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李國文:中年人,要有一種大海的感覺'

"

最近在看李國文先生的《獨自閒行》,流暢的行文中,體會到這位老人對生命的思考,對美好的嚮往,對苦難的淡然,對灰暗的批判。

筆者與他歲數相差頗多,一個在中年路上尋覓前行,一位在老年驛站休憩思考;我卻發現,自己有些心態與李國文先生相差甚遠。

中年,也是壯年,有時卻感到很累,上級一層層壓任務,自己給自己加壓力,工作之餘要保證文章更新頻率和質量。很多時候,雖然眼皮在打架,但就是睡不著。

李國文先生的文字,雖然不斷提及自己老年的狀態,但是看起來,卻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

常常有種錯覺,我們到底誰更老?

今天讀了一篇《衝浪的樂趣》,寫了山與海的思考。

山沉默,海喧囂。

山不袒露,頂多讓你窺見其一個側面,海不掩飾,歡迎你全身心地投入。

在李國文的筆下,所有的東西都可有生命,從來沒有死氣沉沉的感覺。文章也讓我想到,無論山與海,都是中年人可以靠攏的精神狀態。

然而他卻對海情有獨鍾,不吝嗇,不矯情,喜歡就是喜歡。

"

最近在看李國文先生的《獨自閒行》,流暢的行文中,體會到這位老人對生命的思考,對美好的嚮往,對苦難的淡然,對灰暗的批判。

筆者與他歲數相差頗多,一個在中年路上尋覓前行,一位在老年驛站休憩思考;我卻發現,自己有些心態與李國文先生相差甚遠。

中年,也是壯年,有時卻感到很累,上級一層層壓任務,自己給自己加壓力,工作之餘要保證文章更新頻率和質量。很多時候,雖然眼皮在打架,但就是睡不著。

李國文先生的文字,雖然不斷提及自己老年的狀態,但是看起來,卻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

常常有種錯覺,我們到底誰更老?

今天讀了一篇《衝浪的樂趣》,寫了山與海的思考。

山沉默,海喧囂。

山不袒露,頂多讓你窺見其一個側面,海不掩飾,歡迎你全身心地投入。

在李國文的筆下,所有的東西都可有生命,從來沒有死氣沉沉的感覺。文章也讓我想到,無論山與海,都是中年人可以靠攏的精神狀態。

然而他卻對海情有獨鍾,不吝嗇,不矯情,喜歡就是喜歡。

讀李國文:中年人,要有一種大海的感覺

於是我也反思自己,常常疲累的狀態,是不是太把自己當成“山”了?

也算向他老人家學習吧。

為人父之後,才有些明白父愛如山的意思。

看著小傢伙對你的依賴,感受他牽你的手時,那種被需要的情緒,我總在暗示自己,要更強大,直到足以為他遮風擋雨,足以給他衣食無憂的生活。

同樣,對父母,對愛人也是一樣。

中年人,能清晰感受著時間流逝的聲音,父母鬢角的白髮,愛人溫柔的眼神,都是催促自己強大的號角,總覺得再不努力,再無成績,如何頂住未來的風雨。

責任,是所有中年人肩膀上,越來越能感到的東西。再不是大學時窩在宿舍玩遊戲,也不是畢業後唱到半夜的ktv。

希望自己能尋到陸地運動的規律,快快成長為一座山,讓所有愛我和我愛的人,能有堅實的依靠。

"

最近在看李國文先生的《獨自閒行》,流暢的行文中,體會到這位老人對生命的思考,對美好的嚮往,對苦難的淡然,對灰暗的批判。

筆者與他歲數相差頗多,一個在中年路上尋覓前行,一位在老年驛站休憩思考;我卻發現,自己有些心態與李國文先生相差甚遠。

中年,也是壯年,有時卻感到很累,上級一層層壓任務,自己給自己加壓力,工作之餘要保證文章更新頻率和質量。很多時候,雖然眼皮在打架,但就是睡不著。

李國文先生的文字,雖然不斷提及自己老年的狀態,但是看起來,卻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

常常有種錯覺,我們到底誰更老?

