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

《三國演義》對諸葛亮出山前後,描述頗細,劉備、關羽、張飛“凡三往而不能見”,以至博林崔州平,潁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這些人物,都係數而出。當然,羅貫中這麼做是對的,他的加工,讓這些略微“枯燥”的歷史人物,得以生動的形象,躍然紙上,印刻在讀者心裡。如此,則至少一般的讀者知道,有諸葛亮這麼個人兒,資深點兒的讀者,還能在茶餘飯後嘮閒嗑:“諸葛亮喲,可不得了,劉備請了三次,才露面呢。”

但正史對這事的記載,就簡約多了:

時劉備屯新野,遂詣諸葛亮,凡三往,乃見。

統共十六個字,把這話題了了。但羅貫中的演義,還給人心中砸入了這樣一個先佔觀念:“諸葛亮本來就該輔佐劉備的,諸葛亮天生就要做劉備丞相的。”然而卻很少有人思考:“為什麼諸葛亮要選擇劉備?

"

《三國演義》對諸葛亮出山前後,描述頗細,劉備、關羽、張飛“凡三往而不能見”,以至博林崔州平,潁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這些人物,都係數而出。當然,羅貫中這麼做是對的,他的加工,讓這些略微“枯燥”的歷史人物,得以生動的形象,躍然紙上,印刻在讀者心裡。如此,則至少一般的讀者知道,有諸葛亮這麼個人兒,資深點兒的讀者,還能在茶餘飯後嘮閒嗑:“諸葛亮喲,可不得了,劉備請了三次,才露面呢。”

但正史對這事的記載,就簡約多了:

時劉備屯新野,遂詣諸葛亮,凡三往,乃見。

統共十六個字,把這話題了了。但羅貫中的演義,還給人心中砸入了這樣一個先佔觀念:“諸葛亮本來就該輔佐劉備的,諸葛亮天生就要做劉備丞相的。”然而卻很少有人思考:“為什麼諸葛亮要選擇劉備?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諸葛亮出山那會兒,天下英雄絕不止劉備一位。且不論曹操這個略不世出的超凡絕倫之人,江東孫權,也是位不折不扣的蓋世英雄——儘管不如他的父兄那樣風光,但如孫策所言“治國的本事,不比爭天下的本事差半點分毫。”旁的不說,光諸葛亮長兄諸葛瑾,就出仕江東。這比什麼都有說服力:諸葛氏家,並不是只認劉備的。

跨遠點兒說,從三國近歸一統回溯,諸葛氏一族,在魏國、蜀國、吳國,都有人才大堪其用。時有諺曰:“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龍是諸葛亮,虎是諸葛瑾,狗,指的是後來的諸葛誕,瞭解諸葛誕事蹟的自然知道,這裡的狗,並非貶義。

"

《三國演義》對諸葛亮出山前後,描述頗細,劉備、關羽、張飛“凡三往而不能見”,以至博林崔州平,潁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這些人物,都係數而出。當然,羅貫中這麼做是對的,他的加工,讓這些略微“枯燥”的歷史人物,得以生動的形象,躍然紙上,印刻在讀者心裡。如此,則至少一般的讀者知道,有諸葛亮這麼個人兒,資深點兒的讀者,還能在茶餘飯後嘮閒嗑:“諸葛亮喲,可不得了,劉備請了三次,才露面呢。”

但正史對這事的記載,就簡約多了:

時劉備屯新野,遂詣諸葛亮,凡三往,乃見。

統共十六個字,把這話題了了。但羅貫中的演義,還給人心中砸入了這樣一個先佔觀念:“諸葛亮本來就該輔佐劉備的,諸葛亮天生就要做劉備丞相的。”然而卻很少有人思考:“為什麼諸葛亮要選擇劉備?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諸葛亮出山那會兒,天下英雄絕不止劉備一位。且不論曹操這個略不世出的超凡絕倫之人,江東孫權,也是位不折不扣的蓋世英雄——儘管不如他的父兄那樣風光,但如孫策所言“治國的本事,不比爭天下的本事差半點分毫。”旁的不說,光諸葛亮長兄諸葛瑾,就出仕江東。這比什麼都有說服力:諸葛氏家,並不是只認劉備的。

跨遠點兒說,從三國近歸一統回溯,諸葛氏一族,在魏國、蜀國、吳國,都有人才大堪其用。時有諺曰:“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龍是諸葛亮,虎是諸葛瑾,狗,指的是後來的諸葛誕,瞭解諸葛誕事蹟的自然知道,這裡的狗,並非貶義。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現在,回到曹操。如前所言,曹操在三國時期,是絕對略不世出的英雄。論情懷和初心,曹操恐怕比劉備都“心繫漢室”;論能力,劉備輾轉二十多年奔波的基業(主要還是有了諸葛亮),曹操用了不到十年,就全部拿下。這就奇怪了,既然人們認為,諸葛亮投靠劉備,是因為劉備作為一位“帝室之胄”,他“心繫漢室”,符合諸葛亮自己的理想的自然選擇,諸葛亮後期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都音容猶在,自不必提。但為何眼前放著個能力超過劉備,動機之純粹也不亞劉備的曹操,諸葛亮卻不去投靠呢?難道,僅僅因為劉備是正統麼?

