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次玉帛之路(隴東陝北道)考察慶陽南佐遺址

考古 文物 建築 陶器 中國甘肅網 2017-05-12
第十一次玉帛之路(隴東陝北道)考察慶陽南佐遺址

西峰區陪同領導與考察團成員合影

南佐遺址,是第十一次玉帛之路(隴東陝北道)考察團一個重點考察地區,也是最後一個考察的對象。7日下午3時許,在慶陽市西峰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曉龍的帶領下,考察團與南佐遺址順利的碰了面。這也意味著考察團的第十一次

玉帛之路考察,正式進入尾聲,餘下的,就是一場感慨良多的總結會。

第十一次玉帛之路(隴東陝北道)考察慶陽南佐遺址

考察團參觀考察南佐遺址

據瞭解,南佐遺址位於甘肅省東部黃土高原腹地、平坦寬闊的董志源中部,在慶陽市西峰區後官寨鄉南佐行政村,西距西峰城區5公里,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晚期(約公元前4000年-前2000年)。遺址分佈於董志塬西北部兩條溝壑之間的塬面上,是黃土高原地區新石器時期的一處文化內涵極其豐富的重要遺址。該遺址於1964年在文物普查時發現。從1985年開始,甘肅省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學曾多次在該遺址內進行科研考古發掘,清理了多處住室、灶坑和大型灰坑,採集到了不少陶器標本,為研究高原人在原始社會的生產、生活等方面提供了十分珍貴的資料。

第十一次玉帛之路(隴東陝北道)考察慶陽南佐遺址

南佐遺址中的大峽谷

張曉龍對當地的文化非常瞭解,他告訴記者,南佐遺址是甘肅隴東地區一處主要的仰韶文化晚期人類生活過的大型遺址,單就發現的這座殿堂式的古建築房址而言,面積巨大,結構宏偉,與秦安大地灣大型建築基址相近,但它比大地灣遺址更有明顯的獨特的地域特徵,表明它是涇、渭地區又一處高等級的中心遺址,對研究慶陽仰韶文化的社會形態具有重要歷史價值,2002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也是慶陽史前文化中唯一的國保級單位。

第十一次玉帛之路(隴東陝北道)考察慶陽南佐遺址

考察團成員觀看房址中的灰坑

考察團成員之一的隴東學院教授張多勇之前曾多次到南佐遺址考察,對當地的情況非常瞭解,他向考察團其他成員介紹了遺址詳細的情況。他說,遺址邊上有9處大型夯土臺基,由於年代久遠,現存4處,北部1處大型建築一號基址已發掘。一號基址為地面建築基址,是一大型殿堂式建築房址,長方形,地面有6層白灰地面,說明曾6次修補使用。房外有散水臺,臺外還有排水溝,臺、溝均經燒烤。在一號房基周圍分佈著若干小型房址,有灶臺、燒烤痕跡。隨後,張多勇教授帶領大家到一處房址,在這裡,大家見到了幾處不同時期大型的灰坑,考察團成團看著眼前的一幕,久久不捨離開。

第十一次玉帛之路(隴東陝北道)考察慶陽南佐遺址

考察團專家鑑定在南佐遺址撿到的陶片

該遺址出土的大量文物有小口尖底瓶、寬平沿盆、罐、缸、甕等陶器,有石刀、石斧等石器,有紡輪、匕、針、鏃、笄等骨器,還有稻、粟、稷等糧食碳化物。這些遺物對研究我國特別是隴東地區上古史時社會形態及其性質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而同時發現的大量炭化糧食(稻、粟、稷等),是我國古代農業考古的重要材料,對研究農業起源、農作物的種植與分佈交流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實物資料。考察團在南佐遺址撿到了不少陶片並進行了鑑定,從古至今的陶片都有跡可循。這樣就表示,從史前開始到現在,南佐遺址的文化層是完整的,沒有中斷的。上海交通大學教授葉舒憲笑著說,在這個地方,隨便撿個陶片,至少都是五千年,相比其他地方,這是彌足珍貴的。南佐遺址不僅保持了史前高原生態環境的地形地貌,而且還揭示了高原人在聚落結段發展的完整過程。它是我國史前極為難得的實例,也是我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研究甘肅聚落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遺址很快就考察結束了,第十一次玉帛之路(隴東陝北道)的考察之旅到這裡就要告一段落了,餘下的總結座談會將於8日上午在隴東學院舉行。九個人,十四天,考察結束,所有人的臉上掛滿了憔悴,來不及洗的衣服也佈滿了塵土,這一路走的坎坷,卻是意義重大,回想著一路走來路過的所有風景,都是值得的。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挑選的2017年最火的微信,河西走廊FM

希望給你的生活添加別樣的風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