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之戰衛青棄用李廣,對李廣殘忍,但對大漢是一件正確的事'

李廣 衛青 漢武帝 匈奴 漢朝 歷史塵封 2019-08-15
"

漠北之戰是漢武帝對匈奴發動戰爭的頂峰,10萬精銳漢軍騎兵兵分兩路,意圖殲滅匈奴主力,徹底解決匈奴人對漢朝北境的軍事威脅,和此戰漢軍戰果輝煌相比,李廣是最悲劇的了,一生想要封侯不得,最終還在合圍匈奴單于主力部隊的戰鬥中,因為迷失道路而錯失戰機,不想面對獄吏而自殺,很多人也是為李廣惋惜,同時對漢武帝和衛青排擠李廣的做法感到反感,不夠個人覺得,李廣指揮騎兵機動作戰能力不強才是他難封侯的原因,沒有拿的出手的戰績就有封侯的資格,而且漢武帝和衛青對他也是不錯的了。

"

漠北之戰是漢武帝對匈奴發動戰爭的頂峰,10萬精銳漢軍騎兵兵分兩路,意圖殲滅匈奴主力,徹底解決匈奴人對漢朝北境的軍事威脅,和此戰漢軍戰果輝煌相比,李廣是最悲劇的了,一生想要封侯不得,最終還在合圍匈奴單于主力部隊的戰鬥中,因為迷失道路而錯失戰機,不想面對獄吏而自殺,很多人也是為李廣惋惜,同時對漢武帝和衛青排擠李廣的做法感到反感,不夠個人覺得,李廣指揮騎兵機動作戰能力不強才是他難封侯的原因,沒有拿的出手的戰績就有封侯的資格,而且漢武帝和衛青對他也是不錯的了。

漠北之戰衛青棄用李廣,對李廣殘忍,但對大漢是一件正確的事

漢武帝一開始對李廣是打算委以重任的,武帝立,左右以為廣名將也,於是廣以上郡太守為未央衛尉,而程不識亦為長樂衛尉。漢武帝讓李廣掌控禁軍,這是多麼大的信任了,包括後來的霸陵尉事件,霸陵尉其實也沒有太過分,也是按照法令來的嘛,當然可能也有嘲諷李廣的意思,畢竟霸陵尉喝醉了,不讓李廣通行,李廣就只能在亭下過了一晚。

"

漠北之戰是漢武帝對匈奴發動戰爭的頂峰,10萬精銳漢軍騎兵兵分兩路,意圖殲滅匈奴主力,徹底解決匈奴人對漢朝北境的軍事威脅,和此戰漢軍戰果輝煌相比,李廣是最悲劇的了,一生想要封侯不得,最終還在合圍匈奴單于主力部隊的戰鬥中,因為迷失道路而錯失戰機,不想面對獄吏而自殺,很多人也是為李廣惋惜,同時對漢武帝和衛青排擠李廣的做法感到反感,不夠個人覺得,李廣指揮騎兵機動作戰能力不強才是他難封侯的原因,沒有拿的出手的戰績就有封侯的資格,而且漢武帝和衛青對他也是不錯的了。

漠北之戰衛青棄用李廣,對李廣殘忍,但對大漢是一件正確的事

漢武帝一開始對李廣是打算委以重任的,武帝立,左右以為廣名將也,於是廣以上郡太守為未央衛尉,而程不識亦為長樂衛尉。漢武帝讓李廣掌控禁軍,這是多麼大的信任了,包括後來的霸陵尉事件,霸陵尉其實也沒有太過分,也是按照法令來的嘛,當然可能也有嘲諷李廣的意思,畢竟霸陵尉喝醉了,不讓李廣通行,李廣就只能在亭下過了一晚。

漠北之戰衛青棄用李廣,對李廣殘忍,但對大漢是一件正確的事

居無何,匈奴入殺遼西太守,敗韓將軍,後韓將軍徙右北平。於是天子乃召拜廣為右北平太守。恰好在這件事發生後不久,匈奴入侵漢朝北疆,這個時候漢武帝是想起李廣了,李廣守城的能力還是當時漢軍當中一流的,不然也不能有飛將軍的名號,所以漢武帝立即啟用了已經被貶為庶民的李廣,要知道之前李廣在征戰匈奴的戰爭中,吏當廣所失亡多,為虜所生得,當斬,贖為庶人。值得一說的是,這個時候的李廣可比迷失道路錯失軍機的李廣更悲催啊,所部幾乎全軍覆沒,自己還被生擒,為什麼這個時候就有臉面面對所謂的刀筆小吏了,顯然漠北之戰時李廣最不想面對的是自己,因為他錯失了封侯的最後良機。話說回來,漢武帝重新啟用李廣,這是給了李廣再次崛起機會的,不過李廣的做法多少是打了漢武帝臉的,廣即請霸陵尉與俱,至軍而斬之。李廣這是相當於公器私用啊,哪怕你讓霸陵尉戰死在戰場上,我都能接受,你直接把他殺了,就是因為自己面子過不去,這就多少是辜負了漢武帝對他的信任啊,而李廣私殺霸陵尉,漢武帝也是沒有處罰李廣,但是李廣在漢武帝心中的地位就會一落千丈了,這麼明目張膽報私仇的人,一個明智帝王會重用他統領漢軍嗎?李廣殺霸陵尉的時候是痛快,但是他應該沒注意保持自己在漢武帝心中形象吧。

