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蜂要懂蜂,否則害死蜜蜂還不知道'

昆蟲 工蜂 蜂王漿 蜂王 蜂蜜 體育 追花精靈 2019-09-14
"

蜜蜂是十分獨特的昆蟲,其習性就是專家也未必能夠完全瞭解。蜜蜂對於大自然,對於人類的貢獻是難以估量的,蜜蜂的生死存亡也關係著人類的命運。所以有很多的專家在研究著蜜蜂的習性,作為養蜂人,我們並不需要成為蜜蜂專家,但必須要懂得蜜蜂的基本習性,這樣才能養好蜂。

"

蜜蜂是十分獨特的昆蟲,其習性就是專家也未必能夠完全瞭解。蜜蜂對於大自然,對於人類的貢獻是難以估量的,蜜蜂的生死存亡也關係著人類的命運。所以有很多的專家在研究著蜜蜂的習性,作為養蜂人,我們並不需要成為蜜蜂專家,但必須要懂得蜜蜂的基本習性,這樣才能養好蜂。

養蜂要懂蜂,否則害死蜜蜂還不知道

蜜蜂是完全變態的昆蟲,從卵變成蜜蜂要經過4個階段——卵,幼蟲,蛹,成蟲,這是每隻蜜蜂都必須要經歷的發育週期。養蜂人能看到蜂卵,幼蟲,出房的蜜蜂,對於封蓋裡的蟲蛹是怎麼變化的未必知道。也許就因為不明白封蓋裡的蟲蛹是怎樣變成蜜蜂的,會做出傷害蟲蛹的事,讓幼蟲夭折死亡,造成囊狀幼蟲病的發生。

蜂卵三天孵化成幼蟲,幼蟲先吃三天蜂王漿,工蜂和雄蜂幼蟲就吃蜂蜜和花粉釀造的蜂糧,而蜂王幼蟲就一直吃蜂王漿。幼蟲再吃4天左右的蜂糧就停止飼餵,開始進入蟲蛹期。這時工蜂會把幼蟲封蓋,然後幼蟲在裡面完成化蛹成蜂的神奇變化。

因為幼蟲封蓋後一般人是觀察不到的,養蜂人可能也認為封蓋保護的幼蟲就是安全的,化蛹成蜂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用不著我們操心。可事實並不會如此,在蜜蜂養殖過程中,封蓋子脾蛹大量死亡,造成囊狀幼蟲病爆發的事情是很多的。有的人還非常奇怪,為什麼已經封蓋的子脾會啃開封蓋?為什麼已經快變成蜜蜂的蟲蛹會死亡?工蜂對於封蓋裡的蟲蛹發育狀況是十分清楚的,如果不是因為死亡,是絕對不會肯開已經封蓋了的子脾。其實封蓋裡的蟲蛹更加嬌嫩,也容易死亡的。

"

蜜蜂是十分獨特的昆蟲,其習性就是專家也未必能夠完全瞭解。蜜蜂對於大自然,對於人類的貢獻是難以估量的,蜜蜂的生死存亡也關係著人類的命運。所以有很多的專家在研究著蜜蜂的習性,作為養蜂人,我們並不需要成為蜜蜂專家,但必須要懂得蜜蜂的基本習性,這樣才能養好蜂。

養蜂要懂蜂,否則害死蜜蜂還不知道

蜜蜂是完全變態的昆蟲,從卵變成蜜蜂要經過4個階段——卵,幼蟲,蛹,成蟲,這是每隻蜜蜂都必須要經歷的發育週期。養蜂人能看到蜂卵,幼蟲,出房的蜜蜂,對於封蓋裡的蟲蛹是怎麼變化的未必知道。也許就因為不明白封蓋裡的蟲蛹是怎樣變成蜜蜂的,會做出傷害蟲蛹的事,讓幼蟲夭折死亡,造成囊狀幼蟲病的發生。

