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童學文化”

梁家輝是怎樣的一個人?

並不用想太多時間,只要聽過他的人冒出來的詞近乎都是讚美。

導演李翰祥曾經這樣痛罵過他:“我想捧你做明星,你卻選擇做個演員。”

其實,這不是指責而是李翰祥對梁家輝的一種肯定和喜愛。

李翰祥是梁家輝演員生涯的貴人,梁家輝一直對李翰祥以老師尊稱。

他的第一份與電影相關的工作就是《火燒圓明園》的導演助理。

起初梁家輝真的以為李翰祥讓他跟著自己去北京是當助理的,因為當時香港方面只去了5個人。

後來,被導演支使著剃了頭,讀了劇本都沒有反應過來,反而覺得導演真會利用助理,還讓助理跑龍套,最後才弄清楚自己演的是咸豐皇帝,還是個主角。

讓他獲得第一座金像獎的電影是李翰祥的《垂簾聽政》,

那時候是1983年,他26歲,是香港歷史上最年輕的影帝,至今還保持著這個記錄

梁家輝,完美的不像正常人

成也李翰祥“毀”也李翰祥。

由於《火燒圓明園》是開放初香港與大陸的合拍片,當時兩地關係很不好,而香港電影發行的很大市場在臺灣。

當時臺灣文化局有個規矩,凡是在內地拍過電影的演員,在臺灣一律封殺。

梁家輝年紀輕輕拿了影帝,一下子成了臺灣當局的目標,臺灣公司讓他寫悔過書,他就是不願意。

於是在臺灣,凡有他出演的影片,一律不準進院線。

梁家輝,完美的不像正常人

關於“封殺”這件事,多年以後在一次採訪中他表示自己從未後悔過。

梁家輝是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但有著很強的國家觀念。

當主持人問道梁家輝愛國的原因時,梁家輝解釋道,“自己第一部拍攝的電影就是在北京拍的”,並且這些年基本跑遍了中國大江南北,對國內去過的地方都如數家珍。

香港我覺得挺可悲,在英國人統治了一百多年以後,我們這一批或者是我父輩的一批,都好像在一個殖民地的教育方式下面長大。

在迴歸以前我們很缺乏對國家的一種觀念,自己的生活都沒有空間和時間,哪有時間去考慮那麼大的一個理念。

所以,我說香港人沒有國家觀念其實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

多麼根正苗紅又不偏激憤進的影帝吶。

梁家輝,完美的不像正常人

但是思想正能量並不意味著可以換得一份工作。

不能進臺灣的電影院,就意味著失去一大塊票房收入,所以整個1985年,梁家輝沒得到一份片約。

於是,在一出手就憑精湛演技征服金像獎的梁家輝就這樣“下崗”了。

這段時間幾乎成了梁家輝演藝生涯中最黑暗的日子

梁家輝遭到臺灣文化局“封殺”,最終能順利解封,與周潤發有關

當時正值《英雄本色》和“小馬哥”橫掃臺灣。

周潤發和狄龍帶上同屬新藝城公司的梁家輝赴臺灣文化局的飯局。

席間,他們對臺灣文化局說,梁家輝是新藝城的人了,飯後,梁家輝就在臺灣“解封”了。

1987年他和周潤發主演了《監獄風雲》,用了3年的時間,他從周潤發的背後轉到了正面。

同時,也從周潤發電影龍套成為了“發哥”最好的朋友之一。

至此,他的事業一發不可收拾,忙時一年要拍13部戲,金像獎和金馬獎的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拿到手軟。

即使是在金像獎不怎麼受青睞的喜劇類型,他也憑藉《92黑玫瑰對黑玫瑰》中的呂奇一角獲得影帝稱號。

也難怪影評人和網友們都說:“近年香港金像獎的影帝 不是姓樑就是叫家輝。”

梁家輝,完美的不像正常人

從初登銀幕的廟堂之高,到快意恩仇的江湖之遠;

從風塵僕僕的市井浪子,到風度翩翩的異國情人;

從呆頭憨腦的懦弱書生,到好勇鬥狠的黑幫大佬,梁家輝塑造的電影形象幾乎沒有重複的痕跡,並且都能準確把握人物脈搏,做到人物性格和特定環境的和諧統一。

在影片《黑金》中,梁家輝風雲變色,“誰贊成,誰反對”,不怒自威氣勢逼人,

塑造的周朝先老謀而霸氣、沉穩而內斂,激情澎湃的表演幾乎打破了所有人的眼鏡,讓包括影評人在內的觀者嘖嘖稱讚、心悅誠服。

梁家輝,完美的不像正常人

事實上樑家輝為了演《黑金》,為了周朝先那個角色,足足寫了十幾萬字的傳記

從人物的性格,到吃什麼,喜歡穿什麼,都有自己的理解。

這,就是梁家輝的方法表演。

這裡的“方法表演”套用梁家輝的一句話就是“多了計算,少了即興”,而這種表演在《江湖告急》中更是已臻化境。

為了配合場景烘托氛圍,單是梁家輝的衣服顏色和搭配就有十幾種之多,梁家輝把自己獨特的冷幽默和秩序化的黑幫風格完美統一,

塑造了任因九這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經典另類老大形象,也成就了這部劃時代的黑幫經典。