"

《三國演義》對諸葛亮出山前後,描述頗細,劉備、關羽、張飛“凡三往而不能見”,以至博林崔州平,潁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這些人物,都係數而出。當然,羅貫中這麼做是對的,他的加工,讓這些略微“枯燥”的歷史人物,得以生動的形象,躍然紙上,印刻在讀者心裡。如此,則至少一般的讀者知道,有諸葛亮這麼個人兒,資深點兒的讀者,還能在茶餘飯後嘮閒嗑:“諸葛亮喲,可不得了,劉備請了三次,才露面呢。”

但正史對這事的記載,就簡約多了:

時劉備屯新野,遂詣諸葛亮,凡三往,乃見。

統共十六個字,把這話題了了。但羅貫中的演義,還給人心中砸入了這樣一個先佔觀念:“諸葛亮本來就該輔佐劉備的,諸葛亮天生就要做劉備丞相的。”然而卻很少有人思考:“為什麼諸葛亮要選擇劉備?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諸葛亮出山那會兒,天下英雄絕不止劉備一位。且不論曹操這個略不世出的超凡絕倫之人,江東孫權,也是位不折不扣的蓋世英雄——儘管不如他的父兄那樣風光,但如孫策所言“治國的本事,不比爭天下的本事差半點分毫。”旁的不說,光諸葛亮長兄諸葛瑾,就出仕江東。這比什麼都有說服力:諸葛氏家,並不是只認劉備的。

跨遠點兒說,從三國近歸一統回溯,諸葛氏一族,在魏國、蜀國、吳國,都有人才大堪其用。時有諺曰:“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龍是諸葛亮,虎是諸葛瑾,狗,指的是後來的諸葛誕,瞭解諸葛誕事蹟的自然知道,這裡的狗,並非貶義。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現在,回到曹操。如前所言,曹操在三國時期,是絕對略不世出的英雄。論情懷和初心,曹操恐怕比劉備都“心繫漢室”;論能力,劉備輾轉二十多年奔波的基業(主要還是有了諸葛亮),曹操用了不到十年,就全部拿下。這就奇怪了,既然人們認為,諸葛亮投靠劉備,是因為劉備作為一位“帝室之胄”,他“心繫漢室”,符合諸葛亮自己的理想的自然選擇,諸葛亮後期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都音容猶在,自不必提。但為何眼前放著個能力超過劉備,動機之純粹也不亞劉備的曹操,諸葛亮卻不去投靠呢?難道,僅僅因為劉備是正統麼?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要回答這個問題,從諸葛亮的相關記載,找不到答案。但從當時“鳳雛”龐統的記載,卻可以窺見端倪。魏晉時期,有一部古書,叫《九州春秋》。這部古書早已失傳。幸運的是,當時有一位史學家,叫做裴松之,在為三國志作注時,引用了這部古書中的許多文字。三國志注,讓失傳千年的古籍原文,得以重現天日。

權變之時,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王伯之事。——《三國志·蜀書·龐統傳》注引《九州春秋》

"

《三國演義》對諸葛亮出山前後,描述頗細,劉備、關羽、張飛“凡三往而不能見”,以至博林崔州平,潁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這些人物,都係數而出。當然,羅貫中這麼做是對的,他的加工,讓這些略微“枯燥”的歷史人物,得以生動的形象,躍然紙上,印刻在讀者心裡。如此,則至少一般的讀者知道,有諸葛亮這麼個人兒,資深點兒的讀者,還能在茶餘飯後嘮閒嗑:“諸葛亮喲,可不得了,劉備請了三次,才露面呢。”

但正史對這事的記載,就簡約多了:

時劉備屯新野,遂詣諸葛亮,凡三往,乃見。

統共十六個字,把這話題了了。但羅貫中的演義,還給人心中砸入了這樣一個先佔觀念:“諸葛亮本來就該輔佐劉備的,諸葛亮天生就要做劉備丞相的。”然而卻很少有人思考:“為什麼諸葛亮要選擇劉備?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諸葛亮出山那會兒,天下英雄絕不止劉備一位。且不論曹操這個略不世出的超凡絕倫之人,江東孫權,也是位不折不扣的蓋世英雄——儘管不如他的父兄那樣風光,但如孫策所言“治國的本事,不比爭天下的本事差半點分毫。”旁的不說,光諸葛亮長兄諸葛瑾,就出仕江東。這比什麼都有說服力:諸葛氏家,並不是只認劉備的。

跨遠點兒說,從三國近歸一統回溯,諸葛氏一族,在魏國、蜀國、吳國,都有人才大堪其用。時有諺曰:“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龍是諸葛亮,虎是諸葛瑾,狗,指的是後來的諸葛誕,瞭解諸葛誕事蹟的自然知道,這裡的狗,並非貶義。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現在,回到曹操。如前所言,曹操在三國時期,是絕對略不世出的英雄。論情懷和初心,曹操恐怕比劉備都“心繫漢室”;論能力,劉備輾轉二十多年奔波的基業(主要還是有了諸葛亮),曹操用了不到十年,就全部拿下。這就奇怪了,既然人們認為,諸葛亮投靠劉備,是因為劉備作為一位“帝室之胄”,他“心繫漢室”,符合諸葛亮自己的理想的自然選擇,諸葛亮後期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都音容猶在,自不必提。但為何眼前放著個能力超過劉備,動機之純粹也不亞劉備的曹操,諸葛亮卻不去投靠呢?難道,僅僅因為劉備是正統麼?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要回答這個問題,從諸葛亮的相關記載,找不到答案。但從當時“鳳雛”龐統的記載,卻可以窺見端倪。魏晉時期,有一部古書,叫《九州春秋》。這部古書早已失傳。幸運的是,當時有一位史學家,叫做裴松之,在為三國志作注時,引用了這部古書中的許多文字。三國志注,讓失傳千年的古籍原文,得以重現天日。

