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絕不是庸碌無能之輩,出土的墓誌僅有55個字,對他太不公了

唐朝歷史上發生過四次宮廷政變,而這四次政變卻都牽涉到當時的皇宮城牆的北面正門——玄武門。真正的玄武門遺址位於西安市自強西路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西校區操場內。目前在該操場的最裡側,僅存一個看似年代久遠並已破損的石蹲,這個石墩就是玄武門之變保護牌的基座。

李建成絕不是庸碌無能之輩,出土的墓誌僅有55個字,對他太不公了

在玄武門之變中,除了李世民,還有一個主角頗具爭議,他就是李建成。

唐高祖李淵的長子李建成,生於開皇八年,卒於武德八年,死在了玄武門之變中。後人對李建成的評價很糟糕,大部分史料都將李建成描寫成一個碌碌無為的“二世祖”。那麼,能夠被開國皇帝李淵青睞,成為大唐首位東宮太子的李建成,真的就是這樣一個人嗎?

近年來,許多史學愛好者,對史料中關於李建成的記載產生了懷疑。

隋朝末年,隋煬帝殘暴無道,荒廢政務,終日沉浸在聲色犬馬之中,朝廷內部暗流湧動。值此之際,全國各地的勞苦大眾揭竿而起,逐漸形成燎原之勢,大隋王朝的覆滅已成定局。當時,民間素有“李氏當為天下”的傳言,這句讖語使隋煬帝對手握關右十三郡兵馬的李淵深感忌憚。李淵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一怒之下決定興兵作亂,趁著天下亂局圖謀霸業。

之後,在極短的時間內,李淵憑藉手下的精兵攻入關中,一統中原,建立大唐二百八十年基業。在《新唐書》、《舊唐書》及《資治通鑑》中,著重渲染了李淵和李世民父子的功績,但是,對於李建成在這場割據戰爭中起到的作用鮮有提及。甚至,這些史料中出現了李建成“荒色嗜酒,畋獵無度”的記載。史官們彷彿將其塑造成隋煬帝的翻版,“以庸劣居其右”。

李建成絕不是庸碌無能之輩,出土的墓誌僅有55個字,對他太不公了

就這樣,李建成在現代人眼中的印象始終很糟糕,被無數人以“紈絝子弟”蓋棺論定。

然而,《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鑑》這三本史書中的記載,就真的可信無疑嗎?早在清朝時期,已有史學家趙翼,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到了這樣的觀點:

倘若,一個王朝的國史是修於本朝,那麼,史官必會因為種種原因進行曲筆迴護;

但是,如果國史修於後朝,那麼,後朝史官就會以客觀的角度據史直書。

前文中我們提到的三部史學鉅著,雖然,都是後朝修撰的史料,但是,其中大部分記載均節選自《實錄》、《國史》,要知道這兩本書可是唐朝的官史。所以說,從來源上《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鑑》就缺乏客觀性,在研究真實歷史的過程中並不能作為權威資料。

有一點毋庸置疑,那就是:不論李世民這輩子做出多少豐功偉績,他的皇位來路不正是不爭的事實。

在一個以奉行繼承製的王朝,李世民以殘忍的手段殺掉自己的競爭者,將自己的父親趕下皇位。這種做法完全違背了道德倫常,所以,李世民的皇帝缺乏合法性。雖然李世民通過這種方式坐上了龍椅,但是,他並不希望自己成為子孫後代的模仿對象,倘若,後世的李皇帝們都學著李世民逼宮篡位,國家何談長治久安?

所以,李世民非常介意史官筆下的自己,在身登大寶之後,李世民當即命人修改史書,塑造自己的光輝形象。

李建成絕不是庸碌無能之輩,出土的墓誌僅有55個字,對他太不公了

我們無法找到李世民篡改史書的直接證據,但是,史料中的一個細節卻為我們展現了端倪:李世民上位後,力排眾議,堅決要翻看國史,以房玄齡為首的大臣不得不將李世民和李淵的《實錄》奉上。要知道,皇帝翻看史書乃封建王朝之大忌,歷史上,鮮有皇帝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翻看國史。可以見得,李世民既然“敢翻看”,那麼,“敢篡改”自然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既然,《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鑑》中關於李建成的記載極有可能是篡改後的結果,所以,這些資料的可參考性很低。

對此,學者們又以《大唐創業起居注》等較客觀的史料進行比對參考,重新探索了李建成的生平。

李建成絕不是庸碌無能之輩,出土的墓誌僅有55個字,對他太不公了

首先,李建成很有可能參與了父親造反活動的組織工作,亦是李淵反隋活動的協助者。李淵駐守太原時,李建成長期追隨父親左右,深受父親影響的他,已經有了成熟的政治思想。在李淵決定造反時,李建成已經二十五歲,而李世民年僅十六歲。

其次,此時才是十六歲的李世民,在政治上的眼界和能力均無法與李建成相提並論,所以,李淵若與兒子協商大業,他應該選擇的是成熟的李建成。倘若,李世民亦參與了協商,李淵也不可能繞過長子李建成,而單獨與不成熟的次子李世民密謀。

俗話說“狡兔三窟”,李淵在舉兵之前一共準備了兩個“根據地”:

一個是位於太原的基地,由李淵本人與次子李世民共同組織;

另一個則是位於河東的根據地,由李建成自行經營。

河東是兵家必爭之地,是李淵入主關中最關鍵的跳板。早年,李淵曾奉命在此討伐國起義軍,所以,李氏在河東有一定影響力。除此之外,李氏宗族中有許多人住在關中。由此,河東基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李建成可以為父親接納宗族內的親戚,將他們收入麾下,壯大勢力;

