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物》裡的大問題

劉亞仁 王千源 老手 韓國 犯罪片 書影斑斕 2019-03-10
《'大'人物》裡的大問題

原創 | 書影君

翻拍自2015年韓國熱門影片《老手》的國產影片《"大"人物》,由王千源、包貝爾、王硯輝主演。

看完之後,我感覺影片翻拍得並不算成功,將國外優秀影片進行中國本土化改造的道路,依舊艱難且漫長。

有些題材,適合翻拍,但有些題材,放在中國傳統文化與社會現實的大背景下,就不適合翻拍。

《'大'人物》裡的大問題

即使加入學區房、反腐敗、暴力拆遷等中國元素,依舊不能將一部反映政商勾結黑幕的韓國影片成功中國化。

就如同一個金髮高鼻的外國美女,即便盤頭別釵穿旗袍,依舊錶現不出中國傳統文化之美一樣。

更不要說兩部影片中演員的差距了。如果完整看過韓國影片《老手》,你就知道王千源與黃政民、包貝爾與劉亞仁,差了可不止一個王硯輝啊。

一、一個小警察的反抗

《"大"人物》的劇情很"中國",也很程式化。

《'大'人物》裡的大問題

開修車鋪的修車工大壯,租用的商鋪被暴力拆遷,大壯去向開發商討要幾千元的房租損失。

但開發商趙氏集團老闆的公子趙泰(包貝爾 飾),既損又壞還殘暴,硬生生地把大壯打成重傷,還偽造成大壯自殺的現場。

這種惡行,最終招惹到一根筋的警察孫大聖(王千源 飾)。

《'大'人物》裡的大問題

他孤身一人,抵抗來自各方的壓力,硬硬地將政、商、匪相互勾結的遮天黑幕扯開,同時摧毀了一眾大人物的財路官路甚至人生路。

這種類型的影片,像極了成龍大哥早期拍攝的香港警匪片的路數。

一個能力出眾且愛憎分明的底層小警察,一個被下屬搞得焦頭爛額但關鍵時刻還要力挺的警察局長,一個背景深厚神通廣大且惡貫滿盈的大反派。

在《"大"人物》中,一切警匪片中該有的人物設定都有,一切該有的緊張情節都有,甚至飛車追逐、貼身肉搏的戲,導演拍攝得還很精彩。

《'大'人物》裡的大問題

但是,由於劇情及人物設定的不合理,最重要的是國情不同,所以在中國翻拍版中,原本一部精彩的警匪懸疑片,我卻硬硬地看到了市井喜鬧劇的影子。

二、角色的性格不是演出來的,而是襯托出來的

首先在角色選擇上,就有一些問題。

王千源很適合演孫大聖這種善良正直但又有些痞氣匪氣的角色。

他在《解救吾先生》中飾演的悍匪華子,非常出彩,但之後的角色,卻總走不出這種類型的影子。

《'大'人物》裡的大問題

《老手》中黃政民飾演的刑警徐道哲

而《老手》中黃政民飾演的廣域調查隊刑警徐道哲,在善良正直的性格之中,又埋藏著一種狡黠的自保生存之道,而這也是他在堅守職業底線時,反擊強大反派的致命絕招。

比如毆打犯罪嫌疑人時,故意先把自己的臉劃傷,然後大喊"正當防衛"而反手痛擊對方。當然,這樣有損警察形象的情節,是不能出現在國產影片中的。

包貝爾飾演的富二代很壞,但壞的太臉譜化,從頭到尾就是一張變態扭曲的歪嘴瞪眼臉。

《'大'人物》裡的大問題

包貝爾飾演的富二代趙泰

本質上和《小兵張嘎》中那個吃瓜不給錢的胖翻譯一樣,是一種為壞而壞的表演,而不是由於性格經歷造就的壞。

《'大'人物》裡的大問題

加之包貝爾又長的是一張搞笑的娃娃臉,所以對於這種強扭出來的壞,觀眾的感覺是討厭大於恨。

反觀《老手》中飾演財團富二代的劉亞仁,在英俊帥氣的外表之下,埋藏著陰沉變態的暴虐性格。壞得令人恐懼、令人憎恨。

《'大'人物》裡的大問題

《老手》中飾演財團富二代的劉亞仁

劇中人物的性格,其實不能光憑或正直或猙獰的外表,還需要靠劇情事件、人物內心抉擇來烘托反證。

"咬人的狗不叫喚",話粗理不粗啊!

至於一些配角,倒是反而在有限的戲份中,顯露出許多出彩的地方。比如梅婷飾演的警察妻子和杜源飾演的警察局長。

三、一些影片情節的法律漏洞

歸根結底,我認為《"大"人物》因為國情不同,所以翻拍時做了許多妥協與改變,這些觀眾都能理解。

但也是因為這些現實妥協,所以使影片有了底層的邏輯缺陷,最終導致影片質量差強人意。

為了幾千元給窮人的補償,富二代幹嘛要鬧出這麼大的動靜?這是原版影片《老手》和國產片《"大"人物》中,唯一同時存在的劇情漏洞。

而《"大"人物》中公安局長、隊長和小警察,三者之間的關係,雖然添加了中國特有的人情味元素。

《'大'人物》裡的大問題

但當吳隊長為了讓局長批准他們繼續查案,居然向局長喊出了"你兒子結婚、岳母辦喪事,都是這幫兄弟幫你張羅的,就連你女兒生孩子也是我給你介紹的醫生"這種威脅理由,我還是覺得挺彆扭。

