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遼朝 耶律阿保機 考古 文物 罌粟 圖遊華夏網 2018-11-30

上個世紀上半葉,日本侵略者為吞併中國,派出情報人員以探險和學者的名義,拍攝大量中國各地的人文地理照片,於1924年至1944年間出版成《亞東印畫輯》,總計2000餘張,這些照片的很多景觀和人文瞬間早已消失,對我們瞭解民 國時期的中國,有著很高的史料價值。為讓更多人回望祖輩生活過的華夏大地,《圖遊華夏網》特別製作《老照片中的華夏》系列圖記,本篇照片均來自內蒙古赤峰地區。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89回第7張(1931年12月出版),位於赤峰市林西縣的一處農家,夫婦二人種植高粱,住在固定的氈房中。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90回第1張(1932年1月出版),林西縣,清光緒年間的公元1908年,為便於管理移民開墾而設縣,隸屬當時的熱河省,因位於巴林草原的西面而得名。從草原高處下看,縣城處在廣袤的原野中。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90回第2張(1932年1月出版),林西縣城的西門,土城牆多處已見裂痕,正中間是磚砌的城門樓,上設垛口,便於高處射擊,用於對付匪患。幾位行人正從城門內通過。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90回第3張(1932年1月出版),林西縣城外,土牆圍起的土地,當地百姓種有罌粟,道路上,一人正趕著豬群。左上方的丘陵地帶,1916年10月8日,曾經投靠俄日禍害內蒙的叛亂分子巴布扎布,在進攻林西縣城時被北洋政府直系軍隊炸死。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90回第4張(1932年1月出版),位於林西的一處草原,水草豐美,成了日本人的覬覦之地,左上方是由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簡稱滿鐵)所開設的種羊場,地址可能位於黑山頭附近。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90回第5張(1932年1月出版),位於林西的一處蒙古族百姓聚居地,當時沙漠已經開始東進,沙塵暴多有發生,曾經的草場不在,有些牧民便尋找固定的地點開墾安居。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90回第6張(1932年1月出版),林西縣郊外,從事農耕的蒙古族百姓,一家老少站立一起,一匹驢馬正在拉著石磨。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90回第7張(1932年1月出版),林西縣境內,一個牛車運輸隊正在通過,因土地肥沃,極為適合小麥生長,百姓們將收穫的優質小麥和其他牛皮、羊毛等產品,通過片中的運輸隊交換銷售後得到日常生活用品。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90回第8張(1932年1月出版),林西縣的農耕家庭,在水畔修建的穀倉,用於存放收穫的糧食和種子。一人正站在岸邊看著水中游來游去的鴨子。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90回第9張(1932年1月出版),林西縣境內的罌粟種植地,在軍閥混戰時期,鴉片是重要的財源,1925年當局特別建立“禁菸總局”,明是禁菸,實為種煙,統一管理罌粟種植與收稅,在重稅之下,鴉片煙農生活日趨困苦。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90回第10張(1932年1月出版),林西縣境內,在一些黃土坡地,有百姓挖掘窯洞,以此為家,圖中一位婦女正走回窯洞中。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04回第2張(1933年3月出版),赤峰地區歷史悠久,是遼代的政經中心(遼上京和中京位於境內),赤峰因城東北的山峰為赭紅色而得名,城內街巷依英金河而建,圖中街道寬敞,車轍深深留下蜿蜒的痕跡。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04回第3張(1933年3月出版),從高處遠瞰林東縣城,1932年設為縣,1933年7月撤銷,建立巴林左旗至今,作為一座古城,歷史悠久,宋遼時期的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於公元918年在此築皇都,後改稱上京,設立臨潢府,為遼代五京之首。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04回第4張(1933年3月出版),位於林東南邊的土城遺址,一座遼代古塔,雖只剩半截矗立,卻依然可見宏偉之姿,曾經讓宋朝吃盡了苦頭的契丹,就在這裡紮根,統轄著北部中國。