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岸|一村兩國保 宗祠與廊橋

北岸|一村兩國保 宗祠與廊橋


北岸|一村兩國保 宗祠與廊橋

祠堂被稱為中國人的精神家園,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

古徽州的村落多為聚族而居,“社則有屋,宗則有祠”,建有眾多的祠堂。

經過數百年的滄桑變幻,在黃山市現在還保存有400多座明清時建的祠堂,許多古村落裡都可以看到。

歙縣北岸鎮北岸村的吳氏宗祠,據說這是全國現存最大的吳姓宗祠。

北岸村歷史悠久,宋代時吳姓從江西婺源(以前也屬徽州)遷居此地,繁衍而成遠近聞名的大村,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蘊。

北岸村現在保存著很多明清時期的建築物,最有名的就是吳氏宗祠和風雨廊橋,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一村兩國保”,即使是在有“文物之海”之稱的黃山市,也很少有。


北岸|一村兩國保 宗祠與廊橋



吳氏宗祠位於北岸村的中心位置,坐南朝北,一眼看過去就氣勢不凡。

前面是一個二三百平米的廣場,現在村裡的群眾性活動還常常在此舉辦。

廣場前是一條几米寬、叫棉溪的小河,水淺卻清,岸邊數株桃花正在盛開。


北岸|一村兩國保 宗祠與廊橋



首先看到的是五鳳樓,挑角飛簷,造型優美,10個頂端為鰲魚的翼角猶如5對鳳凰展開的翅膀,使祠堂外觀氣勢巍峨,既宏偉莊重又顯出許多精巧靈秀。

五鳳樓顯示了吳氏家族當年的顯赫地位,也是吳氏先人對後代寄予的期望,希望世世代代人才輩出,保持家族發達興旺。


北岸|一村兩國保 宗祠與廊橋



祠堂建於明代初期,具體時間不詳,有記載的是清代道光6年(公元1826年)進行了一次重新修建。

祠堂三進兩名堂五開間,佔地面積很大。

儀門的門額上高懸“吳氏宗祠”匾,據說原匾非常精美,四個大字是彩色瓷字,上面是色彩鮮豔、栩栩如生的花草樹木和人物圖畫,現在被收藏在徽州文化博物館裡。

門楣上有5個圓木戶對,門前兩邊是兩個很大的門當(石鼓)。

在封建時代,門當、戶對大小、多少是有一定規定的,不可隨意。

比如門楣有4個戶對的,對應的是四品及以上官員。

吳氏宗祠有5個戶對,可見家族在當時的地位。


北岸|一村兩國保 宗祠與廊橋



中進是享堂,這是祭祀祖先、宗族議事的重要場所,正中懸掛“至德堂”匾。

月抱樑非常碩大,據介紹是現存徽州古祠堂裡最為粗壯、碩大的月抱樑。

十幾根粗大的立柱,使享堂的空間顯得既高大又寬敞。

北岸|一村兩國保 宗祠與廊橋



院內石欄上的6塊黟縣青石板上雕刻著“西湖十景”,用寫實的手法刻成,線條清晰,冼練精緻,生動精美,是徽州石雕的的代表性作品。

徽州石雕的內容主要是動物、植物、書法等,以山水景緻及傳說故事為內容的少見。

上面還刻有“黟縣餘尚相”的字樣,在石雕上留有工匠姓名的也很少見,看來,這個叫餘尚相的工匠肯定是當時很有名氣的雕刻師。

此組石雕是研究古時“西湖十景”的珍貴材料。

北岸|一村兩國保 宗祠與廊橋



後進是供奉北岸吳氏祖先牌位的寢室,現在裡面一片空蕩。

寢室前面的天井池塘後壁上方,在九塊黟縣青石板上雕刻了一幅“百鹿圖”,有鬆有石有草,有溪流有飛鳥,更有在山林間嬉戲奔跑的群鹿,活潑自然,栩栩如生。