其次、河東基地可以成為將來李淵奪取關中的據點。

李建成絕不是庸碌無能之輩,出土的墓誌僅有55個字,對他太不公了

大業十二年,李建成打著照顧李氏宗親的幌子,在河東招賢納士,一時間,河東地區彙集天下豪傑,許多有名望的人才投入李建成的麾下。李建成亦沒有辜負父親賦予的厚望,他在河東地區幾乎傾盡家財,救濟勞苦大眾,為李淵收買人心。

這一期間,只要是身懷一技之長的人才,李建成必會以禮相待,坦誠相交,可以說,是李建成的個人魅力無疑為義軍積蓄了實力。當李建成帶著人才奔赴太原支持父親的起義事業時,李淵大喜過望,當即將領軍的重任交給李建成。

李建成手握軍權後,迅速完成了從“內政領袖”到“軍事領袖”的轉型。

自李淵在太原舉兵,至李唐王朝奠基,李建成始終活躍在戰場上,他統領左路唐軍,打贏了許多關鍵戰役。在李淵反隋的戰役在西河打響之際,李淵將打贏西河之戰的希望寄託於兩個兒子身上。

李淵認為,西河緊鄰太原,是唐軍入主關中必須要邁出的一步,亦是唐軍崛起的首秀,這場戰爭關係到李淵基業的成敗。

李建成絕不是庸碌無能之輩,出土的墓誌僅有55個字,對他太不公了

為了提高軍隊的作戰能力,迅速打下西河重鎮,李建成在戰前進行了緊鑼密鼓的部署。李建成制訂了一套嚴格的軍令,整頓軍容,並親自來到高山上俯視西河地形,在腦海中規劃藍圖。為了提振士氣,李建成與士兵們同寢同食。

他的這些行為,最終,換來唐軍將士的忠心。在戰場上每個士兵都甘心為李建成賣命,在西河戰爭打響後,李建成僅用了九天時間便攻佔西河。

首戰告捷後,李建成又與父親和兄弟克服種種困難,在腹背受敵的巨大壓力之中,運用自己的魄力和計謀,打贏了霍邑之戰和憧關之戰,幫助父親入主關中,建立大唐政權。隨後,李淵根據東西南北各路梟雄的實力,制定了“先安內後攘外”的戰略方針,優先穩定關中地區,隨後,逐步對四周的群雄進行蠶食,展開了統一中原的最終決戰。

這時的李建成已被立為儲君,他奉命留守在長安進行內政工作。之所以李建成極少參與這一時間的統一戰爭,完全是因為李建成需要留在長安輔政。但是,在整體戰局的規劃和戰術制定上,李建成仍在後方起到了關鍵作用。在針對突厥發動的北征中,李世民奮戰在前線立下不世奇功,然而,我們不能忽視李建成的後勤工作。

李建成絕不是庸碌無能之輩,出土的墓誌僅有55個字,對他太不公了

李建成肩負起防禦突厥、向前線輸送軍備的重任,使李世民沒有後顧之憂的打贏了突厥之戰。在李淵派李世民和李元吉鎮壓劉黑闥之際,他們雖然成功地討伐了劉黑闥,但李世民為了震懾當地百姓,竟在該地區施行“懸民處死”的殘忍制度,導致當地民眾並未真正歸心,為武德五年劉黑闥再次作亂埋下禍根。

武德五年,劉黑闥捲土重來,因李世民的高壓政策不得人心,所以,劉黑闥很快便收復了舊地。李建成在手下魏徵、王硅的提議下,主動請纓討伐劉黑闥。此時的李建成意識到,經歷過數次戰爭的勞苦大眾,迫切地渴求統一和平的社會環境。於是,在來到劉黑闥的駐地後,李建成先是廢除了此前的高壓政策,對當地人民進行安撫。

面對李建成此舉,老百姓們奔走相告:“若妻子獲者,既已釋矣。”可以說,李建成的這一舉動,不僅重新為大唐收穫民心,還瓦解了劉黑闥軍隊的鬥志。果然,沒過多久,劉黑闥的軍隊不攻自破,其手下的士兵或歸順大唐,或回鄉種田,劉黑闥本人亦被唐軍俘虜。這場戰爭的勝利,也為唐初社會穩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李建成絕不是庸碌無能之輩,出土的墓誌僅有55個字,對他太不公了

所以,根據前文所述,李建成絕不是庸碌無能之輩,他有非常優秀的政治頭腦和軍事天賦。

李建成雖然沒能名留青史,但是,他卻是隋末唐初動盪的時代風雲中真實存在的弄潮兒。我們應該肯定李建成的功績,承認他在歷史上的地位。可以說,李建成的“庸碌”,與照在李世民頭上的偉岸光環是相互矛盾的,這種矛盾的根源就是:真偽史料帶給後人的迷惑。

李建成貞觀二年改葬於隱陵,其墓誌蓋為盝頂形,陽文篆書“大唐故息王墓誌之銘”。方形,長52釐米,高11釐米,四側無紋飾,志文僅55字:“大唐故息隱王墓誌王諱建成武德九年六月四日薨於京師粵以貞觀二年歲次戊子正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葬於雍州長安縣之高陽原”。

李建成絕不是庸碌無能之輩,出土的墓誌僅有55個字,對他太不公了

墓誌的內容,僅記載死者名字、諡號、死亡時間、下葬時間和地點,但卻唯獨沒有一般墓誌應該記載的生平、功績、評價等。

筆者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史學家們定能去偽存真,還李建成一個清白。

參考資料:

【《大唐創業起居注》、《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鑑》、《玄武門之變相關辨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