蜂卵三天孵化成幼蟲,幼蟲先吃三天蜂王漿,工蜂和雄蜂幼蟲就吃蜂蜜和花粉釀造的蜂糧,而蜂王幼蟲就一直吃蜂王漿。幼蟲再吃4天左右的蜂糧就停止飼餵,開始進入蟲蛹期。這時工蜂會把幼蟲封蓋,然後幼蟲在裡面完成化蛹成蜂的神奇變化。

因為幼蟲封蓋後一般人是觀察不到的,養蜂人可能也認為封蓋保護的幼蟲就是安全的,化蛹成蜂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用不著我們操心。可事實並不會如此,在蜜蜂養殖過程中,封蓋子脾蛹大量死亡,造成囊狀幼蟲病爆發的事情是很多的。有的人還非常奇怪,為什麼已經封蓋的子脾會啃開封蓋?為什麼已經快變成蜜蜂的蟲蛹會死亡?工蜂對於封蓋裡的蟲蛹發育狀況是十分清楚的,如果不是因為死亡,是絕對不會肯開已經封蓋了的子脾。其實封蓋裡的蟲蛹更加嬌嫩,也容易死亡的。

養蜂要懂蜂,否則害死蜜蜂還不知道

當幼蟲長成封蓋以後,一直不怎麼動彈的幼蟲就要拼死一搏,為化蛹成蜂而努力。幼蟲孵化後一直是臥在蜂巢房底部,被工蜂喂的肥肥胖胖,盤踞在蜂巢房裡安逸舒適,過著衣來張口飯來伸手的日子。可是當封蓋以後,蜂巢房裡只留下幼蟲,工蜂就不再怎麼照顧了,幼蟲就必須要為自己負責了。

封蓋完成以後幼蟲必須要用力把身子立起來,藉著蜂巢壁使勁彈起身體,然後要吐絲把身子固定在蜂巢房裡。只有能夠把身體固定在蜂巢房裡,能牢固的立足,才可以開始化成蛹變成蜜蜂。養蜂人應該能夠發現幼蟲是盤臥在蜂巢房底部的,但是蜂蛹都是立著的。如果不能完成身體豎立的轉換,如果不能吐絲固定在蜂巢房裡,幼蟲就只能中斷髮育死亡了。

有些養蜂人可能會懷疑,蜜蜂的幼蟲也會吐絲嗎?為什麼平時沒有看到呢?蜜蜂幼蟲當然會吐絲的,基本上所有完全變態的昆蟲,在幼蟲期結束都要吐絲為自己化蛹作保障,只不過蠶寶寶在人類的培育下吐的絲太多更容易發現。幼蟲吐絲量會有很大不同,但作用是一樣的,都是為了保護蛹能變化成成蟲。如果不信就想想,為什麼蜜蜂蛹能端端正正的掛在蜂巢房裡,提脾挪動蜂箱時也並未改變位置?

"

蜜蜂是十分獨特的昆蟲,其習性就是專家也未必能夠完全瞭解。蜜蜂對於大自然,對於人類的貢獻是難以估量的,蜜蜂的生死存亡也關係著人類的命運。所以有很多的專家在研究著蜜蜂的習性,作為養蜂人,我們並不需要成為蜜蜂專家,但必須要懂得蜜蜂的基本習性,這樣才能養好蜂。

養蜂要懂蜂,否則害死蜜蜂還不知道

蜜蜂是完全變態的昆蟲,從卵變成蜜蜂要經過4個階段——卵,幼蟲,蛹,成蟲,這是每隻蜜蜂都必須要經歷的發育週期。養蜂人能看到蜂卵,幼蟲,出房的蜜蜂,對於封蓋裡的蟲蛹是怎麼變化的未必知道。也許就因為不明白封蓋裡的蟲蛹是怎樣變成蜜蜂的,會做出傷害蟲蛹的事,讓幼蟲夭折死亡,造成囊狀幼蟲病的發生。

