政命令王翦的兒子王賁進攻魏國,但王賁怕楚國不老實,於是王賁先進攻楚國,把楚國威脅得不敢動彈之後,大舉進攻魏國大梁。

大梁城是從魏惠王時期開始苦心經營的國都,那城牆,那防禦,堪稱一流,王賁強攻不下,於是採取水攻,然後攻破大梁,魏國就此滅亡,魏國滅亡之後,楚國已如砧板上的魚肉了。

李信的20萬,王翦的60萬。

楚國,是中原諸侯中立國相對較早的諸侯國,長期佔據中原南部,最鼎盛的時期說它佔據了中原的半壁江山也不為過,要滅楚,秦王政還是很謹慎的,於是叫來王翦詢問,滅楚需要多少兵力。

王翦倒也不客氣,上來就說,得要60萬,沒有這個數字,楚國打不下來,聽到王翦的回答,秦王政狐疑了,因為這個數字,幾乎是傾全國之兵。

秦王政滅楚為何不給王翦60萬大軍?不是盲目相信李信,是另有深意

看著秦王的臉色,王翦知道,自己的要求必定不會被滿足,心中只有苦笑,但也沒做過多解釋,因為王翦知道,說的再多,都沒用。

聽完王翦的要求,秦王政也沒應允,而是叫來了自己相當信任的李信詢問意見:李將軍,你覺得我們秦國要滅楚國需要出動多少人馬能取勝?李信倒也不客氣,想也沒想就說:大王,我要的不多不多,只要20萬。

李信的失敗,王翦的復出。

秦王政聽到李信的回答,那是相當的滿意,因為秦王政也覺得滅楚國,不需要傾全國之兵,畢竟掃蕩韓、趙、魏、燕那都是輕輕鬆鬆嘛,用60萬滅楚,王翦這老小子不會有其他想法吧,於是讓李信和蒙武率領20萬大軍滅楚。

王翦看到秦王政的舉動,也不生氣,於是以老了為由,辭職回家養老去了,李信和蒙武倒也不客氣,兵分兩路進攻楚國,一開始仗打的那是相當的順利,連戰連捷。

秦王政滅楚為何不給王翦60萬大軍?不是盲目相信李信,是另有深意

楚國面對亡國之危,任命大將項燕為楚國總指揮,項燕不愧是楚霸王項羽的祖輩,打起仗來那也是相當老辣,趁著李信一路高歌東進,選擇了尾隨李信後面,追著秦軍整整三天三夜,然後趁著李信輕敵,發起突襲,結果秦軍大敗,秦軍一戰損失了七個都尉,李信只有率領殘部逃回了秦國。

嬴政看著李信的失敗,頓時醒悟,楚國雖弱,畢竟地大物博,想要滅楚,嘴上沒毛的李信還是不行,於是親自去王翦的老家請王翦出山,並且給了他想要的60萬大軍去滅楚,王翦也不愧是名將,60萬大軍緩慢推進,殺死了大將項燕(另一說項燕逃跑),楚國無將可用,就此滅亡。

飛魚說:

秦國滅楚國需要出動多少人馬能取勝?李信:不多不多,我只要20萬,結果秦王政給了他想要的兵力,他卻被項燕打得丟盔棄甲,李信的失敗著實讓氣勢如虹的秦王政冷靜了一把,李信的輕狂也終究用慘敗獲得了教訓。

那麼秦王政滅楚為何不給王翦60萬大軍?其實秦王政並不是盲目相信李信,而是另有深意,李信這幾年的優秀表現雖說是一方面,但最主要的是秦王政怕王翦尾大不掉。

"

文|飛魚說史

王翦事秦,論荊明果。六十萬人,缺一不可。李信少年,以毛赴火。兵敗再興,其計已左。空國伐人,其不疑我。美宅田園,故請瑣瑣。——(明末)黃道周《廣名將傳》

戰國,不僅是指相互爭戰的諸侯國,更是一個時代的代名詞,雖然戰亂不斷,但也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這段歷史是中國奴隸制走向終結、封建制的初步發展成形的歷史轉折期,經過大國兼併小國,春秋時期林立的諸侯國大為減少,最後形成了七國爭雄的競爭格局。

那麼,戰國時期只有七個諸侯國嗎,當然不是,只是這七個諸侯國最為強大,其餘像衛國、宋國、中山國等都被代表了,最終這些小國也都被大國兼併而不復存在了,所以我們說起戰國時代,如雷貫耳的就是“戰國七雄”。

秦王政滅楚為何不給王翦60萬大軍?不是盲目相信李信,是另有深意

然而,天下大勢,分久必合。

戰國七雄為爭霸而混戰形成的爛攤子,最終要有人出來收拾,而這份光榮而艱鉅的任務就落在了秦國頭上,確切地說是落在了秦王嬴政的頭上。

秦王政對於天下一統,奉行的是遠交近攻和金錢開道,韓國毋容置疑坐上了秦滅六國進程中的冠軍寶座,除了韓國比較弱小外,地理位置至關重要,畢竟韓國佔據了秦國東出的門戶。

韓國滅亡之後,秦王政本來打算滅楚,但是趙國的當家人趙王遷卻騎著快馬搶到了楚國前頭,坐上了亞軍的寶座。

秦王政滅楚為何不給王翦60萬大軍?不是盲目相信李信,是另有深意

滅了韓趙之後,燕國又迫不及待的跳了出來,這導致秦國一直沒法正兒八經的對楚開戰。

說起秦滅楚之戰,必須要說秦國兩個著名的將軍,王翦和李信。

秦王政滅楚為何不給王翦60萬大軍?不是盲目相信李信,是另有深意,說此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秦滅楚之前的戰國時局。