權變之時,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王伯之事。——《三國志·蜀書·龐統傳》注引《九州春秋》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諸位知道,龐統在當時,是與諸葛亮齊名的。凡提臥龍,必談鳳雛,是和諸葛亮放在一塊兒談的。但後世往往只能想見當時人這麼做的一個原因,即諸葛亮和龐統都是“實力派”,而且實力相當;其實,還能從另一個角度看待當時這種評價和對比:諸葛亮和龐統,在許多方面,都非常像。

比如,劉備在隆中見諸葛亮時,諸葛亮曾對劉備說過這樣的話: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不知諸位有沒有看出些端倪?若仔細推敲和品味諸葛亮的肺腑之言,有沒有覺得諸葛亮說出的話,似乎與他在我們心中一貫的那個“心繫漢室的老臣”的人設,有點出入?

"

《三國演義》對諸葛亮出山前後,描述頗細,劉備、關羽、張飛“凡三往而不能見”,以至博林崔州平,潁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這些人物,都係數而出。當然,羅貫中這麼做是對的,他的加工,讓這些略微“枯燥”的歷史人物,得以生動的形象,躍然紙上,印刻在讀者心裡。如此,則至少一般的讀者知道,有諸葛亮這麼個人兒,資深點兒的讀者,還能在茶餘飯後嘮閒嗑:“諸葛亮喲,可不得了,劉備請了三次,才露面呢。”

但正史對這事的記載,就簡約多了:

時劉備屯新野,遂詣諸葛亮,凡三往,乃見。

統共十六個字,把這話題了了。但羅貫中的演義,還給人心中砸入了這樣一個先佔觀念:“諸葛亮本來就該輔佐劉備的,諸葛亮天生就要做劉備丞相的。”然而卻很少有人思考:“為什麼諸葛亮要選擇劉備?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諸葛亮出山那會兒,天下英雄絕不止劉備一位。且不論曹操這個略不世出的超凡絕倫之人,江東孫權,也是位不折不扣的蓋世英雄——儘管不如他的父兄那樣風光,但如孫策所言“治國的本事,不比爭天下的本事差半點分毫。”旁的不說,光諸葛亮長兄諸葛瑾,就出仕江東。這比什麼都有說服力:諸葛氏家,並不是只認劉備的。

跨遠點兒說,從三國近歸一統回溯,諸葛氏一族,在魏國、蜀國、吳國,都有人才大堪其用。時有諺曰:“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龍是諸葛亮,虎是諸葛瑾,狗,指的是後來的諸葛誕,瞭解諸葛誕事蹟的自然知道,這裡的狗,並非貶義。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現在,回到曹操。如前所言,曹操在三國時期,是絕對略不世出的英雄。論情懷和初心,曹操恐怕比劉備都“心繫漢室”;論能力,劉備輾轉二十多年奔波的基業(主要還是有了諸葛亮),曹操用了不到十年,就全部拿下。這就奇怪了,既然人們認為,諸葛亮投靠劉備,是因為劉備作為一位“帝室之胄”,他“心繫漢室”,符合諸葛亮自己的理想的自然選擇,諸葛亮後期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都音容猶在,自不必提。但為何眼前放著個能力超過劉備,動機之純粹也不亞劉備的曹操,諸葛亮卻不去投靠呢?難道,僅僅因為劉備是正統麼?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要回答這個問題,從諸葛亮的相關記載,找不到答案。但從當時“鳳雛”龐統的記載,卻可以窺見端倪。魏晉時期,有一部古書,叫《九州春秋》。這部古書早已失傳。幸運的是,當時有一位史學家,叫做裴松之,在為三國志作注時,引用了這部古書中的許多文字。三國志注,讓失傳千年的古籍原文,得以重現天日。

權變之時,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王伯之事。——《三國志·蜀書·龐統傳》注引《九州春秋》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諸位知道,龐統在當時,是與諸葛亮齊名的。凡提臥龍,必談鳳雛,是和諸葛亮放在一塊兒談的。但後世往往只能想見當時人這麼做的一個原因,即諸葛亮和龐統都是“實力派”,而且實力相當;其實,還能從另一個角度看待當時這種評價和對比:諸葛亮和龐統,在許多方面,都非常像。

比如,劉備在隆中見諸葛亮時,諸葛亮曾對劉備說過這樣的話: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不知諸位有沒有看出些端倪?若仔細推敲和品味諸葛亮的肺腑之言,有沒有覺得諸葛亮說出的話,似乎與他在我們心中一貫的那個“心繫漢室的老臣”的人設,有點出入?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劉備在荊州時,“遍收人心”,以至劉表都開始忌憚劉備。但曹操南下後,劉備並沒有趁機奪取劉表地盤。當時劉備站在劉表墓前,騎著馬,回頭望向襄陽城門樓上送別他的劉琮時,他從來沒有過襲取荊州的念想,否則,以他的能力和影響力,完全可以如在益州那般,拿下荊襄。

