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知青到著名作家 樑曉聲如何用筆記錄時代變遷?'

"

原標題:從知青到著名作家 樑曉聲如何用筆記錄時代變遷?

樑曉聲,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學者,創作了《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世間》等著作,多部作品被譯介到海外。他也被認為是“知青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寫作幾十年,其作品更是反映了時代變化的許多方面。

前不久,樑曉聲在北京接受了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專訪,聊人生、談寫作。無論是回憶起當年的經歷,還是說起某些書的創作初衷,他的風格一如既往地直率。

冬天穿不起新棉鞋的孩子

樑曉聲祖籍山東省,父輩當年隨著鄉親們“闖關東”來到了東北。他出生在哈爾濱一個建築工人家庭,很長一段時間從未離開過這座城市,直到1968年下鄉成為知青。

"

原標題:從知青到著名作家 樑曉聲如何用筆記錄時代變遷?

樑曉聲,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學者,創作了《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世間》等著作,多部作品被譯介到海外。他也被認為是“知青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寫作幾十年,其作品更是反映了時代變化的許多方面。

前不久,樑曉聲在北京接受了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專訪,聊人生、談寫作。無論是回憶起當年的經歷,還是說起某些書的創作初衷,他的風格一如既往地直率。

冬天穿不起新棉鞋的孩子

樑曉聲祖籍山東省,父輩當年隨著鄉親們“闖關東”來到了東北。他出生在哈爾濱一個建築工人家庭,很長一段時間從未離開過這座城市,直到1968年下鄉成為知青。

從知青到著名作家 樑曉聲如何用筆記錄時代變遷?

樑曉聲。受訪者供圖

那個時候,他的父親遠在大西北,母親身體不好,家裡還有弟弟妹妹,以及一個沒上成大學、患有精神分裂的哥哥。母親不能接受自己寄託希望最多的長子變成這樣,所以哪怕借錢也要給孩子治病。

吃藥、欠債……樑家的窮困程度可想而知。冬天時,樑曉聲和弟弟妹妹幾乎沒錢買棉鞋。初三時,他的棉鞋多半是父親在工地上撿到別人扔掉的勞保鞋,這種鞋有時不成雙,大小顏色有差別,甚至完全就是倆左腳。

再不然,有一個鄰居收廢品,他就跑到人家的廢品車上挑鞋穿。

後來他把其中一個情節寫進了電視劇:“中學生冬天在操場上跑步,有一名男孩留在雪地上的足跡,鞋底是朝同一邊撇的。實際上我當時上學就穿那樣的鞋”。

為了給家裡掙點錢,樑曉聲去扒過樹皮,揀過鐵路上煤車掉下的煤渣,“這些事本身沒多大意義,家裡這個樣子,我要為家裡掙錢。但當時不分配工作的話,你根本掙不著錢。撿煤渣、扒樹皮純粹是一種‘行為藝術’,在心靈上安慰自己的一種做法”。

這當口,有農場的同志來學校裡做動員,每個月32元錢工資極大吸引了樑曉聲,他立刻報名,“一定要去”,後來成為一名兵團戰士。由於所在地氣候嚴寒等原因,每個月工資還多了10元。

“42元在當年對一個家庭來說,重要到了今天難以想象的程度。一名大學生畢業之後也不過是46元。”所以工作多累多苦,對樑曉聲來說都不值一提了,“把錢寄回家,母親愁容舒展,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

從兵團戰士到著名作家

由於擅長寫作,樑曉聲很快脫穎而出,被批准參加了全兵團的文學創作培訓班。那時,他創作出了小說《嚮導》,發表在當時的《兵團戰士報》。1974年,復旦大學的一名老師到兵團招生,樑曉聲最終得以就讀復旦中文系。

"

原標題:從知青到著名作家 樑曉聲如何用筆記錄時代變遷?

樑曉聲,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學者,創作了《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世間》等著作,多部作品被譯介到海外。他也被認為是“知青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寫作幾十年,其作品更是反映了時代變化的許多方面。

前不久,樑曉聲在北京接受了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專訪,聊人生、談寫作。無論是回憶起當年的經歷,還是說起某些書的創作初衷,他的風格一如既往地直率。

冬天穿不起新棉鞋的孩子

樑曉聲祖籍山東省,父輩當年隨著鄉親們“闖關東”來到了東北。他出生在哈爾濱一個建築工人家庭,很長一段時間從未離開過這座城市,直到1968年下鄉成為知青。

從知青到著名作家 樑曉聲如何用筆記錄時代變遷?