“百鹿圖”的寓意,是希望子孫後代多福多祿。

圖中具體雕刻了多少隻鹿現在還難以數清,有說100只的,也有說99只的。


北岸|一村兩國保 宗祠與廊橋



寢室西面牆上有一個磚雕的神龕,不大,卻是徽州磚雕的一件經典性作品。

這是供吳家貞節女子拜佛的,在婦女地位低下、平常很難進入祠堂的徽州,非常罕見。

北岸|一村兩國保 宗祠與廊橋



更加珍貴的是,長方形的明堂(即天井,下有深數米的池塘)內側,十三塊石欄板上刻著53件禮器。

這些禮器乃是皇家祭祀用的,平常人見都難見到,吳氏祠堂內怎麼會刻有呢?

原來主持重修祠堂的吳應晟曾任禮部太常寺典簿,是負責管理皇家祭祀禮器的。

一些專家說,吳應晟把這些禮器鐫刻在自己家族的祠堂內,是一件僭越、犯上的大罪。

好在祠堂特別是寢室平常很少有人進入,外人更是不能入內,刻在天井內側又非常隱密。

用皇家祭祀禮器石刻來祭祀自己的祖先,這在全國是獨一無二的。

換個角度說,敢冒如此大的風險,也說明他們不忘根本,對祖先的愛戴和尊敬。

北岸|一村兩國保 宗祠與廊橋



吳姓是徽州大姓,北岸吳氏家族入仕者不少,經商者亦多,宗祠建的如此氣派在情理之中。

吳應晟是個官員,同時也是個富商,他掌管的“京隆號”是著名的茶號,在全國各地都設有分號,號稱北方第一茶葉大王。

為重修吳氏宗祠,他就捐了22萬兩白銀。

但是,一個家族宗祠內有這麼多珍貴的東西,還是常常令到訪來遊者驚歎不已。


北岸|一村兩國保 宗祠與廊橋



北岸吳氏的祠堂最多時有八座,現在還有五座,以宗祠保護最好。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吳氏宗祠被用作供銷社的倉庫,沒有遭到大的損壞。

但是,宗祠也有許多地方需要修繕,一些上有雕刻的石板和木柱、石墩已有破損。


北岸|一村兩國保 宗祠與廊橋



走出吳氏宗祠不遠,就看見一座三洞石拱廊橋橫跨在棉溪河上,這就是北岸村的第二處“國保”風雨廊橋。

叫風雨廊橋是有道理的,因為橋上建有封閉式的磚木結構的長廊,可以為人們特別是往來行人遮陽、擋風、避雨,當然,也可以供人小憩。


北岸|一村兩國保 宗祠與廊橋



棉溪河自東向西,在北岸村的南面潺潺流淌。

河不寬,水也不深,夏天水大的時候,可漲高數米,而且水流很急。

前些年有人在河裡養魚,河水一漲,魚全跑了。

斑駁的牆面、暗灰的橋石,使廊橋顯得非常古樸滄桑。

此橋長33米、寬4.7米、高6米,橋身建於明代末期,廊建於清代中期,距今都有好幾百年了。


北岸|一村兩國保 宗祠與廊橋


北岸村為什麼建這麼一座風雨廊橋?

因為這處在當年徽州人走出山外的一條重要通道之中,向東通往歙州府城,向南通往杭州城。

明清時期是徽商繁盛之時,這條道上,官員、公差和商賈、運客等過往行人肯定很大。

可以想象,當年的北岸、廊橋該是一種怎樣的熱鬧景象。


北岸|一村兩國保 宗祠與廊橋



廊橋北端門額上寫著“謙庵舊址”,起初不明白怎麼回事,聽朋友介紹,一個叫吳宗堯的人的舊居就在北岸,他號謙庵,是明代萬曆年間進士,曾任監察御史等職。

查了一下,吳宗堯確實明代萬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進士,曾任山東益都知縣,為人剛直,《明史》和《萬曆野獲篇》中記載,他上疏彈劾徵收礦稅的宦官陳增,指出其種種不法之事,遭皇帝下詔入獄,“使者至,民大譁,欲殺增。宗堯行,民哭聲震地”,可見他是個收到百姓愛戴的官員。

