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在分校、分校區裡讀書的大學生,不得不一次次向好奇的親戚解釋,自己就讀的學校究竟是怎樣一種存在。當在深圳讀哈爾濱工業大學、在盤錦讀大連理工大學、在內地讀香港中文大學、在上海讀紐約大學成為擺在大學生面前的選擇後,站在選擇路口的人們,都有必要了解,在分校就讀究竟是怎樣一種體驗。

地理距離和心理距離

"

很多在分校、分校區裡讀書的大學生,不得不一次次向好奇的親戚解釋,自己就讀的學校究竟是怎樣一種存在。當在深圳讀哈爾濱工業大學、在盤錦讀大連理工大學、在內地讀香港中文大學、在上海讀紐約大學成為擺在大學生面前的選擇後,站在選擇路口的人們,都有必要了解,在分校就讀究竟是怎樣一種體驗。

地理距離和心理距離

有一種上大學,叫做讀分校

很多分校和本部之間,都存在著一段不近的距離,哈工大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校本部位於北方冰城哈爾濱,哈工大(威海)則坐落在山東半島的海濱城市威海,距離哈爾濱車程近2000公里。繼續往南上千公里,在創新之城深圳,還有一所哈工大(深圳)。這所國內的頂尖名校,開枝散葉,從北向南橫跨中國,而如此之遠的地理距離,久而久之也勢必拉開三地師生的心理距離。

且不說學者教授在各地間奔波要消耗多麼大的精力和資源,而徹底獨立又會如何削弱學校的綜合實力,即便是在威海和深圳求學多年的學生,看到學位證上遙遠的“哈爾濱”字樣,會不會也覺得出戲呢?

事實上,圍繞著分校的設置,各方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

一般來說,最不願看到開設分校的,往往是在本部讀書的學生。匆匆四年,手中留下的一紙學歷,就是最寶貴的收穫。分校越多就意味著招生越多,招生越多就意味著學歷的含金量降低。更何況分校的錄取分數通常低於本部,憑什麼用比自己低的分數得到和自己一樣的文憑?

所以很多本部學生糾結的,就是自己和分校學生學位證、畢業證的差異。至於在分校求學的學生,大多數都是衝著括號之前那所本部的名聲而來。

對那所遙遠的“母校”充滿憧憬,但很可能四年時間都沒有親身去過一次,畢業後還要接受許多陌生人的盤問。大多數分校學生,既不願、也不能完全割捨下與本部的心理聯繫。

而在校方眼裡,學歷含金量、本部情懷,就不那麼重要了。

稍稍盤點就不難發現,開設分校的城市,大多是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一所名校在發達地區的盛情邀請下,開設分校,既填補了當地沒有優秀高校的遺憾,也收穫了土地、經費等資源,可以說是雙贏的選擇。

深圳、珠海、青島等分校和校區扎堆的城市,都對名校入駐開出了極其優厚的條件。鐵打的學校、流水的學生,在“真金白銀”面前,學校的發展很容易就蓋過了學生的牢騷和小情緒。

心態決定分校就讀體驗

"

很多在分校、分校區裡讀書的大學生,不得不一次次向好奇的親戚解釋,自己就讀的學校究竟是怎樣一種存在。當在深圳讀哈爾濱工業大學、在盤錦讀大連理工大學、在內地讀香港中文大學、在上海讀紐約大學成為擺在大學生面前的選擇後,站在選擇路口的人們,都有必要了解,在分校就讀究竟是怎樣一種體驗。

地理距離和心理距離

有一種上大學,叫做讀分校

很多分校和本部之間,都存在著一段不近的距離,哈工大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校本部位於北方冰城哈爾濱,哈工大(威海)則坐落在山東半島的海濱城市威海,距離哈爾濱車程近2000公里。繼續往南上千公里,在創新之城深圳,還有一所哈工大(深圳)。這所國內的頂尖名校,開枝散葉,從北向南橫跨中國,而如此之遠的地理距離,久而久之也勢必拉開三地師生的心理距離。

且不說學者教授在各地間奔波要消耗多麼大的精力和資源,而徹底獨立又會如何削弱學校的綜合實力,即便是在威海和深圳求學多年的學生,看到學位證上遙遠的“哈爾濱”字樣,會不會也覺得出戲呢?

事實上,圍繞著分校的設置,各方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

一般來說,最不願看到開設分校的,往往是在本部讀書的學生。匆匆四年,手中留下的一紙學歷,就是最寶貴的收穫。分校越多就意味著招生越多,招生越多就意味著學歷的含金量降低。更何況分校的錄取分數通常低於本部,憑什麼用比自己低的分數得到和自己一樣的文憑?