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04回第5張(1933年3月出版),位於今赤峰市巴林右旗索博日嘎附近的慶州白塔,遼慶陵和慶州城遺址的所在地,遼王朝聖宗、興宗、道宗三個皇帝及帝后的陵墓均葬於此,遼被金滅後,陵被掘,金玉被掠奪,後世便不再修繕管理,被歷代盜墓搜刮成空,圖中的白塔為釋迦佛舍利塔,是遼興宗於公元1047年後為其母所建。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04回第8張(1933年3月出版),位於林西縣南部的一處新生沙丘,因氣候乾燥,大風吹襲砂崖和河流沖刷形成沙石,覆蓋到草原上。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04回第9張(1933年3月出版),位於林西境內,沿途沙丘,隨處可見動物的骨骸。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05回第3張(1933年4月出版),位於熱河白塔子(今巴林右旗境內)的興安嶺,山水流水清清,白楊林生長其間。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05回第4張(1933年4月出版),位於林西與白塔子之間的二家子附近,興安嶺的一處山崖旁,建有小土地廟。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05回第5張(1933年4月出版),從白塔子(今巴林右旗境內)到慶陵的路途旁,轉為農耕生活的蒙古族百姓,居住的蒙古包用柳條固定扎制。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05回第6張(1933年4月出版),位於林西縣境內的一處蒙古族百姓村落,從四處遷移的遊牧生活到固定地域的農耕生活,十幾戶連在一起,用土壘砌護牆,高處留有槍銃發射口,用以防範匪賊。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05回第7張(1933年4月出版),位於白塔子(今巴林右旗境內)附近的一處草場,蒙古族村落集中各家的牲畜,統一放牧。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05回第8張(1933年4月出版),赤峰境內興安嶺東麓,群山連綿起伏,綠草如毯,繁花繽紛,大片白色的地塊是當地百姓種植蕎麥。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05回第9張(1933年4月出版),位於林西縣一處蒙古族百姓村落,兩個面容姣好的女子,正在水井旁打水,豐富的地下水資源,正是農耕生活得以持續的基礎。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05回第10張(1933年4月出版),位於林西縣黑木附近的一處村落,村內三個穀倉連在一起,都是蒙古包的形制,一位村民正走了過來。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17回第1張(1934年4月出版),赤峰的三道街,兩旁建築古樸渾厚,寬敞的街道,中間栽有一排電線杆,小攤小販井然有序,售賣著各種貨物,左邊的商家牆壁上刷有“德泰恆記 京津國貨”的字樣。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17回第2張(1934年4月出版),赤峰三道街,街心這座紀念碑是1933年3月2日,侵華日軍佔領赤峰,隨後立起“昭和八年三月入城紀念碑”的碑臺,見證了日本侵華的罪惡歷史。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17回第3張(1934年4月出版),位於赤峰城東北方,英金河右岸的一座赭紅色山峰,蒙語為烏蘭哈達,意即紅山,這正是赤峰的名稱由來。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17回第4張(1934年4月出版),位於赤峰城郊外紅山腳下的山村,冬日裡,村內道路有兩人,身著厚袍走過,用土累就的屋牆根,與河北的民居風格相似,想必是移民而來。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17回第5張(1934年4月出版),位於赤峰城東北的西元寶山煤礦,屬於李風伍所有,夏季產量達十萬斤,冬季有二十五萬斤。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35回第1張(1935年10月出版),位於赤峰巴林右旗大板鎮,傳統的六月廟會吸引著四面八方的百姓和遠道而來的商人,在草原上紮起帳篷,相聚一起,廟會期間有喇嘛廟祭祀祈福消災的跳查瑪活動,百姓摔跤射箭騎馬的那達慕大會,各種商品交易集市。