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紅樓夢》:湘雲是童年,黛玉是少年,寶釵是成年

人的一生,從到懵懂無知的孩童,再到血氣方剛的少年,再到世故圓滑的成年,是一場心靈的旅程。讀《紅樓夢》,看著湘雲、黛玉和寶釵們的故事,像是在經歷一個人的一生,歲月在人的不同階段,寫著不同的劇本,演繹著一個個悲歡的故事。

悟《紅樓夢》:湘雲是童年,黛玉是少年,寶釵是成年

1

無邪的湘雲:人的童年

史湘雲,金陵十二釵之一。她活潑開朗,大大咧咧,像個小孩子般天真無邪。

湘雲愛說,愛笑,愛玩,並且玩起來就人來瘋,誰都擋不住。

她有著孩子般的呆、萌、憨,說話做事率性而為,她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沒有大家閨秀的那種矜持。

她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在蘆雪庵聯詩的時候,她拿起鹿肉就吃,還把自己當成了名士。

湘雲醉眠芍藥裀是《紅樓夢》中最美的一幅畫面。香夢沉酣,芍藥花飛了一身,美麗仙子,臥躺青石板,蝴蝶相伴,側臥而眠,憨態可掬。

酒醉後的湘雲,平靜而安詳,在鮮花的映襯下顯得嬌脆欲滴,就像一個頑童,在瘋玩了一天後,倒在母親懷裡睡著了,一臉的陶醉與幸福。這幅動人的海棠春睡圖,正是史湘雲真性情的體現,真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

《紅樓夢》是一個悲劇,但是史湘雲的存在,給原本壓抑的故事,帶來了一絲活力。

天真無邪的湘雲,憨態可掬的湘雲,神經大條的湘雲,沒有心機的史湘雲,就像一個人的童年時期。

悟《紅樓夢》:湘雲是童年,黛玉是少年,寶釵是成年

2

叛逆的黛玉:人的少年

童年是天真無邪的,但一個人到了少年,天真就開始演變成叛逆。這個階段的人,有時候憤世嫉俗,有時候多愁善感。

叛逆而多情的林黛玉,正像一個人少年時期的樣子。

一方面,黛玉極其厭惡封建倫理道德。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社會,她卻如飢似渴地讀書。在《五美吟》中,她言綠珠,說綠珠為石崇殉葬的不值;她詠紅拂,讚揚紅拂私奔的壯舉;她熟讀“閨閣禁書”《西廂記》、《牡丹亭》,甚至還將其引為酒令,置家長們的教導於不顧,是她對封建禮教的叛逆。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桃花林下,片片飛紅,黛玉和寶玉共讀《西廂記》,那一刻,時間彷彿停滯,只剩書香與花香共舞。

另一方面,黛玉又是多情善感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葉,都能讓她產生豐富的想象,抒發獨到的見解。她最喜歡詩歌,她的詩作,感物傷懷,將自己的靈魂融進了這個世界,抒發自己的心中的那一份善感,那一份憂鬱,正是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年(女)特有的。

或許正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黛玉對人坦率純真,見之以誠,沒有功利心。她對待紫鵑,親如姐妹,情同骨肉。香菱請教詩歌,黛玉不厭其煩地給她講解,還把自己的詩集珍本借給香菱,並圈定閱讀篇目,批改她的習作,可謂誨人不倦。

她在《葬花吟》中寫道:“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濁陷渠溝”,都是她叛逆、高潔性情的體現。

對現實的叛逆,讓林黛玉知難覓,而能夠成為她的知己的,也只能是同樣反叛的賈寶玉。

少年時的愛情,都是至真至純的,正如寶黛之間的感情,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黛玉反抗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膽地追求著戀愛自由、婚姻自由,她也從來不勸寶玉走“仕途經濟”,與寶玉志同道合,意趣相投。

叛逆的黛玉,叛逆的寶玉,他們的愛情註定是一個悲劇,註定成為封建禮教的犧牲品。

悟《紅樓夢》:湘雲是童年,黛玉是少年,寶釵是成年

3

世故的寶釵:人的成年

到了成年,生活的重壓讓人喘不過氣來。這時候的我們,每天不停地為生活奔波,詩情畫意的愛情,逐漸被瑣碎的柴米油鹽所取代。

就這樣,林黛玉就漸漸從人的生活中淡出。

經過社會這所大學的洗禮後,才知道只有薛寶釵這樣的人,才可以在生活中如魚得水。

薛寶釵“罕言寡語,人謂裝愚;隨分從時,自雲守拙。”她謹守地恪守著封建禮教,順應著賈府的大環境。

她長袖善舞,善於處理人際關係,與和她有利害關係的人保持著一種自然得體的關係,正如脂硯齋評價:“待人接物不親不疏,不遠不近,可厭之人末見冷淡之態,形諸聲色;可喜之人亦未見醴密之情,形諸聲色。”

圓滑世故,八面玲瓏是對她性格最好的概括。

對於只會給自己招來麻煩的人和事,她“事不關己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

對於與自己利害攸關的人,她則想盡辦法去奉承與逢迎,以博取他們的好感,特別是賈母、王夫人等人。

在《紅樓夢》中,賈母要給寶釵做生日,問她愛聽什麼戲,愛吃什麼東西。寶釵深知老年人喜歡熱鬧戲文,愛吃甜爛食物,就按賈母平時的愛好回答。結果是賈母大誇獎她:“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全不如寶丫頭。”

在她知道自己是王夫人內定的兒媳婦後,更加註意去討好她。金釧兒跳井一事讓王夫人覺得很愧疚,寶釵知道王夫人會傷心,所以她在適當的時機去看望王夫人。王夫人又忌諱將給林黛玉做生日的衣服拿來給死者妝裹,於是寶釵就自動地把自己的新衣服拿出來交給王夫人。王夫人見了此景,對寶釵的印象自然又好了很多。

而對於被人瞧不起的趙姨娘等下人,她也不會表現出鄙視的神色,因而得到了賈府上上下下的稱讚。

正因為如此,她得到了賈府上下的歡心,並最後成為了寶玉的妻子。

社會對黛玉而言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對寶釵來說則是“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寶釵的心中,沒有什麼喜歡和不喜歡,只有對自己有沒有好處。

這也體現了很多成年人的心態,在他們的眼裡,永遠只有利害,沒有對錯,沒有情感。

悟《紅樓夢》:湘雲是童年,黛玉是少年,寶釵是成年

《紅樓夢》是一面魔鏡,折射出了人生百態,歲月嬗變,在這面鏡子中,彷彿看見了曾經的自己,未來的自己,讓人感慨不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