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 特色小鎮展現“潮風古韻”

蓮花峰 建築 三農 農村 南方都市報 2017-05-15
汕頭 特色小鎮展現“潮風古韻”汕頭 特色小鎮展現“潮風古韻”

南都訊 記者許琨 汕頭市旅遊業近年來呈現快速增長勢頭,一批富有特色的旅遊景區、鄉村旅遊示範點開園納客,成為汕頭旅遊經濟新的增長點,吸引了眾多的遊客。至2016年,全市的接待人數達2782萬人次,旅遊收入353億元,旅 遊 業成為汕頭經濟重要的產業。

探訪汕頭魅力小鎮

5月6日下午,由汕頭市旅遊局和澄海區人民府、南方都市報主辦的“潮風古韻·魅力小鎮———汕頭市旅遊特色小鎮宣傳推介暨媒體採風活動”、汕頭市旅遊攝影大賽啟動儀式在澄海區前美古村僑文化旅遊區(陳慈黌故居)舉行。汕頭市旅遊局局長陳斌,澄海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林典發,南方都市報旅遊平臺總監張世志出席了啟動儀式,各區縣旅遊局、澄海區有關鎮、村負責人、部分旅行社負責人和遊客參加了活動。啟動儀式結束後,南方都市報等媒體和攝影家們將前往蓮華鎮、隆都鎮、海門鎮等進行採風活動。

每座小鎮都有故事

汕頭市政府在大力推動旅遊特色小鎮的建設工作過程中,堅持科學規劃、分類指導、加強扶持、完善設施、豐富內涵,現初步建設形成了包括蓮華鄉村旅遊特色小鎮、海門濱海旅遊特色小鎮、雲澳海島漁鄉風情小鎮、前美古村僑文化旅遊小鎮、青澳灣休閒度假小鎮、深澳海防古城旅遊小鎮、金灶農業生態旅遊小鎮、紅場紅色旅遊小鎮等一批鄉村、濱海、文化旅遊特色小鎮。

主要特色小鎮

隆都鎮 潮汕的“小故宮”

隆都鎮是一個文化旅遊小鎮,旅外僑胞陳慈黌在這裡建起了一個“小故宮”。“小故宮”的建築風格中西合璧,以傳統的“駟馬拖車”糅合西式洋樓,點綴亭臺樓閣,通廊天橋,縈迴曲折,被譽為“嶺南第一僑宅”。令人歎為觀止的是建築的細節,那些一百多年前的瓦片碎花真的很美。同樣具有古典韻味的是汕頭小公園,這裡的騎樓和街道呈扇形放射狀分佈,有點像巴黎,感覺特別洋氣。小公園現在正在進行舊城改造,但很多老字號的餐廳和小食店還照常營業。小公園附近的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和郵政總局也是探古尋幽的好地方。

蓮華鎮 一樓可成一座城

蓮華鎮的“盛安樓”歷經300多載的風雨滄桑,迄今保存完好。它倚山而築,佔地近4000平方米,呈環形狀,從外觀看酷似一座小城。圍寨首尾相連狀若圓盆,具有防盜、防震、防暑、防水之功能。整個樓寨僅有一大寨門通往寨外,寨門朝正方,寨匾額石刻“盛安樓”,寓“盛世安居”之意。整座寨樓分為32單元,共有64間扇狀並排屋,可住五六十戶人家。寨房為前後間扇獨立間,分三進,長度約15米,各有一門進出,均為上下兩層,上下層均為兩房一廳。盛安樓是一座活著的文物,現在還有不少老人仍然在土樓中悠閒地生活著。某些生活習俗至今還保留著遠古時代寨民的風俗。

海門鎮 傾聽海的故事

海門鎮的特色是濱海文化,蓮花峰的巨石狀如蓮瓣,站在山上可遙望南海。相傳文天祥率領抗元隊伍來到海門,尋找南宋小皇帝的舟船行蹤。但是,滄海茫茫,就在他喟然頓足之時,腳下那巍峨巨石頃刻裂成瓣瓣蓮花。這個悲壯的“精忠踏碎石蓮花”的故事,使蓮花峰添上一層絢麗色彩。山下的文天祥石像是廣東著名雕塑家唐大禧的傑作,高16米,由74塊花崗岩石頭精琢而成。海門鎮的海鮮物美價廉,在這裡經常可以吃到剛剛打撈上來的幾十斤重的石斑,花膠是海門當地的特產,當地人還會買來給女兒當嫁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