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決定6月起在全黨開展這場主題教育活動,有何深意?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13日召開會議,決定從今年6月開始,在全黨自上而下分兩批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不忘初心,就是不能忘記黨是從哪裡來的,是立黨之本之所在;牢記使命,就是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什麼要在全黨開展這樣一場主題教育活動?

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勇於擔當,為中國人民美好生活永久奮鬥

“天下之本在國”。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愛國主義自古以來就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之中,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只要高舉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國、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發出排山倒海的歷史偉力!”五四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實質是改造中國、改造社會、棄舊開新,探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這與“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中國共產黨的建黨初心和使命相契合。

愛國主義不是空洞的口號,貴在實踐,重在擔當奮鬥。縱觀近現代世界政黨政治發展史,沒有那一個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忠誠人民、奉獻人民、服務人民,始終擔當民族脊樑。在血雨腥風的革命戰爭年代,無數革命先烈為了中國人民的翻身解放和中華民族的振興輝煌,前赴後繼,拋頭顱,灑熱血,用寶貴的生命詮釋共產黨人的愛國主義高尚情操。抗日戰爭時期面對裝備精良、窮凶極惡的日本侵略者,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全國的抗日隊伍,義無反顧地開赴抗日前線,同敵人浴血奮戰,打破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最終取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新中國成立伊始,百廢待興,以弱勝強,取得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彭德懷在《關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工作的報告》中指出:“它雄辯地證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據有關部門統計,自從1921年7月中共成立,到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的28年革命鬥爭歲月裡,僅中共黨員就約有370萬名在革命中獻出了生命,平均下來每天約有370名共產黨員犧牲。歷史和實踐證明,正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不改、使命不移,勇於擔當、永久奮鬥,不斷傳承、弘揚和踐行偉大五四精神,帶領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才能在古老的中華大地上持續奏響中國共產黨“能”、馬克思主義“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好”的青春之歌,才為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迎來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新時代,黨的十九大規劃了“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和宏偉藍圖。中國共產黨必將展現新擔當,彰顯新作為,不辱新使命,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努力奮鬥。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人民是國家主體、國家的主人,不以愛人民的愛國都是虛偽的,不是真正意義的愛國。愛國主義的核心是愛人民。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旗幟上重如泰山。黨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實現人民解放作為孜孜以求的奮鬥目標,1949年9月21日毛澤東同志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開幕式上的講話的標題就是《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鄧小平同志強調:“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是我們的傳家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政黨,如一個人一樣,最寶貴的是歷盡滄桑,還懷有一顆赤子之心。”中國共產黨始終以人民為中心,為了人民、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發展成效由人民評價,為全體中國人民謀福祉,“以人民為中心”作為價值取向,永葆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的赤子初心。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推出一項項改革舉措,其本質都體現了我們黨發展人民民主、保障人民權利、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執政理念,激盪著“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主旋律。

追求真理、追求進步的重大成果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回望歷史,一部中國共產黨史,是一部黨的思想解放史,又是一部黨的思想覺醒史。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歷經艱辛而又不斷守正出新,遵循著“思想解放——理論創新——實踐突破”的規律。

五四時期,李大釗提出科學區分、具體分析兩種時代環境即“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環境和我們中國所處的時代環境”,並把兩者有機統一,他強調重心還是首先放在中國實踐。這些觀點實際上包含了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思想原則。黨成立以來,不為各種錯誤觀點所迷惑,不為各種利益干擾所左右,不為各種艱難險阻所嚇倒,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求真務實、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遵循歷史前進的邏輯,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緊貼實踐創新的脈搏,傾聽人民群眾的呼聲,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先後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指導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蘊含著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等科學的思想方法,是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思想解放宣言書和行動指南,猶如大海中的航標燈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輪乘風破浪前行。

經過艱辛的探索,我們成功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的翻版,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版。建黨近百年來,歷經風雨磨難考驗,每遇嚴峻困難,黨中央始終保持強大的政治定力和戰略定力,總能凝心聚力攻堅克難,成功化危為安開創新局面。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黨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場,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全面從嚴治黨,以偉大自我革命推進偉大社會革命

當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於關鍵時期,時代賦予中國發展興盛千年不遇的歷史機遇稍縱即逝。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是造就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聽黨話跟黨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接班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往哪兒去,很多問題才能看得深、把得準”,以此告誡全黨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昭示全黨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才能讓中國共產黨永遠年輕,從而以青春之政黨的磅礴氣勢,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永不懈怠,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始終成為引領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主心骨。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黨領導人民改天換地的社會革命史,也是一部黨在自我革命中不斷髮展壯大史。歷史一再證明,黨病則國衰,黨健則國盛,黨強則國強。黨因領導中國之興而興,因領導中國之強而強。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這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立下的軍令狀。“打鐵必須自身硬”充分體現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鮮明態度和堅強決心,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使命擔當和政治自覺。

如何自身硬?沒有力量不能打鐵,沒有膽量不敢打鐵,沒有吃苦精神不願打鐵,沒有合適的節奏打不成好鐵。打出好鐵,必須選料要好,錘打要準,爐火要旺,淬鍊要深。“不安於小成,然後足以成大器;不誘於小利,然後可以立遠功。”經過十八大以來全力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消除了黨和國家內部存在的嚴重隱患,黨內政治生活氣象更新,黨內政治生態明顯好轉,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顯著增強,黨的團結統一更加鞏固,黨群關係明顯改善,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煥發出新的強大生機活力,為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

但與此同時,我們依然面對“四大考驗”的長期性和複雜性,面對“四大危險”的尖銳性和嚴峻性,面對反腐敗鬥爭雖然取得壓倒性勝利但還沒有取得徹底勝利、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的局面。黨內存在的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尚未根本解決,對此,我們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不能有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的傲氣,不能有停停手歇歇腳的惰氣,不能有毛估估差不多的軟氣。要繼續以偉大的自我革命推進偉大的社會革命。按照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以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深化標本兼治,堅決清除一切腐敗分子,保證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營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態,使黨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希望。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崇高而神聖,前景光明而美好,精彩的中國故事還在後頭。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奮鬥,鑄造青春之政黨、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必將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蹟。

作者為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共上海市委黨校教授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欄目郵箱:[email protected]

欄目主編:王珍 文字編輯:王珍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蘇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