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狼2》到《流浪地球》,吳京這次又贏了?

2019年的春節賀歲檔相對激烈,作為觀眾來說選擇較多,誰能從中殺出一條血路,並不好說,前有周星馳的《新喜劇之王》,主打情懷,讓那些年喊著“欠星爺一張電影票”的觀眾躍躍欲試;甯浩的《瘋狂外星人》集合了黃渤、沈騰,堪稱國內喜劇電影的“頂配”;韓寒的《飛馳人生》集合了沈騰、黃景瑜、尹正,特立獨行的作家導演配上喜劇演員,也很有火花;還有成龍大哥主演的《神探蒲松齡》把大家耳熟能詳的聶小倩和寧採臣的故事新編,不過這些都不是我選的,真正讓我感興趣的是號稱國產科幻片“開山之作”的《流浪地球》。

從《戰狼2》到《流浪地球》,吳京這次又贏了?

從《流浪地球》點影開始,朋友圈裡就有人陸陸續續的安利這部電影“終於看見國產科幻大片裡”“特效不輸好萊塢”等關鍵詞是對這部“硬核科幻”電影最多的評價。果不其然,電影一上映豆瓣評分就達到8.5,將近一半的觀眾給了五星好評。

從《戰狼2》到《流浪地球》,吳京這次又贏了?

2月4日豆瓣評分

從《戰狼2》到《流浪地球》,吳京這次又贏了?

2月6日豆瓣評分

截止到寫這篇文章前,雖然豆瓣評分有所下降到了8.2,但是對於稀缺的國產科幻電影來說,這個分數已經相當難得,代表了大多數觀眾對這個電影的認可,電影票房也是一路走高,截止到6日晚上9點,上映兩天票房已經突破4億,對於投資3億多的《流浪地球》,投資方穩穩的可以笑著數錢了。

從《戰狼2》到《流浪地球》,吳京這次又贏了?

為什麼這部電影能夠在競爭的春節檔“逆襲”呢?不得不說這部電影的確具備了幾個爆點:

1、以劉慈欣的小說為藍圖,想象力夠豐富。

從太陽不斷膨脹將要把地球吞噬,地球被迫進行一場為期兩千多年的流浪之旅,孕育了人類文明的太陽要把地球消滅,背景如此宏大,難以置信卻又無能無力。零下80多度冰封的北京、上海,那些熟悉的地標建築真的出現在電影畫面中時,有劇烈的親切感。同時,伴隨著巨大的疏離感,因為我們的就生活在地球上,就是北京、上海中的一員,甚至電影中那些已經“毀滅”的地標我們都去過。親切感和代入感抓住了觀眾的情緒。這讓人相信這些都可能是事實,讓觀眾莫名進入了一個電影塑造的“真實虛擬世界”。

從《戰狼2》到《流浪地球》,吳京這次又贏了?

冰封的北京

從《戰狼2》到《流浪地球》,吳京這次又贏了?

冰封的上海

從《戰狼2》到《流浪地球》,吳京這次又贏了?

冰封的東方明珠塔

電影中隨處可見的“想象力”,例如五十噸的自卸開車

從《戰狼2》到《流浪地球》,吳京這次又贏了?

推動地球遠離太陽系,尋找新家園的動力——上萬臺的行星發動機

從《戰狼2》到《流浪地球》,吳京這次又贏了?

以及地球將要和木星碰撞等等設定,是非常宏大且具有想象力的。都說好萊塢擅長科幻,外國人想象力豐富,但是今天看到這部電影,可以說非常欣慰。也正是這個原因,很多觀眾因為對國產電影預期不高,走進電影院之後才發現是個驚喜。

2、特效水準高

從電影中冰封的地球到、地球被木星引力吸引發生一列的災害、再到太空世界特效都是不錯的。在電影院看的3d,裡面的一些鏡頭還算震撼

從《戰狼2》到《流浪地球》,吳京這次又贏了?

從《戰狼2》到《流浪地球》,吳京這次又贏了?

尤其是木星和地球即將相撞的宇宙空間,特效讓觀眾能覺得很真實。

從《戰狼2》到《流浪地球》,吳京這次又贏了?

木星被點燃的的畫面熱烈又有視覺衝力。

從《戰狼2》到《流浪地球》,吳京這次又贏了?

當然,以上都是用國產科幻電影的標準來評價的,在特效方面雖然劉慈欣說已經達到了好萊塢的水準,但實際上還是有一些差距,很多人說跟幾年前的好萊塢電影《星際穿越》相比,特效上還是有差距的,冰雪的陸地世界的很多畫面有CG畫面感,有時候的不真實感讓人跳戲。不過瑕不掩瑜,作為一部投資3億多人民幣的國產科幻片(好萊塢同類大片投資要比這多的多)已經值得鼓勵。

3、具備人文關懷

本劇中有個橋段我覺得蠻好笑的,女老師問女班長什麼是希望,女班長用十分“三好學生”的語調做了一段解釋:希望是這個時代像鑽石一樣珍稀的東西~的確整個電影的主題就是圍繞著希望來展開,父子之間的親情、人類生存下去的鬥爭,一切故事的展開歸根到底是人們心存希望。

吳京飾演的劉培強希望能和親人團聚;中國人歷來重視親情,電影中的主線也是一對父子的親情,這對中國的觀眾來說,代入感強。

李光潔飾演的救援隊長希望能把燃料成功運到基地;屈楚蕭飾演的“戶口”希望出去看看,希望父親回來,每個人都心存希望。

從《戰狼2》到《流浪地球》,吳京這次又贏了?

在地球災難的背景下,除了親情更強調地球的團結,不分國籍、不分地域、團結一致完成地球流浪的千年計劃,團結在這時候相當有溫度,他超越了一個狹隘的民族歷史觀。

可以說在這部電影中,極致的體現了中國幾千年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主旨是仁義,捨生取義,吳京最後為拯救地球”自殺式”撞向木星,到全世界所有人的都要放棄的時候,國人不放棄,到其他人被感化,體現一個“信”字。同時,這部國產電影與好萊塢科幻片有著一個本質的不同,《流浪地球》講的是集體主義,裡面沒有誰是絕對的超級英雄,影片也一直在強調全世界人民的團結,救援小分隊人員的分工配合。縱觀好萊塢電影,講的大多數個人英雄主義,所以說《流浪地球》是本土化的,有著中國古老哲學的思想內核。

說了電影諸多值得一看的點,但是不得不承認作為一部硬核科幻電影,《流浪電影》還有很多不足之處。

從《戰狼2》到《流浪地球》,吳京這次又贏了?

最後:希望是這個時代像鑽石一樣珍稀的東西

例如在劇情上有的地方邏輯不通,當全世界都放棄的時候,屈楚蕭飾演的“戶口”想到了引爆木星推開地球的方法,雖然電影中有提到以色列科學家想到了該方法,但是被否定了,但是怎麼會因為幾個孩子的話,又開始這個方法呢?全球的人在一個孩子朗誦課文式的演講下就被感化一起來完成引爆木星的計劃了?除了不太通的情節,主角的情感過度也不是很符合邏輯,臺詞和表演也略顯倉促和不成熟。

不過瑕不掩瑜,在如今想象力如此匱乏的影視行業,在古裝劇橫行,孫悟空、聶小倩不斷被翻拍的今天,中國的科幻市場因為《流浪地球》燃起了新的希望,借用電影中的一句話:希望是這個時代像鑽石一樣珍稀的東西。但願中國科幻電影的春天來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