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星際特工》的不是吳亦凡,而是中國觀眾!

法國大牌導演呂克·貝鬆執導的《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終於上映了。

電影改編自1967年面世的法國漫畫《韋勒瑞恩和洛瑞琳》,(中文翻譯《星際特工》)連載半個多世紀,在歐洲屬於里程碑式的科幻作品,影響了整整幾代人。

挽救《星際特工》的不是吳亦凡,而是中國觀眾!

據說在當時,《星際特工》漫畫剛一推出,立刻有很多新生兒的名字被取名為漫畫主角人物韋勒瑞恩和洛瑞琳;也設定和內容也直接影響了後來出現的《星球大戰》、《星際迷航》、《第五元素》等眾多科幻電影。

在沒有碟片,沒有網絡,電視機都才普及的時代,這部已經融合“冒險打鬥、時間旅行、星際警察、銀河帝國”等一系列元素的漫畫,對於十來歲的小呂同志來說,每一期的出版都是頭等大事。

挽救《星際特工》的不是吳亦凡,而是中國觀眾!

長大以後,作為漫畫的死忠粉,老呂同志開始籌謀將這部漫畫搬上大屏幕。

然而真正的開始,卻是在《阿凡達》上映後,老呂終於看到了希望,覺得電影特效的發展,已經可以支撐《星際特工》的拍攝。

於是,老呂以狂砸2.1億美元,平均每分鐘燒了18萬人民幣的代價,製作這部科幻鉅作。請來的可是操刀過《阿凡達》、《星球大戰》、《權力的遊戲》特效技術的維塔數碼、工業光魔和Rodeo FX三家全球頂級特效公司。

挽救《星際特工》的不是吳亦凡,而是中國觀眾!

故事設定在未來,28世紀。

電影一開始,配著披頭士的《Because》作為背景音樂,以短短几分鐘的時間展示了人類登月後,開始在不同的紀元裡和各種外星生物接觸。

畫面展示的彼此雙方都是以握手作為接觸的開端,這也從側面揭示了老呂對於這部電影的主調:和平,大愛。

故事內容非常簡單,時空警察韋勒瑞恩(戴恩·德哈恩飾)和洛瑞琳(卡拉·迪瓦伊飾)受命尋找全宇宙最後一隻神獸,雖說很快得手,但卻不小心捲入一場三十年前的星際陰謀中。

挽救《星際特工》的不是吳亦凡,而是中國觀眾!

不可否認,用現代的眼光來看這個漫畫故事,內容其實很普通,但是老呂的高明之處卻是構建了一個屬於自己的,超越漫畫的科幻世界。這個世界中的阿爾法城市,生活著3236種前所未聞的星際生物,還有各自的生存法則、生物鏈。

如此龐大的架構,就跟托爾金設定的《魔戒》世界一樣。

和其他很多科幻電影內容不同,老呂在電影中並沒有將機器人的智慧設置成超人類,更沒有各種莫名其妙的打打殺殺;而是設計了在彙集全宇宙最高端文明的千星之城裡,各個星球的生物都樂於分享自己的文明和智慧,共同打造更美好的明天。

挽救《星際特工》的不是吳亦凡,而是中國觀眾!

雖然電影有2700多個特效,但是並沒有按照傳統的好萊塢大片套路行走,諸如情節高潮的表現用一大堆特效打鬥或者是各種滿目瘡痍的毀滅——城市也行,星球也罷,總之不拼個你死我活,轟炸個天崩地裂電影就沒法拍下去了。

相反,老呂卻是按照人物行走在故事線中行走。他不追求什麼猛男美女,什麼主角光環,他在意的是主題的表達,用特效來展現故事要傳達的理念。

挽救《星際特工》的不是吳亦凡,而是中國觀眾!

在細節上,老呂把控的非常到位和合理。不說“珍珠人”星球的美輪美奐,也不說跨維度世界細膩真實畫面的展示,單是說蕾哈娜飾演的“變身女郎”泡泡就讓人感覺趣味十足。各種風姿的舞蹈配合服裝快速切換,視覺效果一流。

完全符合老呂一貫的電影水準:文藝,但又充滿激情。這些充滿趣味的小支線,將略顯乏力的故事主線支撐起來,讓人看著覺得妙趣橫生。

挽救《星際特工》的不是吳亦凡,而是中國觀眾!

至於出演軍官的吳亦凡,他一貫的面癱式表演倒很貼切電影內容的要求,難怪老呂會誇他是一個很有才華的演員。

《星際特工:千星之城》在北美票房非常普通,首周票房只有1702萬美元,而反觀老呂之前拍的《超體》投資只有四千萬美元,卻拿到了1.7億美元票房……這是說老呂這部電影砸了嗎?

倒也未必,目前這部電影正橫掃全球票房,歐洲反響比北美好的多;更何況老呂尤其是把希望放在中國內地市場。

挽救《星際特工》的不是吳亦凡,而是中國觀眾!

至少,還有一個吳亦凡?

總之,如果說對這位導演的記憶還停留在《這個殺手不太冷》、《碧海藍天》這種文藝片,或者是《第五元素》、《超體》等,那麼這部《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絕對會讓人驚呼:幸好老呂沒有實踐自己說的“一生只拍十部電影”的承諾!雖然他又講了一個爛故事,但卻拍出了一部好電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