蜂卵三天孵化成幼蟲,幼蟲先吃三天蜂王漿,工蜂和雄蜂幼蟲就吃蜂蜜和花粉釀造的蜂糧,而蜂王幼蟲就一直吃蜂王漿。幼蟲再吃4天左右的蜂糧就停止飼餵,開始進入蟲蛹期。這時工蜂會把幼蟲封蓋,然後幼蟲在裡面完成化蛹成蜂的神奇變化。

因為幼蟲封蓋後一般人是觀察不到的,養蜂人可能也認為封蓋保護的幼蟲就是安全的,化蛹成蜂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用不著我們操心。可事實並不會如此,在蜜蜂養殖過程中,封蓋子脾蛹大量死亡,造成囊狀幼蟲病爆發的事情是很多的。有的人還非常奇怪,為什麼已經封蓋的子脾會啃開封蓋?為什麼已經快變成蜜蜂的蟲蛹會死亡?工蜂對於封蓋裡的蟲蛹發育狀況是十分清楚的,如果不是因為死亡,是絕對不會肯開已經封蓋了的子脾。其實封蓋裡的蟲蛹更加嬌嫩,也容易死亡的。

養蜂要懂蜂,否則害死蜜蜂還不知道

當幼蟲長成封蓋以後,一直不怎麼動彈的幼蟲就要拼死一搏,為化蛹成蜂而努力。幼蟲孵化後一直是臥在蜂巢房底部,被工蜂喂的肥肥胖胖,盤踞在蜂巢房裡安逸舒適,過著衣來張口飯來伸手的日子。可是當封蓋以後,蜂巢房裡只留下幼蟲,工蜂就不再怎麼照顧了,幼蟲就必須要為自己負責了。

封蓋完成以後幼蟲必須要用力把身子立起來,藉著蜂巢壁使勁彈起身體,然後要吐絲把身子固定在蜂巢房裡。只有能夠把身體固定在蜂巢房裡,能牢固的立足,才可以開始化成蛹變成蜜蜂。養蜂人應該能夠發現幼蟲是盤臥在蜂巢房底部的,但是蜂蛹都是立著的。如果不能完成身體豎立的轉換,如果不能吐絲固定在蜂巢房裡,幼蟲就只能中斷髮育死亡了。

有些養蜂人可能會懷疑,蜜蜂的幼蟲也會吐絲嗎?為什麼平時沒有看到呢?蜜蜂幼蟲當然會吐絲的,基本上所有完全變態的昆蟲,在幼蟲期結束都要吐絲為自己化蛹作保障,只不過蠶寶寶在人類的培育下吐的絲太多更容易發現。幼蟲吐絲量會有很大不同,但作用是一樣的,都是為了保護蛹能變化成成蟲。如果不信就想想,為什麼蜜蜂蛹能端端正正的掛在蜂巢房裡,提脾挪動蜂箱時也並未改變位置?

養蜂要懂蜂,否則害死蜜蜂還不知道

那麼幼蟲吐絲是有怎樣的保護作用呢?

我們知道蜂巢房的大小是剛夠蟲蛹發育的,長成的蜂蛹是塞滿整個蜂巢房的。幼蟲必須端正的掛在蜂巢房裡,只要有一點點偏差,就會使幼蟲的發育受阻,只要蜜蜂有一點點沒有發育好,不對稱,就不可能飛行的。而且蜜蜂的蟲蛹都比較嬌嫩,如果在晃動時碰到擦傷都會造成死亡,吐絲可以化解輕微的晃動,避免受傷。所以每一隻蜜蜂的幼蟲,都必須要想辦法把自己牢牢的固定在蜂巢房裡,才有機會變成蜜蜂。

在一般的情況下,提脾挪動蜂箱是不會對幼蟲造成傷害的,因為幼蟲吐絲把自己固定在蜂巢房裡,能夠經受一定的晃動。可是養蜂人在取蜜時,如果子脾蜜脾是共用的,為了把蜂蜜取出來,必須要抖蜂甩蜜,這樣劇烈的運動,肯定會使封蓋裡的蟲蛹脫落受傷,畢竟蜜蜂幼蟲吐的絲是非常細弱的,難以經受大的晃動。