今天讀了一篇《衝浪的樂趣》,寫了山與海的思考。

山沉默,海喧囂。

山不袒露,頂多讓你窺見其一個側面,海不掩飾,歡迎你全身心地投入。

在李國文的筆下,所有的東西都可有生命,從來沒有死氣沉沉的感覺。文章也讓我想到,無論山與海,都是中年人可以靠攏的精神狀態。

然而他卻對海情有獨鍾,不吝嗇,不矯情,喜歡就是喜歡。

讀李國文:中年人,要有一種大海的感覺

於是我也反思自己,常常疲累的狀態,是不是太把自己當成“山”了?

也算向他老人家學習吧。

為人父之後,才有些明白父愛如山的意思。

看著小傢伙對你的依賴,感受他牽你的手時,那種被需要的情緒,我總在暗示自己,要更強大,直到足以為他遮風擋雨,足以給他衣食無憂的生活。

同樣,對父母,對愛人也是一樣。

中年人,能清晰感受著時間流逝的聲音,父母鬢角的白髮,愛人溫柔的眼神,都是催促自己強大的號角,總覺得再不努力,再無成績,如何頂住未來的風雨。

責任,是所有中年人肩膀上,越來越能感到的東西。再不是大學時窩在宿舍玩遊戲,也不是畢業後唱到半夜的ktv。

希望自己能尋到陸地運動的規律,快快成長為一座山,讓所有愛我和我愛的人,能有堅實的依靠。

讀李國文:中年人,要有一種大海的感覺

只是,我卻從未發現“山”的缺陷。

山可以堅硬,可以巍峨,卻不能包容,只能讓人疲累地挑戰。

如李國文所說:

傲立的群山,永遠是冷冰冰拒絕的。所以,登山運動從來都是極堅強、極富挑戰勇氣的人才敢一試之。

中年人若要當一座山,就要有山的覺悟。

工作到很晚,回到家後一歲多的兒子快要睡著了。見我回來,又起了精神,拉著手要我看他今天拼起來的卡片。

陪他玩一會,兩口子好不容易才哄他睡下。

發現自己真的像一座山,就連親人要與自己親近,都要忍著睏意,費力地爬。

更有時候,自己如硬邦邦的山石,不理會家人陪伴的需要,熬夜坐在電腦前碼字,一天到晚與愛人說不了幾句話。

等我寫完,愛人孩子也早已睡著,手機上那個等我一起看的電影,早就下載完成。

"

最近在看李國文先生的《獨自閒行》,流暢的行文中,體會到這位老人對生命的思考,對美好的嚮往,對苦難的淡然,對灰暗的批判。

筆者與他歲數相差頗多,一個在中年路上尋覓前行,一位在老年驛站休憩思考;我卻發現,自己有些心態與李國文先生相差甚遠。

中年,也是壯年,有時卻感到很累,上級一層層壓任務,自己給自己加壓力,工作之餘要保證文章更新頻率和質量。很多時候,雖然眼皮在打架,但就是睡不著。

李國文先生的文字,雖然不斷提及自己老年的狀態,但是看起來,卻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

常常有種錯覺,我們到底誰更老?

今天讀了一篇《衝浪的樂趣》,寫了山與海的思考。

山沉默,海喧囂。

山不袒露,頂多讓你窺見其一個側面,海不掩飾,歡迎你全身心地投入。

在李國文的筆下,所有的東西都可有生命,從來沒有死氣沉沉的感覺。文章也讓我想到,無論山與海,都是中年人可以靠攏的精神狀態。

然而他卻對海情有獨鍾,不吝嗇,不矯情,喜歡就是喜歡。

讀李國文:中年人,要有一種大海的感覺

於是我也反思自己,常常疲累的狀態,是不是太把自己當成“山”了?