因為在中國的現實環境之中,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原作影片《老手》中,警察高層之所以阻撓小警察徐道哲調查財閥富二代的犯罪行為,就是因為警察收了黑錢,官商勾結。

《'大'人物》裡的大問題

但國產劇中不能這樣表現人民警察,就只好把劇本寫成檢察院反貪局和公安在聯合祕密調查地產公司背後的腐敗官員,所以不能讓小警察孫大聖打草驚蛇。

這個理由倒是說得通。

但身為一個警察局長,居然將公安檢察院辦案蒐集的證據,私藏在自己辦公室的保險櫃裡,還在案件尚未完結時拿給與案件無關的下屬翻看,這就涉嫌嚴重違紀甚至違法了吧?

孫大聖作為刑警,沒有經上級批准同意的情況下,違反案件管轄規定,擅自跨轄區執法辦案,這在中國的法律上也是不合理的。

《'大'人物》裡的大問題

類似法律方面的劇情漏洞,還有許多。

我看許多國產影視劇,劇情中都存在這樣的低級法律錯誤。

其實編劇和導演,只要隨便找一個公檢法一線辦案人員或者是律師,都可以毫不費力地將劇中所有涉及法律的低級錯誤給清掃乾淨。

我想,這樣的低級錯誤屢屢發生,絕不是資金的問題,而只是對自己職業的要求是否精益求精的態度問題。

四、為何世間一切都可以交易?

在影片中,小警察孫大聖為了伸張正義,孤身展開調查,期間遭到了無數可以想象或想象不到的抵抗、威脅、壓力。

《'大'人物》裡的大問題

妻子面前堆滿了鈔票和名貴手包被試圖收買、孩子被不知來路的未成年人綁架威脅、上司發怒再三警告不要插手調查、富二代的手下設陷阱拍攝警察打人視頻營造輿論聲討壓力。

當鋪天蓋地的阻力向你壓來時,當金錢名利幸福向你飛來時,你如何還能保持初心?

就如同孫大聖的妻子在面對趙泰派人送上門的誘惑時,悲傷地對丈夫說,"今天最令我難過的,是當我面對那些名牌包和孩子能上重點學校的機會時,我動心了!"

《'大'人物》裡的大問題

有人說,這世間一切都可以交易,只不過是價格的問題。

這種觀念,就是消費主義盛行的社會,最為至上的真理。

我們不應聲討這樣的觀念,而是應該思考,為何消費主義會盛行於世?

《'大'人物》裡的大問題

當世間萬物,包括愛情、理想、親情,都可以在工廠流水線上作為商品被批量生產出來,同時被定好一個價格時,當商業霸主控制了人們的話語權甚至價值觀時,世間萬物也就都成為交易對象!

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哀,雖然並沒有多少人可以看明白。

五、文化通,血脈才能通

《"大"人物》在本土化的改編上,添加了許多頗具中國現實特色的場景。

比如搖號搶學區房、排練警民一家親的文藝匯演、老警察為了升職而參加執法資格考試、拆遷公司的暴力拆遷,以及代表主旋律正能量的掃黑除惡反腐敗等等。

《'大'人物》裡的大問題

但一顆從梨樹上生長出來的蘋果,無論外表如何色彩豔麗,給人的感覺總是怪怪的。

《"大"人物》中,有許多從《老手》中原封不動地移植而來的劇情,但放在中國社會背景之下就會覺得怪異。

富二代包貝爾在歌廳逼迫人民警察喝酒、房地產公司老闆,為了滅口,僱傭兩個北歐人去暗殺一個拆遷公司的包工頭、人民警察在眾人圍觀拍攝之下痛毆嫌犯等等,這種場景在我們現實社會中,還是過於魔幻了。

《'大'人物》裡的大問題

英國作家瑪麗·雪萊在1818年創作的長篇小說《科學怪人》中,生物學家弗蘭肯斯坦博士,盜取停屍間中眾多屍體的不同部分,拼湊縫合而成一個巨大的怪物。

這個肢體靠縫合連接而成的人形怪物,只是在視覺上形成了整體統一,但它肢體內部的血脈其實並不相通。從而造成了肢體與身軀之間,彼此的排異甚至壞死。

這種血脈,就是文化。

所謂文化,是一個民族在世代聚居、延續、傳承中,成員之間逐漸形成並共同遵守的信仰、審美、道德觀等方面的共識。

只有歷經長久歲月而形成的文化,才能生長出鮮活蓬勃的枝葉繁花。

文化不通,血脈便不通,血脈不通,則文學作品的肢體遲早缺血壞死。

《'大'人物》裡的大問題

韓國影片《老手》海報

歷史原因造成了韓國政壇由大的公司財閥控制把持,加之寬鬆的電影審查制度,方才形成了韓國影片習慣黑政府、黑財閥的特色。

而中國傳統文化及現實環境,是不可能產生這種故事發生的現實土壤的。

把韓國的泡菜大醬,非要加在中國的佛跳牆中,你說能整出什麼味道的菜?

一部影片也好,一部文學作品也罷,若要發現並展現中國自有的傳統文化及本土特色,只能紮根於中國傳統之中,向內尋找。

《'大'人物》裡的大問題

只有在中國的現實語境之中,才能講述好中國自己的故事,也才能最終得到外界的認可。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