想一想,封蓋裡的幼蟲正在吐絲,或者剛剛要化蛹,你的甩動讓絲斷了,蟲蛹脫落下來,這些蟲蛹還有機會變成蜜蜂嗎?只能是死路一條吧。

很多人養蜂人都知道,如果是有大量幼蟲脾取蜜,會小心謹慎,怕把幼蟲甩出來。可如果是封蓋子脾,似乎就放心大膽的取蜜了,只注意別擦傷子脾就以為可以了。可甩出幼蟲是我們能夠看到的,甩出來的幼蟲死亡並不會危害蜂群。如果是蜂封蓋裡的的蟲蛹因為使勁甩動造成死亡,這些蟲蛹如果不能及時清理出去,腐爛滋生病菌病毒,就有可能引起囊狀幼蟲病的爆發。

"

蜜蜂是十分獨特的昆蟲,其習性就是專家也未必能夠完全瞭解。蜜蜂對於大自然,對於人類的貢獻是難以估量的,蜜蜂的生死存亡也關係著人類的命運。所以有很多的專家在研究著蜜蜂的習性,作為養蜂人,我們並不需要成為蜜蜂專家,但必須要懂得蜜蜂的基本習性,這樣才能養好蜂。

養蜂要懂蜂,否則害死蜜蜂還不知道

蜜蜂是完全變態的昆蟲,從卵變成蜜蜂要經過4個階段——卵,幼蟲,蛹,成蟲,這是每隻蜜蜂都必須要經歷的發育週期。養蜂人能看到蜂卵,幼蟲,出房的蜜蜂,對於封蓋裡的蟲蛹是怎麼變化的未必知道。也許就因為不明白封蓋裡的蟲蛹是怎樣變成蜜蜂的,會做出傷害蟲蛹的事,讓幼蟲夭折死亡,造成囊狀幼蟲病的發生。

蜂卵三天孵化成幼蟲,幼蟲先吃三天蜂王漿,工蜂和雄蜂幼蟲就吃蜂蜜和花粉釀造的蜂糧,而蜂王幼蟲就一直吃蜂王漿。幼蟲再吃4天左右的蜂糧就停止飼餵,開始進入蟲蛹期。這時工蜂會把幼蟲封蓋,然後幼蟲在裡面完成化蛹成蜂的神奇變化。

因為幼蟲封蓋後一般人是觀察不到的,養蜂人可能也認為封蓋保護的幼蟲就是安全的,化蛹成蜂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用不著我們操心。可事實並不會如此,在蜜蜂養殖過程中,封蓋子脾蛹大量死亡,造成囊狀幼蟲病爆發的事情是很多的。有的人還非常奇怪,為什麼已經封蓋的子脾會啃開封蓋?為什麼已經快變成蜜蜂的蟲蛹會死亡?工蜂對於封蓋裡的蟲蛹發育狀況是十分清楚的,如果不是因為死亡,是絕對不會肯開已經封蓋了的子脾。其實封蓋裡的蟲蛹更加嬌嫩,也容易死亡的。

養蜂要懂蜂,否則害死蜜蜂還不知道

當幼蟲長成封蓋以後,一直不怎麼動彈的幼蟲就要拼死一搏,為化蛹成蜂而努力。幼蟲孵化後一直是臥在蜂巢房底部,被工蜂喂的肥肥胖胖,盤踞在蜂巢房裡安逸舒適,過著衣來張口飯來伸手的日子。可是當封蓋以後,蜂巢房裡只留下幼蟲,工蜂就不再怎麼照顧了,幼蟲就必須要為自己負責了。

封蓋完成以後幼蟲必須要用力把身子立起來,藉著蜂巢壁使勁彈起身體,然後要吐絲把身子固定在蜂巢房裡。只有能夠把身體固定在蜂巢房裡,能牢固的立足,才可以開始化成蛹變成蜜蜂。養蜂人應該能夠發現幼蟲是盤臥在蜂巢房底部的,但是蜂蛹都是立著的。如果不能完成身體豎立的轉換,如果不能吐絲固定在蜂巢房裡,幼蟲就只能中斷髮育死亡了。