也算向他老人家學習吧。

為人父之後,才有些明白父愛如山的意思。

看著小傢伙對你的依賴,感受他牽你的手時,那種被需要的情緒,我總在暗示自己,要更強大,直到足以為他遮風擋雨,足以給他衣食無憂的生活。

同樣,對父母,對愛人也是一樣。

中年人,能清晰感受著時間流逝的聲音,父母鬢角的白髮,愛人溫柔的眼神,都是催促自己強大的號角,總覺得再不努力,再無成績,如何頂住未來的風雨。

責任,是所有中年人肩膀上,越來越能感到的東西。再不是大學時窩在宿舍玩遊戲,也不是畢業後唱到半夜的ktv。

希望自己能尋到陸地運動的規律,快快成長為一座山,讓所有愛我和我愛的人,能有堅實的依靠。

讀李國文:中年人,要有一種大海的感覺

只是,我卻從未發現“山”的缺陷。

山可以堅硬,可以巍峨,卻不能包容,只能讓人疲累地挑戰。

如李國文所說:

傲立的群山,永遠是冷冰冰拒絕的。所以,登山運動從來都是極堅強、極富挑戰勇氣的人才敢一試之。

中年人若要當一座山,就要有山的覺悟。

工作到很晚,回到家後一歲多的兒子快要睡著了。見我回來,又起了精神,拉著手要我看他今天拼起來的卡片。

陪他玩一會,兩口子好不容易才哄他睡下。

發現自己真的像一座山,就連親人要與自己親近,都要忍著睏意,費力地爬。

更有時候,自己如硬邦邦的山石,不理會家人陪伴的需要,熬夜坐在電腦前碼字,一天到晚與愛人說不了幾句話。

等我寫完,愛人孩子也早已睡著,手機上那個等我一起看的電影,早就下載完成。

讀李國文:中年人,要有一種大海的感覺

如此為山,代表著缺位,代表著父不為父,夫不為夫,即便真的成了高聳入雲的山,那也是一座險峰,讓人望而卻步,不好接近,最終被遺忘忽略。

如此,為山卻無人敢依,是否背離了當初的決心?

所以,李國文喜歡海,我也覺得與其為山,不如當海。

李國文的筆下,大海可以肆意遠眺,絕沒有這山那峰擋住眼睛,把所有自己的心聲袒露。

如海的中年人,該是那種能承載極端的工作壓力,又能在極端環境中做好兒子,做好老公,做好父親。

如電影《美麗人生》中那位父親,在集中營裡,在每時每刻死亡威脅下,在飢餓與絕望中,用瘦弱的身軀硬生生編織出一副美麗的人生,輕輕穿在兒子身上。

最後一幕,他把兒子藏在垃圾箱裡,自己如小丑一般大踏步走向死亡,也不願兒子知道一點點真相的殘酷。

他在兒子面前,就如一片汪洋,把人生的悲慘放在海的另一邊,讓他心中只有一片希望的水域。

職場壓力,生活煩惱,中年人如海一樣,把它們遠遠地隔在彼岸,那裡只有我們能到達,留在這邊沙灘上的,是兒子,是父親,是丈夫。

"

最近在看李國文先生的《獨自閒行》,流暢的行文中,體會到這位老人對生命的思考,對美好的嚮往,對苦難的淡然,對灰暗的批判。

筆者與他歲數相差頗多,一個在中年路上尋覓前行,一位在老年驛站休憩思考;我卻發現,自己有些心態與李國文先生相差甚遠。

中年,也是壯年,有時卻感到很累,上級一層層壓任務,自己給自己加壓力,工作之餘要保證文章更新頻率和質量。很多時候,雖然眼皮在打架,但就是睡不著。

李國文先生的文字,雖然不斷提及自己老年的狀態,但是看起來,卻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

常常有種錯覺,我們到底誰更老?

