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留學,月薪三千”,留學生真的面臨工資不敵985窘境?'

"

海歸,留學潮......這些詞不斷在眼前重複出現。經常也能看到諸如“留學生敵不過985 211畢業生”之類的扎心標題。

其實每年的畢業季對大學生來說,都是個令人糾結的選擇。

“回老家”or“留在北上廣”?

“回祖國”or“留在英美澳”?

這種焦慮感在“海歸”群體中更加嚴重。

到底為什麼會讓留學生們產生如此焦慮感呢?初步分析如下:

1、一部分留學生缺乏職業規劃

清晰、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是個人職業發展的“指南針”。國內大學生通常在大一的時候就會被要求制定未來的職業規劃,到了大二的時候,很多人已經開始付諸行動——想要鍛鍊管理能力的積極參加社團,想要提升就業競爭力的努力考證拼命實習。而有部分留學生們,由於學業負擔太重,因為抱著先完成學業的心態,反而對自己的未來的發展方向語焉不詳。

2、不瞭解國內就業形勢,自身定位錯誤

由於環境的差異,不少留學生回國之後找工作都紛紛表示,“感覺自己格格不入”“他們(國內大學生)都像在主場作戰,我卻像個局外人”......不瞭解國內的就業形式和企業需求以及回國時間晚,錯過校招季都成了留學生找工作的劣勢。

"

海歸,留學潮......這些詞不斷在眼前重複出現。經常也能看到諸如“留學生敵不過985 211畢業生”之類的扎心標題。

其實每年的畢業季對大學生來說,都是個令人糾結的選擇。

“回老家”or“留在北上廣”?

“回祖國”or“留在英美澳”?

這種焦慮感在“海歸”群體中更加嚴重。

到底為什麼會讓留學生們產生如此焦慮感呢?初步分析如下:

1、一部分留學生缺乏職業規劃

清晰、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是個人職業發展的“指南針”。國內大學生通常在大一的時候就會被要求制定未來的職業規劃,到了大二的時候,很多人已經開始付諸行動——想要鍛鍊管理能力的積極參加社團,想要提升就業競爭力的努力考證拼命實習。而有部分留學生們,由於學業負擔太重,因為抱著先完成學業的心態,反而對自己的未來的發展方向語焉不詳。

2、不瞭解國內就業形勢,自身定位錯誤

由於環境的差異,不少留學生回國之後找工作都紛紛表示,“感覺自己格格不入”“他們(國內大學生)都像在主場作戰,我卻像個局外人”......不瞭解國內的就業形式和企業需求以及回國時間晚,錯過校招季都成了留學生找工作的劣勢。

百萬留學,月薪三千”,留學生真的面臨工資不敵985窘境?




為何選擇畢業後回國?

@Jerry:

回國不需要理由,畢業的時候沒多想,直接就回來了。

@joey:

跟個人性格有關,喜歡國內,個人的人脈資源也都在國內。

全球化智庫CCG與國內招聘網站智聯招聘發佈的《2017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回國發展原因調查顯示,“方便與家人團聚”和“情感與文化因素的影響”是兩大主因,分別佔比70.6%和63%。這與調查樣本中70.8%的海歸是獨生子女這一事實不無關係。

回國後工作和專業是否對口?

據統計:商科、CS、工程類、計算機、金融專業回國工作比較吃香。根據《2017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顯示,海歸十大熱門專業分別是:

金融:14.9%;

會計:8.3%;

市場營銷:7.8%;

經濟學:7.1%;

語言專業:6.6%;

電子電氣工程:5.7%;

傳媒及傳媒研究專業:4.7%;

教育學:3.8%;

旅遊酒店管理:3.1%;

計算機科學專業:2.8%

其中一半專業屬於大商科範疇,而幾位學長學姐表示自己回國後所從事的工作專業都不對口,有人選擇了創業,有人選擇了從事跟留學相關的工作,有人則成為自由工作者。

BOSS 直聘人才大數據顯示,在專業匹配度方面,僅有 31.6%的海歸首份工作與專業匹配度較高,比國內應屆生還要低 4 個百分點。

是否後悔當初回國

@pany:

不後悔。這就是個人的選擇,在海外的經歷是我在國內永遠都學不到的,畢竟導師的風格、工作室的嚴謹態度、來自世界各地小夥伴的合作,都非常寶貴。

@joey:

有點後悔。應該嘗試著在留學的國家找一份實習,海外的實習經歷和國內的還是含金量不一樣。

@Nova未來會變好的:

2年的英國碩士花了家裡將近150W(省吃儉用型),我也在海外一直在努力,希望自己能早日把這筆錢給賺回來,給爸媽也過上好日子。

@Robin:

我覺得很值。留學生在薪資上無競爭力,但工作能力和思維模式比國內大學生好。

@William:

想先找一家大的公司,個人價值總是在社會實踐中迴歸的,不是有什麼樣的學歷就應該拿什麼樣的工資,自身價值應該靠個人的努力奮鬥來證明。有機會的話,想去國外進行深造,讀研或者 MBA。

在職業規劃方面,46.3%的海歸有非常明確的職業目標,45.9%的海歸尚未無清晰規劃。7.8%的海歸選擇“任其發展,不做規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