但諸葛亮卻不同,諸葛亮明明確確告訴劉備:“劉表和劉琮,守不住荊州。”潛臺詞是:“請將軍果斷收掉荊州。”諸葛亮是文化人,說話自然不會露骨難聽,但他話的意思,卻非常的夠權謀和夠凶狠,這意思明明白白,就是讓劉備不要猶豫,奪了劉表的荊州,據為己有。

對於益州,諸葛亮自然表現出了一貫的態度:劉璋闇弱,不知存國。意思明白:劉璋這個昏庸之徒,徒坐益州而不能用,將軍您還留著他幹嘛?早早除掉,拿下益州,實現您自己的理想啊。

"

《三國演義》對諸葛亮出山前後,描述頗細,劉備、關羽、張飛“凡三往而不能見”,以至博林崔州平,潁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這些人物,都係數而出。當然,羅貫中這麼做是對的,他的加工,讓這些略微“枯燥”的歷史人物,得以生動的形象,躍然紙上,印刻在讀者心裡。如此,則至少一般的讀者知道,有諸葛亮這麼個人兒,資深點兒的讀者,還能在茶餘飯後嘮閒嗑:“諸葛亮喲,可不得了,劉備請了三次,才露面呢。”

但正史對這事的記載,就簡約多了:

時劉備屯新野,遂詣諸葛亮,凡三往,乃見。

統共十六個字,把這話題了了。但羅貫中的演義,還給人心中砸入了這樣一個先佔觀念:“諸葛亮本來就該輔佐劉備的,諸葛亮天生就要做劉備丞相的。”然而卻很少有人思考:“為什麼諸葛亮要選擇劉備?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諸葛亮出山那會兒,天下英雄絕不止劉備一位。且不論曹操這個略不世出的超凡絕倫之人,江東孫權,也是位不折不扣的蓋世英雄——儘管不如他的父兄那樣風光,但如孫策所言“治國的本事,不比爭天下的本事差半點分毫。”旁的不說,光諸葛亮長兄諸葛瑾,就出仕江東。這比什麼都有說服力:諸葛氏家,並不是只認劉備的。

跨遠點兒說,從三國近歸一統回溯,諸葛氏一族,在魏國、蜀國、吳國,都有人才大堪其用。時有諺曰:“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龍是諸葛亮,虎是諸葛瑾,狗,指的是後來的諸葛誕,瞭解諸葛誕事蹟的自然知道,這裡的狗,並非貶義。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現在,回到曹操。如前所言,曹操在三國時期,是絕對略不世出的英雄。論情懷和初心,曹操恐怕比劉備都“心繫漢室”;論能力,劉備輾轉二十多年奔波的基業(主要還是有了諸葛亮),曹操用了不到十年,就全部拿下。這就奇怪了,既然人們認為,諸葛亮投靠劉備,是因為劉備作為一位“帝室之胄”,他“心繫漢室”,符合諸葛亮自己的理想的自然選擇,諸葛亮後期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都音容猶在,自不必提。但為何眼前放著個能力超過劉備,動機之純粹也不亞劉備的曹操,諸葛亮卻不去投靠呢?難道,僅僅因為劉備是正統麼?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要回答這個問題,從諸葛亮的相關記載,找不到答案。但從當時“鳳雛”龐統的記載,卻可以窺見端倪。魏晉時期,有一部古書,叫《九州春秋》。這部古書早已失傳。幸運的是,當時有一位史學家,叫做裴松之,在為三國志作注時,引用了這部古書中的許多文字。三國志注,讓失傳千年的古籍原文,得以重現天日。

權變之時,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王伯之事。——《三國志·蜀書·龐統傳》注引《九州春秋》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諸位知道,龐統在當時,是與諸葛亮齊名的。凡提臥龍,必談鳳雛,是和諸葛亮放在一塊兒談的。但後世往往只能想見當時人這麼做的一個原因,即諸葛亮和龐統都是“實力派”,而且實力相當;其實,還能從另一個角度看待當時這種評價和對比:諸葛亮和龐統,在許多方面,都非常像。

比如,劉備在隆中見諸葛亮時,諸葛亮曾對劉備說過這樣的話: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不知諸位有沒有看出些端倪?若仔細推敲和品味諸葛亮的肺腑之言,有沒有覺得諸葛亮說出的話,似乎與他在我們心中一貫的那個“心繫漢室的老臣”的人設,有點出入?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劉備在荊州時,“遍收人心”,以至劉表都開始忌憚劉備。但曹操南下後,劉備並沒有趁機奪取劉表地盤。當時劉備站在劉表墓前,騎著馬,回頭望向襄陽城門樓上送別他的劉琮時,他從來沒有過襲取荊州的念想,否則,以他的能力和影響力,完全可以如在益州那般,拿下荊襄。

但諸葛亮卻不同,諸葛亮明明確確告訴劉備:“劉表和劉琮,守不住荊州。”潛臺詞是:“請將軍果斷收掉荊州。”諸葛亮是文化人,說話自然不會露骨難聽,但他話的意思,卻非常的夠權謀和夠凶狠,這意思明明白白,就是讓劉備不要猶豫,奪了劉表的荊州,據為己有。

對於益州,諸葛亮自然表現出了一貫的態度:劉璋闇弱,不知存國。意思明白:劉璋這個昏庸之徒,徒坐益州而不能用,將軍您還留著他幹嘛?早早除掉,拿下益州,實現您自己的理想啊。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諸葛亮,從來不是荀彧那樣的人,他從來都是一個地道的法家和權謀家。這話雖然諸位可能不愛聽,但大家可以細細咂摸,此話有沒有道理。

