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永靖炳靈寺169窟:中國最早石窟,為何成酈道元筆下“鬼窟”

考古 酈道元 文物 莫高窟 麥積山石窟 隴史薈王文元 2018-12-17

炳靈寺169窟:酈道元筆下的鬼窟

絕大部分人都想不到,中國最早有明確紀年的石窟,就隱藏在距離蘭州不遠的炳靈寺內。它就是炳靈寺169窟,這是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前開鑿的洞窟,當之無愧地稱得上“中國第一窟”。



甘肅永靖炳靈寺169窟:中國最早石窟,為何成酈道元筆下“鬼窟”

炳靈寺


169窟在炳靈寺內的什麼地方呢?它是何人修建的呢?它是如何保存至今的呢?不久前,記者趕赴永靖炳靈寺,尋找一段在小積石山中隱藏了1500多年的祕密?

棧道連雲霄

“天下名山僧佔多”,大凡是名山總少不了名寺,小積石山也不例外,在這座大山內就隱藏著聞名遐邇的炳靈寺。炳靈寺位於臨夏永靖縣西南35公里處的小積石山中,分上寺、洞溝、下寺三處,它和莫高窟、麥積山石窟並稱為甘肅三大石窟。甘肅三大石窟中莫高窟以壁畫見長,麥積山以泥塑見長,炳靈寺則以石雕聞名。

夏日的清晨,我們開始了炳靈寺之旅。說實話,炳靈寺我並不陌生。這些年,因為採訪,因為招呼朋友,零零總總去過十幾次,但每次都匆匆而來,匆匆而去,沒有認真欣賞,只為完成任務。這一次,我們有明確的目標,探祕169窟,去看看這座高高在上的洞窟究竟隱藏著什麼祕密。



甘肅永靖炳靈寺169窟:中國最早石窟,為何成酈道元筆下“鬼窟”

通往169窟的木製棧道


路好,車好,不到一個小時就到了永靖縣城。從劉家峽大壩上船,一個多小時後,就到了炳靈寺。關於炳靈寺始建年代,現在早已不可考了,有人說,始建於西晉武帝司馬炎時期,也有人說,在十六國時期。不管怎樣說,至少在公元420年前,就有人在這裡開鑿石窟了,算起來,也有1500多年了。魏晉時,炳靈寺的名氣已經很大了。酈道元在寫《水經注》時,還專門做了記述,他把炳靈寺稱之為唐述窟,唐述在羌語中是“鬼窟”的意思,但也有人認為唐述是一個孝子的名字。到唐代這裡被稱為龍興寺,宋代又稱為靈巖寺,明清時期稱之為炳靈寺或冰靈寺,此時這座古寺逐漸沉寂了下來,直到被人們徹底遺忘。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炳靈寺被重新發現後,它才再度引來人們的關注。

千百年來,這座寺院見證了黃河上游各個民族分分合合,也經歷了一次次的劫難,能夠保存下來實屬不易。

在炳靈寺管理所的朋友帶領下,我們直奔炳靈寺大佛前169窟的棧道入口處。169窟其實是大佛頭頂上的一個洞窟,要上去必須從大佛邊上的棧道攀沿而上,這些棧道全部為木結構,不知修建於何年,風吹日晒下油漆早已剝落了,踩在上面能感覺木樁的顫動,讓人很是擔心。棧道的木梯狹窄而陡峭,僅能容一人通過,我抓住木梯邊的扶手,小心翼翼向上攀爬。



甘肅永靖炳靈寺169窟:中國最早石窟,為何成酈道元筆下“鬼窟”

中國有紀年的最早石窟169窟


這些棧道其實修建于山體裂隙中,大約15米就有一個平臺。爬了20多分鐘後, 我們終於站在了最後一個平臺上,它的左右兩邊就是長長的棧道,沿著山崖蜿蜒而去。站在平臺上向下看,我們已經超過了大佛,溝底行走的遊客在慢慢地蠕動,似乎有點俯瞰眾生的意味。

最早石窟

大凡搞學術的人都不願意說“第一、最先”之類的話,面對大千世界人類認知總是有限,不可輕易下結論。在這裡我還是不得不把炳靈寺169窟稱之為“中國第一窟”,證據是169窟內的一方墨書題記。這塊墨書題記的發現是一個曲折的過程。

1951年炳靈寺被重新發現後,國內外專家學者的目光都集中在這裡,人們期待著在這裡能夠有更多的發現。為此,國家先後組織了兩次大規模的考察。169窟就是在1962年的那次考察中發現的。

