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學樂器3大誤區,你中招了沒?

樂器 音樂 藝術 小提琴 媽咪Jane黃靜潔 媽咪Jane黃靜潔 2017-10-12

在聊這個話題之前,媽咪Jane想和大家先分享2個小故事——

1 剛放假就“被學琴”,10歲娃離家出走

重慶的小學開始放寒假,不少家長給娃報了各種“興趣班”“特長班”,孩子為躲避竟離家出走。10歲娃小康就因不願學鋼琴,偷偷跑去書店,30小時後才被警方找回。

寶寶學樂器3大誤區,你中招了沒?

2 一場沒有手掌的鋼琴演奏

俄羅斯名一叫Alexey Romanov的15歲少年,因為先天性的疾病,從小就沒有手指,而被親生父母遺棄。2年前,他被好心人收養,養父母不僅對他很照顧,看他對藝術的喜愛,還幫他找了專業的鋼琴老師。才學2年他進步飛快。

現在,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對孩子進行音樂啟蒙教育,這些早期的美育教育會在孩子們今後的工作生活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但家長也不要盲從,認為別的孩子在學,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輸”,因此不管孩子是否有興趣都跟風學習,這種情況如果持續下去,輕則浪費時間,使孩子走上學業彎路,重則將扼殺孩子對音樂的興趣。

寶寶學樂器3大誤區,你中招了沒?

誤區1:孩子越小開始學習樂器越好正解:4-6歲學習樂器最佳

孩子經常接受音樂信號,大腦則非常自然地對音樂信號做出反應,這種反應就是音樂創作的生理基礎。幼兒時期5-6歲是喚醒期;少年時期10-12歲是腦音樂功能建立期。因此,在4-6歲之間學習樂器應該是最適當的:

∮音感問題

絕對音感要在幼兒時期培養,一進到少年時期就嫌遲了。4-7歲之間是人生最敏銳的時期,過了這年紀敏銳程度就開始走下坡路,若錯過最佳時機再開始進行教育,即使教育環境、教育手段再好也不能達到最高峰,因此要趁熱打鐵。

∮生理問題

由於孩子的身心發展尚不健全,過早完成過於精細的動作會感到困難, 從動作發展來說,宜先進行肘、腕、手,最後才應進行手指的訓練,從大幅度的動作發展到小肌肉的精細動作,在手指肌肉尚未完全發育之前,可以先接受音樂的基礎教育,如聽音、認譜、節奏等訓練可先學。鋼琴、小提琴等專業性的音樂學習只要在學齡前(6歲)開始起步,就不算遲了。

寶寶學樂器3大誤區,你中招了沒?

誤區2:別人學,我也學正解:盲目跟風不可取

或許是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有太多這種“不差錢”的家長抱著這樣的心理,盲目跟風,根本不管孩子適不適合、喜不喜歡學習藝術。藝術學習對這種家長來說就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失去了藝術學習的本質意義。

更為致命的是這部分家長在孩子學琴的過程中太過於“名利”,一旦孩子沒能在比賽中或者其他類似的場合中取得好成績的時候,或者在孩子學琴的瓶頸期時,多數都會覺得失望,然後放棄。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是自我認為孩子的演奏水平已經很高,或者是在缺少監督的情況下,讓孩子失去了學琴的積極性。這樣的學習也大多會半途而廢。

寶寶學樂器3大誤區,你中招了沒?

誤區3:寶寶學樂器就是為了考級正解:考級不可作為學習樂器的終極目標

考級應該是自然而然的達到,而不是成為孩子們學習樂器的目的。在孩子學習樂器的過程中,家長應與老師主動配合,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個性差異、循序漸進地學習,不能一味地趕進度、盲目攀比,把考十級作為最高境界,甚至越幾級考試,使孩子感到壓力過大,出現許多不該出現的毛病。

這種拔苗助長的做法造成的結果是:只有進度,沒有質量;只有音符,沒有音樂;只有考級證書,沒有真才實學。每一位家長,不一定要懂得考級內容,但一定要懂得藝術的發展規律,配合老師分階段、有計劃、有步驟地教學,這樣,孩子才能獲得相應的技藝,獲得相應的等級證書也就水到渠成。

寶寶學樂器3大誤區,你中招了沒?

媽咪Jane告訴你:培養興趣從小開始。音樂對孩子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最易引起孩子的感情共鳴,孩子最早接受教育就是從感受音樂開始的。家長不妨從小給予孩子音樂的薰陶。

۩ 選擇適合孩子年齡的音樂教育

●從小讓孩子接觸音樂,讓他們習慣音樂的節奏性與旋律性。例如吃飯時,聽些優美活潑的音樂,使孩子心情舒暢、增進食慾;睡覺時,給孩子聽搖籃曲,使他情緒安定、平穩容易入睡;玩的時候,給他聽歡快活潑的音樂,使他玩得高興、開心。

●家長還可以教孩子唱歌,陪孩子聽各種音樂,聆聽鳥叫聲、流水聲、風吹過樹林的聲音等,體會大自然的音樂。

●隨著孩子語言能力的增長,可以教孩子學唱歌,隨著孩子活動能力的發展,教孩子在音樂伴隨著下合著音樂的節拍、節奏做擺動手臂、拍手、走步等動作,或模仿動物的動作學習跳舞等。

●還可以定期安排全家一起去聽音樂會,體驗臨場演出的震撼與感動。

寶寶學樂器3大誤區,你中招了沒?

۩ 重視孩子的感官訓練

● 家長可以常常用提問的方式讓孩子辨別各種聲音,培養對聲音的辨識力。請孩子閉上眼睛用耳朵聽聽周圍的聲音, 說出哪個聲音高,哪個聲音低,哪個聲音長,哪個聲音短。

●讓孩子模擬其熟悉的音響節奏,如:小嗚叫,青蛙叫,汽車、火車的笛聲等,並鼓勵孩子用簡單的動作把對節奏的感受和反映表達出來。

●讓孩子拍拍手,跺跺腳,說一說,敲一敲,培養孩子的眼、口、耳、手、腳的協同配合。

寶寶學樂器3大誤區,你中招了沒?

۩ 和孩子一起學習樂器

●先讓孩子在玩中學習音樂,激發孩子對音樂感興趣,讓孩子和音樂做朋友,等到孩子喜歡音樂了,再讓孩子選擇一種樂器學習。

●從最初學習一首樂曲開始,眼、耳、手就在大腦的指揮下協調運動,動作的過程越複雜腦神經參與的成分就越多,腦功能也就能得到更多的鍛鍊,使孩子做到心靈手巧。

●如果條件允許,家長自己可以更多地接觸音樂,甚至可以學習一些音樂技能,孩子經常看家長唱歌、練琴,自然會產生親切感,隨後會自發地喜歡音樂,同時由於家長的共同參與,孩子能更自覺地練習,在練習過程中家長又成為最好的家庭老師。

寶寶學樂器3大誤區,你中招了沒?

留言分享:

媽媽們看了文章開頭的2個小故事有什麼感想,亦或者你的孩子在學樂器的道路上碰到什麼問題,都可以留言給我們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