"

漠北之戰是漢武帝對匈奴發動戰爭的頂峰,10萬精銳漢軍騎兵兵分兩路,意圖殲滅匈奴主力,徹底解決匈奴人對漢朝北境的軍事威脅,和此戰漢軍戰果輝煌相比,李廣是最悲劇的了,一生想要封侯不得,最終還在合圍匈奴單于主力部隊的戰鬥中,因為迷失道路而錯失戰機,不想面對獄吏而自殺,很多人也是為李廣惋惜,同時對漢武帝和衛青排擠李廣的做法感到反感,不夠個人覺得,李廣指揮騎兵機動作戰能力不強才是他難封侯的原因,沒有拿的出手的戰績就有封侯的資格,而且漢武帝和衛青對他也是不錯的了。

漠北之戰衛青棄用李廣,對李廣殘忍,但對大漢是一件正確的事

漢武帝一開始對李廣是打算委以重任的,武帝立,左右以為廣名將也,於是廣以上郡太守為未央衛尉,而程不識亦為長樂衛尉。漢武帝讓李廣掌控禁軍,這是多麼大的信任了,包括後來的霸陵尉事件,霸陵尉其實也沒有太過分,也是按照法令來的嘛,當然可能也有嘲諷李廣的意思,畢竟霸陵尉喝醉了,不讓李廣通行,李廣就只能在亭下過了一晚。

漠北之戰衛青棄用李廣,對李廣殘忍,但對大漢是一件正確的事

居無何,匈奴入殺遼西太守,敗韓將軍,後韓將軍徙右北平。於是天子乃召拜廣為右北平太守。恰好在這件事發生後不久,匈奴入侵漢朝北疆,這個時候漢武帝是想起李廣了,李廣守城的能力還是當時漢軍當中一流的,不然也不能有飛將軍的名號,所以漢武帝立即啟用了已經被貶為庶民的李廣,要知道之前李廣在征戰匈奴的戰爭中,吏當廣所失亡多,為虜所生得,當斬,贖為庶人。值得一說的是,這個時候的李廣可比迷失道路錯失軍機的李廣更悲催啊,所部幾乎全軍覆沒,自己還被生擒,為什麼這個時候就有臉面面對所謂的刀筆小吏了,顯然漠北之戰時李廣最不想面對的是自己,因為他錯失了封侯的最後良機。話說回來,漢武帝重新啟用李廣,這是給了李廣再次崛起機會的,不過李廣的做法多少是打了漢武帝臉的,廣即請霸陵尉與俱,至軍而斬之。李廣這是相當於公器私用啊,哪怕你讓霸陵尉戰死在戰場上,我都能接受,你直接把他殺了,就是因為自己面子過不去,這就多少是辜負了漢武帝對他的信任啊,而李廣私殺霸陵尉,漢武帝也是沒有處罰李廣,但是李廣在漢武帝心中的地位就會一落千丈了,這麼明目張膽報私仇的人,一個明智帝王會重用他統領漢軍嗎?李廣殺霸陵尉的時候是痛快,但是他應該沒注意保持自己在漢武帝心中形象吧。

漠北之戰衛青棄用李廣,對李廣殘忍,但對大漢是一件正確的事

從此之後,漢武帝對李廣從重用多少就變成了能用了,而李廣一生率領騎兵出擊匈奴的戰役中,大多是軍士死傷甚眾,那顯然李廣就不值得漢武帝重用了,將領可以打敗戰,但是不能一直敗啊,所以說漢武帝認為李廣命不好,在漠北之戰中重用李廣也是可以理解的,大將軍、驃騎將軍大出擊匈奴,廣數自請行。天子以為老,弗許;良久乃許之,以為前將軍。本來漢武帝就沒打算讓李廣去,是李廣堅持要求,估計是漢武帝看到李廣這麼老了,想封侯,漠北之戰是最後的機會了,所以准許他去了,如果說當時李廣沒有迷失道路的話,按照計劃到底合圍地點,李廣還真是有機會封侯的。

李廣本來是前將軍,但是臨戰前被衛青調離主力部隊,對李廣是有些不公平,臣部為前將軍,今大將軍乃徙令臣出東道,且臣結髮而與匈奴戰,今乃一得當單于,臣原居前,先死單于。的確和主力部隊同行,只要打贏了,封侯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不過衛青強行讓李廣當了偏師,令廣並於右將軍軍,出東道。東道少回遠,而大軍行水草少,其勢不屯行。這的確是極大的降低了李廣斬獲匈奴首級的機會,封侯成功率大減,李廣當時是不能接受的,因此憤恨衛青也很正常。