所以很多本部學生糾結的,就是自己和分校學生學位證、畢業證的差異。至於在分校求學的學生,大多數都是衝著括號之前那所本部的名聲而來。

對那所遙遠的“母校”充滿憧憬,但很可能四年時間都沒有親身去過一次,畢業後還要接受許多陌生人的盤問。大多數分校學生,既不願、也不能完全割捨下與本部的心理聯繫。

而在校方眼裡,學歷含金量、本部情懷,就不那麼重要了。

稍稍盤點就不難發現,開設分校的城市,大多是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一所名校在發達地區的盛情邀請下,開設分校,既填補了當地沒有優秀高校的遺憾,也收穫了土地、經費等資源,可以說是雙贏的選擇。

深圳、珠海、青島等分校和校區扎堆的城市,都對名校入駐開出了極其優厚的條件。鐵打的學校、流水的學生,在“真金白銀”面前,學校的發展很容易就蓋過了學生的牢騷和小情緒。

心態決定分校就讀體驗

有一種上大學,叫做讀分校

每一年填報志願的時候,總有很多家庭面對形形色色的分校、校區、合作辦學一籌莫展: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和中山大學的其他學院一樣嗎?”

“中國地質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有什麼關係?”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學位證上帶不帶括號?”

其實,這些分校的辦學性質也不盡相同。有的有獨立的招生代碼,有的則只是遠離本部的一個校區,還有的除了名字壓根和本部沒有半毛錢關係。選擇了不同的分校,也就會擁有截然不同的就讀體驗。

比如位於深圳的一大票分校和校區,每年都隨著深圳亮眼的發展而分數看漲。目前看來,在深圳讀分校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用相對較低的分數,得以享受一線大都市的各種資源。

同時,中外合作辦學的分校,也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西交利物浦大學、上海紐約大學、崑山杜克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在國內的發達城市,就可以體驗國際氛圍,在其中就讀,之後出國繼續深造也相對容易。只不過一年動輒數萬的學費,讓不少普通家庭望而卻步。

而對更多在普通分校中度過四年的學生來說,母校留給他們的記憶則往往包括偏僻的位置、與市區之間不便的交通、周邊零星的商業和時常出毛病的基礎設施等等。

網絡上對於分校的就讀體驗五花八門,不一而足。說到底,這段經歷究竟如何,除了和當初的選擇有關,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心態。

"

很多在分校、分校區裡讀書的大學生,不得不一次次向好奇的親戚解釋,自己就讀的學校究竟是怎樣一種存在。當在深圳讀哈爾濱工業大學、在盤錦讀大連理工大學、在內地讀香港中文大學、在上海讀紐約大學成為擺在大學生面前的選擇後,站在選擇路口的人們,都有必要了解,在分校就讀究竟是怎樣一種體驗。

地理距離和心理距離

有一種上大學,叫做讀分校

很多分校和本部之間,都存在著一段不近的距離,哈工大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校本部位於北方冰城哈爾濱,哈工大(威海)則坐落在山東半島的海濱城市威海,距離哈爾濱車程近2000公里。繼續往南上千公里,在創新之城深圳,還有一所哈工大(深圳)。這所國內的頂尖名校,開枝散葉,從北向南橫跨中國,而如此之遠的地理距離,久而久之也勢必拉開三地師生的心理距離。

且不說學者教授在各地間奔波要消耗多麼大的精力和資源,而徹底獨立又會如何削弱學校的綜合實力,即便是在威海和深圳求學多年的學生,看到學位證上遙遠的“哈爾濱”字樣,會不會也覺得出戲呢?

事實上,圍繞著分校的設置,各方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

一般來說,最不願看到開設分校的,往往是在本部讀書的學生。匆匆四年,手中留下的一紙學歷,就是最寶貴的收穫。分校越多就意味著招生越多,招生越多就意味著學歷的含金量降低。更何況分校的錄取分數通常低於本部,憑什麼用比自己低的分數得到和自己一樣的文憑?

所以很多本部學生糾結的,就是自己和分校學生學位證、畢業證的差異。至於在分校求學的學生,大多數都是衝著括號之前那所本部的名聲而來。

對那所遙遠的“母校”充滿憧憬,但很可能四年時間都沒有親身去過一次,畢業後還要接受許多陌生人的盤問。大多數分校學生,既不願、也不能完全割捨下與本部的心理聯繫。

而在校方眼裡,學歷含金量、本部情懷,就不那麼重要了。

稍稍盤點就不難發現,開設分校的城市,大多是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一所名校在發達地區的盛情邀請下,開設分校,既填補了當地沒有優秀高校的遺憾,也收穫了土地、經費等資源,可以說是雙贏的選擇。

深圳、珠海、青島等分校和校區扎堆的城市,都對名校入駐開出了極其優厚的條件。鐵打的學校、流水的學生,在“真金白銀”面前,學校的發展很容易就蓋過了學生的牢騷和小情緒。

心態決定分校就讀體驗

有一種上大學,叫做讀分校

每一年填報志願的時候,總有很多家庭面對形形色色的分校、校區、合作辦學一籌莫展: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和中山大學的其他學院一樣嗎?”