樑曉聲。受訪者供圖

那個時候,他的父親遠在大西北,母親身體不好,家裡還有弟弟妹妹,以及一個沒上成大學、患有精神分裂的哥哥。母親不能接受自己寄託希望最多的長子變成這樣,所以哪怕借錢也要給孩子治病。

吃藥、欠債……樑家的窮困程度可想而知。冬天時,樑曉聲和弟弟妹妹幾乎沒錢買棉鞋。初三時,他的棉鞋多半是父親在工地上撿到別人扔掉的勞保鞋,這種鞋有時不成雙,大小顏色有差別,甚至完全就是倆左腳。

再不然,有一個鄰居收廢品,他就跑到人家的廢品車上挑鞋穿。

後來他把其中一個情節寫進了電視劇:“中學生冬天在操場上跑步,有一名男孩留在雪地上的足跡,鞋底是朝同一邊撇的。實際上我當時上學就穿那樣的鞋”。

為了給家裡掙點錢,樑曉聲去扒過樹皮,揀過鐵路上煤車掉下的煤渣,“這些事本身沒多大意義,家裡這個樣子,我要為家裡掙錢。但當時不分配工作的話,你根本掙不著錢。撿煤渣、扒樹皮純粹是一種‘行為藝術’,在心靈上安慰自己的一種做法”。

這當口,有農場的同志來學校裡做動員,每個月32元錢工資極大吸引了樑曉聲,他立刻報名,“一定要去”,後來成為一名兵團戰士。由於所在地氣候嚴寒等原因,每個月工資還多了10元。

“42元在當年對一個家庭來說,重要到了今天難以想象的程度。一名大學生畢業之後也不過是46元。”所以工作多累多苦,對樑曉聲來說都不值一提了,“把錢寄回家,母親愁容舒展,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

從兵團戰士到著名作家

由於擅長寫作,樑曉聲很快脫穎而出,被批准參加了全兵團的文學創作培訓班。那時,他創作出了小說《嚮導》,發表在當時的《兵團戰士報》。1974年,復旦大學的一名老師到兵團招生,樑曉聲最終得以就讀復旦中文系。

從知青到著名作家 樑曉聲如何用筆記錄時代變遷?

作家樑曉聲。受訪者供圖

“從復旦大學畢業後,我被分配到北京電影製片廠,工作了二十多年。”之後,樑曉聲又來到北京語言大學教了十多年書,前後加在一起四十年左右。當然,是一邊工作一邊寫作。

一直以來,樑曉聲因為“知青文學”知名,但在寫作的頭兩年,他幾乎沒碰過這個題材。後來《北方文學》來組稿,負責人又是他的知青戰友,主題是關於“北大荒”兵團知青寫兵團的稿件。在這個情況下,他寫了《今夜有暴風雪》《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其中,《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被許多讀者認為是樑曉聲的一部重要作品。書中描寫了北大荒生產建設兵團知識青年李曉燕、王志剛和樑珊珊等人征服“滿蓋荒原”、戰勝“鬼沼”的故事,中間穿插了一些愛情故事。

書的內容富有傳奇性,有英雄主義,也有很細節化的描寫。故事結尾時,知青們要返城時,團部著火,參加救火的人身上都燒破了,臉、手也燒傷了,老團長說,參加救火的人站這邊,其他人站那邊,參加救火的知青先來辦理返城手續。

《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出名後,許多知青給樑曉聲寫信,想看有關當年的故事。儘管也有其他寫作上的想法,但樑曉聲還是覺得要先圓了“欠他們的一個夢”。後來又有了《年輪》《返城年代》等作品。

“那時寫知青還有一點,確實想為知青的總體形象進行文學形式的表白。”樑曉聲感慨地說。

時評與文學:兩支筆寫作

古今中外的作家,大多是“兩支筆寫作”,幾乎沒有哪個是隻寫詩或只寫小說。樑曉聲也是如此,小說之外,他寫了為數不少的評論,涉及就業、教育等方面,文筆犀利。

"

原標題:從知青到著名作家 樑曉聲如何用筆記錄時代變遷?

樑曉聲,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學者,創作了《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世間》等著作,多部作品被譯介到海外。他也被認為是“知青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寫作幾十年,其作品更是反映了時代變化的許多方面。

前不久,樑曉聲在北京接受了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專訪,聊人生、談寫作。無論是回憶起當年的經歷,還是說起某些書的創作初衷,他的風格一如既往地直率。

冬天穿不起新棉鞋的孩子

樑曉聲祖籍山東省,父輩當年隨著鄉親們“闖關東”來到了東北。他出生在哈爾濱一個建築工人家庭,很長一段時間從未離開過這座城市,直到1968年下鄉成為知青。

從知青到著名作家 樑曉聲如何用筆記錄時代變遷?