"

漠北之戰是漢武帝對匈奴發動戰爭的頂峰,10萬精銳漢軍騎兵兵分兩路,意圖殲滅匈奴主力,徹底解決匈奴人對漢朝北境的軍事威脅,和此戰漢軍戰果輝煌相比,李廣是最悲劇的了,一生想要封侯不得,最終還在合圍匈奴單于主力部隊的戰鬥中,因為迷失道路而錯失戰機,不想面對獄吏而自殺,很多人也是為李廣惋惜,同時對漢武帝和衛青排擠李廣的做法感到反感,不夠個人覺得,李廣指揮騎兵機動作戰能力不強才是他難封侯的原因,沒有拿的出手的戰績就有封侯的資格,而且漢武帝和衛青對他也是不錯的了。

漠北之戰衛青棄用李廣,對李廣殘忍,但對大漢是一件正確的事

漢武帝一開始對李廣是打算委以重任的,武帝立,左右以為廣名將也,於是廣以上郡太守為未央衛尉,而程不識亦為長樂衛尉。漢武帝讓李廣掌控禁軍,這是多麼大的信任了,包括後來的霸陵尉事件,霸陵尉其實也沒有太過分,也是按照法令來的嘛,當然可能也有嘲諷李廣的意思,畢竟霸陵尉喝醉了,不讓李廣通行,李廣就只能在亭下過了一晚。

漠北之戰衛青棄用李廣,對李廣殘忍,但對大漢是一件正確的事

居無何,匈奴入殺遼西太守,敗韓將軍,後韓將軍徙右北平。於是天子乃召拜廣為右北平太守。恰好在這件事發生後不久,匈奴入侵漢朝北疆,這個時候漢武帝是想起李廣了,李廣守城的能力還是當時漢軍當中一流的,不然也不能有飛將軍的名號,所以漢武帝立即啟用了已經被貶為庶民的李廣,要知道之前李廣在征戰匈奴的戰爭中,吏當廣所失亡多,為虜所生得,當斬,贖為庶人。值得一說的是,這個時候的李廣可比迷失道路錯失軍機的李廣更悲催啊,所部幾乎全軍覆沒,自己還被生擒,為什麼這個時候就有臉面面對所謂的刀筆小吏了,顯然漠北之戰時李廣最不想面對的是自己,因為他錯失了封侯的最後良機。話說回來,漢武帝重新啟用李廣,這是給了李廣再次崛起機會的,不過李廣的做法多少是打了漢武帝臉的,廣即請霸陵尉與俱,至軍而斬之。李廣這是相當於公器私用啊,哪怕你讓霸陵尉戰死在戰場上,我都能接受,你直接把他殺了,就是因為自己面子過不去,這就多少是辜負了漢武帝對他的信任啊,而李廣私殺霸陵尉,漢武帝也是沒有處罰李廣,但是李廣在漢武帝心中的地位就會一落千丈了,這麼明目張膽報私仇的人,一個明智帝王會重用他統領漢軍嗎?李廣殺霸陵尉的時候是痛快,但是他應該沒注意保持自己在漢武帝心中形象吧。

漠北之戰衛青棄用李廣,對李廣殘忍,但對大漢是一件正確的事

從此之後,漢武帝對李廣從重用多少就變成了能用了,而李廣一生率領騎兵出擊匈奴的戰役中,大多是軍士死傷甚眾,那顯然李廣就不值得漢武帝重用了,將領可以打敗戰,但是不能一直敗啊,所以說漢武帝認為李廣命不好,在漠北之戰中重用李廣也是可以理解的,大將軍、驃騎將軍大出擊匈奴,廣數自請行。天子以為老,弗許;良久乃許之,以為前將軍。本來漢武帝就沒打算讓李廣去,是李廣堅持要求,估計是漢武帝看到李廣這麼老了,想封侯,漠北之戰是最後的機會了,所以准許他去了,如果說當時李廣沒有迷失道路的話,按照計劃到底合圍地點,李廣還真是有機會封侯的。

李廣本來是前將軍,但是臨戰前被衛青調離主力部隊,對李廣是有些不公平,臣部為前將軍,今大將軍乃徙令臣出東道,且臣結髮而與匈奴戰,今乃一得當單于,臣原居前,先死單于。的確和主力部隊同行,只要打贏了,封侯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不過衛青強行讓李廣當了偏師,令廣並於右將軍軍,出東道。東道少回遠,而大軍行水草少,其勢不屯行。這的確是極大的降低了李廣斬獲匈奴首級的機會,封侯成功率大減,李廣當時是不能接受的,因此憤恨衛青也很正常。