“中國地質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有什麼關係?”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學位證上帶不帶括號?”

其實,這些分校的辦學性質也不盡相同。有的有獨立的招生代碼,有的則只是遠離本部的一個校區,還有的除了名字壓根和本部沒有半毛錢關係。選擇了不同的分校,也就會擁有截然不同的就讀體驗。

比如位於深圳的一大票分校和校區,每年都隨著深圳亮眼的發展而分數看漲。目前看來,在深圳讀分校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用相對較低的分數,得以享受一線大都市的各種資源。

同時,中外合作辦學的分校,也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西交利物浦大學、上海紐約大學、崑山杜克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在國內的發達城市,就可以體驗國際氛圍,在其中就讀,之後出國繼續深造也相對容易。只不過一年動輒數萬的學費,讓不少普通家庭望而卻步。

而對更多在普通分校中度過四年的學生來說,母校留給他們的記憶則往往包括偏僻的位置、與市區之間不便的交通、周邊零星的商業和時常出毛病的基礎設施等等。

網絡上對於分校的就讀體驗五花八門,不一而足。說到底,這段經歷究竟如何,除了和當初的選擇有關,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心態。

有一種上大學,叫做讀分校

類似的“分校就讀體驗”提問在知乎上層出不窮 圖 / 知乎截圖

如果一開始就抱著彆扭的心態跨入校門,那麼校名後面的那個括號就會在心裡揮之不去,整個四年都在自卑和自負之間徘徊,以至於要麼自暴自棄,悔不當初,要不一聽到別人非議分校,就暴跳如雷,玻璃心爆棚。最後,面對那張將伴隨自己一生的畢業文憑,只感到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尷尬。

而如果最初就抱定樂觀積極的心態迎接這四年,那麼分校的體驗也一定不會太差。無論是世界名校還是家門口的普通大學,大多數人一生中只有一次讀大學的機會,這段經歷對每個個體都是獨一無二的。

要是能夠把它過得精彩非凡,是本部還是分校又有什麼所謂呢?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在走入社會之後,把自家母校的名字讀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一樣的感覺——雖然有10所分校的加州大學並沒有所謂校本部。

分校大學生物語

我們常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雖然不存在能代表全部的樣本,然而通過每個群體中的個體,我們總是能看到構成全部事實的一個又一個的切面。讀分校究竟是怎樣一種體驗,讀過的同學都有發言權。

"

很多在分校、分校區裡讀書的大學生,不得不一次次向好奇的親戚解釋,自己就讀的學校究竟是怎樣一種存在。當在深圳讀哈爾濱工業大學、在盤錦讀大連理工大學、在內地讀香港中文大學、在上海讀紐約大學成為擺在大學生面前的選擇後,站在選擇路口的人們,都有必要了解,在分校就讀究竟是怎樣一種體驗。

地理距離和心理距離

有一種上大學,叫做讀分校

很多分校和本部之間,都存在著一段不近的距離,哈工大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校本部位於北方冰城哈爾濱,哈工大(威海)則坐落在山東半島的海濱城市威海,距離哈爾濱車程近2000公里。繼續往南上千公里,在創新之城深圳,還有一所哈工大(深圳)。這所國內的頂尖名校,開枝散葉,從北向南橫跨中國,而如此之遠的地理距離,久而久之也勢必拉開三地師生的心理距離。

且不說學者教授在各地間奔波要消耗多麼大的精力和資源,而徹底獨立又會如何削弱學校的綜合實力,即便是在威海和深圳求學多年的學生,看到學位證上遙遠的“哈爾濱”字樣,會不會也覺得出戲呢?

事實上,圍繞著分校的設置,各方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

一般來說,最不願看到開設分校的,往往是在本部讀書的學生。匆匆四年,手中留下的一紙學歷,就是最寶貴的收穫。分校越多就意味著招生越多,招生越多就意味著學歷的含金量降低。更何況分校的錄取分數通常低於本部,憑什麼用比自己低的分數得到和自己一樣的文憑?