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35回第2張(1935年10月出版),巴林右旗大板鎮薈福寺喇嘛們,是廟會期間祭祀儀式的主角,只見臺階兩邊,大小喇嘛各抬起長喇叭,年長的喇嘛鼓著腮幫吹著法號。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35回第3張(1935年10月出版),巴林右旗大板鎮薈福寺前廣場,正在進行跳查瑪儀式,僧人們成排坐在草地上,戴著各種菩薩與鬼怪的面具,準備即將開始的舞跳,這種祭祀活動來源於藏傳佛教的跳神舞,以驅魔辟邪的形式來弘揚佛法。片中喇嘛們背後坐著一排維持秩序的警察,觀看的百姓圍的水洩不通,左上方還停有一輛高級汽車。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35回第4張(1935年10月出版),巴林右旗大板鎮薈福寺門口,跳查瑪儀式開始,由兩個頭戴骷髏面具的小喇嘛開始,跳來跳去,寺前方的涼棚專為當時的高僧與王府官員搭建供其觀看,寺門臺階的右端,幾個小孩子擠在一起,看的津津有味。

135回第4張(1935年10月出版),巴林右旗大板鎮薈福寺門口,跳查瑪儀式開始,由兩個頭戴骷髏面具的小喇嘛開始,跳來跳去,寺前方的涼棚專為當時的高僧與王府官員搭建供其觀看,寺門臺階的右端,幾個小孩子擠在一起,看的津津有味。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35回第5張(1935年10月出版),巴林右旗大板鎮薈福寺門前廣場,一座三角形的塔狀物被放置到支架上,上面寫有咒語,將惡魔的靈魂封入其中,等跳查瑪儀式結束時,用火焚燒,寓意惡魔被滅不再禍害人間。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35回第6張(1935年10月出版),巴林右旗大板鎮廟會期間,舉行那達慕大會,開展各種競技活動,圖中是兩位摔跤手正在相互角力,互不相讓。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35回第7張(1935年10月出版),巴林右旗大板鎮廟會期間的那達慕摔跤冠軍,一路過關斬將,只見他一臉的剽悍神色,披掛著獲勝者標誌的金飾上衣。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35回第8張(1935年10月出版),巴林右旗大板鎮廟會期間,各地的商人運送著物資,售賣交易,人聲鼎沸,馬鳴陣陣。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35回第9張(1935年10月出版),廟會期間,遠方的商人搭起帳篷,售賣著陶瓷用品,很多產品都來自日本。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35回第10張(1935年10月出版),廟會期間的市場上,兩位蒙古族女子,一位年長,一個年輕,楚楚動人,四處挑選心儀的物件。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36回第6張(1935年11月出版),赤峰城內,烈日之下,兩位老人正蹲在門洞內避暑,前面的長者白鬚飄飄,身後之人抽著長長的煙管,正走過去的一人,頭戴笠帽,身姿從容,到有著模特的氣韻。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36回第7張(1935年11月出版),赤峰城內的一處街道,臨街的房屋牆壁上貼有不少紙質廣告,前方几人正騎著驢馬而來,濺起一陣煙塵。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36回第8張(1935年11月出版),赤峰城外的英金河,河灘寬闊,很多人在水中,不知是嬉戲游泳還是在打魚,前方的山峰就是紅山,山水風光,景色旖旎。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36回第9張(1935年11月出版),赤峰城郊外的一處風光,西遼河上游附近,房屋依河而建,道路順堤而修,一輛馬車駛過,前方人員紛紛躲避。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36回第10張(1935年11月出版),位於赤峰翁牛特旗烏丹鎮的廟會,鄉民們聚集在戲臺前,看著戲班的表演,一位光屁股的小男孩正往前跑去。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37回第1張(1935年12月出版),林西縣城的東門城樓附近,大道上兩人騎著驢馬,晃晃悠悠向前行,幾條深深的車轍溝,足見交通繁忙。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37回第2張(1935年12月出版),林西縣城的中央大街,曾經是對蒙重要貿易中心,商業發達,後來活力下降,圖中行人並不多見。