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風眠的髮妻是德國人,學化學的,據說還是貴族出身。

林風眠和這位妻子的故事充滿傳奇,1923年,在法國學了3年繪畫的林風眠忽然有了遊學德國的念頭,便與鐵哥們兒林文錚,還有學雕塑的李金髮,一起去柏林。學藝術的人難免浪漫,林風眠很快與羅拉小姐熱戀上了,他的德語很糟糕,兩個人感情交流,最重要的工具竟然是字典。

從相識到相戀,回巴黎結婚生子,最後妻子雙亡,也就一年多時間。林風眠很在乎這段情感,半個世紀後重回巴黎辦畫展,曾去尋找過當年的墓地。或許為了儘快忘記,他又找了一位新人,按照中國人的傳統想法,時間實在太短了,前妻逝世的第二年春天,他又一次結婚,這一次是位法國女士。

林風眠:畫者的浪漫與淒涼

林風眠 寶蓮燈

對林風眠的婚姻真不知道說什麼好,似乎很浪漫,很藝術家,很法國派頭,很國際化。婚姻本來是私事,旁人犯不著說三道四,我只是有些想不明白。首先是離合,林風眠與這位法國老婆,這對名義上的夫婦,相處更像朋友,聚少散多貌合神離。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自古就有這句話,然而男女既為夫婦,兩相廝守本是最基本的人之常情。

抗戰前,林風眠的夫妻生活沒什麼不同尋常,這以後,他去內地,太太留守上海,一分別就是8年。抗戰勝利重新相聚,到1956年,太太離開上海出國,輾轉去了巴西。從此他成了孤家寡人,雖然沒像老友林文錚那樣被打成“右派”,但也坐了多年牢獄,日子過得一點都不好。晚年定居香港,快80歲時,曾去巴西探過一次親,與20多年沒見面的老妻短暫相聚,也算最後告別。

藝術家應該是什麼樣子,不好說,不過有一點不會錯,傑出的藝術家與別人不一樣,也必須與別人不一樣。看林風眠的畫,總覺得意外,個性鮮明特立獨行,是寂寞,是非常的孤傲和冷淡。

同樣法國求學,藝術見解卻天南地北,他的幾位好朋友,譬如林文錚,文學上主張傳統,喜歡巴爾扎克,推崇現實主義,藝術見解特別叛逆,與同屬現代派的林風眠完全一致。譬如李金髮,專業是雕塑,美術見解完全寫實,文學觀點又堅決反對寫實,他是著名的象徵主義詩人,很多人聞其大名,不是因為他的雕塑,而是因為不太好懂的詩歌。

說起中國現代美術教育,有三個人絕對繞不開,徐悲鴻、劉海粟,還有就是林風眠。林歲數最小,資格不比其他兩位差。大家都知道,1949年以前,中國有過幾所著名的美術學校——北平藝專、上海美專、杭州藝專。北平藝專後來成了中央美院,與徐悲鴻的領導分不開。林風眠創辦的杭州藝專成了中國美術學院,劉海粟創辦的上海美專演變為南京藝術學院。

很多人不知道,北平藝專的創始人其實還是林風眠,最早聘請齊白石老人到課堂上講課的,也是他。1925年國立北平藝專成立,應蔡元培的請求,林風眠離開法國,回國擔任校長兼教授。

從人脈看,林風眠有很好的資源,首先,當年的教育界大亨蔡元培十分欣賞他,在美術教育剛起步之際,前後兩次讓他執掌美術學校的牛耳。其次,共產黨的重要人物,與他也有不錯交情,葉劍英是他同一詩社的校友,周恩來在法國期間曾住他家,受過他的資助。

林風眠顯然不善於利用這些,和杭州藝專分手後,他基本上過著一種隱居生活,甚至沒再與老友林文錚見過面。在一開始,他的人生理想或許還是美術教育,感覺到這條路行不通,便毅然決然地將自己封閉起來。他不再跟國民政府玩,也不與新的共產黨政權打交道,成了一個純粹的畫師。

林風眠與徐悲鴻和劉海粟沒什麼交往,藝術觀點並不相同,或者說很不相同。徐和劉都有過非常風光的歲月,尤其是暮年,位置顯赫,名頭響亮,都有年輕的粉絲太太照顧和陪伴,林風眠老境淒涼,孤苦伶仃。

林風眠潦倒時,靠每月交兩張畫生活。最糟糕的日子,連畫也畫不成。很多畫都毀了,“文革”中,被人迫害也好,出於恐懼也好,他將數十年積累的精品力作,沉浸在浴缸,化成紙漿,用抽水馬桶沖走。

當然,林風眠的畫現在已是天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