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城隍廟供奉的城隍爺,原來是漢高祖劉邦的“超級替身”

鄭州城隍廟供奉的城隍爺,原來是漢高祖劉邦的“超級替身”

在民間信仰中,城隍老爺從神的神聖性、神祕性慢慢的被人間性和生活化所代替,使得這位城隍老爺逐漸成為民情百態的縮影;如今城隍老爺已經褪去了宗教色彩,城隍廟也成為了“中國本色的博物館”

自從宋代開始,城隍就開始了人格化,基本上都是以去世的大英雄或是名臣奉為城隍神。比如北京就以明嘉靖年間彈劾嚴嵩而被害的楊椒山為城隍神,蘇州是以戰國時楚國公室大臣春申君黃歇為當地城隍神,鄭州則以秦末漢初時劉邦的部將紀信為城隍神。而鄭州城隍廟的城隍爺紀信只是漢高祖劉邦的“超級替身”

鄭州城隍廟供奉的城隍爺,原來是漢高祖劉邦的“超級替身”

要說起紀信,他是具有極濃的傳奇色彩的。在劉邦和項羽的成皋滎陽之戰時,雙方的戰略對抗總體來說,劉邦在支線及側面戰場上得分較高,但在主戰場上,項羽卻是始終領先。

在劉邦第三次用信息戰幹掉了項羽身邊的謀士范增時,滎陽城已經是山窮水盡,糧道被徹底掐斷。這時的劉邦被牢牢地封鎖於城中,看起來逃生的可能性不是太大。也就在這危急之際,紀信來找了劉邦。

其實紀信在歷史上只露了兩次面,一次是在鴻門宴上,當時劉邦害怕項羽殺掉他,中途逃席。第一次出場的紀信手持短劍,跟在劉邦的馬屁股後面一路狂奔,逃回漢營。第二次出場也就是這次,也是最後一次。

在城池被楚軍團團圍住之時,紀信來找了劉邦,說:“形勢危急,請讓我裝扮成大王,去欺詐項羽,我佯裝向楚軍投降,大王可以乘機從小路逃走。”

鄭州城隍廟供奉的城隍爺,原來是漢高祖劉邦的“超級替身”

劉邦說:“好,這個建議很好,那誰還能在完善一下這個計劃呢?”

陳平就急忙補充到:“除了這條李代桃僵,再加上個美人計如何?”

於是劉邦說:“計劃可以說是盡善盡美了,現在就執行吧!”紀信也就成了劉邦的“超級替身”。

於是只見滎陽東門突然打開,叫聲不斷,衝出來兩千多名年輕漂亮的婦女。楚軍都是血性方剛的小夥子,聽到聲音,頓時亢奮起來,就轟的一聲衝向東門堵截。

這時從兩千多名女人堆中,搖搖晃晃地駛出來一輛車子,黃色的傘蓋,車左懸掛著羽毛裝飾的旌旗。就聽有人大聲宣佈道:“城中的糧食早已吃完了,漢王認輸了,出城向楚王投降。”

鄭州城隍廟供奉的城隍爺,原來是漢高祖劉邦的“超級替身”

此時楚軍士兵們激動的呼喊起口號來,全都擁到東門看漢王投降。項羽也急忙趕來,喝問道:“劉邦在哪裡?”

就見車簾一掀,紀信探頭出來說:“不好意思,他現已經從西門走了,算計行程,大概已經到達函谷關了吧?”

項羽一聽,火冒三丈,當即下令把劉邦的“超級替身”紀信連人帶車一塊燒掉,而後他立即率兵出發,去追殺劉邦。至此,成皋戰役的第一階段,從策反九江王英布開始,這場漫長而煩瑣的糾纏戰役,終於以紀信挺身而出,烈焰焚身而宣佈結束。因此紀信在民間被尊奉為了城隍老爺。

其實對於紀信做出的這個選擇,剛開始的時候我還不是很理解,但是後來站在一個時代的角度來看,就有些明白了。他這樣做實際上是無奈之舉,畢竟那個時候的時代是殘酷的,是缺乏平等觀念的一個黑暗時代。人的選擇是很少的,至於尊嚴與人格,也只有通過傳統觀念的維繫,才能夠獲得認可。

鄭州城隍廟供奉的城隍爺,原來是漢高祖劉邦的“超級替身”

而紀信就以自己的死亡,融入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在傳統京劇中就有一個戲目,叫《紀母罵殿》,說是劉邦在奪得天下,做了皇帝之後,沒有追封紀信,紀信的母親在憤怒之下,登堂罵殿,大罵劉邦忘恩負義。

雖然這件事情在史書上沒有記載,但是卻體現了民間對於紀信的悲憫與同情。畢竟在壓倒一切的帝王基業面前,紀信個體的生命顯得如此的脆弱,就算是犧牲了也是那麼的無奈。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註定了紀信的選擇是必然的。對此,小夥伴們有什麼其他的看法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