漠北之戰衛青棄用李廣,對李廣殘忍,但對大漢是一件正確的事

衛青棄用李廣,對李廣殘忍,但是對於大漢是一件正確的事,大將軍陰受上指,以為李廣數奇,毋令當單于,恐不得所欲。衛青也是受到了漢武帝的旨意,畢竟李廣歲數大了,經常打敗仗,所以被人認為是命運不好,在現在是沒有命運這一說,不過在那個時代,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標準,有的人就是福將啊,對於漢武帝和衛青來說,此戰只能勝不能敗,漢朝為了準備此戰,積蓄了兩年的錢糧,更是在全國實行了鹽鐵專賣,已經開始從百姓手裡搶錢了,乃粟馬發十萬騎,私從馬凡十四萬匹,糧重不與焉。主力作戰部隊是10萬精銳騎兵,馬匹14萬,保障後勤的步卒數十萬,而且這還不算國內運輸糧草的民夫,這是漢朝傾盡國力一站,漠北之戰戰後,14萬馬匹入塞不足3萬匹,可以說如果此戰未能重創匈奴,對於漢朝來說就是一場失敗,這麼關鍵的戰役,李廣的個人利益當然要讓位於國家利益,這沒什麼說的。

"

漠北之戰是漢武帝對匈奴發動戰爭的頂峰,10萬精銳漢軍騎兵兵分兩路,意圖殲滅匈奴主力,徹底解決匈奴人對漢朝北境的軍事威脅,和此戰漢軍戰果輝煌相比,李廣是最悲劇的了,一生想要封侯不得,最終還在合圍匈奴單于主力部隊的戰鬥中,因為迷失道路而錯失戰機,不想面對獄吏而自殺,很多人也是為李廣惋惜,同時對漢武帝和衛青排擠李廣的做法感到反感,不夠個人覺得,李廣指揮騎兵機動作戰能力不強才是他難封侯的原因,沒有拿的出手的戰績就有封侯的資格,而且漢武帝和衛青對他也是不錯的了。

漠北之戰衛青棄用李廣,對李廣殘忍,但對大漢是一件正確的事

漢武帝一開始對李廣是打算委以重任的,武帝立,左右以為廣名將也,於是廣以上郡太守為未央衛尉,而程不識亦為長樂衛尉。漢武帝讓李廣掌控禁軍,這是多麼大的信任了,包括後來的霸陵尉事件,霸陵尉其實也沒有太過分,也是按照法令來的嘛,當然可能也有嘲諷李廣的意思,畢竟霸陵尉喝醉了,不讓李廣通行,李廣就只能在亭下過了一晚。

漠北之戰衛青棄用李廣,對李廣殘忍,但對大漢是一件正確的事

居無何,匈奴入殺遼西太守,敗韓將軍,後韓將軍徙右北平。於是天子乃召拜廣為右北平太守。恰好在這件事發生後不久,匈奴入侵漢朝北疆,這個時候漢武帝是想起李廣了,李廣守城的能力還是當時漢軍當中一流的,不然也不能有飛將軍的名號,所以漢武帝立即啟用了已經被貶為庶民的李廣,要知道之前李廣在征戰匈奴的戰爭中,吏當廣所失亡多,為虜所生得,當斬,贖為庶人。值得一說的是,這個時候的李廣可比迷失道路錯失軍機的李廣更悲催啊,所部幾乎全軍覆沒,自己還被生擒,為什麼這個時候就有臉面面對所謂的刀筆小吏了,顯然漠北之戰時李廣最不想面對的是自己,因為他錯失了封侯的最後良機。話說回來,漢武帝重新啟用李廣,這是給了李廣再次崛起機會的,不過李廣的做法多少是打了漢武帝臉的,廣即請霸陵尉與俱,至軍而斬之。李廣這是相當於公器私用啊,哪怕你讓霸陵尉戰死在戰場上,我都能接受,你直接把他殺了,就是因為自己面子過不去,這就多少是辜負了漢武帝對他的信任啊,而李廣私殺霸陵尉,漢武帝也是沒有處罰李廣,但是李廣在漢武帝心中的地位就會一落千丈了,這麼明目張膽報私仇的人,一個明智帝王會重用他統領漢軍嗎?李廣殺霸陵尉的時候是痛快,但是他應該沒注意保持自己在漢武帝心中形象吧。

漠北之戰衛青棄用李廣,對李廣殘忍,但對大漢是一件正確的事

從此之後,漢武帝對李廣從重用多少就變成了能用了,而李廣一生率領騎兵出擊匈奴的戰役中,大多是軍士死傷甚眾,那顯然李廣就不值得漢武帝重用了,將領可以打敗戰,但是不能一直敗啊,所以說漢武帝認為李廣命不好,在漠北之戰中重用李廣也是可以理解的,大將軍、驃騎將軍大出擊匈奴,廣數自請行。天子以為老,弗許;良久乃許之,以為前將軍。本來漢武帝就沒打算讓李廣去,是李廣堅持要求,估計是漢武帝看到李廣這麼老了,想封侯,漠北之戰是最後的機會了,所以准許他去了,如果說當時李廣沒有迷失道路的話,按照計劃到底合圍地點,李廣還真是有機會封侯的。

