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車縣農村公路提檔升級,村民自發當起“護路人”

庫車 農村 新疆 農家樂 交通 維吾爾族 新疆晨報 2019-07-14

新疆頭條訊(文/圖 記者 郭玲)7月10日早上,陽光透過綠葉的間隙,灑在鄉村的瀝青路面上。在阿克蘇地區庫車縣的各個村子,都能看見村民起床後掃院子、掃馬路的情景。


庫車縣農村公路提檔升級,村民自發當起“護路人”

近幾年,庫車縣大力推行“路長制”,開展“最美鄉村路”示範鄉村建設,打造特色農村公路景觀道路。村民們在依託道路脫貧致富的同時,也擔起了義務護路人的責任。“像愛護自己的院子一樣愛護公路。”村民們說。

村民自發當起“護路人”

在庫車縣阿拉哈格鎮博孜村,一條百餘米長的巷道連著五戶人家,新鋪的瀝青路兩邊滿是幹活的老老少少,他們用牲畜拉來廢棄的磚,拿著工具平整路邊。

“這條路原來是土路,前幾天剛鋪上瀝青,大家全部出動平整路邊,並搭建了個小花園。”60歲的村民依明·買買提說,這幾年村路修好後,出行很方便,現在連家門口的巷道都鋪上了瀝青,村民們除了養護,還交換花種準備種花美化自家門前的村路。

村民對新修的路格外珍惜,自覺加入“護路人”的行列,每天早上打掃完院子,順便掃乾淨村路。

庫車縣委副書記、常務副縣長白和斌說,以前的路只注重“建”,沒注重“管”,現在轉變了方式,將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工作常態化、規範化,庫車縣在全疆率先實施公路“路長制”,按照“縣道縣管、鄉道鄉管、村道村管”的責任體系,層層壓實責任,建立符合本地實際的農村公路管理體制。同時每村聘請貧困人口2-3人作為護路員,從事公路管護、保潔工作,每人每年6000元工資。此項工作的開展,不僅確保了農村道路乾淨整潔,還解決了大批貧困戶的就業問題,強化了老百姓的公路保護意識。

農村公路為百姓致富保駕護航

塔依爾·尕依提怎麼也想不到,修好的公路除了出行方便外,自己居然能靠一條原本的“運煤專線”開起農家樂。

塔依爾的農家樂佔地面積45畝,位於烏恰鎮一烏恰村,距離縣城10分鐘的車程,院內除了23個專門吃飯的涼亭,還有噴泉和兒童樂園,農家樂裡往返傳菜都是靠摩托車。“我以前在縣城內開飯館,縣裡外環路修好後,這條路沒了大車。2017年,我來這裡開了個農家樂,接待全國各地的遊客。”塔依爾說,在每年6月到8月的旅遊旺季,一天最多接待1500位遊客,一天的收入最高可達4萬元,平常2萬多。今年他準備擴建農家樂,發展冬季旅遊餐飲。

烏恰鎮黨委書記安小京介紹說,庫車縣的南外環路修好後,該鎮把這條路打造成了“旅遊路”“致富路”,沿線有7個星級農家樂,一個大饢城,還有近20個家庭式的小型農家樂。

道路的通暢讓運輸也方便了起來。據庫車縣道路運輸管理局工作人員孫慶蘭介紹,為了方便農民出行,運營好農村公路,今年7月庫車縣實現了客運班線村村通,客運班線68條,702輛車,還能預約車輛。

2015年,庫車縣率先實現了建制村“村村通硬化路”。截至目前,該縣農村公路總里程達3900公里,村道1682公里,通客運班車均實現100%。

庫車縣是新疆“交通+旅遊”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道路建設在解決民生問題的同時,為旅遊業發展夯實基礎。記者瞭解到,截至2018年,新疆農村公路通車裡程近12.87萬公里,農村公路鄉鎮通達率100%。

記者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瞭解到,2019年,新疆計劃投資65億元用於農村公路建設,將完成里程1.2萬公里。截至6月底,農村公路已完成投資29.67億元,完成建設里程2072.46公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