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爸爸扮“恐龍”,寧夏女孩照顧爸爸,父母孩子一場是互相感恩

恐龍 幼兒園 新聞 早期教育 育兒 十分媽媽 2018-12-25
魔都爸爸扮“恐龍”,寧夏女孩照顧爸爸,父母孩子一場是互相感恩

作者丨 辣麻麻

父母對孩子的愛,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在衣食住行,其實也在性格培養和精神教育。

最近看到兩個關於父母和孩子的新聞,讓人感到溫暖。大概是為人母后,淚腺比較低吧。


01、互相尊重,要遵守和孩子約定

上海某幼兒園放學後,驚現一隻 2 米高的“恐龍”。視頻很快走紅,媒體詢問了當事人瞭解到,原來這是父母和孩子的一個約定。

魔都爸爸扮“恐龍”,寧夏女孩照顧爸爸,父母孩子一場是互相感恩


孩子媽媽說,女兒小石榴剛三歲,新進幼兒園,有些情緒,很多事情沒做好。父母為鼓勵她養成良好的獨立習慣,並答應她如果做到就滿足孩子的小要求。小石榴做到後,在商場看到有人扮成“恐龍”,也希望有“恐龍”來接她放學。

孩子做到了她的約定,父母也兌現他們的承諾。

就藉著萬聖節,爸爸扮成“恐龍”去接孩子放學。

孩子媽媽說,這是互相尊重,也是保護孩子的童真。

很多人看了視頻,都為這對父母點贊。因為能做到這些的父母不多。

對於和孩子的承諾,很多家長都是打馬虎眼。只是為了應對孩子當前的情況,當孩子做到了,父母就別的藉口搪塞過去。但不知道,對於單純的孩子來說,這些承諾有多麼重要。

父母忽悠了孩子,孩子其實會記得一輩子,或者還會學家長的“不守承諾”。所以,當你質問孩子為什麼做不到跟你的承諾時,是否可以先反思下,給孩子的任務是否超出孩子的能力範圍,或者你常常失約於孩子。

魔都爸爸扮“恐龍”,寧夏女孩照顧爸爸,父母孩子一場是互相感恩


02、父母帶給孩子生命,孩子亦帶給父母希望

六歲的孩子,本該生活在父母溫暖的羽翼下,無憂無慮。但是對於寧夏的佳佳來說,她的童年比同齡人多了一份艱辛。

2016 年,田海成車禍造成高位截癱,老婆帶著兒子離家出走,只剩下老人和女兒照顧自己。

生活突遭這些變故,讓他一度有輕生的念頭。但都讓當時只有 4 歲的女兒佳佳救了回來。


魔都爸爸扮“恐龍”,寧夏女孩照顧爸爸,父母孩子一場是互相感恩

生病的田海成,主要還由母親照料,年幼的女兒也漸漸學會了給父親穿衣、挪地兒。女兒的愛,不僅讓田海成振作了起來,也找回了不少生活的樂趣。


魔都爸爸扮“恐龍”,寧夏女孩照顧爸爸,父母孩子一場是互相感恩


現在田海成每天接女兒放學,雖然腿腳不靈便,但是覺得這是給女兒最好的謝謝。而且,女兒也需要他。


魔都爸爸扮“恐龍”,寧夏女孩照顧爸爸,父母孩子一場是互相感恩


父母能給孩子生命,但其實孩子也能讓父母看到生活的希望。

對爸爸來說,女兒就是希望,沒有女兒或許他依然會頹廢,喪失對生活的期待。為了女兒,他振作了起來,積極面對生活的困境。同時,他也就成為女兒的榜樣,面對困境不折不撓,對孩子以後的人生也有積極的引導。


魔都爸爸扮“恐龍”,寧夏女孩照顧爸爸,父母孩子一場是互相感恩


而且,六歲的佳佳,家庭或許特殊了點,但是有爸爸在,她就不是孤兒,照顧爸爸也是一種幸福。

父母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養育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獨立個體。但是其實孩子也在教父母如何更好地生活。

孩子的樂觀和童真,孩子的專注和活力,也都是很多父母漸漸失去品質,養育孩子的過程,也是在慢慢找回自己的過程。

魔都爸爸扮“恐龍”,寧夏女孩照顧爸爸,父母孩子一場是互相感恩

——————————————————————————————————————

十分媽媽:一個有溫度的親子育兒公眾平臺,在這裡,為你分享提升媽媽寶寶幸福指數的一切好文。

微信公眾號:shifenmama8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