李廣本來是前將軍,但是臨戰前被衛青調離主力部隊,對李廣是有些不公平,臣部為前將軍,今大將軍乃徙令臣出東道,且臣結髮而與匈奴戰,今乃一得當單于,臣原居前,先死單于。的確和主力部隊同行,只要打贏了,封侯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不過衛青強行讓李廣當了偏師,令廣並於右將軍軍,出東道。東道少回遠,而大軍行水草少,其勢不屯行。這的確是極大的降低了李廣斬獲匈奴首級的機會,封侯成功率大減,李廣當時是不能接受的,因此憤恨衛青也很正常。

漠北之戰衛青棄用李廣,對李廣殘忍,但對大漢是一件正確的事

衛青棄用李廣,對李廣殘忍,但是對於大漢是一件正確的事,大將軍陰受上指,以為李廣數奇,毋令當單于,恐不得所欲。衛青也是受到了漢武帝的旨意,畢竟李廣歲數大了,經常打敗仗,所以被人認為是命運不好,在現在是沒有命運這一說,不過在那個時代,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標準,有的人就是福將啊,對於漢武帝和衛青來說,此戰只能勝不能敗,漢朝為了準備此戰,積蓄了兩年的錢糧,更是在全國實行了鹽鐵專賣,已經開始從百姓手裡搶錢了,乃粟馬發十萬騎,私從馬凡十四萬匹,糧重不與焉。主力作戰部隊是10萬精銳騎兵,馬匹14萬,保障後勤的步卒數十萬,而且這還不算國內運輸糧草的民夫,這是漢朝傾盡國力一站,漠北之戰戰後,14萬馬匹入塞不足3萬匹,可以說如果此戰未能重創匈奴,對於漢朝來說就是一場失敗,這麼關鍵的戰役,李廣的個人利益當然要讓位於國家利益,這沒什麼說的。

漠北之戰衛青棄用李廣,對李廣殘忍,但對大漢是一件正確的事

說衛青自私,為了好友公孫敖,是時,公孫敖新失侯,為中將軍,大將軍亦欲使敖與俱當單于,故徙廣。只能說這是一部分原因,主要原因還是漢武帝害怕李廣的“數奇”影響到戰局,衛青再怎麼說人品還是可以的,當初漢武帝要封他三個還是嬰兒的兒子為侯時,天子曰:「大將軍青躬率戎士,師大捷,獲匈奴王十有餘人,益封青六千戶。」而封青子伉為宜春侯,青子不疑為陰安侯,青子登為發乾侯。衛青就是再三推辭,說衛青單純為了好友利益而估計排擠李廣,我是不認可的。

"

漠北之戰是漢武帝對匈奴發動戰爭的頂峰,10萬精銳漢軍騎兵兵分兩路,意圖殲滅匈奴主力,徹底解決匈奴人對漢朝北境的軍事威脅,和此戰漢軍戰果輝煌相比,李廣是最悲劇的了,一生想要封侯不得,最終還在合圍匈奴單于主力部隊的戰鬥中,因為迷失道路而錯失戰機,不想面對獄吏而自殺,很多人也是為李廣惋惜,同時對漢武帝和衛青排擠李廣的做法感到反感,不夠個人覺得,李廣指揮騎兵機動作戰能力不強才是他難封侯的原因,沒有拿的出手的戰績就有封侯的資格,而且漢武帝和衛青對他也是不錯的了。

漠北之戰衛青棄用李廣,對李廣殘忍,但對大漢是一件正確的事

漢武帝一開始對李廣是打算委以重任的,武帝立,左右以為廣名將也,於是廣以上郡太守為未央衛尉,而程不識亦為長樂衛尉。漢武帝讓李廣掌控禁軍,這是多麼大的信任了,包括後來的霸陵尉事件,霸陵尉其實也沒有太過分,也是按照法令來的嘛,當然可能也有嘲諷李廣的意思,畢竟霸陵尉喝醉了,不讓李廣通行,李廣就只能在亭下過了一晚。

漠北之戰衛青棄用李廣,對李廣殘忍,但對大漢是一件正確的事

居無何,匈奴入殺遼西太守,敗韓將軍,後韓將軍徙右北平。於是天子乃召拜廣為右北平太守。恰好在這件事發生後不久,匈奴入侵漢朝北疆,這個時候漢武帝是想起李廣了,李廣守城的能力還是當時漢軍當中一流的,不然也不能有飛將軍的名號,所以漢武帝立即啟用了已經被貶為庶民的李廣,要知道之前李廣在征戰匈奴的戰爭中,吏當廣所失亡多,為虜所生得,當斬,贖為庶人。值得一說的是,這個時候的李廣可比迷失道路錯失軍機的李廣更悲催啊,所部幾乎全軍覆沒,自己還被生擒,為什麼這個時候就有臉面面對所謂的刀筆小吏了,顯然漠北之戰時李廣最不想面對的是自己,因為他錯失了封侯的最後良機。話說回來,漢武帝重新啟用李廣,這是給了李廣再次崛起機會的,不過李廣的做法多少是打了漢武帝臉的,廣即請霸陵尉與俱,至軍而斬之。李廣這是相當於公器私用啊,哪怕你讓霸陵尉戰死在戰場上,我都能接受,你直接把他殺了,就是因為自己面子過不去,這就多少是辜負了漢武帝對他的信任啊,而李廣私殺霸陵尉,漢武帝也是沒有處罰李廣,但是李廣在漢武帝心中的地位就會一落千丈了,這麼明目張膽報私仇的人,一個明智帝王會重用他統領漢軍嗎?李廣殺霸陵尉的時候是痛快,但是他應該沒注意保持自己在漢武帝心中形象吧。

