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當年是怎麼來的“四大天王”,如今這四人定不負天王之名


不管當年是怎麼來的“四大天王”,如今這四人定不負天王之名

前兩日,《人民日報》大大點名贊劉德華多年來的努力。按道理說,在娛樂圈混跡的明星們,上了年紀以後,作品數量減少,已經慢慢被人們淡忘。但有一些老牌巨星們,紅了幾十年,仍然如日中天。在他們的世界裡,可能就不會有被淡忘這個詞吧。


不管當年是怎麼來的“四大天王”,如今這四人定不負天王之名

說起香港“四大天王”,劉德華、黎明、張學友、郭富城,不論是60後、70後、80後還是90後,應該沒幾個人不知道吧。這幾個人,影視歌多棲,紅紅火火這麼多年來,不管影視圈更迭換代多少回,他們的風頭似乎從未受到多少影響。


不管當年是怎麼來的“四大天王”,如今這四人定不負天王之名

在稍久以前,黎明再次獲得2019年香港政府頒發引銀紫荊星章,這已經是他第三次獲得紫荊星章。這不是因為表彰他對香港娛樂圈做出的貢獻與努力,而是他在過去25年在慈善事業方面的貢獻,他曾經為8000萬兒童爭取注射小兒麻痺疫苗籌款,入選“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在電影和唱歌方面,黎明的成就也都很高,金馬影帝,金曲收割機。

黎明給人的印象就是成熟穩重,看他外形以及這麼些年來他的各種作為,就能知道他低調、不喜曝光,沉心做自己的事情。現在可能不少年輕一點的人不知道黎明這個人,事實上也是這樣,最近幾年來,黎明幾乎已經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作為紅極一時的天王,但凡稍微做點什麼小動作,就能在社會大眾心目中引起一陣騷動,但他並沒有,這表明他並沒有因為名氣既大而膨脹。能像黎明這樣,做到天王的地位,又宣佈退出香港歌曲頒獎典禮的人實在不多,入商成了大老闆,但每次香港迴歸慶典他是那個都出來獻唱的天王人物。


不管當年是怎麼來的“四大天王”,如今這四人定不負天王之名

劉德華,被認為是四大天王中最沒有長處的一個,就說唱歌吧,他歌唱天賦確實不夠高的,聲音沒有什麼磁性,音色也不夠清亮,跟張學友完全沒法比,但他能把自己唱到了四大天王的位置,是為什麼?衡量一個歌手的成就,無非就是唱功、唱片銷量和獲獎,但2000年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評為“獲獎最多的香港男歌手”就足夠回答這一問題了。再說電影,其實劉德華的演技也一直受到質疑,當年一直是被導演罵的對象。但如今,他站到了電影食物鏈的頂端。這一切都是源於他的努力。在人民日報點讚的那個視頻中,當被問到這麼多年可以這麼努力的源頭是什麼,劉德華微笑著說:我覺得這是個習慣,把它變成自己的一個習慣就可以了,就不會有壓力。

人們經常談到的天王巨星,首先提及的必是劉德華,至於他的成就,在未來的影壇和歌壇是應該少有人能夠企及吧。


不管當年是怎麼來的“四大天王”,如今這四人定不負天王之名

郭富城,他本身是一個濃縮的香港流行文化的符號,從他的身上能看到整個香港娛樂產業的風起雲湧;曾經的青春偶像,隨後的奮鬥,直至今天的成就,那份永不言敗的精神,正是香港演藝界20年潮汐更迭的投射。林夕曾評價郭富城說,新一輩偶像沒幾個可以像郭富城那樣邊唱邊跳,站著唱不走音已算OK。

不論是在樂壇、舞臺、演藝事業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成就都不少,不過實話實說,郭天王的演技真是還差點味道,以至於不少人都只說他生氣只會瞪眼,但又有什麼關係呢?實力派就是實力派,地位無法撼動,難以超越。


不管當年是怎麼來的“四大天王”,如今這四人定不負天王之名

張學友,早在90年代,中國就流行這樣一句話:有風吹過的地方就有張學友的音樂迴盪。可怕不?歌神。他的確有著無數人無法企及的高度:唱片銷量突破6000萬張,僅次於邁克爾·傑克遜;個人巡演近800場,居華人歌手之首;音樂獎項260餘座;57歲仍遊刃有餘地駕馭各種類型的歌曲,是個被歌唱事業耽誤的影帝,也是個沒有緋聞的好男人。不過作為演員,已經拍攝70多部電影的歌神,獲獎履歷就有些寒酸了,即便多次被提名金像和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可屢屢跟影帝無緣。

跟其他三位天王不一樣的是,其他三位天王在電影中不管演誰都有自己的影子,但他卻是演誰都不會演成張學友。


不管當年是怎麼來的“四大天王”,如今這四人定不負天王之名

如今三十年過去,四大天王的人氣依然高高在上。可以說,他們四人現在的成就都已經超越了天王,在演藝圈屬於至尊級別的存在。可能有其他人比他們成就更高、名號更響,但鮮少有人,能如他們一般,代表了整整一個時代。

不管當年是怎麼來的四大天王,是媒體誇大也好,是為宣傳也罷,但這四人日後的發展和貢獻,從未有負四大天王之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