今天讀了一篇《衝浪的樂趣》,寫了山與海的思考。

山沉默,海喧囂。

山不袒露,頂多讓你窺見其一個側面,海不掩飾,歡迎你全身心地投入。

在李國文的筆下,所有的東西都可有生命,從來沒有死氣沉沉的感覺。文章也讓我想到,無論山與海,都是中年人可以靠攏的精神狀態。

然而他卻對海情有獨鍾,不吝嗇,不矯情,喜歡就是喜歡。

讀李國文:中年人,要有一種大海的感覺

於是我也反思自己,常常疲累的狀態,是不是太把自己當成“山”了?

也算向他老人家學習吧。

為人父之後,才有些明白父愛如山的意思。

看著小傢伙對你的依賴,感受他牽你的手時,那種被需要的情緒,我總在暗示自己,要更強大,直到足以為他遮風擋雨,足以給他衣食無憂的生活。

同樣,對父母,對愛人也是一樣。

中年人,能清晰感受著時間流逝的聲音,父母鬢角的白髮,愛人溫柔的眼神,都是催促自己強大的號角,總覺得再不努力,再無成績,如何頂住未來的風雨。

責任,是所有中年人肩膀上,越來越能感到的東西。再不是大學時窩在宿舍玩遊戲,也不是畢業後唱到半夜的ktv。

希望自己能尋到陸地運動的規律,快快成長為一座山,讓所有愛我和我愛的人,能有堅實的依靠。

讀李國文:中年人,要有一種大海的感覺

只是,我卻從未發現“山”的缺陷。

山可以堅硬,可以巍峨,卻不能包容,只能讓人疲累地挑戰。

如李國文所說:

傲立的群山,永遠是冷冰冰拒絕的。所以,登山運動從來都是極堅強、極富挑戰勇氣的人才敢一試之。

中年人若要當一座山,就要有山的覺悟。

工作到很晚,回到家後一歲多的兒子快要睡著了。見我回來,又起了精神,拉著手要我看他今天拼起來的卡片。

陪他玩一會,兩口子好不容易才哄他睡下。

發現自己真的像一座山,就連親人要與自己親近,都要忍著睏意,費力地爬。

更有時候,自己如硬邦邦的山石,不理會家人陪伴的需要,熬夜坐在電腦前碼字,一天到晚與愛人說不了幾句話。

等我寫完,愛人孩子也早已睡著,手機上那個等我一起看的電影,早就下載完成。

讀李國文:中年人,要有一種大海的感覺

如此為山,代表著缺位,代表著父不為父,夫不為夫,即便真的成了高聳入雲的山,那也是一座險峰,讓人望而卻步,不好接近,最終被遺忘忽略。

如此,為山卻無人敢依,是否背離了當初的決心?

所以,李國文喜歡海,我也覺得與其為山,不如當海。

李國文的筆下,大海可以肆意遠眺,絕沒有這山那峰擋住眼睛,把所有自己的心聲袒露。

如海的中年人,該是那種能承載極端的工作壓力,又能在極端環境中做好兒子,做好老公,做好父親。

如電影《美麗人生》中那位父親,在集中營裡,在每時每刻死亡威脅下,在飢餓與絕望中,用瘦弱的身軀硬生生編織出一副美麗的人生,輕輕穿在兒子身上。

最後一幕,他把兒子藏在垃圾箱裡,自己如小丑一般大踏步走向死亡,也不願兒子知道一點點真相的殘酷。

他在兒子面前,就如一片汪洋,把人生的悲慘放在海的另一邊,讓他心中只有一片希望的水域。

職場壓力,生活煩惱,中年人如海一樣,把它們遠遠地隔在彼岸,那裡只有我們能到達,留在這邊沙灘上的,是兒子,是父親,是丈夫。

讀李國文:中年人,要有一種大海的感覺

如海的中年人,也可以如水一般細膩,彷彿能融入別人的心裡;更像一個世界,裡面到處是你的名字。

如朱自清寫父親的《背影》,那個艱難爬上月臺的身影,那一股腦把橘子倒給兒子的暢快,彷彿我只要全心全意的付出,彷彿我只願一心一意的為你;其他一切,不用你抗,未來的路,我在身旁。