所以很多本部學生糾結的,就是自己和分校學生學位證、畢業證的差異。至於在分校求學的學生,大多數都是衝著括號之前那所本部的名聲而來。

對那所遙遠的“母校”充滿憧憬,但很可能四年時間都沒有親身去過一次,畢業後還要接受許多陌生人的盤問。大多數分校學生,既不願、也不能完全割捨下與本部的心理聯繫。

而在校方眼裡,學歷含金量、本部情懷,就不那麼重要了。

稍稍盤點就不難發現,開設分校的城市,大多是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一所名校在發達地區的盛情邀請下,開設分校,既填補了當地沒有優秀高校的遺憾,也收穫了土地、經費等資源,可以說是雙贏的選擇。

深圳、珠海、青島等分校和校區扎堆的城市,都對名校入駐開出了極其優厚的條件。鐵打的學校、流水的學生,在“真金白銀”面前,學校的發展很容易就蓋過了學生的牢騷和小情緒。

心態決定分校就讀體驗

有一種上大學,叫做讀分校

每一年填報志願的時候,總有很多家庭面對形形色色的分校、校區、合作辦學一籌莫展: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和中山大學的其他學院一樣嗎?”

“中國地質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有什麼關係?”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學位證上帶不帶括號?”

其實,這些分校的辦學性質也不盡相同。有的有獨立的招生代碼,有的則只是遠離本部的一個校區,還有的除了名字壓根和本部沒有半毛錢關係。選擇了不同的分校,也就會擁有截然不同的就讀體驗。

比如位於深圳的一大票分校和校區,每年都隨著深圳亮眼的發展而分數看漲。目前看來,在深圳讀分校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用相對較低的分數,得以享受一線大都市的各種資源。

同時,中外合作辦學的分校,也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西交利物浦大學、上海紐約大學、崑山杜克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在國內的發達城市,就可以體驗國際氛圍,在其中就讀,之後出國繼續深造也相對容易。只不過一年動輒數萬的學費,讓不少普通家庭望而卻步。

而對更多在普通分校中度過四年的學生來說,母校留給他們的記憶則往往包括偏僻的位置、與市區之間不便的交通、周邊零星的商業和時常出毛病的基礎設施等等。

網絡上對於分校的就讀體驗五花八門,不一而足。說到底,這段經歷究竟如何,除了和當初的選擇有關,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心態。

有一種上大學,叫做讀分校

類似的“分校就讀體驗”提問在知乎上層出不窮 圖 / 知乎截圖

如果一開始就抱著彆扭的心態跨入校門,那麼校名後面的那個括號就會在心裡揮之不去,整個四年都在自卑和自負之間徘徊,以至於要麼自暴自棄,悔不當初,要不一聽到別人非議分校,就暴跳如雷,玻璃心爆棚。最後,面對那張將伴隨自己一生的畢業文憑,只感到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尷尬。

而如果最初就抱定樂觀積極的心態迎接這四年,那麼分校的體驗也一定不會太差。無論是世界名校還是家門口的普通大學,大多數人一生中只有一次讀大學的機會,這段經歷對每個個體都是獨一無二的。

要是能夠把它過得精彩非凡,是本部還是分校又有什麼所謂呢?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在走入社會之後,把自家母校的名字讀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一樣的感覺——雖然有10所分校的加州大學並沒有所謂校本部。

分校大學生物語

我們常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雖然不存在能代表全部的樣本,然而通過每個群體中的個體,我們總是能看到構成全部事實的一個又一個的切面。讀分校究竟是怎樣一種體驗,讀過的同學都有發言權。

有一種上大學,叫做讀分校

@winter劉(H大隔壁城市分校區學生):

還是挺後悔選分校的,每次去本部就像鄉下進城一樣,畢業也被低人一等看待,感覺這個211讀得都不理直氣壯。如果能重新選一次,我寧願降一檔,讀一間在市中心的普通一本大學。

@魚總(某著名中外合辦大學學生):

學校的硬件一級棒,有很多項目,本科後兩年就能出國。合作辦學嘛你知道的,畢業可以拿兩種畢業證,不過學費是挺貴的。感謝爸媽,誰讓我高考沒考好呢?

@Bear(J大珠海學院學生):

我覺得我們和本部沒啥關係,我也不會非要去假裝攀關係。我們學校就是我們學校,一所獨立的大學,挺好的。身邊總有人盼著去掉畢業證上的括號,其實想那麼多幹嘛,明明就是二本的分數,提升自己最要緊啦。

@尼古拉斯(S大校本部學生):

我是本部的哈哈哈,記得有個學長說,招聘會的時候遇到一個二本分校的,直接自我介紹來自S大,感覺還是很不舒服。

就讀分校,有時候很像是一場在考生學習成績容許範圍內的家庭條件資源配置,不同的人各取所需。

不過,只有那些在四年青春裡“不努力”的“少壯”,才會過度誇大學歷的作用,一直活在名校光環的陰影裡。

本文經有間大學公眾號(ID:youjian-university)授權發佈。這是一個非三好學生聯。好玩的榜單、好聽的故事、好毒的吐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