諸葛亮,是有自己野心的。赤壁之戰前那會兒,諸葛亮訪問柴桑,面見孫權,孫權曾想留下諸葛亮,諸葛亮自然是不會留的,但他的原因卻很有意思——並不是如關羽降曹時的“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云云”——而是:如果我諸葛亮留在了江東,您孫權必不能盡我之才。這句話,從側面透露出諸葛亮鮮為人知的一面。

"

《三國演義》對諸葛亮出山前後,描述頗細,劉備、關羽、張飛“凡三往而不能見”,以至博林崔州平,潁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這些人物,都係數而出。當然,羅貫中這麼做是對的,他的加工,讓這些略微“枯燥”的歷史人物,得以生動的形象,躍然紙上,印刻在讀者心裡。如此,則至少一般的讀者知道,有諸葛亮這麼個人兒,資深點兒的讀者,還能在茶餘飯後嘮閒嗑:“諸葛亮喲,可不得了,劉備請了三次,才露面呢。”

但正史對這事的記載,就簡約多了:

時劉備屯新野,遂詣諸葛亮,凡三往,乃見。

統共十六個字,把這話題了了。但羅貫中的演義,還給人心中砸入了這樣一個先佔觀念:“諸葛亮本來就該輔佐劉備的,諸葛亮天生就要做劉備丞相的。”然而卻很少有人思考:“為什麼諸葛亮要選擇劉備?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諸葛亮出山那會兒,天下英雄絕不止劉備一位。且不論曹操這個略不世出的超凡絕倫之人,江東孫權,也是位不折不扣的蓋世英雄——儘管不如他的父兄那樣風光,但如孫策所言“治國的本事,不比爭天下的本事差半點分毫。”旁的不說,光諸葛亮長兄諸葛瑾,就出仕江東。這比什麼都有說服力:諸葛氏家,並不是只認劉備的。

跨遠點兒說,從三國近歸一統回溯,諸葛氏一族,在魏國、蜀國、吳國,都有人才大堪其用。時有諺曰:“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龍是諸葛亮,虎是諸葛瑾,狗,指的是後來的諸葛誕,瞭解諸葛誕事蹟的自然知道,這裡的狗,並非貶義。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現在,回到曹操。如前所言,曹操在三國時期,是絕對略不世出的英雄。論情懷和初心,曹操恐怕比劉備都“心繫漢室”;論能力,劉備輾轉二十多年奔波的基業(主要還是有了諸葛亮),曹操用了不到十年,就全部拿下。這就奇怪了,既然人們認為,諸葛亮投靠劉備,是因為劉備作為一位“帝室之胄”,他“心繫漢室”,符合諸葛亮自己的理想的自然選擇,諸葛亮後期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都音容猶在,自不必提。但為何眼前放著個能力超過劉備,動機之純粹也不亞劉備的曹操,諸葛亮卻不去投靠呢?難道,僅僅因為劉備是正統麼?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要回答這個問題,從諸葛亮的相關記載,找不到答案。但從當時“鳳雛”龐統的記載,卻可以窺見端倪。魏晉時期,有一部古書,叫《九州春秋》。這部古書早已失傳。幸運的是,當時有一位史學家,叫做裴松之,在為三國志作注時,引用了這部古書中的許多文字。三國志注,讓失傳千年的古籍原文,得以重現天日。

權變之時,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王伯之事。——《三國志·蜀書·龐統傳》注引《九州春秋》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諸位知道,龐統在當時,是與諸葛亮齊名的。凡提臥龍,必談鳳雛,是和諸葛亮放在一塊兒談的。但後世往往只能想見當時人這麼做的一個原因,即諸葛亮和龐統都是“實力派”,而且實力相當;其實,還能從另一個角度看待當時這種評價和對比:諸葛亮和龐統,在許多方面,都非常像。

比如,劉備在隆中見諸葛亮時,諸葛亮曾對劉備說過這樣的話: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不知諸位有沒有看出些端倪?若仔細推敲和品味諸葛亮的肺腑之言,有沒有覺得諸葛亮說出的話,似乎與他在我們心中一貫的那個“心繫漢室的老臣”的人設,有點出入?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劉備在荊州時,“遍收人心”,以至劉表都開始忌憚劉備。但曹操南下後,劉備並沒有趁機奪取劉表地盤。當時劉備站在劉表墓前,騎著馬,回頭望向襄陽城門樓上送別他的劉琮時,他從來沒有過襲取荊州的念想,否則,以他的能力和影響力,完全可以如在益州那般,拿下荊襄。

但諸葛亮卻不同,諸葛亮明明確確告訴劉備:“劉表和劉琮,守不住荊州。”潛臺詞是:“請將軍果斷收掉荊州。”諸葛亮是文化人,說話自然不會露骨難聽,但他話的意思,卻非常的夠權謀和夠凶狠,這意思明明白白,就是讓劉備不要猶豫,奪了劉表的荊州,據為己有。

對於益州,諸葛亮自然表現出了一貫的態度:劉璋闇弱,不知存國。意思明白:劉璋這個昏庸之徒,徒坐益州而不能用,將軍您還留著他幹嘛?早早除掉,拿下益州,實現您自己的理想啊。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諸葛亮,從來不是荀彧那樣的人,他從來都是一個地道的法家和權謀家。這話雖然諸位可能不愛聽,但大家可以細細咂摸,此話有沒有道理。