有些養蜂人可能會懷疑,蜜蜂的幼蟲也會吐絲嗎?為什麼平時沒有看到呢?蜜蜂幼蟲當然會吐絲的,基本上所有完全變態的昆蟲,在幼蟲期結束都要吐絲為自己化蛹作保障,只不過蠶寶寶在人類的培育下吐的絲太多更容易發現。幼蟲吐絲量會有很大不同,但作用是一樣的,都是為了保護蛹能變化成成蟲。如果不信就想想,為什麼蜜蜂蛹能端端正正的掛在蜂巢房裡,提脾挪動蜂箱時也並未改變位置?

養蜂要懂蜂,否則害死蜜蜂還不知道

那麼幼蟲吐絲是有怎樣的保護作用呢?

我們知道蜂巢房的大小是剛夠蟲蛹發育的,長成的蜂蛹是塞滿整個蜂巢房的。幼蟲必須端正的掛在蜂巢房裡,只要有一點點偏差,就會使幼蟲的發育受阻,只要蜜蜂有一點點沒有發育好,不對稱,就不可能飛行的。而且蜜蜂的蟲蛹都比較嬌嫩,如果在晃動時碰到擦傷都會造成死亡,吐絲可以化解輕微的晃動,避免受傷。所以每一隻蜜蜂的幼蟲,都必須要想辦法把自己牢牢的固定在蜂巢房裡,才有機會變成蜜蜂。

在一般的情況下,提脾挪動蜂箱是不會對幼蟲造成傷害的,因為幼蟲吐絲把自己固定在蜂巢房裡,能夠經受一定的晃動。可是養蜂人在取蜜時,如果子脾蜜脾是共用的,為了把蜂蜜取出來,必須要抖蜂甩蜜,這樣劇烈的運動,肯定會使封蓋裡的蟲蛹脫落受傷,畢竟蜜蜂幼蟲吐的絲是非常細弱的,難以經受大的晃動。

想一想,封蓋裡的幼蟲正在吐絲,或者剛剛要化蛹,你的甩動讓絲斷了,蟲蛹脫落下來,這些蟲蛹還有機會變成蜜蜂嗎?只能是死路一條吧。

很多人養蜂人都知道,如果是有大量幼蟲脾取蜜,會小心謹慎,怕把幼蟲甩出來。可如果是封蓋子脾,似乎就放心大膽的取蜜了,只注意別擦傷子脾就以為可以了。可甩出幼蟲是我們能夠看到的,甩出來的幼蟲死亡並不會危害蜂群。如果是蜂封蓋裡的的蟲蛹因為使勁甩動造成死亡,這些蟲蛹如果不能及時清理出去,腐爛滋生病菌病毒,就有可能引起囊狀幼蟲病的爆發。

養蜂要懂蜂,否則害死蜜蜂還不知道

養蜂一定要記住,那些看不到的傷害才是最致命的。

中蜂囊狀幼蟲病也是中蜂著名的病害,之所以中蜂容易得病,可能原因就是中蜂的子脾蜜脾沒有分開,在取蜜時容易損傷到封蓋裡的蟲蛹。因為蜂群弱小,不能及時清理夭折的蟲蛹,腐爛了就造成病菌滋生,引發囊狀幼蟲病。

所以我提醒中蜂朋友們,養蜂要儘量做到子脾蜜脾分開,大的封蓋子脾儘量別取蜜。養蜂儘量要保證蜜脾相稱,蜂密集才能產出大的封蓋子脾,才能用隔王板迫使工蜂把蜜存到無王的那邊,才能有純淨的蜜脾。只有做到有大的子脾和蜜脾養蜂才是成功的。如果隨便加脾,讓子脾蜜脾混用,在子脾上取蜜比較麻煩量還少,而且會損傷蟲蛹,對蜂群也可能會造成致命的傷害。