漠北之戰衛青棄用李廣,對李廣殘忍,但對大漢是一件正確的事

從此之後,漢武帝對李廣從重用多少就變成了能用了,而李廣一生率領騎兵出擊匈奴的戰役中,大多是軍士死傷甚眾,那顯然李廣就不值得漢武帝重用了,將領可以打敗戰,但是不能一直敗啊,所以說漢武帝認為李廣命不好,在漠北之戰中重用李廣也是可以理解的,大將軍、驃騎將軍大出擊匈奴,廣數自請行。天子以為老,弗許;良久乃許之,以為前將軍。本來漢武帝就沒打算讓李廣去,是李廣堅持要求,估計是漢武帝看到李廣這麼老了,想封侯,漠北之戰是最後的機會了,所以准許他去了,如果說當時李廣沒有迷失道路的話,按照計劃到底合圍地點,李廣還真是有機會封侯的。

李廣本來是前將軍,但是臨戰前被衛青調離主力部隊,對李廣是有些不公平,臣部為前將軍,今大將軍乃徙令臣出東道,且臣結髮而與匈奴戰,今乃一得當單于,臣原居前,先死單于。的確和主力部隊同行,只要打贏了,封侯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不過衛青強行讓李廣當了偏師,令廣並於右將軍軍,出東道。東道少回遠,而大軍行水草少,其勢不屯行。這的確是極大的降低了李廣斬獲匈奴首級的機會,封侯成功率大減,李廣當時是不能接受的,因此憤恨衛青也很正常。

漠北之戰衛青棄用李廣,對李廣殘忍,但對大漢是一件正確的事

衛青棄用李廣,對李廣殘忍,但是對於大漢是一件正確的事,大將軍陰受上指,以為李廣數奇,毋令當單于,恐不得所欲。衛青也是受到了漢武帝的旨意,畢竟李廣歲數大了,經常打敗仗,所以被人認為是命運不好,在現在是沒有命運這一說,不過在那個時代,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標準,有的人就是福將啊,對於漢武帝和衛青來說,此戰只能勝不能敗,漢朝為了準備此戰,積蓄了兩年的錢糧,更是在全國實行了鹽鐵專賣,已經開始從百姓手裡搶錢了,乃粟馬發十萬騎,私從馬凡十四萬匹,糧重不與焉。主力作戰部隊是10萬精銳騎兵,馬匹14萬,保障後勤的步卒數十萬,而且這還不算國內運輸糧草的民夫,這是漢朝傾盡國力一站,漠北之戰戰後,14萬馬匹入塞不足3萬匹,可以說如果此戰未能重創匈奴,對於漢朝來說就是一場失敗,這麼關鍵的戰役,李廣的個人利益當然要讓位於國家利益,這沒什麼說的。

漠北之戰衛青棄用李廣,對李廣殘忍,但對大漢是一件正確的事

說衛青自私,為了好友公孫敖,是時,公孫敖新失侯,為中將軍,大將軍亦欲使敖與俱當單于,故徙廣。只能說這是一部分原因,主要原因還是漢武帝害怕李廣的“數奇”影響到戰局,衛青再怎麼說人品還是可以的,當初漢武帝要封他三個還是嬰兒的兒子為侯時,天子曰:「大將軍青躬率戎士,師大捷,獲匈奴王十有餘人,益封青六千戶。」而封青子伉為宜春侯,青子不疑為陰安侯,青子登為發乾侯。衛青就是再三推辭,說衛青單純為了好友利益而估計排擠李廣,我是不認可的。

漠北之戰衛青棄用李廣,對李廣殘忍,但對大漢是一件正確的事

後來李廣之子李敢因為自己父親之死還傷了衛青,衛青是怎麼做的,大將軍匿諱之,不然李敢是何等重罪啊,漢代私自復仇墨刑,魏晉南北朝私自復仇殺三族,歷代都禁止私自復仇,血親復仇的,如果衛青是陰險之人,完全可以大做文章,起碼李敢的侯爵肯定是沒了,是衛青比較寬厚對這個事情隱瞞下來眾人不知道,漢武帝可能都不知道,衛青是什麼人也是騎射的高手李敢真能打過他嗎?他想打就打想殺就殺了?李敢官不高但是爵位是侯爵不是可有可無了。