諸葛亮,是有自己野心的。赤壁之戰前那會兒,諸葛亮訪問柴桑,面見孫權,孫權曾想留下諸葛亮,諸葛亮自然是不會留的,但他的原因卻很有意思——並不是如關羽降曹時的“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云云”——而是:如果我諸葛亮留在了江東,您孫權必不能盡我之才。這句話,從側面透露出諸葛亮鮮為人知的一面。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諸葛亮不輔佐曹操,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如前所述,諸葛亮有自己的野心,他不光是一位只想燃盡自己,照亮別人的人,更有著自己的情懷和抱負。熟悉正史的朋友知道,劉備死後,諸葛亮曾和李嚴有過一段博弈,當時李嚴寫信給諸葛亮,希望他能自升己位,同時給多年服務蜀漢的大臣們一些甜頭,諸如升官發財,等等。當時李嚴提到了“加九錫”三個字。諸葛亮的回信,令人咋舌:“果能滅賊,還於舊都,況九錫乎?十錫又何不可!”諸葛亮有自己的野心,自然要輔佐一位能實現他野心的君主。如此,曹操就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孫權也不是。原因很簡單:曹操和孫權手下,能人太多,諸葛亮要上升到他理想的位置,雖說按他的能力,最終是可以的,但其間免不了巨大的阻力和各種變數。

"

《三國演義》對諸葛亮出山前後,描述頗細,劉備、關羽、張飛“凡三往而不能見”,以至博林崔州平,潁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這些人物,都係數而出。當然,羅貫中這麼做是對的,他的加工,讓這些略微“枯燥”的歷史人物,得以生動的形象,躍然紙上,印刻在讀者心裡。如此,則至少一般的讀者知道,有諸葛亮這麼個人兒,資深點兒的讀者,還能在茶餘飯後嘮閒嗑:“諸葛亮喲,可不得了,劉備請了三次,才露面呢。”

但正史對這事的記載,就簡約多了:

時劉備屯新野,遂詣諸葛亮,凡三往,乃見。

統共十六個字,把這話題了了。但羅貫中的演義,還給人心中砸入了這樣一個先佔觀念:“諸葛亮本來就該輔佐劉備的,諸葛亮天生就要做劉備丞相的。”然而卻很少有人思考:“為什麼諸葛亮要選擇劉備?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諸葛亮出山那會兒,天下英雄絕不止劉備一位。且不論曹操這個略不世出的超凡絕倫之人,江東孫權,也是位不折不扣的蓋世英雄——儘管不如他的父兄那樣風光,但如孫策所言“治國的本事,不比爭天下的本事差半點分毫。”旁的不說,光諸葛亮長兄諸葛瑾,就出仕江東。這比什麼都有說服力:諸葛氏家,並不是只認劉備的。

跨遠點兒說,從三國近歸一統回溯,諸葛氏一族,在魏國、蜀國、吳國,都有人才大堪其用。時有諺曰:“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龍是諸葛亮,虎是諸葛瑾,狗,指的是後來的諸葛誕,瞭解諸葛誕事蹟的自然知道,這裡的狗,並非貶義。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現在,回到曹操。如前所言,曹操在三國時期,是絕對略不世出的英雄。論情懷和初心,曹操恐怕比劉備都“心繫漢室”;論能力,劉備輾轉二十多年奔波的基業(主要還是有了諸葛亮),曹操用了不到十年,就全部拿下。這就奇怪了,既然人們認為,諸葛亮投靠劉備,是因為劉備作為一位“帝室之胄”,他“心繫漢室”,符合諸葛亮自己的理想的自然選擇,諸葛亮後期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都音容猶在,自不必提。但為何眼前放著個能力超過劉備,動機之純粹也不亞劉備的曹操,諸葛亮卻不去投靠呢?難道,僅僅因為劉備是正統麼?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要回答這個問題,從諸葛亮的相關記載,找不到答案。但從當時“鳳雛”龐統的記載,卻可以窺見端倪。魏晉時期,有一部古書,叫《九州春秋》。這部古書早已失傳。幸運的是,當時有一位史學家,叫做裴松之,在為三國志作注時,引用了這部古書中的許多文字。三國志注,讓失傳千年的古籍原文,得以重現天日。

權變之時,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王伯之事。——《三國志·蜀書·龐統傳》注引《九州春秋》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諸位知道,龐統在當時,是與諸葛亮齊名的。凡提臥龍,必談鳳雛,是和諸葛亮放在一塊兒談的。但後世往往只能想見當時人這麼做的一個原因,即諸葛亮和龐統都是“實力派”,而且實力相當;其實,還能從另一個角度看待當時這種評價和對比:諸葛亮和龐統,在許多方面,都非常像。

比如,劉備在隆中見諸葛亮時,諸葛亮曾對劉備說過這樣的話: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不知諸位有沒有看出些端倪?若仔細推敲和品味諸葛亮的肺腑之言,有沒有覺得諸葛亮說出的話,似乎與他在我們心中一貫的那個“心繫漢室的老臣”的人設,有點出入?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劉備在荊州時,“遍收人心”,以至劉表都開始忌憚劉備。但曹操南下後,劉備並沒有趁機奪取劉表地盤。當時劉備站在劉表墓前,騎著馬,回頭望向襄陽城門樓上送別他的劉琮時,他從來沒有過襲取荊州的念想,否則,以他的能力和影響力,完全可以如在益州那般,拿下荊襄。