樑曉聲。受訪者供圖

那個時候,他的父親遠在大西北,母親身體不好,家裡還有弟弟妹妹,以及一個沒上成大學、患有精神分裂的哥哥。母親不能接受自己寄託希望最多的長子變成這樣,所以哪怕借錢也要給孩子治病。

吃藥、欠債……樑家的窮困程度可想而知。冬天時,樑曉聲和弟弟妹妹幾乎沒錢買棉鞋。初三時,他的棉鞋多半是父親在工地上撿到別人扔掉的勞保鞋,這種鞋有時不成雙,大小顏色有差別,甚至完全就是倆左腳。

再不然,有一個鄰居收廢品,他就跑到人家的廢品車上挑鞋穿。

後來他把其中一個情節寫進了電視劇:“中學生冬天在操場上跑步,有一名男孩留在雪地上的足跡,鞋底是朝同一邊撇的。實際上我當時上學就穿那樣的鞋”。

為了給家裡掙點錢,樑曉聲去扒過樹皮,揀過鐵路上煤車掉下的煤渣,“這些事本身沒多大意義,家裡這個樣子,我要為家裡掙錢。但當時不分配工作的話,你根本掙不著錢。撿煤渣、扒樹皮純粹是一種‘行為藝術’,在心靈上安慰自己的一種做法”。

這當口,有農場的同志來學校裡做動員,每個月32元錢工資極大吸引了樑曉聲,他立刻報名,“一定要去”,後來成為一名兵團戰士。由於所在地氣候嚴寒等原因,每個月工資還多了10元。

“42元在當年對一個家庭來說,重要到了今天難以想象的程度。一名大學生畢業之後也不過是46元。”所以工作多累多苦,對樑曉聲來說都不值一提了,“把錢寄回家,母親愁容舒展,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

從兵團戰士到著名作家

由於擅長寫作,樑曉聲很快脫穎而出,被批准參加了全兵團的文學創作培訓班。那時,他創作出了小說《嚮導》,發表在當時的《兵團戰士報》。1974年,復旦大學的一名老師到兵團招生,樑曉聲最終得以就讀復旦中文系。

從知青到著名作家 樑曉聲如何用筆記錄時代變遷?

作家樑曉聲。受訪者供圖

“從復旦大學畢業後,我被分配到北京電影製片廠,工作了二十多年。”之後,樑曉聲又來到北京語言大學教了十多年書,前後加在一起四十年左右。當然,是一邊工作一邊寫作。

一直以來,樑曉聲因為“知青文學”知名,但在寫作的頭兩年,他幾乎沒碰過這個題材。後來《北方文學》來組稿,負責人又是他的知青戰友,主題是關於“北大荒”兵團知青寫兵團的稿件。在這個情況下,他寫了《今夜有暴風雪》《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其中,《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被許多讀者認為是樑曉聲的一部重要作品。書中描寫了北大荒生產建設兵團知識青年李曉燕、王志剛和樑珊珊等人征服“滿蓋荒原”、戰勝“鬼沼”的故事,中間穿插了一些愛情故事。

書的內容富有傳奇性,有英雄主義,也有很細節化的描寫。故事結尾時,知青們要返城時,團部著火,參加救火的人身上都燒破了,臉、手也燒傷了,老團長說,參加救火的人站這邊,其他人站那邊,參加救火的知青先來辦理返城手續。

《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出名後,許多知青給樑曉聲寫信,想看有關當年的故事。儘管也有其他寫作上的想法,但樑曉聲還是覺得要先圓了“欠他們的一個夢”。後來又有了《年輪》《返城年代》等作品。

“那時寫知青還有一點,確實想為知青的總體形象進行文學形式的表白。”樑曉聲感慨地說。

時評與文學:兩支筆寫作

古今中外的作家,大多是“兩支筆寫作”,幾乎沒有哪個是隻寫詩或只寫小說。樑曉聲也是如此,小說之外,他寫了為數不少的評論,涉及就業、教育等方面,文筆犀利。

從知青到著名作家 樑曉聲如何用筆記錄時代變遷?