梁家輝本人對這部戲也感嘆說:“有了這部戲,總算對得起子孫後代了。”

梁家輝,完美的不像正常人

其實在通過黑社會類型的電影確立自己“身體的每個部分都可以參加演出”的表演風格之前,還有一部電影不得不提。

就是讓·雅克·阿諾的《情人》

意大利導演貝爾託魯齊邀請梁家輝出演溥儀的前半生,就是後來的《末代皇帝》

可是由於李翰祥和貝爾託魯齊在原著版權問題上有糾紛,梁家輝念及提攜之恩只好辭演。

雖然合作不成,但是貝爾託魯齊對梁家輝的印象很好。

1992年,貝爾託魯齊的同事兼好友讓·雅克·阿諾想找一位亞裔的男主角,在歐洲和美洲遍尋不得。

貝爾託魯齊向他推薦了梁家輝,於是就有了《情人》。

梁家輝,完美的不像正常人

影片公映後,梁家輝揚名世界,在法國,在英國,在日本,不計其數的女性為他痴迷,把他封為“法國王子”。

梁家輝白色的身影,抑鬱的氣質,迷茫的神情,顫動的嘴脣,渴望卻膽怯的動作演繹著欲愛不能的悲哀。

他抑鬱而含蓄,迷茫且深情,他們愛得痴纏,卻無法長相廝守,抱著終生的遺憾。

梁家輝為我們詮釋了這樣一句肝腸寸斷的話:“他就在那兒,遠遠地坐在車後,那隱隱約約可見的身影,紋風不動,心如粉碎”。

當然還有一個角色只要說三個字就會讓所有人大笑不止,那就是“真心人”

恐怕不會有人會忘記承包了童年笑點的段王爺,每一次只要看到他和張國榮跳舞的那一段都像是被點了笑穴一樣,狂笑不已。

梁家輝也說,他一直很懷念這段戲。

因為是他和哥哥張國榮一起導的,歌詞是張國榮寫的,舞蹈是他們倆一起編的。

“導演劉鎮偉看到我化好妝出來,他已經笑到崩潰,沒有辦法好好導戲了。”

很能理解導演的心情,現在看到動圖仍然很想笑啊。

也正是因為梁家輝始終用一個“演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不計較名利和形象,在文藝和商業之間左右逢源雙管齊下,所以才取得了表演上的不斷突破創新。

但是應該明確的一點是也正是因為這種標準,使得梁家輝沒有在《情人》揚名國際以後稱熱打鐵再接再勵多拍一些製作嚴謹的文藝作品以鞏固自己的風格和地位,

而是返港後瘋狂地接拍喜劇片,尋求在喜劇領域的突破,結果卻是嚴重影響了其在藝術上的成就和造詣,這一點是非常遺憾的

梁家輝在一次訪談中也曾說“好萊塢許多導演找我拍戲,可是他們對我認識不夠,不考慮劇本和角色是否適合我,所以我都推了。”

梁家輝,完美的不像正常人

而梁家輝也意識到瘋狂盲目地濫接片對其表演藝術追求的嚴重危害,所以從95年開始迅速減產,一年平均只拍兩部電影,在一如繼往拓寬戲路的同時,留足夠的時間用以體驗生活和揣摩角色。

正是因為這樣思想意識的成熟轉變和對錶演經驗的吸取總結,沉寂良久的梁家輝才能再次崛起。

四次獲取金像獎最佳男演員獎,橫跨香港影壇幾十年,在喜劇片、文藝片、黑幫片、警匪片、古裝片等類型片中完全不同的表演方式,使梁家輝成為了中國演技派男演員的傑出代表。

梁家輝,完美的不像正常人


梁家輝,完美的不像正常人

“有些演員在大導演眼裡就是一個明星,你不需要會演戲,鏡頭擺這邊,你走五步後回頭,直接看鏡頭,給我一個眼神,你就是影帝了。

但我追求的道路不一樣,我希望知道為什麼我需要這個回頭?這個回頭的眼神裡表達了些什麼?我要和觀眾交代的是什麼?我要經歷這個角色所經歷過的事情,而不是生硬地把對白講出來。

我想要的演員道路是這樣的,通過一個角色走進他的感情世界。”

梁家輝如是說。

童學文化歡迎各位看官的評論和留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