當然後來霍去病是有些衝動了,驃騎將軍去病與青有親,射殺敢。去病時方貴幸,上諱雲鹿觸殺之。本來李敢就是霍去病賬下一員猛將啊,李敢就是追隨霍去病出徵時因功封侯的,可能這也刺激李廣了吧,自己兒子都封侯了,自己就更不能忍了,漢武帝也的確是偏袒霍去病,這也沒辦法,霍去病的功勞只有去了霍去病和漢武帝的陵墓就知道了,就知道漢武帝是多麼的喜歡霍去病。現在還有人說,真正造成冠軍侯死因的很有可能是因為封狼居胥這事,幹了皇帝才能乾的事,以武帝的多疑的性格,這事幹了還能有個好?封禪自古只有皇帝能幹,冠軍侯以將軍之身行皇帝之事,功高震主從來都是取死之道,如果是漢武帝有意整死霍去病,他就不會為霍去病隱藏私殺李敢這件事情了。

"

漠北之戰是漢武帝對匈奴發動戰爭的頂峰,10萬精銳漢軍騎兵兵分兩路,意圖殲滅匈奴主力,徹底解決匈奴人對漢朝北境的軍事威脅,和此戰漢軍戰果輝煌相比,李廣是最悲劇的了,一生想要封侯不得,最終還在合圍匈奴單于主力部隊的戰鬥中,因為迷失道路而錯失戰機,不想面對獄吏而自殺,很多人也是為李廣惋惜,同時對漢武帝和衛青排擠李廣的做法感到反感,不夠個人覺得,李廣指揮騎兵機動作戰能力不強才是他難封侯的原因,沒有拿的出手的戰績就有封侯的資格,而且漢武帝和衛青對他也是不錯的了。

漠北之戰衛青棄用李廣,對李廣殘忍,但對大漢是一件正確的事

漢武帝一開始對李廣是打算委以重任的,武帝立,左右以為廣名將也,於是廣以上郡太守為未央衛尉,而程不識亦為長樂衛尉。漢武帝讓李廣掌控禁軍,這是多麼大的信任了,包括後來的霸陵尉事件,霸陵尉其實也沒有太過分,也是按照法令來的嘛,當然可能也有嘲諷李廣的意思,畢竟霸陵尉喝醉了,不讓李廣通行,李廣就只能在亭下過了一晚。

漠北之戰衛青棄用李廣,對李廣殘忍,但對大漢是一件正確的事

居無何,匈奴入殺遼西太守,敗韓將軍,後韓將軍徙右北平。於是天子乃召拜廣為右北平太守。恰好在這件事發生後不久,匈奴入侵漢朝北疆,這個時候漢武帝是想起李廣了,李廣守城的能力還是當時漢軍當中一流的,不然也不能有飛將軍的名號,所以漢武帝立即啟用了已經被貶為庶民的李廣,要知道之前李廣在征戰匈奴的戰爭中,吏當廣所失亡多,為虜所生得,當斬,贖為庶人。值得一說的是,這個時候的李廣可比迷失道路錯失軍機的李廣更悲催啊,所部幾乎全軍覆沒,自己還被生擒,為什麼這個時候就有臉面面對所謂的刀筆小吏了,顯然漠北之戰時李廣最不想面對的是自己,因為他錯失了封侯的最後良機。話說回來,漢武帝重新啟用李廣,這是給了李廣再次崛起機會的,不過李廣的做法多少是打了漢武帝臉的,廣即請霸陵尉與俱,至軍而斬之。李廣這是相當於公器私用啊,哪怕你讓霸陵尉戰死在戰場上,我都能接受,你直接把他殺了,就是因為自己面子過不去,這就多少是辜負了漢武帝對他的信任啊,而李廣私殺霸陵尉,漢武帝也是沒有處罰李廣,但是李廣在漢武帝心中的地位就會一落千丈了,這麼明目張膽報私仇的人,一個明智帝王會重用他統領漢軍嗎?李廣殺霸陵尉的時候是痛快,但是他應該沒注意保持自己在漢武帝心中形象吧。

漠北之戰衛青棄用李廣,對李廣殘忍,但對大漢是一件正確的事

從此之後,漢武帝對李廣從重用多少就變成了能用了,而李廣一生率領騎兵出擊匈奴的戰役中,大多是軍士死傷甚眾,那顯然李廣就不值得漢武帝重用了,將領可以打敗戰,但是不能一直敗啊,所以說漢武帝認為李廣命不好,在漠北之戰中重用李廣也是可以理解的,大將軍、驃騎將軍大出擊匈奴,廣數自請行。天子以為老,弗許;良久乃許之,以為前將軍。本來漢武帝就沒打算讓李廣去,是李廣堅持要求,估計是漢武帝看到李廣這麼老了,想封侯,漠北之戰是最後的機會了,所以准許他去了,如果說當時李廣沒有迷失道路的話,按照計劃到底合圍地點,李廣還真是有機會封侯的。