資料圖:著名作家樑曉聲新作《人世間》在京首發 高凱 攝

至於為什麼要寫時評,樑曉聲解釋,有時候社會實事就擺在你的面前,你有一種急迫的想要表達的一種願望,“這種表達願望的衝動和文學沒有太多關係,但它是知識分子作為這個社會公眾一員的一種態度,很重要”。

他寫的時評裡,更多的是跟文史有關,由於擔任過全國政協委員,有一些涉及社會現象的,後來就變成了提案。

“社會時評可能更在於是一種當下態度,非常具體;而文學作品特別是小說戲劇,則可能是對‘人性’永恆主題的不斷詮釋。”所以,對樑曉聲來說,無法說在哪種類型的寫作上更有優勢,“這是兩類文體,寫作標準幾乎完全不同”。

他的小說創作確實沒有丟下。此前,樑曉聲寫出了《人世間》,這也被認為是他長篇小說創作的一個新高峰。全書共計115萬字,多角度描寫中國社會和百姓生活的變化,展示了人們為追求美好生活的努力和社會發展的歷史進步,被稱為一部“五十年中國百姓生活史”。

“我通過一部長篇(小說)來實踐,注入這一點:人在現實中應該是怎樣的。”他有一個基本想法,就是“拾遺補缺”,“終究我不是批評家,是創作者:按照你的文學理念創作你的作品來給世人看。你補上就夠了,至於有多少人看?你做了,如此而已。”

為從前留下文字記錄

的確,在幾十年間,樑曉聲本身就是許多事情的親歷者。

"

原標題:從知青到著名作家 樑曉聲如何用筆記錄時代變遷?

樑曉聲,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學者,創作了《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世間》等著作,多部作品被譯介到海外。他也被認為是“知青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寫作幾十年,其作品更是反映了時代變化的許多方面。

前不久,樑曉聲在北京接受了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專訪,聊人生、談寫作。無論是回憶起當年的經歷,還是說起某些書的創作初衷,他的風格一如既往地直率。

冬天穿不起新棉鞋的孩子

樑曉聲祖籍山東省,父輩當年隨著鄉親們“闖關東”來到了東北。他出生在哈爾濱一個建築工人家庭,很長一段時間從未離開過這座城市,直到1968年下鄉成為知青。

從知青到著名作家 樑曉聲如何用筆記錄時代變遷?

樑曉聲。受訪者供圖

那個時候,他的父親遠在大西北,母親身體不好,家裡還有弟弟妹妹,以及一個沒上成大學、患有精神分裂的哥哥。母親不能接受自己寄託希望最多的長子變成這樣,所以哪怕借錢也要給孩子治病。

吃藥、欠債……樑家的窮困程度可想而知。冬天時,樑曉聲和弟弟妹妹幾乎沒錢買棉鞋。初三時,他的棉鞋多半是父親在工地上撿到別人扔掉的勞保鞋,這種鞋有時不成雙,大小顏色有差別,甚至完全就是倆左腳。

再不然,有一個鄰居收廢品,他就跑到人家的廢品車上挑鞋穿。

後來他把其中一個情節寫進了電視劇:“中學生冬天在操場上跑步,有一名男孩留在雪地上的足跡,鞋底是朝同一邊撇的。實際上我當時上學就穿那樣的鞋”。

為了給家裡掙點錢,樑曉聲去扒過樹皮,揀過鐵路上煤車掉下的煤渣,“這些事本身沒多大意義,家裡這個樣子,我要為家裡掙錢。但當時不分配工作的話,你根本掙不著錢。撿煤渣、扒樹皮純粹是一種‘行為藝術’,在心靈上安慰自己的一種做法”。

這當口,有農場的同志來學校裡做動員,每個月32元錢工資極大吸引了樑曉聲,他立刻報名,“一定要去”,後來成為一名兵團戰士。由於所在地氣候嚴寒等原因,每個月工資還多了10元。

“42元在當年對一個家庭來說,重要到了今天難以想象的程度。一名大學生畢業之後也不過是46元。”所以工作多累多苦,對樑曉聲來說都不值一提了,“把錢寄回家,母親愁容舒展,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

從兵團戰士到著名作家

由於擅長寫作,樑曉聲很快脫穎而出,被批准參加了全兵團的文學創作培訓班。那時,他創作出了小說《嚮導》,發表在當時的《兵團戰士報》。1974年,復旦大學的一名老師到兵團招生,樑曉聲最終得以就讀復旦中文系。

從知青到著名作家 樑曉聲如何用筆記錄時代變遷?