但諸葛亮卻不同,諸葛亮明明確確告訴劉備:“劉表和劉琮,守不住荊州。”潛臺詞是:“請將軍果斷收掉荊州。”諸葛亮是文化人,說話自然不會露骨難聽,但他話的意思,卻非常的夠權謀和夠凶狠,這意思明明白白,就是讓劉備不要猶豫,奪了劉表的荊州,據為己有。

對於益州,諸葛亮自然表現出了一貫的態度:劉璋闇弱,不知存國。意思明白:劉璋這個昏庸之徒,徒坐益州而不能用,將軍您還留著他幹嘛?早早除掉,拿下益州,實現您自己的理想啊。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諸葛亮,從來不是荀彧那樣的人,他從來都是一個地道的法家和權謀家。這話雖然諸位可能不愛聽,但大家可以細細咂摸,此話有沒有道理。

諸葛亮,是有自己野心的。赤壁之戰前那會兒,諸葛亮訪問柴桑,面見孫權,孫權曾想留下諸葛亮,諸葛亮自然是不會留的,但他的原因卻很有意思——並不是如關羽降曹時的“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云云”——而是:如果我諸葛亮留在了江東,您孫權必不能盡我之才。這句話,從側面透露出諸葛亮鮮為人知的一面。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諸葛亮不輔佐曹操,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如前所述,諸葛亮有自己的野心,他不光是一位只想燃盡自己,照亮別人的人,更有著自己的情懷和抱負。熟悉正史的朋友知道,劉備死後,諸葛亮曾和李嚴有過一段博弈,當時李嚴寫信給諸葛亮,希望他能自升己位,同時給多年服務蜀漢的大臣們一些甜頭,諸如升官發財,等等。當時李嚴提到了“加九錫”三個字。諸葛亮的回信,令人咋舌:“果能滅賊,還於舊都,況九錫乎?十錫又何不可!”諸葛亮有自己的野心,自然要輔佐一位能實現他野心的君主。如此,曹操就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孫權也不是。原因很簡單:曹操和孫權手下,能人太多,諸葛亮要上升到他理想的位置,雖說按他的能力,最終是可以的,但其間免不了巨大的阻力和各種變數。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第二,曹操是一位真正心繫漢室的忠臣——這和羅貫中演義筆下的曹孟德實在是天壤之別——瞭解些正史的朋友們,自然清楚。曹操年輕時的理想,就是死後能在墓碑刻上“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字樣;即便到他掃平北方,功德蓋世的中年和晚年,他在《自明本志令》中也說,自己從沒有篡漢的心思,“如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周文王居天下三分之二實功而不篡位,曹操比自己於周文王,其初心可見一般。然而諸葛亮卻不太在乎這些。如果他在乎這些,他早早就會像當時兗州和豫州的許多名士般,投靠曹操了。諸葛亮要的,是一位既能實現他的野心和抱負的君主,又是一個不那麼在乎漢室存續的人。

"

《三國演義》對諸葛亮出山前後,描述頗細,劉備、關羽、張飛“凡三往而不能見”,以至博林崔州平,潁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這些人物,都係數而出。當然,羅貫中這麼做是對的,他的加工,讓這些略微“枯燥”的歷史人物,得以生動的形象,躍然紙上,印刻在讀者心裡。如此,則至少一般的讀者知道,有諸葛亮這麼個人兒,資深點兒的讀者,還能在茶餘飯後嘮閒嗑:“諸葛亮喲,可不得了,劉備請了三次,才露面呢。”

但正史對這事的記載,就簡約多了:

時劉備屯新野,遂詣諸葛亮,凡三往,乃見。

統共十六個字,把這話題了了。但羅貫中的演義,還給人心中砸入了這樣一個先佔觀念:“諸葛亮本來就該輔佐劉備的,諸葛亮天生就要做劉備丞相的。”然而卻很少有人思考:“為什麼諸葛亮要選擇劉備?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諸葛亮出山那會兒,天下英雄絕不止劉備一位。且不論曹操這個略不世出的超凡絕倫之人,江東孫權,也是位不折不扣的蓋世英雄——儘管不如他的父兄那樣風光,但如孫策所言“治國的本事,不比爭天下的本事差半點分毫。”旁的不說,光諸葛亮長兄諸葛瑾,就出仕江東。這比什麼都有說服力:諸葛氏家,並不是只認劉備的。

跨遠點兒說,從三國近歸一統回溯,諸葛氏一族,在魏國、蜀國、吳國,都有人才大堪其用。時有諺曰:“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龍是諸葛亮,虎是諸葛瑾,狗,指的是後來的諸葛誕,瞭解諸葛誕事蹟的自然知道,這裡的狗,並非貶義。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現在,回到曹操。如前所言,曹操在三國時期,是絕對略不世出的英雄。論情懷和初心,曹操恐怕比劉備都“心繫漢室”;論能力,劉備輾轉二十多年奔波的基業(主要還是有了諸葛亮),曹操用了不到十年,就全部拿下。這就奇怪了,既然人們認為,諸葛亮投靠劉備,是因為劉備作為一位“帝室之胄”,他“心繫漢室”,符合諸葛亮自己的理想的自然選擇,諸葛亮後期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都音容猶在,自不必提。但為何眼前放著個能力超過劉備,動機之純粹也不亞劉備的曹操,諸葛亮卻不去投靠呢?難道,僅僅因為劉備是正統麼?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要回答這個問題,從諸葛亮的相關記載,找不到答案。但從當時“鳳雛”龐統的記載,卻可以窺見端倪。魏晉時期,有一部古書,叫《九州春秋》。這部古書早已失傳。幸運的是,當時有一位史學家,叫做裴松之,在為三國志作注時,引用了這部古書中的許多文字。三國志注,讓失傳千年的古籍原文,得以重現天日。