當時,考古隊員們先從下面架設簡單的棧道,到了距離地面30米的地方,又從山上放下了兩根繩子,考察人員將一根系在腰間,手中抓住另一根,然後腳踩著懸崖上舊有的棧道孔,慢慢向上攀援,就這樣先後吊進去四五位考古隊員,才將169窟的神祕面紗揭開。

自明嘉靖年間以後,這裡再也沒有人上去了。因為在洞窟內發現的題記最晚到明嘉靖。考古隊員們進入洞窟後發現窟內早已成了鴿子窩,鴿子糞堆得如同小山一般,到處是鴿子毛,殘破不堪。人們推測說,可能是一場大火燒燬了棧道,徹底將169窟與世隔絕。這是169窟能夠保持西秦風貌至今的原因。



甘肅永靖炳靈寺169窟:中國最早石窟,為何成酈道元筆下“鬼窟”

從169窟眺望


沿著最後一個平臺的木梯而上,就是長長的棧道了。這些棧道通往169窟的各個佛龕。我想我們應該感謝那些修建了棧道的人,如果不是這個棧道,估計能目睹169窟的人不會有幾人。

169窟距地面60米,寬26.75米,高15米,深19米,近似橢圓形,窟內現存佛龕24個,是炳靈寺規模最大、年代最早、內容最豐富的洞窟,是炳靈寺石窟的精華所在。如果沒有169窟,炳靈寺肯定要遜色許多。

考察人員在洞窟內的崖壁上發現了一處墨書題記,人們經過仔細認讀,終於發現了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的字樣,這是個驚人的發現,炳靈寺169窟也由此被人們認為是中國最早有紀年的石窟。

希臘影子

我們站在棧道入口上,遲遲不敢舉步前行。1500多年前的塑像,靜靜地注視著我們這些來訪者。

169窟的24個佛龕分佈在洞窟內的不同地方。迎面站立的是一尊立佛,這尊佛像近3米高,一隻手下垂而舒展,一隻手舉在前面,寬大的大衣搭在肩上,衣袖飄飄,兩腿分開站在那裡。炳靈寺的朋友說,大量的研究和考證表明169窟內的造像除了少數幾尊是北魏時期的以外,絕大部分都是西秦時期的洞窟。

西秦是鮮卑人乞伏國仁於公元385年建立的國家,共歷四主47年,於公元431年亡於夏國。距離炳靈寺不遠的臨夏曾經是西秦國的國都,炳靈寺一度被人們認為是西秦國的皇家寺院。

“從169窟內發現的墨書題記,這座洞窟的開鑿年代肯定早於公元420年。西秦國立國時間雖然短,但卻尊崇佛教。在乞伏國仁時期,有不少的僧侶來到西秦弘揚佛法,他們傳經佈道,翻譯佛經。”炳靈寺的朋友介紹說。

隴西鮮卑人建立了西秦國後,很快就從奴隸制向封建制轉變,此時正值佛教在中國北方迅猛興起。在西秦國封建化的過程中,佛教起到了控制西秦人意識形態的作用。那些傳經佈道的僧侶利用西秦王室大力推行佛教的機會才在這裡開鑿了洞窟。



甘肅永靖炳靈寺169窟:中國最早石窟,為何成酈道元筆下“鬼窟”

西秦時期佛像


西秦時期的造像,題材比較簡單,大小不一,分佈不規則;畫的內容比較豐富,背、項光圖案較為複雜,同時又有了簡單的佛說法圖、十方佛、千佛、飛天、伎樂、供養人以及多寶塔和維摩變等。這些題材,是研究我國早期佛教信仰和佛教藝術的珍貴資料。

十六國時期,佛教在中國北方大規模發展,佛像藝術進入初創階段,基本保持了印度式造像的風格。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犍陀羅佛像,它等於希臘化藝術的人體寫實加印度佛教的象徵標誌。自北魏以後,佛造像開始逐漸發生變化,進行中國本土化的改造。

“我們看到的那尊站立的佛像正是希臘化藝術的人體寫實加上印度佛教的象徵標誌,而綜合起來的造像。”朋友說。我們想不到,169窟中竟然能看到希臘文化的影子。

“可以這樣說,169窟是一個見證,既是佛教在中國北方大發展時期的見證,也是早期佛教塑像中希臘色彩的見證。”朋友說。

王文元(蘭州老王)原創作品。轉發惠己利人!讚賞堅持動力!留言精神鼓勵!

歡迎朋友們轉發朋友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