這更能挑戰人的淚點,這更像一個堅強可依靠的中年人。

因為他們能掃一屋,能齊一家,更能為你打天下。

如海的中年人,學得會漲潮退潮,忍得了起起落落,忘不掉巨浪滔天。

堅硬與堅強,並非一個概念,中年人必須堅強,卻不可堅硬;把自己變得像一團棉花,誰也打不碎,卻一直努力支撐開自己的形狀。

如同漲潮的海水,也是一浪比一浪撲得更加靠前,沒有哪一浪能直達終點。

人也一樣,該退的時候退一步,養好了精神,蓄滿了能量,接著才能邁出更大的一步。

一座山需要幾萬年才能成長為山,一次漲潮卻只需一晚就能淹沒無數的沙灘。

山能被炸開修路,再也無法復原;海卻只能憑舟而渡,僅留下慢慢消散的漣漪。

但是,莫以為大海沒有自己的形狀和態度,任何妄圖征服中年的人和困境,都要做好

面對巨浪滔天的準備。

"

最近在看李國文先生的《獨自閒行》,流暢的行文中,體會到這位老人對生命的思考,對美好的嚮往,對苦難的淡然,對灰暗的批判。

筆者與他歲數相差頗多,一個在中年路上尋覓前行,一位在老年驛站休憩思考;我卻發現,自己有些心態與李國文先生相差甚遠。

中年,也是壯年,有時卻感到很累,上級一層層壓任務,自己給自己加壓力,工作之餘要保證文章更新頻率和質量。很多時候,雖然眼皮在打架,但就是睡不著。

李國文先生的文字,雖然不斷提及自己老年的狀態,但是看起來,卻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

常常有種錯覺,我們到底誰更老?

今天讀了一篇《衝浪的樂趣》,寫了山與海的思考。

山沉默,海喧囂。

山不袒露,頂多讓你窺見其一個側面,海不掩飾,歡迎你全身心地投入。

在李國文的筆下,所有的東西都可有生命,從來沒有死氣沉沉的感覺。文章也讓我想到,無論山與海,都是中年人可以靠攏的精神狀態。

然而他卻對海情有獨鍾,不吝嗇,不矯情,喜歡就是喜歡。

讀李國文:中年人,要有一種大海的感覺

於是我也反思自己,常常疲累的狀態,是不是太把自己當成“山”了?

也算向他老人家學習吧。

為人父之後,才有些明白父愛如山的意思。

看著小傢伙對你的依賴,感受他牽你的手時,那種被需要的情緒,我總在暗示自己,要更強大,直到足以為他遮風擋雨,足以給他衣食無憂的生活。

同樣,對父母,對愛人也是一樣。

中年人,能清晰感受著時間流逝的聲音,父母鬢角的白髮,愛人溫柔的眼神,都是催促自己強大的號角,總覺得再不努力,再無成績,如何頂住未來的風雨。

責任,是所有中年人肩膀上,越來越能感到的東西。再不是大學時窩在宿舍玩遊戲,也不是畢業後唱到半夜的ktv。

希望自己能尋到陸地運動的規律,快快成長為一座山,讓所有愛我和我愛的人,能有堅實的依靠。

讀李國文:中年人,要有一種大海的感覺

只是,我卻從未發現“山”的缺陷。

山可以堅硬,可以巍峨,卻不能包容,只能讓人疲累地挑戰。

如李國文所說:

