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陽市羊郡鎮橋頭村,因五龍河上的“觀音橋”而得名'

萊陽 陽信 清朝 即墨 我在宮裡做廚師 地理 膠東故事會 2019-09-15
"

羊郡鎮地處萊陽市東南部,就地理方位來說,這個鄉鎮的邊界很容易辨認:丁字灣以北,娘娘山以南,五龍河以東,海萊交界線以西,這四條線圍成的區域就是羊郡鎮。

剛才所提到的五龍河,就相當於羊郡鎮和鄰鎮穴坊之間的地標,河東為羊郡,河西屬穴坊。從羊郡到穴坊的話,自然要從五龍河大橋上跨過。而這次要介紹的村莊,就位於五龍河大橋的羊郡一側,它的名字叫做“橋頭”。

"

羊郡鎮地處萊陽市東南部,就地理方位來說,這個鄉鎮的邊界很容易辨認:丁字灣以北,娘娘山以南,五龍河以東,海萊交界線以西,這四條線圍成的區域就是羊郡鎮。

剛才所提到的五龍河,就相當於羊郡鎮和鄰鎮穴坊之間的地標,河東為羊郡,河西屬穴坊。從羊郡到穴坊的話,自然要從五龍河大橋上跨過。而這次要介紹的村莊,就位於五龍河大橋的羊郡一側,它的名字叫做“橋頭”。

萊陽市羊郡鎮橋頭村,因五龍河上的“觀音橋”而得名

顧名思義,橋頭這個村名,顯然與五龍河上的橋有關。但與之相關的那座橋,並非是現在的五龍河大橋,而是在萊陽曆史上很有名氣的“觀音橋”。

"

羊郡鎮地處萊陽市東南部,就地理方位來說,這個鄉鎮的邊界很容易辨認:丁字灣以北,娘娘山以南,五龍河以東,海萊交界線以西,這四條線圍成的區域就是羊郡鎮。

剛才所提到的五龍河,就相當於羊郡鎮和鄰鎮穴坊之間的地標,河東為羊郡,河西屬穴坊。從羊郡到穴坊的話,自然要從五龍河大橋上跨過。而這次要介紹的村莊,就位於五龍河大橋的羊郡一側,它的名字叫做“橋頭”。

萊陽市羊郡鎮橋頭村,因五龍河上的“觀音橋”而得名

顧名思義,橋頭這個村名,顯然與五龍河上的橋有關。但與之相關的那座橋,並非是現在的五龍河大橋,而是在萊陽曆史上很有名氣的“觀音橋”。

萊陽市羊郡鎮橋頭村,因五龍河上的“觀音橋”而得名

關於橋頭村名字的由來,萊陽地名志和該村村志的說法為,當地明初就已經形成聚落(王姓為主),因靠近五龍河口,漲潮時,潮水可以一直漲到這裡,形成海水和河水“兩混水”的特殊場景,故此取名潮口,後來因為靠近觀音橋的東頭,更名為橋頭。

"

羊郡鎮地處萊陽市東南部,就地理方位來說,這個鄉鎮的邊界很容易辨認:丁字灣以北,娘娘山以南,五龍河以東,海萊交界線以西,這四條線圍成的區域就是羊郡鎮。

剛才所提到的五龍河,就相當於羊郡鎮和鄰鎮穴坊之間的地標,河東為羊郡,河西屬穴坊。從羊郡到穴坊的話,自然要從五龍河大橋上跨過。而這次要介紹的村莊,就位於五龍河大橋的羊郡一側,它的名字叫做“橋頭”。

萊陽市羊郡鎮橋頭村,因五龍河上的“觀音橋”而得名

顧名思義,橋頭這個村名,顯然與五龍河上的橋有關。但與之相關的那座橋,並非是現在的五龍河大橋,而是在萊陽曆史上很有名氣的“觀音橋”。

萊陽市羊郡鎮橋頭村,因五龍河上的“觀音橋”而得名

關於橋頭村名字的由來,萊陽地名志和該村村志的說法為,當地明初就已經形成聚落(王姓為主),因靠近五龍河口,漲潮時,潮水可以一直漲到這裡,形成海水和河水“兩混水”的特殊場景,故此取名潮口,後來因為靠近觀音橋的東頭,更名為橋頭。

萊陽市羊郡鎮橋頭村,因五龍河上的“觀音橋”而得名

這座“觀音橋”是何時由何人修建?民間傳說不一。而根據上世紀三十年代編撰的老萊陽縣誌的記載,觀音橋位於縣城南八十里,五龍河下游,橋頭村北里餘,相傳系道人李常明募建,工程偉大,長一百二十孔。

"

羊郡鎮地處萊陽市東南部,就地理方位來說,這個鄉鎮的邊界很容易辨認:丁字灣以北,娘娘山以南,五龍河以東,海萊交界線以西,這四條線圍成的區域就是羊郡鎮。

剛才所提到的五龍河,就相當於羊郡鎮和鄰鎮穴坊之間的地標,河東為羊郡,河西屬穴坊。從羊郡到穴坊的話,自然要從五龍河大橋上跨過。而這次要介紹的村莊,就位於五龍河大橋的羊郡一側,它的名字叫做“橋頭”。