作家樑曉聲。受訪者供圖

“從復旦大學畢業後,我被分配到北京電影製片廠,工作了二十多年。”之後,樑曉聲又來到北京語言大學教了十多年書,前後加在一起四十年左右。當然,是一邊工作一邊寫作。

一直以來,樑曉聲因為“知青文學”知名,但在寫作的頭兩年,他幾乎沒碰過這個題材。後來《北方文學》來組稿,負責人又是他的知青戰友,主題是關於“北大荒”兵團知青寫兵團的稿件。在這個情況下,他寫了《今夜有暴風雪》《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其中,《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被許多讀者認為是樑曉聲的一部重要作品。書中描寫了北大荒生產建設兵團知識青年李曉燕、王志剛和樑珊珊等人征服“滿蓋荒原”、戰勝“鬼沼”的故事,中間穿插了一些愛情故事。

書的內容富有傳奇性,有英雄主義,也有很細節化的描寫。故事結尾時,知青們要返城時,團部著火,參加救火的人身上都燒破了,臉、手也燒傷了,老團長說,參加救火的人站這邊,其他人站那邊,參加救火的知青先來辦理返城手續。

《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出名後,許多知青給樑曉聲寫信,想看有關當年的故事。儘管也有其他寫作上的想法,但樑曉聲還是覺得要先圓了“欠他們的一個夢”。後來又有了《年輪》《返城年代》等作品。

“那時寫知青還有一點,確實想為知青的總體形象進行文學形式的表白。”樑曉聲感慨地說。

時評與文學:兩支筆寫作

古今中外的作家,大多是“兩支筆寫作”,幾乎沒有哪個是隻寫詩或只寫小說。樑曉聲也是如此,小說之外,他寫了為數不少的評論,涉及就業、教育等方面,文筆犀利。

從知青到著名作家 樑曉聲如何用筆記錄時代變遷?

資料圖:著名作家樑曉聲新作《人世間》在京首發 高凱 攝

至於為什麼要寫時評,樑曉聲解釋,有時候社會實事就擺在你的面前,你有一種急迫的想要表達的一種願望,“這種表達願望的衝動和文學沒有太多關係,但它是知識分子作為這個社會公眾一員的一種態度,很重要”。

他寫的時評裡,更多的是跟文史有關,由於擔任過全國政協委員,有一些涉及社會現象的,後來就變成了提案。

“社會時評可能更在於是一種當下態度,非常具體;而文學作品特別是小說戲劇,則可能是對‘人性’永恆主題的不斷詮釋。”所以,對樑曉聲來說,無法說在哪種類型的寫作上更有優勢,“這是兩類文體,寫作標準幾乎完全不同”。

他的小說創作確實沒有丟下。此前,樑曉聲寫出了《人世間》,這也被認為是他長篇小說創作的一個新高峰。全書共計115萬字,多角度描寫中國社會和百姓生活的變化,展示了人們為追求美好生活的努力和社會發展的歷史進步,被稱為一部“五十年中國百姓生活史”。

“我通過一部長篇(小說)來實踐,注入這一點:人在現實中應該是怎樣的。”他有一個基本想法,就是“拾遺補缺”,“終究我不是批評家,是創作者:按照你的文學理念創作你的作品來給世人看。你補上就夠了,至於有多少人看?你做了,如此而已。”

為從前留下文字記錄

的確,在幾十年間,樑曉聲本身就是許多事情的親歷者。

從知青到著名作家 樑曉聲如何用筆記錄時代變遷?

資料圖:樑曉聲(左二)在發佈會上。現代出版社供圖

如今,他感嘆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變化,“現在的話,你看在我們的公路建設、鐵路建設、橋樑建設,輪船建設製造方面,都是處於世界一流的一種水平。所以可以這樣說,改革開放的成果是一個普惠的成果”。

“給我們自己的國家時間,以這樣的速度,再過十年、二十年,我相信我們最廣大的普通百姓,所獲得到的改革成果會更多。”他說。

如今,樑曉聲還在忙著寫作,還會出版一本散文集,講講那些年的糧票、穿衣和吃飯等問題。他覺得,現在一些年輕人對六七十年代知之甚少,反而對民國、穿越劇提到的朝代瞭解得更多些,“因此我只不過是把從前是怎麼回事,留下一些文字記錄”。

他創作時還是手寫,也不去考慮市場,“文學作品的好處就是它和電影不同,沒接受過誰的投資。我從來都是說你們看著印,所以出版社就沒虧損,無非是盈利多少。那你還不寫自己想寫的?”(上官雲 紀若晨)

來源:中國新聞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