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鼓:佤族的“通天神器”

樂器 舞蹈 民族舞蹈 藝術 新華網 2017-05-07

“克羅……克羅……”夜幕降臨,雄渾的鼓聲在滄源縣翁丁佤寨上空迴響,佤族男女老幼聚集在一起,圍著熊熊的篝火,在民族廣場上跳著奔放的甩髮舞。

認為“萬物皆由神靈賜予、萬事皆由神定。只有奉承神靈,才會得到神靈的庇護”的佤族人將“通天祭祀”作為其民俗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儀式,木鼓作為儀式上與天神相溝通的祭祀工具,在佤族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並衍生出了後來的“木鼓舞”。

目前,臨滄市已將“木鼓舞”作為佤族傳統節日“司崗裡節”“新米節”中的重要內容給予保護,讓佤族“木鼓舞”逐漸被國內外的遊客所瞭解。

木鼓:佤族的“通天神器”

神器變樂器

木鼓,佤語稱“克羅克”。據滄源縣佤族創世史詩《司崗裡》記載,遠古時期,阿佤山遭遇到洪災,大水吞沒陸地上的一切生命,造物神木依吉把一截木槽丟在大水中拯救了阿佤人,從此,古代的佤族便將木槽奉為民族母體,並將木依吉神的“靈魂”安放於木槽製成的容器中,其容器便形成了木鼓的雛形。

隨著時代的變遷,在祭祀活動中用於祈求人民平安和五穀豐登的木鼓,原始宗教色彩逐漸淡化,成為了佤族百姓日常歌舞娛樂中的樂器之一。

“木鼓舞”是佤族一系列民族舞蹈的統稱,是阿佤人日常生活的一種表演舞蹈,主要包括拉木鼓舞、刀舞、甩髮舞等,木鼓是這些舞蹈的主要伴奏樂器。“木鼓舞”也隨著木鼓成為佤族文化的一部分。

“神器”的製作

木鼓,是佤族先民智慧的結晶。據介紹,木鼓一般採用整段粗大的原木製成,以馬老鷹樹、紅毛樹等硬質木材樹幹部分為佳。

制鼓人一般會在原木中部縱向挖一狹長音孔,再由兩端向中間挖成兩頭淺、中間深的鼓腹。鼓面由牛皮製成,下面有20個木柄環繞鼓身,鼓身內部鑿有扁長狀音孔,內有鼓舌和鼓牙,左右兩邊有一種中間窄、兩頭寬的音槽及方形音窗;敲木鼓時用的兩根長0.4米到0.43米之間的鼓棰敲擊。

據悉,木鼓分為公鼓和母鼓兩種,公鼓的音節偏低,音色粗重,用馬老鷹樹製作。母鼓音節較高,音色清脆,用紅毛樹製作。兩種鼓的製作方法大致相同,只是在體積上母鼓要比公鼓略小一點。

木鼓凝聚著佤族的文化內涵,對於傳承和研究佤族傳統文化至關重要。臨滄市也將加大對木鼓的保護,傳承木鼓所蘊含的佤族文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