傲立的群山,永遠是冷冰冰拒絕的。所以,登山運動從來都是極堅強、極富挑戰勇氣的人才敢一試之。

中年人若要當一座山,就要有山的覺悟。

工作到很晚,回到家後一歲多的兒子快要睡著了。見我回來,又起了精神,拉著手要我看他今天拼起來的卡片。

陪他玩一會,兩口子好不容易才哄他睡下。

發現自己真的像一座山,就連親人要與自己親近,都要忍著睏意,費力地爬。

更有時候,自己如硬邦邦的山石,不理會家人陪伴的需要,熬夜坐在電腦前碼字,一天到晚與愛人說不了幾句話。

等我寫完,愛人孩子也早已睡著,手機上那個等我一起看的電影,早就下載完成。

讀李國文:中年人,要有一種大海的感覺

如此為山,代表著缺位,代表著父不為父,夫不為夫,即便真的成了高聳入雲的山,那也是一座險峰,讓人望而卻步,不好接近,最終被遺忘忽略。

如此,為山卻無人敢依,是否背離了當初的決心?

所以,李國文喜歡海,我也覺得與其為山,不如當海。

李國文的筆下,大海可以肆意遠眺,絕沒有這山那峰擋住眼睛,把所有自己的心聲袒露。

如海的中年人,該是那種能承載極端的工作壓力,又能在極端環境中做好兒子,做好老公,做好父親。

如電影《美麗人生》中那位父親,在集中營裡,在每時每刻死亡威脅下,在飢餓與絕望中,用瘦弱的身軀硬生生編織出一副美麗的人生,輕輕穿在兒子身上。

最後一幕,他把兒子藏在垃圾箱裡,自己如小丑一般大踏步走向死亡,也不願兒子知道一點點真相的殘酷。

他在兒子面前,就如一片汪洋,把人生的悲慘放在海的另一邊,讓他心中只有一片希望的水域。

職場壓力,生活煩惱,中年人如海一樣,把它們遠遠地隔在彼岸,那裡只有我們能到達,留在這邊沙灘上的,是兒子,是父親,是丈夫。

讀李國文:中年人,要有一種大海的感覺

如海的中年人,也可以如水一般細膩,彷彿能融入別人的心裡;更像一個世界,裡面到處是你的名字。

如朱自清寫父親的《背影》,那個艱難爬上月臺的身影,那一股腦把橘子倒給兒子的暢快,彷彿我只要全心全意的付出,彷彿我只願一心一意的為你;其他一切,不用你抗,未來的路,我在身旁。

這更能挑戰人的淚點,這更像一個堅強可依靠的中年人。

因為他們能掃一屋,能齊一家,更能為你打天下。

如海的中年人,學得會漲潮退潮,忍得了起起落落,忘不掉巨浪滔天。

堅硬與堅強,並非一個概念,中年人必須堅強,卻不可堅硬;把自己變得像一團棉花,誰也打不碎,卻一直努力支撐開自己的形狀。

如同漲潮的海水,也是一浪比一浪撲得更加靠前,沒有哪一浪能直達終點。

人也一樣,該退的時候退一步,養好了精神,蓄滿了能量,接著才能邁出更大的一步。

一座山需要幾萬年才能成長為山,一次漲潮卻只需一晚就能淹沒無數的沙灘。

山能被炸開修路,再也無法復原;海卻只能憑舟而渡,僅留下慢慢消散的漣漪。

但是,莫以為大海沒有自己的形狀和態度,任何妄圖征服中年的人和困境,都要做好

面對巨浪滔天的準備。

讀李國文:中年人,要有一種大海的感覺

不要以為油膩是中年人的特質,不要覺得認命是中年人的心態,這個世界上,多的是不對時間屈服的靈魂,他們用不再如少年時充沛的精力,在為家奮鬥的路上,踽踽而行。

短期壓力下,也許中年人改不了“山”的現狀。他們還會缺少時間陪家人,缺少精力保持笑臉;但也請學會海的特質,為家人隔開世間煩擾,用細膩告訴他們你在乎,用進退明確前進態度,用海嘯面對未來困境。

最幸福的中年人,都有一種大海的感覺。

如海一樣的中年,我願負重行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