大家可以反思一下,蟲蛹死亡是否是在取蜜後容易發生?是不是弱小稀疏的中蜂群更容易得中蜂囊狀幼蟲病?當蜂群發病時會想到是自己造成的嗎?為什麼以抗病能力強的著稱的中蜂被人工養殖後,還會疾病重生呢?很多病害都是人為造成的,必須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能等到得病了再尋找藥方治病。

"

蜜蜂是十分獨特的昆蟲,其習性就是專家也未必能夠完全瞭解。蜜蜂對於大自然,對於人類的貢獻是難以估量的,蜜蜂的生死存亡也關係著人類的命運。所以有很多的專家在研究著蜜蜂的習性,作為養蜂人,我們並不需要成為蜜蜂專家,但必須要懂得蜜蜂的基本習性,這樣才能養好蜂。

養蜂要懂蜂,否則害死蜜蜂還不知道

蜜蜂是完全變態的昆蟲,從卵變成蜜蜂要經過4個階段——卵,幼蟲,蛹,成蟲,這是每隻蜜蜂都必須要經歷的發育週期。養蜂人能看到蜂卵,幼蟲,出房的蜜蜂,對於封蓋裡的蟲蛹是怎麼變化的未必知道。也許就因為不明白封蓋裡的蟲蛹是怎樣變成蜜蜂的,會做出傷害蟲蛹的事,讓幼蟲夭折死亡,造成囊狀幼蟲病的發生。

蜂卵三天孵化成幼蟲,幼蟲先吃三天蜂王漿,工蜂和雄蜂幼蟲就吃蜂蜜和花粉釀造的蜂糧,而蜂王幼蟲就一直吃蜂王漿。幼蟲再吃4天左右的蜂糧就停止飼餵,開始進入蟲蛹期。這時工蜂會把幼蟲封蓋,然後幼蟲在裡面完成化蛹成蜂的神奇變化。

因為幼蟲封蓋後一般人是觀察不到的,養蜂人可能也認為封蓋保護的幼蟲就是安全的,化蛹成蜂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用不著我們操心。可事實並不會如此,在蜜蜂養殖過程中,封蓋子脾蛹大量死亡,造成囊狀幼蟲病爆發的事情是很多的。有的人還非常奇怪,為什麼已經封蓋的子脾會啃開封蓋?為什麼已經快變成蜜蜂的蟲蛹會死亡?工蜂對於封蓋裡的蟲蛹發育狀況是十分清楚的,如果不是因為死亡,是絕對不會肯開已經封蓋了的子脾。其實封蓋裡的蟲蛹更加嬌嫩,也容易死亡的。

養蜂要懂蜂,否則害死蜜蜂還不知道

當幼蟲長成封蓋以後,一直不怎麼動彈的幼蟲就要拼死一搏,為化蛹成蜂而努力。幼蟲孵化後一直是臥在蜂巢房底部,被工蜂喂的肥肥胖胖,盤踞在蜂巢房裡安逸舒適,過著衣來張口飯來伸手的日子。可是當封蓋以後,蜂巢房裡只留下幼蟲,工蜂就不再怎麼照顧了,幼蟲就必須要為自己負責了。

封蓋完成以後幼蟲必須要用力把身子立起來,藉著蜂巢壁使勁彈起身體,然後要吐絲把身子固定在蜂巢房裡。只有能夠把身體固定在蜂巢房裡,能牢固的立足,才可以開始化成蛹變成蜜蜂。養蜂人應該能夠發現幼蟲是盤臥在蜂巢房底部的,但是蜂蛹都是立著的。如果不能完成身體豎立的轉換,如果不能吐絲固定在蜂巢房裡,幼蟲就只能中斷髮育死亡了。

有些養蜂人可能會懷疑,蜜蜂的幼蟲也會吐絲嗎?為什麼平時沒有看到呢?蜜蜂幼蟲當然會吐絲的,基本上所有完全變態的昆蟲,在幼蟲期結束都要吐絲為自己化蛹作保障,只不過蠶寶寶在人類的培育下吐的絲太多更容易發現。幼蟲吐絲量會有很大不同,但作用是一樣的,都是為了保護蛹能變化成成蟲。如果不信就想想,為什麼蜜蜂蛹能端端正正的掛在蜂巢房裡,提脾挪動蜂箱時也並未改變位置?