秦滅北部諸侯,猶如秋風掃落葉。

李信,是秦王政時期崛起的將領新秀,對秦國的對外擴張立下了汗馬功勞,尤其是率軍攻伐燕國時,他率領的先遣隊一舉大破燕太子丹,隨後王翦大軍殺來攻破薊城,燕王喜和燕太子丹退守遼東。

但李信卻窮追不捨,直至逼迫著燕王喜把太子丹的人頭給送來,李信才稍微放鬆追趕燕軍的腳步(《史記》記載:李信嘗以兵數千逐燕太子丹至於衍水中,卒破得丹),當秦王政看到燕丹的人頭,勇猛的李信深得秦王政的賞識,但李信畢竟年輕氣盛。

秦王政滅楚為何不給王翦60萬大軍?不是盲目相信李信,是另有深意

秦國掃平了中原北部的諸侯國之後,目光就轉向了南部,但滅楚還不是時機,因為魏國還是威脅,於是秦王政命令王翦的兒子王賁進攻魏國,但王賁怕楚國不老實,於是王賁先進攻楚國,把楚國威脅得不敢動彈之後,大舉進攻魏國大梁。

大梁城是從魏惠王時期開始苦心經營的國都,那城牆,那防禦,堪稱一流,王賁強攻不下,於是採取水攻,然後攻破大梁,魏國就此滅亡,魏國滅亡之後,楚國已如砧板上的魚肉了。

李信的20萬,王翦的60萬。

楚國,是中原諸侯中立國相對較早的諸侯國,長期佔據中原南部,最鼎盛的時期說它佔據了中原的半壁江山也不為過,要滅楚,秦王政還是很謹慎的,於是叫來王翦詢問,滅楚需要多少兵力。

王翦倒也不客氣,上來就說,得要60萬,沒有這個數字,楚國打不下來,聽到王翦的回答,秦王政狐疑了,因為這個數字,幾乎是傾全國之兵。

秦王政滅楚為何不給王翦60萬大軍?不是盲目相信李信,是另有深意

看著秦王的臉色,王翦知道,自己的要求必定不會被滿足,心中只有苦笑,但也沒做過多解釋,因為王翦知道,說的再多,都沒用。

聽完王翦的要求,秦王政也沒應允,而是叫來了自己相當信任的李信詢問意見:李將軍,你覺得我們秦國要滅楚國需要出動多少人馬能取勝?李信倒也不客氣,想也沒想就說:大王,我要的不多不多,只要20萬。

李信的失敗,王翦的復出。

秦王政聽到李信的回答,那是相當的滿意,因為秦王政也覺得滅楚國,不需要傾全國之兵,畢竟掃蕩韓、趙、魏、燕那都是輕輕鬆鬆嘛,用60萬滅楚,王翦這老小子不會有其他想法吧,於是讓李信和蒙武率領20萬大軍滅楚。

王翦看到秦王政的舉動,也不生氣,於是以老了為由,辭職回家養老去了,李信和蒙武倒也不客氣,兵分兩路進攻楚國,一開始仗打的那是相當的順利,連戰連捷。

秦王政滅楚為何不給王翦60萬大軍?不是盲目相信李信,是另有深意

楚國面對亡國之危,任命大將項燕為楚國總指揮,項燕不愧是楚霸王項羽的祖輩,打起仗來那也是相當老辣,趁著李信一路高歌東進,選擇了尾隨李信後面,追著秦軍整整三天三夜,然後趁著李信輕敵,發起突襲,結果秦軍大敗,秦軍一戰損失了七個都尉,李信只有率領殘部逃回了秦國。

嬴政看著李信的失敗,頓時醒悟,楚國雖弱,畢竟地大物博,想要滅楚,嘴上沒毛的李信還是不行,於是親自去王翦的老家請王翦出山,並且給了他想要的60萬大軍去滅楚,王翦也不愧是名將,60萬大軍緩慢推進,殺死了大將項燕(另一說項燕逃跑),楚國無將可用,就此滅亡。

飛魚說:

秦國滅楚國需要出動多少人馬能取勝?李信:不多不多,我只要20萬,結果秦王政給了他想要的兵力,他卻被項燕打得丟盔棄甲,李信的失敗著實讓氣勢如虹的秦王政冷靜了一把,李信的輕狂也終究用慘敗獲得了教訓。

那麼秦王政滅楚為何不給王翦60萬大軍?其實秦王政並不是盲目相信李信,而是另有深意,李信這幾年的優秀表現雖說是一方面,但最主要的是秦王政怕王翦尾大不掉。

秦王政滅楚為何不給王翦60萬大軍?不是盲目相信李信,是另有深意

我們通過秦滅六國發現,除了最先開始滅掉的韓國,其餘的幾個山東諸侯國,幾乎全是王翦父子打下來的,這樣的功勞,足以讓秦王政十分忌憚,假如把全國之兵都給王翦,那麼王翦萬一造反了或者在楚地自立為王了,那麼秦王嬴政的江山將危在旦夕。

另外,王翦是呂不韋一手提拔起來的,秦王政雖視他為老師,但也不會完全就信任他,你可能會說為何後來秦王政又給了60萬大軍呢,難道不懷疑了?當然不是,這是因為秦國內能取代王翦的人沒有,另外就是王翦此人情商極高,他把自己偽裝成了貪財之人,消除了秦王政的疑慮。

不得不說,王翦此人就揣摩君心而言,堪稱戰國四大名將之首,對此,您怎麼看?

參考文獻:《戰國策》、《史記》、《資治通鑑》等。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