他幾年後出獄為民,不久死去,天啟年間,被補贈光祿少卿。

不過,沒查到他任監察御史的記載,也許他出獄後回到家鄉,舊居就在廊橋附近。

後人為了紀念他,才在廊橋的門額上寫上“謙庵舊址”吧。


北岸|一村兩國保 宗祠與廊橋



門口牆壁上寫著“往府大路過橋”。

“往”字是紅色,字中的“主”左邊多了一撇。

不要以為這是錯別字,徽州是文化昌盛之地,不可能出這樣的差錯,故意寫成這樣,是為了給不識字的人指引道路,告訴他們去府城要由此向左拐。

那個時候,各地並不都像徽州重視文化和教育,不識字的人很普遍,特別是一些馬幫、挑夫等靠力氣吃飯的人。


北岸|一村兩國保 宗祠與廊橋



既是交通要道,吳氏家族絕對不會隨意建築這座廊橋,而是非常精細。

熱心公益、造福鄉里是徽商的傳統,北岸吳氏家族也是一樣。

歙縣誌記載,主持重修吳氏宗祠的吳應晟曾捐資修建府城的太平橋,捐資鋪建北岸到深渡鎮長達10公里的石板路;其弟吳應暹捐資修路建亭,亭子建了近10個。


北岸|一村兩國保 宗祠與廊橋



從北端走進廊內,見東側牆上闢有8個方窗,用磚砌成龜紋、梅花紋花格。

引人注意的是東側牆上的8個風洞窗,建成花瓶、滿月、桂葉、葫蘆、書卷的樣式。

這8個風洞窗雖是通風所用,卻非常精緻,充滿藝術氣息。

由窗向外看,流水、人家、山林、田野,每個窗都是一幅畫,難怪有人說這是徽州最長最美的廊橋。


北岸|一村兩國保 宗祠與廊橋



廊中間有一佛龕,供著一尊觀音菩薩。

上掛一匾“佛光普照”,兩邊對聯是“紫竹林中觀自在,荷花座上顯金身”。

皆非舊物,明顯是今人所為。

據說這裡的菩薩很靈,現在還常有附近百姓來燒香敬拜。

東側北面開一葉敞窗,設有“美人靠”,旁邊還沿牆設置若干坐凳,這都是供人歇息的。

內有許多根木柱,一根柱子上寫著“開水不沸切不可喝”。

據說以前這裡一年四季向路人供應茶水,這也是行善的一種。

徽州的古道上都有亭子,亭內都給行人提供茶水,或是築有灶臺供行人自己燒水。

“開水不沸切不可喝”如果是當年所寫,這廊橋當年也應該有燒水的灶臺。


北岸|一村兩國保 宗祠與廊橋


南端門額上刻“鄉賢裡”,這是讚譽北岸村的。

門口正對一戶人家的院牆,牆上嵌有一塊古石板,上刻“泰山石敢當”,這在我國民間很常見,目的是鎮邪壓殃、保佑平安。

向左一轉,即是去往歙州府的古道。

北岸|一村兩國保 宗祠與廊橋



從東面看廊橋的外側牆,8個大方窗中間,寫著“西流毓秀”四個大字,是指北岸山水秀美、人才輩出的意思,也包含著許多對子孫後代的美好願望。

經歷了多少歲月,目睹了多少故事,吳氏宗祠,風雨廊橋,今天依然在繼續記錄著、講述著……


北岸|一村兩國保 宗祠與廊橋


文字〡吳建春 攝影〡楊帆

來源:皖南派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