養蜂要懂蜂,否則害死蜜蜂還不知道

那麼幼蟲吐絲是有怎樣的保護作用呢?

我們知道蜂巢房的大小是剛夠蟲蛹發育的,長成的蜂蛹是塞滿整個蜂巢房的。幼蟲必須端正的掛在蜂巢房裡,只要有一點點偏差,就會使幼蟲的發育受阻,只要蜜蜂有一點點沒有發育好,不對稱,就不可能飛行的。而且蜜蜂的蟲蛹都比較嬌嫩,如果在晃動時碰到擦傷都會造成死亡,吐絲可以化解輕微的晃動,避免受傷。所以每一隻蜜蜂的幼蟲,都必須要想辦法把自己牢牢的固定在蜂巢房裡,才有機會變成蜜蜂。

在一般的情況下,提脾挪動蜂箱是不會對幼蟲造成傷害的,因為幼蟲吐絲把自己固定在蜂巢房裡,能夠經受一定的晃動。可是養蜂人在取蜜時,如果子脾蜜脾是共用的,為了把蜂蜜取出來,必須要抖蜂甩蜜,這樣劇烈的運動,肯定會使封蓋裡的蟲蛹脫落受傷,畢竟蜜蜂幼蟲吐的絲是非常細弱的,難以經受大的晃動。

想一想,封蓋裡的幼蟲正在吐絲,或者剛剛要化蛹,你的甩動讓絲斷了,蟲蛹脫落下來,這些蟲蛹還有機會變成蜜蜂嗎?只能是死路一條吧。

很多人養蜂人都知道,如果是有大量幼蟲脾取蜜,會小心謹慎,怕把幼蟲甩出來。可如果是封蓋子脾,似乎就放心大膽的取蜜了,只注意別擦傷子脾就以為可以了。可甩出幼蟲是我們能夠看到的,甩出來的幼蟲死亡並不會危害蜂群。如果是蜂封蓋裡的的蟲蛹因為使勁甩動造成死亡,這些蟲蛹如果不能及時清理出去,腐爛滋生病菌病毒,就有可能引起囊狀幼蟲病的爆發。

養蜂要懂蜂,否則害死蜜蜂還不知道

養蜂一定要記住,那些看不到的傷害才是最致命的。

中蜂囊狀幼蟲病也是中蜂著名的病害,之所以中蜂容易得病,可能原因就是中蜂的子脾蜜脾沒有分開,在取蜜時容易損傷到封蓋裡的蟲蛹。因為蜂群弱小,不能及時清理夭折的蟲蛹,腐爛了就造成病菌滋生,引發囊狀幼蟲病。

所以我提醒中蜂朋友們,養蜂要儘量做到子脾蜜脾分開,大的封蓋子脾儘量別取蜜。養蜂儘量要保證蜜脾相稱,蜂密集才能產出大的封蓋子脾,才能用隔王板迫使工蜂把蜜存到無王的那邊,才能有純淨的蜜脾。只有做到有大的子脾和蜜脾養蜂才是成功的。如果隨便加脾,讓子脾蜜脾混用,在子脾上取蜜比較麻煩量還少,而且會損傷蟲蛹,對蜂群也可能會造成致命的傷害。

大家可以反思一下,蟲蛹死亡是否是在取蜜後容易發生?是不是弱小稀疏的中蜂群更容易得中蜂囊狀幼蟲病?當蜂群發病時會想到是自己造成的嗎?為什麼以抗病能力強的著稱的中蜂被人工養殖後,還會疾病重生呢?很多病害都是人為造成的,必須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能等到得病了再尋找藥方治病。

養蜂要懂蜂,否則害死蜜蜂還不知道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