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裝備血戰日軍的兩款衝鋒槍

首先是MP18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裝備血戰日軍的兩款衝鋒槍

該槍說是世界世上第一款嚴格意義上的衝鋒槍,在一戰後期投入使用。是由德國師施邁瑟設計,採用自由式槍機、開膛待擊,使用9 x 19mm luger,理論射速400發/分,槍口初速380米/秒,射程150米。裝備有20發彈夾型和32發彈鼓型,由於在一戰中32發彈鼓的糟糕實戰體驗,進入到中國之後幾乎全部使用20發直列彈匣。

MP18的射速不高,長點射容易控制,但是阻鐵簧力太弱不具單發功能,基本上每次扣動扳機最少發射3發子彈。而且它的結構簡單、讓當時工業相對落後的中國也可以輕易生產(又稱花機關),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該款槍械的的成功。(越是簡單的槍械越能帶來成功-參考蘇聯二戰波波沙和英國思登)。

但相對簡單的製造並不代表中國軍隊能大量裝備,畢竟這種德語稱為子彈潑灑器的武器對於後勤來說是個嚴重的負擔,不可能大量裝備。而且9mm手槍彈遠距離的殺傷力和精度感人。該武器最後只能作為特戰部隊的奇襲裝備以及近衛部隊的防衛武器。

更因改槍的子彈與中國大量裝備的盒子炮子彈一致,因此成為了抗戰中國裝備量最多的衝鋒槍(遠高於日本的百式燒火棍)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裝備血戰日軍的兩款衝鋒槍

戰爭電影中的花機關

湯姆遜衝鋒槍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裝備血戰日軍的兩款衝鋒槍

世界上第一個使用湯姆森衝鋒槍作為制式衝鋒槍不是美國,而是中國。

早在抗日戰爭之前,軍閥混戰時期、山西軍閥閻錫山已經另其名下軍工廠仿製這款美式衝鋒槍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裝備血戰日軍的兩款衝鋒槍

該槍採用大口徑的.45ACP彈(11.25mm)加上較長的槍管,較之當時其他武器在火力和射程上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

抗戰爆發後,由於造湯姆遜的.45口徑國內獨此一家,沒有裝備全部國軍,僅山西方面軍大量裝備,然日軍八年不能將其消滅,可見湯姆遜是多麼強力。

1941年開始,中國成為“租借法案”受援國,開始獲得美國軍援。湯姆森衝鋒槍首先普遍配發的是中國駐印軍,隨著滇緬公路打通,更多的湯姆森衝鋒槍被陸續分配至國軍部隊。

直到到1945年湯姆森衝鋒槍一共有44145支作為軍事援助給了中國。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裝備血戰日軍的兩款衝鋒槍

遠征軍將士

這兩款是中國裝備量相對較大的衝鋒槍、其他當然還有德械師的MP38/40 英國的斯登、蘇制的PPS等,但均未對戰爭起到決定作用,且裝備量較小。

相關推薦

推薦中...