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了世界數學難題1+1的唐國明這一“尋”一“補”《紅樓夢》就是十多年

考古 文學 高鶚 曹雪芹 唐國明2016 2017-06-13

薦書:攻克了世界數學難題1+1的唐國明這一“尋”一“補”《紅樓夢》就是十多年

攻克了世界數學難題1+1的唐國明這一“尋”一“補”《紅樓夢》就是十多年

原名:奇人奇書

作者:楊柳青

來源:凱迪社區

原發布時間: 2013/11/28 16:05:04

曹雪芹是一個奇人,《紅樓夢》是一部奇書,這是都知道的。沒想到二百多年以後,又出了一個奇人——唐國明,又復原了一部奇書殘缺的部分——名為《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

在一次偶遇的報道中,我初識了唐國明。他對《紅樓夢》的執著和熱愛令我十分感動。出於對《紅樓夢》的喜愛,我一心想拜讀他的作品。但由於他的《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還沒有出版,我只好在網上閱讀美國的《國際日報》的連載,這樣,讀完整書竟花了三個多月的時間,也算是好事多磨。

讀完唐國明的《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深深被他的作品所打動,也為他的才情欣喜和感嘆。《紅樓夢》是中華文學的最高成就,續書也很多,但能夠流傳下來的只是高鶚的後四十回。對於高鶚的後四十回,二百年來也是爭議不斷,有的說是精品,有的說是偽續。而唐國明認為,高鶚所續的後四十回是在曹雪芹的殘稿基礎上整理添補而成的(這與清代書商程偉元聲言後四十回是從鼓兒擔上重金購買殘稿後經修補完成的說法比較一致),只不過是高鶚在續寫的時候摻沙子摻的太多了,因而很多地方失去了曹公的原意。他要從中找出了曹雪芹的真文字,還要以考古復原的方式修補寫一些文字,以還原八十回後的真故事,從而使《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更接近曹雪芹的原意。唐國明這一“尋”一“補”就是十多年,從而完成了後二十回計13萬字的《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

讀完唐國明的《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最直接的感覺有兩個:一個是語言風格的統一,一個是情節內容的延續。我感覺唐國明的語言風格大有曹公的風骨和特色,簡直達到了難辨真假的地步。在情節處理上也比較合理,相對於高鶚的續書更為簡潔,刪去了一向被人詬病的“四美釣游魚”“沐皇恩,延世澤”等,添加了寶黛殞亡等情節。如果有人認為唐國明的做法是簡單的剪接和拼湊,那就大錯特錯了。若把高鶚的後四十回比作是在廢墟上重建的大觀園,那這個大觀園中一定含有曹雪芹原建的那一件件磚瓦木石,唐國明要把高鶚建的這個大觀園推到,從中檢出曹雪芹的磚瓦木石再建一座新的大觀園,而新建的大觀園不僅使用的是曹雪芹的磚瓦木石,而且建築物的風格還要最接近曹雪芹原始的建築風格,當然他自己也要製造一些仿古的磚瓦木石,只不過這些磚瓦木石的仿古程度比高鶚更接近曹雪芹。在整個《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中,這些磚瓦木石就是文字風格,而章回情節則是整個大觀園的建築風格。在情節設計上,有很多出彩的章回,尤為精彩的是結尾與開篇一一對應,嚴絲合縫。如,和尚與道士的“來忙論”,賈雨村與甄士隱的對話等,可見唐國明已經把《紅樓夢》溶到了骨髓中。無疑,唐國明的《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又是一部奇書,儘管現在還沒有得到出版,但我堅信,是金子總要發光,唐國明的《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不僅是金子,而且要勝過金子,是寶石,是寶玉,只不過現在是“玉在櫝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罷了。

奇書必是奇人寫,唐國明又是一位奇人。說他是奇人,是說他奇在對紅樓夢的執著和天賦上。先看執著:唐國明出生在邵陽市城步縣一個農民家庭。14歲初讀120回的《紅樓夢》,讀完後他感覺自己就是賈寶玉。從那時候起,唐國明就與《紅樓夢》結緣。大學畢業後,他沒有去找工作,而是獨居在嶽麓山續寫《紅樓夢》,常常一天一個盒飯兩餐吃,40多歲仍未戀愛,把全部的精力用來追尋自己的夢想。這十年,唐國明是潦倒的,但對於”考古復原“《紅樓夢》這樣的奇書來說,潦倒也許成為寫成《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的必要環境。可以想象,若曹雪芹當年沒有“奇苦至鬱”的情感,沒有“舉家食粥酒常賒”的經歷,能寫出《紅樓夢》這樣偉大的悲劇嗎?同樣,唐國明在一個錦食玉衣的溫柔鄉里,還有這樣的創作源泉嗎?這一段經歷,也許會成為將來他珍貴的記憶。再看天賦:看完唐國明的《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以後我一直在想,在高鶚的後四十回續書中,唐國明是如何識得曹雪芹的真文字的?思考許久我才悟出,是靠直覺。千萬不要小看了這個直覺,直覺是把紅樓夢讀到骨髓裡的那種嗅覺,用唐國明的話說就是“曹雪芹附體”後的那點感覺。考古復原《紅樓夢》這樣的奇書,光有文學功底和熱情是絕對不夠,還要靠擁有曹氏的紅樓因子,因為只有這樣的因子,才會心有靈犀,才會慧眼識金。