萊陽市羊郡鎮橋頭村,因五龍河上的“觀音橋”而得名

顧名思義,橋頭這個村名,顯然與五龍河上的橋有關。但與之相關的那座橋,並非是現在的五龍河大橋,而是在萊陽曆史上很有名氣的“觀音橋”。

萊陽市羊郡鎮橋頭村,因五龍河上的“觀音橋”而得名

關於橋頭村名字的由來,萊陽地名志和該村村志的說法為,當地明初就已經形成聚落(王姓為主),因靠近五龍河口,漲潮時,潮水可以一直漲到這裡,形成海水和河水“兩混水”的特殊場景,故此取名潮口,後來因為靠近觀音橋的東頭,更名為橋頭。

萊陽市羊郡鎮橋頭村,因五龍河上的“觀音橋”而得名

這座“觀音橋”是何時由何人修建?民間傳說不一。而根據上世紀三十年代編撰的老萊陽縣誌的記載,觀音橋位於縣城南八十里,五龍河下游,橋頭村北里餘,相傳系道人李常明募建,工程偉大,長一百二十孔。

萊陽市羊郡鎮橋頭村,因五龍河上的“觀音橋”而得名

相對而言,縣誌的記載較民間普通傳說可信度應更高一些。並且萊陽縣誌的說法並非孤證,清代即墨縣誌當中亦提及李常明募建五龍河橋一事,志稱:“李常明,陽信人,精修道業,形苦志厲。縣西馬山創立道院居之,修橋為事,縣北河、沽河、店口河、五龍河各處石橋,皆其募建。”

雖然上述記載沒有明確說明觀音橋的修建時間,但通過道人李常明這條線索可以推斷大概。李常明原籍魯西陽信,在清順治年間來到膠東,在登萊一帶頗有名氣。以此推斷,五龍河上的這座觀音橋大概也是清朝初年修建,也就是說橋頭村更名,不早於此時。

不過,以上說法也有存疑之處。因為李常明本身是“道士”,為何會將經手修建的大橋取名為“觀音橋”呢?年代久遠,資料鮮存,已經難以考證。

"

羊郡鎮地處萊陽市東南部,就地理方位來說,這個鄉鎮的邊界很容易辨認:丁字灣以北,娘娘山以南,五龍河以東,海萊交界線以西,這四條線圍成的區域就是羊郡鎮。

剛才所提到的五龍河,就相當於羊郡鎮和鄰鎮穴坊之間的地標,河東為羊郡,河西屬穴坊。從羊郡到穴坊的話,自然要從五龍河大橋上跨過。而這次要介紹的村莊,就位於五龍河大橋的羊郡一側,它的名字叫做“橋頭”。

萊陽市羊郡鎮橋頭村,因五龍河上的“觀音橋”而得名

顧名思義,橋頭這個村名,顯然與五龍河上的橋有關。但與之相關的那座橋,並非是現在的五龍河大橋,而是在萊陽曆史上很有名氣的“觀音橋”。

萊陽市羊郡鎮橋頭村,因五龍河上的“觀音橋”而得名

關於橋頭村名字的由來,萊陽地名志和該村村志的說法為,當地明初就已經形成聚落(王姓為主),因靠近五龍河口,漲潮時,潮水可以一直漲到這裡,形成海水和河水“兩混水”的特殊場景,故此取名潮口,後來因為靠近觀音橋的東頭,更名為橋頭。

萊陽市羊郡鎮橋頭村,因五龍河上的“觀音橋”而得名

這座“觀音橋”是何時由何人修建?民間傳說不一。而根據上世紀三十年代編撰的老萊陽縣誌的記載,觀音橋位於縣城南八十里,五龍河下游,橋頭村北里餘,相傳系道人李常明募建,工程偉大,長一百二十孔。

萊陽市羊郡鎮橋頭村,因五龍河上的“觀音橋”而得名

相對而言,縣誌的記載較民間普通傳說可信度應更高一些。並且萊陽縣誌的說法並非孤證,清代即墨縣誌當中亦提及李常明募建五龍河橋一事,志稱:“李常明,陽信人,精修道業,形苦志厲。縣西馬山創立道院居之,修橋為事,縣北河、沽河、店口河、五龍河各處石橋,皆其募建。”

雖然上述記載沒有明確說明觀音橋的修建時間,但通過道人李常明這條線索可以推斷大概。李常明原籍魯西陽信,在清順治年間來到膠東,在登萊一帶頗有名氣。以此推斷,五龍河上的這座觀音橋大概也是清朝初年修建,也就是說橋頭村更名,不早於此時。

不過,以上說法也有存疑之處。因為李常明本身是“道士”,為何會將經手修建的大橋取名為“觀音橋”呢?年代久遠,資料鮮存,已經難以考證。

萊陽市羊郡鎮橋頭村,因五龍河上的“觀音橋”而得名

有清一代,觀音橋應該都是萊陽南部的重要交通孔道。但因為常年河水衝擊,石橋逐漸坍塌,在上世紀三十年代老萊陽縣誌修撰時,這座橋已經坍塌,只剩下西岸一塊石碑,上面的文字大多已經模糊不清,只剩下“觀音橋”三個字依稀可辨。

在古代,因為條件有限,建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如今,五龍河及其支流上的大橋已經不勝枚舉。如果有機會從羊郡和穴坊之間的五龍河大橋上經過的話,在遠眺大河的同時,不妨在頭腦中暢想一下當年那座“觀音橋”的模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