李廣本來是前將軍,但是臨戰前被衛青調離主力部隊,對李廣是有些不公平,臣部為前將軍,今大將軍乃徙令臣出東道,且臣結髮而與匈奴戰,今乃一得當單于,臣原居前,先死單于。的確和主力部隊同行,只要打贏了,封侯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不過衛青強行讓李廣當了偏師,令廣並於右將軍軍,出東道。東道少回遠,而大軍行水草少,其勢不屯行。這的確是極大的降低了李廣斬獲匈奴首級的機會,封侯成功率大減,李廣當時是不能接受的,因此憤恨衛青也很正常。

漠北之戰衛青棄用李廣,對李廣殘忍,但對大漢是一件正確的事

衛青棄用李廣,對李廣殘忍,但是對於大漢是一件正確的事,大將軍陰受上指,以為李廣數奇,毋令當單于,恐不得所欲。衛青也是受到了漢武帝的旨意,畢竟李廣歲數大了,經常打敗仗,所以被人認為是命運不好,在現在是沒有命運這一說,不過在那個時代,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標準,有的人就是福將啊,對於漢武帝和衛青來說,此戰只能勝不能敗,漢朝為了準備此戰,積蓄了兩年的錢糧,更是在全國實行了鹽鐵專賣,已經開始從百姓手裡搶錢了,乃粟馬發十萬騎,私從馬凡十四萬匹,糧重不與焉。主力作戰部隊是10萬精銳騎兵,馬匹14萬,保障後勤的步卒數十萬,而且這還不算國內運輸糧草的民夫,這是漢朝傾盡國力一站,漠北之戰戰後,14萬馬匹入塞不足3萬匹,可以說如果此戰未能重創匈奴,對於漢朝來說就是一場失敗,這麼關鍵的戰役,李廣的個人利益當然要讓位於國家利益,這沒什麼說的。

漠北之戰衛青棄用李廣,對李廣殘忍,但對大漢是一件正確的事

說衛青自私,為了好友公孫敖,是時,公孫敖新失侯,為中將軍,大將軍亦欲使敖與俱當單于,故徙廣。只能說這是一部分原因,主要原因還是漢武帝害怕李廣的“數奇”影響到戰局,衛青再怎麼說人品還是可以的,當初漢武帝要封他三個還是嬰兒的兒子為侯時,天子曰:「大將軍青躬率戎士,師大捷,獲匈奴王十有餘人,益封青六千戶。」而封青子伉為宜春侯,青子不疑為陰安侯,青子登為發乾侯。衛青就是再三推辭,說衛青單純為了好友利益而估計排擠李廣,我是不認可的。

漠北之戰衛青棄用李廣,對李廣殘忍,但對大漢是一件正確的事

後來李廣之子李敢因為自己父親之死還傷了衛青,衛青是怎麼做的,大將軍匿諱之,不然李敢是何等重罪啊,漢代私自復仇墨刑,魏晉南北朝私自復仇殺三族,歷代都禁止私自復仇,血親復仇的,如果衛青是陰險之人,完全可以大做文章,起碼李敢的侯爵肯定是沒了,是衛青比較寬厚對這個事情隱瞞下來眾人不知道,漢武帝可能都不知道,衛青是什麼人也是騎射的高手李敢真能打過他嗎?他想打就打想殺就殺了?李敢官不高但是爵位是侯爵不是可有可無了。

當然後來霍去病是有些衝動了,驃騎將軍去病與青有親,射殺敢。去病時方貴幸,上諱雲鹿觸殺之。本來李敢就是霍去病賬下一員猛將啊,李敢就是追隨霍去病出徵時因功封侯的,可能這也刺激李廣了吧,自己兒子都封侯了,自己就更不能忍了,漢武帝也的確是偏袒霍去病,這也沒辦法,霍去病的功勞只有去了霍去病和漢武帝的陵墓就知道了,就知道漢武帝是多麼的喜歡霍去病。現在還有人說,真正造成冠軍侯死因的很有可能是因為封狼居胥這事,幹了皇帝才能乾的事,以武帝的多疑的性格,這事幹了還能有個好?封禪自古只有皇帝能幹,冠軍侯以將軍之身行皇帝之事,功高震主從來都是取死之道,如果是漢武帝有意整死霍去病,他就不會為霍去病隱藏私殺李敢這件事情了。

漠北之戰衛青棄用李廣,對李廣殘忍,但對大漢是一件正確的事

至莫府,廣謂其麾下曰;「廣結髮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今幸從大將軍出接單于兵,而大將軍又徙广部行回遠,而又迷失道,豈非天哉!且廣年六十餘矣,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遂引刀自剄

其實李廣最後自殺,就像我之前說的,李廣最不能面對的是他自己,他一生都想要封侯,奈何自己的戰功在當時的漢軍中就是排不上號,這次是他好不容易從漢武帝那裡求來的機會,最終卻連仗都沒趕上,李廣更多的不是沒有臉面面對獄吏,而是眼見自己一生所求化為泡影,錯過了此戰,李廣就沒有機會在參加如此大規模的戰役了,一生的夢想難以實現,李廣是心死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