權變之時,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王伯之事。——《三國志·蜀書·龐統傳》注引《九州春秋》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諸位知道,龐統在當時,是與諸葛亮齊名的。凡提臥龍,必談鳳雛,是和諸葛亮放在一塊兒談的。但後世往往只能想見當時人這麼做的一個原因,即諸葛亮和龐統都是“實力派”,而且實力相當;其實,還能從另一個角度看待當時這種評價和對比:諸葛亮和龐統,在許多方面,都非常像。

比如,劉備在隆中見諸葛亮時,諸葛亮曾對劉備說過這樣的話: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不知諸位有沒有看出些端倪?若仔細推敲和品味諸葛亮的肺腑之言,有沒有覺得諸葛亮說出的話,似乎與他在我們心中一貫的那個“心繫漢室的老臣”的人設,有點出入?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劉備在荊州時,“遍收人心”,以至劉表都開始忌憚劉備。但曹操南下後,劉備並沒有趁機奪取劉表地盤。當時劉備站在劉表墓前,騎著馬,回頭望向襄陽城門樓上送別他的劉琮時,他從來沒有過襲取荊州的念想,否則,以他的能力和影響力,完全可以如在益州那般,拿下荊襄。

但諸葛亮卻不同,諸葛亮明明確確告訴劉備:“劉表和劉琮,守不住荊州。”潛臺詞是:“請將軍果斷收掉荊州。”諸葛亮是文化人,說話自然不會露骨難聽,但他話的意思,卻非常的夠權謀和夠凶狠,這意思明明白白,就是讓劉備不要猶豫,奪了劉表的荊州,據為己有。

對於益州,諸葛亮自然表現出了一貫的態度:劉璋闇弱,不知存國。意思明白:劉璋這個昏庸之徒,徒坐益州而不能用,將軍您還留著他幹嘛?早早除掉,拿下益州,實現您自己的理想啊。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諸葛亮,從來不是荀彧那樣的人,他從來都是一個地道的法家和權謀家。這話雖然諸位可能不愛聽,但大家可以細細咂摸,此話有沒有道理。

諸葛亮,是有自己野心的。赤壁之戰前那會兒,諸葛亮訪問柴桑,面見孫權,孫權曾想留下諸葛亮,諸葛亮自然是不會留的,但他的原因卻很有意思——並不是如關羽降曹時的“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云云”——而是:如果我諸葛亮留在了江東,您孫權必不能盡我之才。這句話,從側面透露出諸葛亮鮮為人知的一面。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諸葛亮不輔佐曹操,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如前所述,諸葛亮有自己的野心,他不光是一位只想燃盡自己,照亮別人的人,更有著自己的情懷和抱負。熟悉正史的朋友知道,劉備死後,諸葛亮曾和李嚴有過一段博弈,當時李嚴寫信給諸葛亮,希望他能自升己位,同時給多年服務蜀漢的大臣們一些甜頭,諸如升官發財,等等。當時李嚴提到了“加九錫”三個字。諸葛亮的回信,令人咋舌:“果能滅賊,還於舊都,況九錫乎?十錫又何不可!”諸葛亮有自己的野心,自然要輔佐一位能實現他野心的君主。如此,曹操就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孫權也不是。原因很簡單:曹操和孫權手下,能人太多,諸葛亮要上升到他理想的位置,雖說按他的能力,最終是可以的,但其間免不了巨大的阻力和各種變數。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第二,曹操是一位真正心繫漢室的忠臣——這和羅貫中演義筆下的曹孟德實在是天壤之別——瞭解些正史的朋友們,自然清楚。曹操年輕時的理想,就是死後能在墓碑刻上“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字樣;即便到他掃平北方,功德蓋世的中年和晚年,他在《自明本志令》中也說,自己從沒有篡漢的心思,“如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周文王居天下三分之二實功而不篡位,曹操比自己於周文王,其初心可見一般。然而諸葛亮卻不太在乎這些。如果他在乎這些,他早早就會像當時兗州和豫州的許多名士般,投靠曹操了。諸葛亮要的,是一位既能實現他的野心和抱負的君主,又是一個不那麼在乎漢室存續的人。

臥龍出山前,曹操“神文聖武”,孔明為何獨獨青睞劉備?

第三,諸葛亮在年少時,就隨叔父諸葛玄避難荊州,他出山時年二十七歲,已成婚,和劉表麾下許多人,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在荊州已有了初步的影響力和勢力,雖不大,但畢竟是有的。如果他此時捨棄荊州所有這些,北上投奔曹操,於他而言,自然不是一個好選擇。當然,諸葛亮這類人物,並非一介村夫,即便他真有這樣的牽掛,也絕不會成為他首要考慮的事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