唐國明的貢獻還在於,回答了百年來人們對高鶚的後四十回的爭論(即全部肯定說和全部否定說結束了),還原了清乾隆時期印刷《紅樓夢》的真相,否定了“政治陰謀說”。可以避免紅學界那些越走越遠的歧路,有撥雲見霧之見。

我也讀過別種版本的紅樓續書,我認為,這些作者雖然在探佚方面有所成就,但續書不是太過政治化,就是語言風格與曹雪芹相差太大,缺少紅樓味道,紅樓續書沒有紅樓味,就不是成功的紅樓續書。而唐國明的還原則忠於原著,且充滿濃郁的紅樓味。我熱情推薦唐國明的《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讀他的《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你會有讀新書溫舊味的感覺,會體會《紅樓夢》的全部要旨。也衷心希望哪家出版社慧眼識金,儘快出版唐國明的續書。如若出版,不僅會給你們帶來豐厚的效益,而且你們也會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美名,會功德無量。

對於唐國明的對《紅樓夢》的貢獻與堅持,最後我只能賦詩以表:十年辛苦續荒唐,再把荒唐演大荒,百年殘夢誰人補,曹公再世出邵陽。

攻克了世界數學難題1+1的唐國明這一“尋”一“補”《紅樓夢》就是十多年

附:

補天璞玉唐國明

作者:柳葉青(天津)

文章來源:2013/12/2 16:12:33凱迪社區

無疑,唐國明的紅樓夢還原又給紅學研究中激起了一片浪花,他沒有像過去的紅學家一樣下大力氣續寫。而是在原稿上進行考古復原,他的做法獨闢蹊徑,從後四十回中揀出曹雪芹的真文字,再根據脂硯的評註補充一些文字,從而還原出曹雪芹的原著真相。對於這種做法,有沒有根據呢?這還要從後四十回的問世談起。

後四十回的作者問題本來並不難解決,程偉元在程甲本(1791年出版)的序言上就說得很明白:“原得書八十卷,數年以來,僅積有二十餘卷。一日,偶於鼓擔上得十餘卷,遂重價購之。 欣然翻閱,見其前後起伏尚屬接榫,然漶漫不可收拾。乃同友人細加嫠別,截長補短,鈔成全部,復為鐫板,以公同好。《石頭記》全書至是始告成矣。”

這就很清楚的說明,後四十回是程偉元在鬧市上收集了殘稿後經高鶚等補作而成的。然而,胡適卻不相信程偉元的話,說後四十回是高鶚續寫的,理由是“沒有那麼巧的事”。 很多紅學家都贊同胡適的意見,因此後四十回是續書的說法一直流傳了下來。對紅樓夢的後四十回的真偽一直爭論不休,持否定者說是狗尾續貂,肯定者說是曹雪芹原著,二種觀點火不相容,但誰也說服不了誰。以周汝昌為代表的一派更是認為是政治陰謀的產物,屬於偽續。而唐國明認為,後四十回既有曹雪芹的文字,也有後人的補寫成份。他要找出四十回裡的曹雪芹的真文字,然後再補寫一些最接近曹雪芹原意的文字,以還原八十回後的真相。目前,唐國明已經寫完後二十回約13萬字的復原文字。讀完他的作品,真有石破天驚的感覺,一來為他能有這樣的眼光而驚歎,二是為他的作品的語言文字風格而折服。他的還原文章的文字清奇、大有曹雪芹的風骨。特別在人物對話上與曹氏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續紅文章。

唐國明的紅樓還原,起碼對紅學有幾方面的貢獻。一是回答了後四十回為什麼能夠流傳下來的原因,肯定了程偉元的序言的說法,否定了高鶚續書說和政治陰謀說。事實上我們也沒必要懷疑古人在說謊,更不必用現在的政治觀點去衡量古人。如果當時的朝廷視紅樓夢為禍水,豈不乾脆禁止或燒燬就行了,幹嘛費那麼大的勁去篡改呢?二是避免了許多紅學研究走向歧途。現在的紅學研究過於複雜、繁瑣,甚至走向了背道而馳的歧途。唐國明的復原成功,無疑終結了這些無用功,使紅學研究走向一個正確的方向。

隨著紅學的不斷新發現,相信唐國明的復原是經得起檢驗的。

攻克了世界數學難題1+1的唐國明這一“尋”一“補”《紅樓夢》就是十多年

唐國明,男,漢族,現居長沙,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自發表作品以來,已在《詩刊》《鐘山》《北京文學》《星星》詩刊及其他國內外刊物發表作品數百萬字。2016年出版先後在美國與祕魯《國際日報》中文版發表連載,以反覆閱讀的方式考古發掘出埋藏在程高本後40回中的曹雪芹文筆,以考古的科學方式修補復活出符合曹雪芹語韻與曹雪芹創作原意的“紅學”作品《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其追夢事蹟已被湖南衛視、浙江衛視、北京衛視、貴州衛視、遼寧衛視、湖北衛視等電視臺,《新週刊》《中國日報》《中國文化報》《廣州日報》《瀟湘晨報》《三湘都市報》《長沙晚報》《西安晚報》等無數報刊報道。

攻克了世界數學難題1+1的唐國明這一“尋”一“補”《紅樓夢》就是十多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