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37回第3張(1935年12月出版),林西縣城的街道,大多是銷售日用品的商家,鍋碗瓢盆,各色用品擺的整整齊齊。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37回第4張(1935年12月出版),林西縣的一處清真寺內,幾位回教徒站成一排,留下合照。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37回第5張(1935年12月出版),林西縣城的一處清真寺內,寺廟的建築是傳統的中式風格。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37回第6張(1935年12月出版),赤峰巴林右旗大板鎮的遠景,據史載,清順治帝之姐固倫淑慧公主下嫁蒙古巴林部輔國公博爾濟吉特氏色布騰,隨嫁帶來幾百工匠,修建房屋,當地人稱為大房子,因蒙語之故稱為大板。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37回第7張(1935年12月出版),赤峰巴林右旗大板鎮郊外的風光,夕陽將落,雜草叢生,右邊的一處石堆,是蒙古族的敖包,用於祭祀。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37回第8張(1935年12月出版),大板鎮的祖孫合影,一位奶奶帶著兩個孫女,老人滿臉皺紋,慈祥的看著小孫女,孩子們卻顯得拘謹。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37回第9張(1935年12月出版),位於大板鎮的巴林右旗公署審判庭旁,三個老人正在看著什麼。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137回第10張(1935年12月出版),巴林右旗大板鎮的郊外,曠野中,幾戶人家,一棵獨樹高聳,意境悠遠。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230回第1張(1943年9月出版),遠看巴林右旗大板鎮全貌,平闊的草原上,房屋掩映在樹林中,遠方的山脈隱約可見。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230回第2張(1943年9月出版,此回照片可能與137回為同時期所攝),巴林右旗大板鎮薈福寺,又稱東大廟,由清康熙帝次女榮憲公主下嫁巴林烏爾袞王爺後復建,初稱虎廟,後改為薈福寺,1913年遇大火,1916年重修,後經歷抗戰和文革的劫難,毀壞嚴重,今已重修。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230回第3張(1943年9月出版),巴林右旗大板鎮薈福寺前舉行的廟會,源自清康熙時期,每年農曆六月初八到十五之間的8天,僧人和百姓聚集一起,舉行祭祀、那達慕、貿易等活動。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230回第4張(1943年9月出版),巴林右旗大板鎮薈福寺門前廣場,喇嘛們頭戴各種鬼怪和佛像面具,進行著跳查瑪活動。

230回第4張(1943年9月出版),巴林右旗大板鎮薈福寺門前廣場,喇嘛們頭戴各種鬼怪和佛像面具,進行著跳查瑪活動。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230回第5張(1943年9月出版),巴林右旗大板鎮薈福寺臺階前,吹著長號的喇嘛們。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230回第6張(1943年9月出版),巴林右旗大板鎮廟會期間的那達慕,幾組摔跤選手正在觀眾的助威下,奮力較量。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230回第7張(1943年9月出版),巴林右旗大板鎮廟會期間,方圓幾百裡的牧民和百姓都聚集而來,除了祈福驅魔,觀看那達慕比賽,更重要的是購買來自外地客商帶來的日用商品。人們相聚一處,還能與分散他處的親朋好友相會。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230回第8張(1943年9月出版),巴林右旗大板鎮廟會期間的馬市,百姓們除了購買外來商品,本地出產的牲畜,甘草,皮毛等物品,也藉機進行銷售。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230回第9張(1943年9月出版),巴林右旗大板鎮廟會期間的一處宣傳點,藉助人氣的聚集,政府的一些政策也乘機進行宣傳告知。

老照片中的華夏|1931年的內蒙古赤峰,遼國的京城居然在此

230回第10張(1943年9月出版),巴林右旗大板鎮郊外的一處農家,一群白羊正在圍牆下吃草。

需要高清原圖的讀者請電腦登錄《圖遊華夏網》(百度搜索即可)。全國其他城市老照片見下方鏈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